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走の子”序列,孩子们聚在西乡隆盛脚下,即便是痞子,也是“太阳”的载体。相比同代导演,小津面目最良,秉性最躁。横亘在“长女”与“弃子”间的,是“东洋性”失落的耻感政治与普遍性发出的巨大诱惑形成的的绞合状态,松竹东宝乃至独立制片诸将镜头所指便是这种政治的社会具象化。其文本性来源是有机社会对城市扩张的抵抗与合流。在大岛们登场前,东亚的整体视野和想象在日本电影中引而不发,但潜流生动;60s的激进看似是前一状态中隐藏者的喷射,却不如说是与之不相关的另一重“现代性后果”。新浪潮完全拒绝了“中间性”,他们通过“长女”与“继子”的前设将自身认定为自明的主体。吉田与今村的政治不是参照大陆政策的民族解放,而是“中产阶级孩子”的自我陶冶。代际性终究是“自然”与“制作”的对立,是徂徕学与大陆型的紧张,同时也是日本放弃东亚步入当代的思想母体与精神麻醉剂。
—————————————————
##AFamilyAffairTheFilmsofYasujirōOzu #4K 影片风格与意大利新现实主义对比看似乎走向了另一个方向,同样是战后国家本片以喜剧形式呈现,故事与结局也都更加“积极”一些,并且透露出一股“坚韧”,很难说哪种效果带来的力量更大,但抛开屁股不得不说这是一部好作品。影片没有特别的展示断壁残垣,而是借由角色的外出和故事情节来从侧面展现日本战后那破败的环境。
视觉上还是小津熟悉的视觉语言呈现,2023年修复版的效果非常棒,中近景大部分都非常清晰,只有极少的镜头可能是因为虚焦无法完全修复,略有重影,全景及远景则因为脸部细节无法展现导致修复后一团虚影在面部抖动有些奇怪。听觉上则张弛有度,各种情绪烘托的都非常到位。
折页中提及,小津避免特写镜头或情感流露的场景也是被影评人把这部电影划分为轻喜剧的原因。而战败时小津在新加坡,也受到了美国电影影响,从新加坡回来时,他发现和他一起生活的母亲被要求从东京搬到野田。当他也搬到那里时也促使了他拍了这部电影。片中所有的角色都以某种方式或漂泊或迷失或与他们所珍爱的事物分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