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ome New

圣诗复仇 Titus(2000)

简介:

    提图斯(安东尼·霍普金斯 Anthony Hopkins 饰)是效忠于罗马皇帝的将军,他骁勇善战忠心耿耿,深受皇帝的重用的信赖。战争爆发了,提图斯带领着全家人和哥特人舍命厮杀,尽管伤亡惨重,但依然获得了最终的胜利,并且俘虏了哥特女王塔莫拉(杰西卡·兰格 Jessica Lange 饰)和她的家人。在庆祝胜利的祭典上,提图斯选中了塔莫拉的大儿子作为祭品进行献祭。

演员:



影评:



  1.     《Titus Andronicus》几乎是莎士比亚的盛名之下,最受冷落的一部戏剧,甚至有人拒绝承认此乃莎翁所作,十七世纪之后便几乎从未被搬上舞台过。相反,到了上世纪,这出戏却意外热闹起来,1923年,英国老维克剧团为了要好大喜功的上演莎翁全集,硬上了这出戏,观众看到台上最后好人坏人通通在五秒钟之内一个接一个倒地死光光,全都忍不住笑开了。1955年,彼得·布鲁克邀请劳伦斯·奥利佛、费雯丽等大腕搬演此剧,一方面是因英国莎士比亚剧院要再次创造以一个剧团演完所有莎剧的光荣纪录,另一方面也是因此剧的极致残酷性吸引了大导,以此实验残酷剧场的理想。
        这部戏有多残酷多怪异?看以下这些情节:哥特女王Tamora的两个儿子,强奸了Titus的女儿Lavinia,而为了让Lavinia无法开口说话,故将她舌头割去,为了让她无法书写,将她的双手砍去,并在断肢里插上树枝;Titus终于得到报仇机会,他将Tamora的儿子血一滴滴放尽之后,将其肉做成大餐款待Tamora……
      多么疯狂,莎翁的第一部罗马悲剧,曾经乐观明朗渐渐褪去,然而毕竟仍然年轻,连仇恨都那么血气方刚,没来得及沉淀和修饰的阴郁悲愤,在舞台上却是用瑰丽的血色铺成。这种狂乱,这种扭曲,正中上世纪末电影工业的下怀。
        1999年,百老汇女导演Julie Taymor将这个剧本搬上银幕,在肉体芬芳里,阴谋丛生——人心的恶,黑得见不到一点光。穿着现代装的演员们在那些极富装置感的道具里穿梭,在摩托车、枪械、冰箱、随身听、台球桌、麦克风、百事可乐里,残酷隐隐有了狂欢的色彩。被割去舌头砍去双手的Lavinia回过头来,白衣飘飘,无言的痛楚一旦开口,只见鲜血汩汩流出——这镜头竟如此美轮美奂,受难中的Lavinia比之前之后的Lavinia都美,难道你相信导演不是有心成就这暴力美学?看得我,也情不自禁微笑起来。
        每个人心里都有黑泉,恶无可鞭挞,因为它被每个人的人心豢养,如同夜豢养出乌鸦一样——这大概是当代很多先锋电影隐约的主题。难怪莎翁的这出戏,在这个年代才得以平反,亿万吨血浆的电影工业成了我们当代人的精神食粮,越残酷越美丽。
        我听说,一个人如果跳楼自杀,那么在坠落过程中便会失去意识,为在无知中迎接撞地那刻的痛——1923年,英国老维克剧团的台下,那样的笑声朗朗或许意义在于此。太血腥了,所以笑,我们在笑声朗朗中一次又一次迎接银幕上的血腥,一次次预习,为的是在实现的那刻,让自己麻醉。
  2. 很早就知道这部电影,是因为Hopkins和Lange的出演,但似乎反响不大,在碟市上也一直不太好找,即使看见了也没有太多的注意,只是这一次正好碰上减价,才买了回来。三十晚上,为了抵制那足够让人变成老年痴呆的春晚,躲在另一个房间里看碟,轻松地看完了僵尸肖恩,想找部气氛不同的电影来调剂一下气氛,恩?刚好就把这部Titus放入碟机。在鞭炮声中,我伴随着这部电影走入新年,半晌说不出话。莎翁的原作我没有读过,具体的剧情设置是否一样我不清楚,但主线肯定是一样的,罗马大将Titus战胜哥特人后,将哥特女王的长子作为祭品杀死,并回罗马后拥戴一个昏庸的王子做了皇帝,一心复仇的女王勾引皇帝,做了皇后。而Titus要把女儿嫁给国皇帝,他的儿子不干,Titus在忙乱中杀死了一个儿子。随后,女王的仆人和情人摩尔人阿龙唆使女王两个儿子在狩猎中杀死了Titus女儿的未婚夫并强暴了她,还将她舌头割去双手砍断,并将杀人罪名推到Titus两个儿子身上,Titus在阿龙的欺骗下,想用自己的一只手换儿子的命,结果只换了两颗首级.Titus仅存的长子逃走了,征集了哥特军队来复仇。而Titus诱骗杀死了女王的两个儿子,并且在最后的宴会上成功地杀死女王复仇,但自己也被皇帝杀死, 皇帝则被Titus的长子所杀,Titus之子成了罗马的新皇帝。
    原谅我不太好的表达能力,不知道以上的剧情有多少是改编后的结果,但想必梗概还是一致的,否则演员们不可能念出那些“莎”味十足的古英文台词。看上面的剧情,大家可以看到,出现最多的一个词就是“杀死”,据不完全统计,在片中仅有名有姓的人物,死于非命的就有11人之多!不知道是否是莎翁作品中死人之最,且没有一个是正常死亡,说这是一部血腥的电影也丝毫不为过。
    但这不是关键,以上我的描述可能还会让各位以为这是部中规中矩按照原来剧本排的传统史诗电影,那倒也没什么了,即使拍得再出色,一大半还得归功于莎翁。但这部电影,从一开始就注定了一种颠覆。片头是个在自己家厨房的漂亮男孩正带着暴力倾向地用一群玩具进行战争,但门打开后,外面是古罗马的斗兽场,他被高高举起来。这时更让我惊讶的一幕出现了,一群穿着罗马战袍的战士们开着摩托车和装甲车进场了!而这个看起来很现代的小男孩直到影片进行到一大半时才有台词,其余时刻一直作为一个无语的旁观者出现在每个血腥的角落。而他,居然是Titus的孙子!
    无论是叙事方式还是这样的表现手法,都让人目瞪口呆:想象一下,开着高音喇叭竞选的王子,听着重金属玩着电玩的年轻人,以及后来哥特兵团酷似纳粹德国的装束……在一派后现代的颓废与古典的悲剧气氛中进行的歌剧。感觉像是两个被解构了的世界在一个妄想狂中的重组。想说点什么,但又发现根本说不出来。
    还是来谈一点吧,仅仅就形式上而言,女导演Julie Taymor已经玩到一定水平了。不仅仅是那种带着躁动的画面质感和不断出现的有着强烈精神分析学倾向的梦幻场面(比如女王
    长子被屠时,影片没有正面表现,而是在森严的音乐中将被肢解的一座塑像的部位逐一呈现,最后出现一完整雕像,但心脏处被挖出一道伤痕),这些可谓见仁见智。但她在画面描绘中对古罗马社会注入的后现代工业社会独有的空虚感并与环境契合得很完整,即使是喧闹的场面,所表现出来的仍然是一种让人欲哭无泪的伤感,比原著更多了一种悲天悯人。比如当Titus受骗,献出自己的双手后,来报信的是辆类似小丑巡回演出的小车,两个小丑唱唱跳跳,但大幕揭开后显露出的两个人头和一支断手使周围彻底安静下来。那一刻的感觉就好象“Brazil”中那个报信的歌女一样,充满了一种荒谬的真实,而此时的Titus却笑着接受着一切,更切合了这种闹剧中的悲伤气氛,那种剧痛后的近乎崩溃一下就显现出来了。而之前的那场戏,Titus一家站在十字路口,孤立无援地念白,周围凄凉一片,淡蓝偏黑的色调,让人联想起了Eliot的“荒原”。这样的环境设置也正符合Titus的内心,痛苦得到了空芜,但仍然有理智,仍然有家人在身边,他还带着希望。而到了前面提到的场面,捧着儿子首级的Titus只是为复仇而活了,那开怀的笑更让人不寒而栗。讲到主题,复仇是少不了的。但我想导演可能更愿意表现一种宽容,这种宽容不是正面的,更不是说教式的,而是通过无情的杀戮体现出来。影片中几乎没有一个清白的人,每个人的手上都沾着别人的鲜血,只是多少问题。说到这里,阿龙是个非常重要的角色,有必要重点提一下。他是个摩尔人,他是个奴隶,他又是女王的情人。某种意义上,女王为子复仇,情有可原,Titus杀死俘虏,也不能说是很重的罪过,皇帝昏庸但不是恶毒,但这个阿龙,却几乎是彻底的一个坏人,为了坏而坏,正如他死前说的,他只可惜自己不能活着来做更多的恶,他只为自己身前做的善事忏悔——如果有的话。但看这部电影的时候,我却情不自禁对这个角色充满了同情,尤其当他毫不露怯地和Titus长子对质时说出的“羞耻?你们不是说黑人永远看不出脸红吗?”简直可以看作是与“威尼斯商人”中夏洛克的“刺我,我也会流血”一样经典的对于种族歧视的反抗的台词。对于一个从小被蔑视被侮辱的人来说,一旦获得权力,那意志必将因此而膨胀,为所欲为。阿龙就是这样的。所有的悲剧他都几乎有插手,但不应将他视为完全的凶手,每个蔑视过他侮辱过他的人都同样有罪。虽然,阿龙一生作恶多端,但当他面对死亡的时候,我清楚地看见他的平静和安详,尽管口头不承认,但我想,他已经真的有些忏悔了,因为他看见了自己的孩子——这曾经被他作为自己罪恶沿袭的载体的小生命,被安静地抱在一个白人孩子手中。阿龙是属于悲剧的,仅仅从他的命运来说,完全可以看作一个反英雄形象。虽然戏份不很多,但这个角色十分出彩,几乎夺去了我全部的眼球。很奇怪,在这个最不可能会宽容的人身上,我却看见了宽容的影子。而在Titus、女王因复仇而血红的眼中,我看不到任何的怜悯。包括Titus那几乎一尘不染的女儿,她为自己的骄傲得到了惩罚,虽然这惩罚太重了。而女王那两个儿子,我更愿意将他们当作婴儿,即弗罗伊德的本我,懵懂的,幼稚的,罪恶不是他们的本义,在那两个孩子眼中,不过是场游戏。而阿龙是他们的老师。
    虽然充满了传统戏剧的二元对立,但并不存在什么特别的善和恶,只是一群背负着罪责的人在徒劳中增添着手上的血渍。在杀戮中开始,在宽容中结束,所有人都是迷途者,当他
    们走过时,只留下背后11座坟墓。
  3. 背景与影片
        影片改编自沙翁最不为人知的作品《Titus Andronicus》,同时也是又一部架空时间的另类版本。
        《Titus Andronicus》是莎士比亚最不出名也可能是最被低估的作品。
        它讲述了古罗马一个载誉归来的老将军Titus在战场上失去了21个儿子的生命,为了祭奠亡灵他肢解并煮熟了敌国皇后Tamora的大儿子。由于Titus的女儿Lavinia拒绝了皇帝Saturninus的求婚,而使Tamora成为罗马皇后。掌权后的Tamora与心怀鬼胎的情人Aaron展开了疯狂的报复行动。无尽的仇恨使两个家族血流成河,最终无一生还。

        该部著作还融合了多种元素,充分预见了莎士比亚后续伟大作品的出现。如《King Lear》(父亲背叛后裔),《Othello》(邪恶的摩尔族将军Aaron),《Julius Caesar》(争夺政治权利的斗争),《Hamlet》(Titus装疯)等等。莎士比亚之所以不朽,就是因为他为人类提出了永恒的问题。也正是这种永恒性使当代艺术家重新诠释其作品成为可能。Julie Taymor,从事多方面艺术范畴包括歌剧,戏剧,音乐,电影,97年因为执导歌舞剧《狮子王》而成为首位获得最佳音乐剧导演奖和服装奖的女性。用她完全天马行空的充满艺术性的手法拍摄了《TITUS》,如角色的前后位置/走台路线,大声的念白,舞蹈化的动作/造型……但最醒目的还是她一手打造的前卫风格。

        开头,一个脸上套着牛皮纸袋的小男孩在杂乱的桌子上玩战争游戏,他用刀子和模型飞机把桌上的电动玩具士兵搅得一团糟,伴以牛奶和番茄酱等等“佐料”,音效则是飞机大炮的轰鸣……突然一声爆炸,小男孩痛哭着的脸出现在纸袋后面,一个穿着像sm服装的彪形大汉把他虏到了古罗马竞技场……这个充满解读的开场之后,故事开始了。
       
        接下来的1个多小时中,我被处处可见的舞台剧场景吸引住了,“首先是装置感极强的布景、道具。影片大部分摄制于意大利的海德林别墅和30年代的墨索里尼总统府,并混杂着人工搭建的古罗马圆柱形建筑。由于这些布景均刻意放置在独处的空间中,从而缺少了与周围环境的对比和互动,因此打破了观众长期形成的视觉预期,显得突兀,陌生,富有放大后的表现力(想想你在电视机前看戏剧的感受)。为了增强荒诞感(服从于形式狂欢的要求),影片中的道具鱼龙混杂,充斥着现代物品。如摩托车队,枪械,街机,随身听,台球桌,电话线,百事可乐,麦克风……还有一些带有明显的象征性,如王室水池中女性裸体造型的充气船,与《发条橙》中酒馆里的座椅有异曲同工之妙。片中的道具还严格遵循着戏剧原则——“挂在墙上的剑一定会被取下来”。即物尽其用,没有多余的摆设(如前述的充气船在后来被箭射穿,引发宫廷骚乱等等)。甚至连群众演员都寥寥无几(预算有限?)。但环境被抽离之后使影片显得过于干净,釜凿痕迹明显,人物成了唯一的视觉中心,可以肯定这是导演的意图。

         其次是时空错乱的混合服装。如:军队身着古罗马盔甲(带有兵马俑风格),Titus是一身参议院的宽外袍,Tamora穿戴着中世纪服装和王冠,卫兵套的是伊丽莎白时期的军装,还有Saturninus酷似希特勒的打扮,Tamora两个儿子的嬉皮/朋克造型……实际上,张冠李戴的情况在沙翁戏剧中时有发生,比如在《Julius Caesar》中,他形容古罗马人"带着帽子,身披斗蓬"。如果再广泛考察,我们会发现这种模糊历史时期的设定是贯穿于整个文艺复兴时期文学艺术作品的特征。 因此片中的大杂烩只不过是夸张的艺术处理,并非无厘头的哗众取宠。(ps,2000年的奥斯卡给了本片最佳服装设计的提名。)”


    主线人物

    TITUS(Antony Hopkins)
    Titus从战场上得胜归来,得到荣誉的同时想到自己21个儿子的战死,突然不胜悲凉,但此时的他,心中还是充满了对国家热爱和崇敬,包括他用“胜利的手”向Lavinia祈福时、亲手把剩下的四子其一杀掉时。在他选择了让大王子继位后,灾难接连而来。影片的主题表现得很明显,“为了忠诚的背叛”,又是一个to be or not to be的问题。悲剧发生后,老泪流干的Titus只能挥起复仇的屠刀,还Tamora一个更为血腥的结局。。。Antony在《沉默的羔羊》中扮演的Hanibal是个让人做噩梦的角色,在此片中虽然还有点H的影子,但是在表现Titus复杂的心理时,很是得力。念起沙翁的文艺台词时也是有板有眼的嘿嘿嘿。

    Tamora(Jessica Lange)
    复仇从这里开始。从那个跪在地上苦苦哀求的母亲,变成放荡凶狠的复仇女神,不得不说,这是战争带来的悲剧。在片中她的衣服都好有特色~还有她的妆容,恩,华丽但不复杂。最记得是她在森林里的那场戏,与Aaron私会,被Lavinia两人碰到并羞辱了一番后,她的儿子赶来了,紧接着她爆发出尖厉的嚎叫,一脸报复的快感涌现脸上。然后像猫吃耗子之前一样,母子3人戏耍起了他们。那种邪恶的本性暴露无疑。

    Young Lucius(Osheen Jones)
    这个从头到尾贯穿影片的小男孩, 也许是作为一个历史的见证者,见证着种种嗜血的谋杀,然后,作为未来的化身,将毁灭的复仇的种子潜藏。


    震撼的场景

    表现Lavinia被强暴,导演用事后回忆的方式代替了那场不堪回首的灾难的直接、露骨的描画:关注的不是这一事件本身,而是当事人遭受的心理蹂躏和精神恐怖。可以说这是相当正确的处理:暴力的可怕不在其瞬时性,而在其延时性——那种蒙难后的长久折磨。同时,这段特效也相当震撼。画面采取对称结构,中间是双手抱胸的近静态站立的Lavinia,绝望,痛苦,无助;左右两边分别是Chiron和Demetrius如狼似虎的扑向Lavinia,狰狞,凶恶,变态,且不时有虎豹咆哮的特写插入,更显恐怖。


    美丽的台词

    保佑我啊!大地,
    我会以比雨水更丰沛的滋润回报你,
    我的老泪会无休无止地灌溉你,
    比四月的春雨更丰足,
    就算到了夏季的干旱我也不会停,
    到了冬天,我温暖的泪水更会融掉冰雪,
    让你的脸颊永保春意。
    只要你不要去喝我儿子的血。

    当上天在哭泣时,大地上可是会洪水泛滥的啊;
    当狂风卷起时,大海不波涛汹涌,将海面上一切都卷走。
    难道这些背后都有道理可循吗
    我就像大海,
    当我女儿一叹息,我就波涛汹涌;
    她就像流泪的苍天,我就像大地--
    当她叹息,我就天摇地动;
    当她一流泪,我的土地就整个被淹没。
    我无法承受她的忧伤啊,得将它们倾吐出来。
    就饶了我吧…弱者无法面对悲痛时都是这样的…他们也都是口出恶言的……


    灵动的音乐

    我找不到确切的形容词形容片中运用的scenic music,只能说,音乐作为一种情感的辅助手段,在片中却没有和剧情完全融合,也许需要大家去各自品味。我最喜欢Tamora的小儿子在听着音乐跳舞的那段~呵呵。还有结尾,餐桌上摆着热腾腾的人肉pie,合着意大利的歌剧……
    虽然这不是现实,但是片中诸多血腥场景和内容还是让我反胃了一下下,主要是因为不知道剧情会这样发展……
  4. 关于TITUS的女儿受虐的部分
    我不得不站出来说话
    这并不搞笑
    哪怕最后的人肉馅饼也不搞笑
    那种恐怖是发自每个人内心的
    因为我们无力
    无论是作为TITUS还是TAMORA
    没人有能力阻止伤害
    这才是关键
    什么叫做恐怖
    恐怖就是我们明明看到了伤害来临的可能但是却束手无策
    这才是这部电影的力量所在
    看评论的时候才知道这是莎士比亚的处女悲剧
    但是也因此更加佩服莎翁对于看客情绪的控制
    那种大开大合
    必然
    是大师的用力

    电影的前半部分,总有种阴暗的模仿味道
    带有点宗教
    又很像一部纯粹的历史
    但是到了后半部分我们才明白
    这哪里是一部电影
    他是一场比我们想象中更宏伟的戏剧
    所有的演员都用自己的死亡为自己的表演加分
    恍惚中
    似乎看到了某个男人摄像机后露出的鬼鬼的笑容
    有种心灵上的刺激
    不用泰坦尼克撞冰山也来的利落
    每个人都可以享用死亡
    那种味道
    叫做恐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