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ome New

苏菲的世界 Sofies verden(1999)

演员:



影评:

  1. 看完电影后的第四天写一点东西。都快忘记当初电影在我心中搅起的波动了。

    电影围绕看上去毫无交集的两条主线。苏菲和希尔德。苏菲,和他的哲学导师艾巴特,以及一个红发闺蜜。生活在希尔德的父亲写给她的小说里。他们拥有相似的生活,一样粗枝大叶的母亲,一样对哲学的偏好,一样的模样。她们到底是谁复制的谁?王尔德说“不是艺术模仿人生,而是人生模仿艺术。”

    穿插式的叙述手法,第一次领略到是在苏童小说《武则天》,潮苦的夏日,被那躲闪来去的视觉角度绕的眩晕。后来看多了也觉得不过如此。倒是被那尾音微微上扬、短促紧凑的瑞典语迷住了。

    电影最后苏菲在努力下从小说的世界里逃跑,来到希尔德的“真实”世界。其实谁能说苏菲的世界就不真实呢?她走到希尔德面前,坐下,挥手,希尔德看不见。希尔德一家团聚共进晚餐,艾巴特想要偷一点酒喝,竟是连酒瓶都拿不起。

    大江健三郎《个人的体验》,主人公鸟和情人火见子到达欲望的巅峰的时候。火见子冷静专心地询问鸟:“先生呀,您想过多元宇宙么?”

    根据休•埃弗莱特对量子力学的理解。某些宇宙可能拥有一些和我们宇宙相同的事物,而有些宇宙所遵循的物理定律可能不同,各个平行宇宙集合成一个多元宇宙。也就是说,某些我们想象中的事情,都已经实际上发生了,或者将要发生。只不过它们在另外一些宇宙里,和我们所在的这个没有任何物理接触。这些宇宙和我们的世界互相平行。这意味着在我们的现实生活中,我们的一举一动,都有可能投射与一个新的宇宙,们的生活宏观上是无数条穿插的时空线。

    所以当苏菲从她的世界来到希尔德的宇宙,她懊恼地问那万事通的哲学导师:“我们不可能有交集了么?”此时的希尔德和父亲一起仰望天空,那位少校父亲无意中给出了解答“某一处可能存在着苏菲和艾巴特。我们除了是哲学的框架外什么都不是,但这并不意味着我们不能享受乐趣。”——倒是很美国式乐观派的回答。我想大多数的哲学家是不是也会这样。皱眉思索了久久世界本质之后,闹铃响了,他打开电视,看一会儿幽默脱口秀。

    这几年,我因为偶然的机缘回忆起小时候自己的若干臆想,尝试着向他人描画。

    第一, 我觉得此刻的自己是活在一段记忆当中的,而真正的我自己,必然正端坐在桌旁,双手托腮,回忆往事 ,回忆记忆里的这个我。
    第二, 我们如何分辨自己是处于“人间”。人类在毫无参照标准,或者说“人间”以外的宇宙毫无了解的情况之下,凭什么把死去的人定义为“死去”,把出生的人定义为“出生”。或许我们这里才是炼狱。每一个出生的婴孩是在另一个“人间”死去之后被运输到这里来开始另一段体验。我们处于但丁构想的那个上宽下窄漏斗形九层地狱,我们甚至不知道我们是处于第几层的。

    后来我在若干闲书里偶然地发现自己那些臆想居然都有对应的哲学观点。比如多元宇宙,心中窃喜。原来这样也算哲学家啊。

    电影里的哲学家堪比建国大业中的男女明星一般繁杂混乱,甚至几乎都是以一人一句名人名言的尴尬方式出场,电影本意想呈现的史诗效果走形成了中学生哲学入门大全。所以当莎士比亚在简陋的街头舞台上向饰演哈姆雷特的年轻人指导那句TO BE OR NOT TO BE 的台词的时候,观众席发出了一阵哄笑。在笛卡尔温柔的对苏菲告诫“我思故我在”的时候,我邻座的姑娘更是轻蔑地复述“我思故我在,伊刚。”我毫不费力地嗅出他那呼之欲出的潜台词“我知道我知道,我知道笛卡尔,我是知道这句话的!”

    所以我想在这个连读书都是“有闲阶级的消遣”的时代,既然关于哲学的探讨总是难以拥有可以印在考卷上的标准答案。21世纪的大学生是有理由少烦恼哲学这样无效益无利润无名无意的问题,可以用这些宝贵光阴多做几笔生意参加几个社团挣些德育学分。只要在高考的时候记得在名人名言一栏填上“我思故我在”的出处是法国哲学家笛卡尔,记住这个名词一点也不难,就像记住四大名著初唐四杰扬州八怪一样简单。

    我期待自己能选择一条少有人走的道路,在生活里偶尔走神的时候,思考表象之下的哲学本源。就像小时候那个不谙世事的自己一样。
  2.     生命是无数巧合的组合。

        大概是六年前的一个夏天,当我搁到电影频道时,《苏菲的世界》正好开始放映。影片开头,一段恢弘的音乐和人声相交,真正是symphonia(希腊文,意为不同的声音和谐地发声)——预示着人类思想交汇的对位。先是被影片的主题音乐吸引,震撼不仅在感官上,更在于一种瞬间的心灵召唤,颇有圣乐的摄魂力,呵呵,被我说玄了。然后又不可自拔地陷入它的情节。

        很清楚地记得,当结尾处那段电影的主题乐章再次响起时,我简直有想哭的冲动,原来苏菲的世界只不过是“上校打字机下一个被操纵的虚幻的世界”,在圣乐般的旋律中,我分明听到了人类历史和智慧的回响,人声的回应则是对它的赞美,一种醍醐灌顶后的惊喜、强烈的震撼感、以及莫名的绝望感在一瞬间同时涌上心头,快要将我窒息!

        说实话,我在最后那一刻才意识到电影的真正主旨,因为看到苏菲回归到那些虚构人物的世界,笑着接受他们的问候,成为他们中的一员——至此,意味着她和艾伯特走到了终点,同时也走向了永恒。当时,对于一个一直在渴望改变现状的初中生来说,这样的电影带来的东西太多了。然而,不可避免的,这部思想深刻,但是布局有些混乱的电影在一开始给我造成了一定程度上的理解障碍(比如上校在黎巴嫩的时空我几乎忽略不计,而且把苏菲和席德的时空总是搞混),毕竟我还是一普通小孩。

        总之很感谢它,因为之后我马上去图书馆借了原著看,又是一次难忘的反思之旅,而我思考的习惯就是在那个时候养成的。一个人学会真正的思考并养成习惯是一件很幸运的事,而我则经过那样一次碰触智慧火花的旅行做到了。

        我会永远铭记。
  3. 既然用了三个小时看完这部影片。也来谈谈自己的看法吧吧。
    《苏菲的世界》小说看了一半,找来电影看。很显然,三个小时的电影在故事情节上下了较大功夫,于是情况就变成了众哲学家们依次露脸过了一遍,并且一人带着一句脍炙人口的名人名言。撇开哲学史不谈,仅谈我对苏菲这一人物的看法。
    苏菲是谁。
    故事分为上下两部。一直到第二部我才恍然大悟,苏菲是上校笔下的虚拟人物。苏菲的意思是智慧,永恒的,不可泯灭的。而苏菲作为这样一个人物,又是不为真实世界所感知的。而我的理解是,苏菲是意识,意识拥有着绝对的自由,甚至足以构建起强大的,无坚不摧的世界。就像柏拉图学园,两千多年后的今天依然存在并且延续着。只要我们愿意,我们也可以是其中一员。
    其次,苏菲作为一个小说人物,存在于上校的存在,她的命运是被编排好的,她最后挣脱上校的意志,跳出了故事的结局而得以永恒。
    那么反观自己,又何尝不是苏菲呢?有些时候,我是否又是父母、朋友、老师的“小说”中的人物呢?我是谁?父母的孩子,老师的学生,朋友的朋友……却常常忘了作为个体而存在的自身。于是就这样小心翼翼地成为别人眼中优秀的人,却忘了原先想要做的自己。如此,我们一不小心就活在了别人的小说中,或者说在他人的标准中。就像父母为我安排的一定是最少受伤害的模式。蒋勋在《孤独六讲》中说:“在我们的文化中,以‘爱’、‘关心’或是‘孝’之名,其所做的任何决定都是对的,不允许相对的讨论、怀疑——而没有怀疑就无法萌生孤独感,因为孤独感就是生命对生命本身采取怀疑的态度。”他所说的孤独感,即是从人群里跳脱出来,做自己——当然,这样的人就是孤独的。
    那个叫苏菲的女孩,其实也就是我们自身。
  4. 原著我有很长的评论和超详细的读书笔记,在《苏菲的世界》书的第一页可以找到,或者直接点击我的博客

    这里专门说电影。

    这种教学式的作品确实很难改编成电影,书中的教学信件如果照本宣科那就成网易课堂了。因此电影省略了很多哲学家和哲学理论,只呈现了易于视觉化的部分。为了增加戏剧性,还增加了一个男同学的戏份,让他扮成各个时代的人和穿越的苏菲搞搞暧昧。

    从效果上,这部电影与其说是哲学课,不如说是历史复原展览,古希腊、中世纪、文艺复兴、法国大革命、俄国革命的场景穿越(后两者甚至都没在原著出现过),然后几个哲学家或者不是哲学家的历史人物来了个T台秀,至于他们的理念就真的是一笔带过了。英文字幕倒是让我见识了很多人的英文名字,来猜一猜Socrates,Copernicus,Descartes,Robespierre都是哪些我们耳熟能详的人物?

    所以这部电影的目的应该是激发阅读原著的兴趣,毕竟那些哲学家和他们的想法才是《苏菲的世界》真正的主角。但电影又把原著最大的悬疑给狠狠剧透了……

    另外,北欧人都是语言大拿,这部电影毫不费劲的在挪威语、意大利语、英语、德语、法语、俄语、波兰语中穿梭,完全不带字幕(外挂字幕君只要不是挪威语对白就哑巴),以至于当莎士比亚开口to be or not to be的时候,我几乎热泪盈眶。

    微信公众号:肥嘟嘟看电影(feidudumovi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