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ome New

马利 Marley(2012)

演员:



影评:

  1. 关于马利的十件事

    1. 马利1945年出生于牙买加一个叫九英里的小村庄,他的父亲是一个拥有犹太血统的白人,母亲则是当地黑人。他母亲嫁给他父亲时才18岁,而对方则已是个60来岁的糟老头子。

    2. 马利从小对自己是白人和黑人的混血儿感到很困惑,他认为自己既不属于白人也不属于黑人,后来他认为上帝用黑色与白色创造了他。他说:Me don’t deh pon nobody’s side. Me don’t deh pon the black man’s side nor the white man’s side. Me deh pon God’s side, the one who create me and cause me to come from black and white.

    3. 马利从小与母亲相依为命,从来没有见过生父。有一次,马利代姐姐去向当时富有的包揽着小岛上所有建筑工程的父亲家族的人寻求帮助,被父亲家的人回绝了,他们甚至不相信他父亲有马利这个儿子。后来马利写了一首歌Cornerstone, 里面唱到:the stone that the builder refused will always be the head cornerstone, you are a builder, oh, la di la, here I am a stone.

    4 .马利17岁的时候开始投身于一种叫Rastafarianism 的宗教,这种教认为一位埃塞俄比亚的国王Haile Selassie I (1930-1974)是上帝的转世投胎,认为非洲才是人类的发源地,拒绝西方一切社会的糟粕,当然最重要的是这种教认为大麻是拯救人类灵魂的神药。

    5. 1966 年经过几番周折,马利和他的乐队终于有了核心人物,其中包括了他的继父的儿子Bunny wailer, 他的好友Peter Tosh, 和他后来的妻子Rita Anderson。1973年乐队在英国著名的雷鬼音乐制作人Chris Blackwell 的资助下,创作了历史上第一张在现代录音棚里制作的雷鬼音乐唱片: Catch a Fire 。

    6. 1964年青春期的马利遇见了住着几条大街以外的Rital Anderson,一见钟情。 两人于1966年完婚,Rita回忆到:马利是一个很腼腆害羞的年轻人。

    7 . 马利成名时正值牙买加政治动荡期,人民党与工党的斗争使得国家四分五裂,暴力与犯罪充斥着整个国家。1976年,马利回到祖国正预备参加一场名为“微笑”牙买加的和平音乐会,谁料却在音乐会的两天前在家中遭到袭击,马利逃过一劫受了轻伤,但他的妻子和经理人受了重伤。尽管如此,马利仍带伤坚持参加了音乐会演出。1978年,马利再次回到牙买加,这次他亲自组织了一场名为“同一份爱同一份和平”的音乐会,在音乐会上最后,他把当时的死对头Michael Manley (人民党领袖)与Edward Seaga (工党领袖)请上台来,用自己的手将他们的手拉在一起,并且要求他们在几万名观众面前握手,这就好比内战时期有个和平歌手站出来,要求蒋与毛握手,难能可贵。

    8 . 马利生性风流,尽管他个性内向,并且很早就已经与Rita 结婚。但成名后仍抵不住各式各样的明星模特儿,牙买加小姐,死忠骨肉皮,记者美女,灵魂伴侣,红颜知己的主动献身,在他死后,共有11名被他承认的子女,还不包括那些没有认领的。他和Rita所生的女儿Cedella Marley 在采访中对自己的父亲有一种愤怒,她说:作为一个公众人物马利是受人爱戴的,但作为我的父亲他却是不合格的,他从来没有在我成长中留下过什么,孩子像是他的负担。

    9. 马利热爱足球,无论在哪里他都少不了三样东西:音乐,大麻,足球。有一次,他的脚趾在踢球中受了伤,大脚拇指受到了感染,他却把这当一回事。有的医生建议把它切除,他却坚决不同意,他说那以后怎么踢球。

    10. 马利不是像我想象地那样死于毒品,艾滋病,或酒精。他死于癌症,色斑性黑素瘤,来源于他未被切除了大脚拇指。在1980年9月23号的Stanley Theater 的演出后,他的身体出现了严重的病症,他时常晕倒昏死过去。后来发现是恶性肿瘤,扩散得厉害,医生都感叹他这样的身体是怎么样在台上演出的,那癌细胞已经扩散到了他身体里的每个角落。1981年5月11日,迈阿密,一个阳光明媚的下午,马利安静得离开了这个世界,当时他36岁。

  2. 这是相当有诚意和相当有爱的一部电影。有别于其他一些摇滚明星传记的成名到失落再加上毁誉参半,所有人,除了马利的女儿有一些复杂的怨愤之外,都表达着对他的爱与敬意;这里也看不到那种自我挣扎与怀疑。

    但是另一方面,当导演(也包括他本人)都在试图挖掘其“非洲根源”的时候,我也看到有埃塞俄比亚人表示Marley到达埃塞俄比亚的时候,并没有多少人知道他是谁。
    (关于这一则评论和Marley在非洲,请看:)
    …至少对我而言,了解到Bob Marley不也是在整个“欧美流行音乐”的背景中吗?

    所以,Africa unite?through the United States?
  3. 1.即使看完,很难想象marley的音乐启蒙到底是怎么来的,是什么让他有了思辨,书都没读完却能写出诗一样的歌词。可能这就是天才吧。

    2.好像天才真的是扎堆出的,感觉marley就是套上了黑皮,点了雷鬼技能点儿的the Beatles,同样始于60年代,同样有天才的作曲,诗意的歌词,反叛的精神,天才各有各的表现形式,但是看他们的内核,就会知道,天才也是相通的。

    3.音乐的力量真的难以想象,marley在1978年的音乐会上,把牙买加政坛的两个死对头的手握在一起的时候,很难想象这是一个流行音乐人能够做到的事情,相比起来,后面的do they know its Christmas和we are the world 反而好像没有那么牛逼了,商业上或许二者更成功,但是真正给一个国家和人民带来的力量,marley这场真的拉满了,能媲美的可能只有伍德斯托克和后来的莫斯科红场摇滚音乐节了。

    4.说到音乐的话,简单的反拍就有了完全不一样的听觉体验,让人从想蹦跳变成想摇摆,真的很神奇。除此之外还有黑人特有的节奏感和打击乐,鼓声很瘪,但是很对。

    P.S 片子挺好找的,你也没有知道的比我更多了,希望咱们以后还能一起听音乐吧。


  4. 在看电影之前我完全不知道马利是谁,这名字都没听说过。
    看完了电影我完全相信,他就是那么博爱,他就是那么无私,他就是有那种骨子里的悲情,他就是可以笑对生死。
    自己国家的内战,他出头他表演,他竭尽全力促成这个和平,没错,这就是他。
    津巴布韦的独立,他还是去表演,闻到了催泪瓦斯也坚持不下台,跟你有一毛钱关系吗?没错,这还是真实的他。
    我看得懂他对他非洲的爱,看得懂他对世界的爱,看的懂他的单纯与坚持。
    影片最后,看着人们站满了他灵柩所到的地方,我感动了,世界上最美好的事情,就是你深深爱着的他们,也深深爱着你。

    世界上最悲剧的女人,就是他老婆。结婚了还不能说,默默的把后半辈子都献给他。陪他去巡演,看着他身边的女人换了一个又一个,孩子生了一个又一个。连伤心都不能表达出来,因为他会不高兴,还要帮他善后那些女人,照顾那些孩子。这么多年,是多少波涛汹涌的悲哀和忍耐。
    做他的情人也好不了多少,因为他根本不属于你,他属于他的音乐,他的人民。再爱他有什么用,长的再美有什么用,在他心里永远比不上他的牙买加。
    他的孩子们也同样悲剧,这个飘忽不定的父亲很久都见不上一面。最简单的和父亲的独处,他们几乎都没有机会。孩子成长中最重要的根本不是钱,是爱,是陪伴。

    这个男人,仰望他是幸福的,爱上他是悲剧的。

    再来说电影,纪录片拍的很有诚意,收集了太多影像资料找到了太多的人。更感动的是对那些当事人的采访,给了他们足够的信息让他们尽可能想起那些尘封的故事。又留出了足够空间让他们体会,发酵自己对马利的情感。

    题外话,非洲人民真是单纯,一点煽动就可以拿着枪上街拼命,(看着那俩白人政客,就觉得他们是一丘之貉),一场音乐会又可以化解他们的暴戾让他们走向和平,多单纯的一帮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