又名: Crossing to the Lighthouse
导演: Thierry Redler
编剧: Thierry Redler
主演: Jim Redler 卡蒂·洛伊塞尔 Corinne Touzet
制片国家/地区: 法国
上映日期: 1999-01-27
片长: 96分钟 IMDb: tt0187554 豆瓣评分:8.5 下载地址:迅雷下载
超爱
男主女主生活不尽如人意,但却又互相共借温度,互相温暖。男孩子相信他母亲尽管不在了,但却以某种形式保护着他,并且不是天使那样的不可捉摸,他相信她的可靠性,所以,在那天的去往灯塔的路口,他用贴近危险的方式,在Marie面前验证了这种存在,女孩用和他同样的作为,给予他的这份信念以肯定的信任,那刻起,我想他们成为互相的抵抗忧伤的出口。
之后,他俩干了好些疯狂的事情,但这又完全不是《两小无猜》的那种纯作。那天他俩去灯塔冒险回来,Marie的姑姑对她说“对别人说谎是错误的,但对自己说谎是危险的”
,我蛮认同这句话,而且电影后面的许多事情也是这个样子。他俩无助,不知道怎么在剧变的生活重新找到被打破的平衡,因为这种无奈,又进一步导致了一系列不受控制的事情的发生。男孩为了保护女孩不肯吐露实情,他不信任他的生活,拒绝袒露自己被寄养家庭暴力对待的实情,他这么些年兜兜转转“已经通过不同寄养家庭快游览遍整个法国”,他不使用屋子里的衣柜,总是把所有东西放在行李箱里,他知道,自己会依然的漂泊。审判长询问他意见,他只要求,别再去寄养家庭,送我去寄宿学校吧。他对自己的生活失望,不在尝试,但他可能没有想到,女孩已经在他心里,她就是他黯淡日子里的灯塔,艰难的寄宿生活也可忍受,只要有她的信,那大概是照亮他艰难生活的光,可当他久久没有收到他的信,他决定不再久留,因为女孩是他坚持下去的所有理由,当理由变得模糊未知,他被笼罩在巨大的不确定感与担心之中,于是,他逃走。
值得一提的是那个俄罗斯裔少年,虽然一开始很凶,但他看到男孩的伤口,也理解了他,因为他自己也有一段艰难的时光,所以在男孩逃走时,他给了男孩钱,说“坐火车走吧”。
男孩在煎熬,女孩也是。Marie也非常担心,她拒绝吃饭,而当真的看到Eric时,她重展笑颜,这是孩子的不同,悲伤的彻彻底底和幸福的踏踏实实一样简单真挚。他们一起逃了,既然因为一堆乱七八糟的理由两人没法在一起,那就跑吧,走的远远的,他们当然没有想到后果,女孩尚未恢复,很虚弱,还是被巨大的安心和渴望支撑着,倔强的不回头。
当夜晚过去,大家在灯塔找到他们,他们疯狂的企图在分离面前用危险的纵身一跃来抵抗,他们没有,这一次他们回头了,或许是听到了亲人真挚的话语,或许是感受到了母亲的某种形式的存在感,他们停下来,开始感受现实生活中那些爱他们的人的温度,开始接受这些渴望他们幸福的人的陪伴。
他们是彼此的灯塔,在两个人于生活的惊涛骇浪中疲惫颠簸之后,出现在对方的生命里,做对方前行的支撑,互相搀扶,即使生活带给他们撕裂和破碎,他们为对方坚强的慢慢长大。
是我觉得温暖动人的情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