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ome New

不止不休(2020)

简介:

    2003年的中国,社会变革激荡,人们野心勃勃。当时互联网尚未席卷一切,纸媒为王。没钱、没学历、没背景的“三无青年”韩东(白客 饰)怀揣新闻理想与女友小竹(苗苗 饰)开始了北漂生涯,期间在知名记者黄江(张颂文 饰)的帮助下进入报社实习,在一次案件调查中,韩东发现了背后更大的真相。一边是光明的前途,一边是心中的正义,韩东在两难中选择挺身而出……

演员:



影评:

  1. 作为当年的媒体民工——03年虽然还在上学,但是已经在给一些媒体撰稿了,看这部片有种若即若离的亲近感。毕竟没有在社会部或者经济部之类的地方呆过,一般全年比较鸡血的时段不过是各种奖项颁发。唯一一次感觉离“刀山血海”最近的一次,是跟摄影同事去帮忙跑娱乐内容,娱记摄影大哥们都是真大哥,一胳膊肘挥过来,我们这些平时在各种展览里不忘社交距离的社恐们望风而逃。也是说实话没有太受过罪,太娇气,连为了抢文化名人的死讯去蹲各大医院这种活儿都没干过。后来对那些报纸要害部门的印象最深的事情,是某同事被判刑了,个中曲直到现在我也没搞明白,是他真的收钱办事了?还是被报复了?还是兼而有之?在世纪初那个年代,似乎皆有可能。

    那个年代的记者们,很像是某种法外狂徒,当然有很多英雄,不过泥沙俱下的也不少,印象里有好多特别复杂的人物。不过这些肯定是另外的故事,不知道什么时候能讲出来了。那些当年探究真相的英雄,如今也有不少投入另外的阵营,摇身一变成为资本大鳄或者其他什么不能说的巨物的影子,还有一些则已经流徙他乡。有些时候,我感觉自己好像经历了本雅明描述的那个世俗媒体发达的时代,也受益良多,用胡子的话来说,写报屁股文章也能混点银子。但是那个时代很快就消失了,现在想起来,可能也就比那一年的大脚印烟花持续的时间多了没多少吧。回头来看,还是会为之感动,那是似乎什么都有可能的年代,可能是迄今最贴近“中国梦”的时候吧。那个野蛮但生机勃勃的年代,像一片什么都有可能出产的土壤,种出来活下来到今天的产物,有好有坏,但多多少少都受到影响。但毫无疑问,那个年代也有各种问题,包括电影里被诟病的镶边女角色,也是那个年代的常态。

    “你在西祠的文章,是我置顶的”。张颂文台词里所说的那个版,大概是西祠的“记者之家”,有朋友是那边的版主,后来也是某大刊的头面人物,也不是名校毕业。作为那个靠网名和名下的文章就能行走江湖的年代的亲历者,回想起来,可能还是因为网速没有大跃进,拍照手机还没有出现,视频还不是主流网络生态,大家才能可以靠文章走天下吧。我还记得早年给老六交稿子,为了节约流量,所有稿子都存成txt格式,如今很难理解这种数码抠门,当时如果有豆瓣抠组的话,甚至都可以去投稿。在电影的主创名单里看到了很多熟悉的名字,也都是网友,可能线下见过,也可能只见过照片?有一种重温20年前的网络生态的感觉。

    其实电影里白客完成的每一项任务,都能拍一部长片。矿难就不说了,乙肝在那个年代确实让很多人谈之色变。胡子也得过乙肝,他颇写过一些和他的肝有关的诗。我还记得当时他告之我他是携带者之后,作为一个非常谨慎小心的人,我学习了很多相关知识,然后去医院注射了乙肝疫苗。我当时还在上学,校医院的医生听说我要打乙肝疫苗之后,有点惊讶,问我是哪个系的,然后扭头问同事,xx系是有乙肝的么?确认了没有,大夫说那还好。打好之后,在医院碰到认识的老师,聊天问我哪里不舒服,我回答来打个乙肝疫苗,老师满脸震惊,说为什么要打这个!有谁得了乙肝了么?我都忘记了我有没有把胡子的情况告诉我父母,不过我和他结婚也就是头一天给他们打了一个电话,大概率 是根本没有告诉他们吧。胡子还在的话,我猜他会喜欢这样一部电影吧?我还记得他为之苦恼的时候,虽然似乎某大没有为此事难为他。不过歧视与疾病的污名总是在那里的,不是这个病也是其他的病,印鉴不远。

    电影里得乙肝的同学本人就是法律生,却不愿意去改变现状,这是电影里没有说可能也不太方便说的那个年代的另外一面。除了新闻,法律也曾经是那个年代的热门专业,人们似乎都愿意相信,世界的不公总可以改变。真实的情况也不是结尾那样,法律诉讼在整件事当中居功至伟,与媒体工作者的努力不相上下。但是要是这么拍的话,是不是就立项都没戏了呢?

    不管怎么说,发生过的事情,能记录下来,哪怕不够全面,也好过遗忘。

  2. 仅针对院线成片。

    在当下选择这个题材无疑是一种可敬的勇气,而观众也因此看到了勇士的惨状:被拖延、改写,甚至去接受一些原本违背原则的东西。

    可以从某种程度上发现本片与《药神》的相似性:存在一个相同的一个边缘人群(病患)共同体、一个为这个人群奋斗的孤胆英雄式人物,人物为此作出牺牲,最终改变了体制。与之不同的是,《药神》的人物是灰色的,承担的是违法犯罪的代价,做的是贩药救人的实事,因而作为一个健康人,徐峥能够自然而然的自洽于这个共同体中,与他们命运与共。而白客,一个记者,撤销了一开始揭露乙肝代检的稿件,转而希望(或者说要求)乙肝患者们向他坦白自身受到歧视的遭遇,自己将这种情绪甚至不是受歧视的客观事实:受到了何种歧视、怎样的歧视,而是一种极易引起人同情和忽略重点的情绪)扩散出去,凭此就能改变患者的处境。这不能说是一种天真,而是近乎一种残忍;而他所受的代价,仅仅是失去了在体制内报刊工作的大好机会。

    记者在本片中最终被定义为某种底层结社的二手意识领袖,逼迫着边缘人群站出来,而毋顾他们站出来的代价。本片选择“反歧视”作为中心任务,实际上是一种极其险恶的诡计:一方面,电影中所有的被歧视困境基本都是体制与法律层面上对乙肝患者的不准入政策,但记者所要对抗的,却被统统偷换成了普通人对于一种不甚了解的疾病的恶意。因此,记者本身成为了底层压迫底层的工具:他不对准造成矛盾的核心问题,不要求改变一系列不合理的规定,不要求社会提供对于乙肝疾病应有的知识普及;而是要禁止这种因为教育缺位、政策不公、管理缺失引发的大众对于疾病的恐惧和恶意,乃至取消人们为自身安全担忧的权利;把恶的产生和扩散、以及最终解决策略,统统锁定在了受害者和潜在受害者——也就是普通人当中,并且要求他们自己自发改变,以及承担后果。另一方面,记者因而失去了他应有的锐度和尊严,一个严守事实的态度是被贬低和不尊重的,甚至会沦为多数人恶意的帮凶。因此,这种职业操守的缺位和被替换,使得本片所描述的记者的核心行动欲望,或者说,记者的本质,不得不从属于一种朴素的、无处发泄的同情,从而近乎煽情和虚假。

    最后,记者最终成为了某种煽动者——而这正是互联网时代人们对于舆论、意见领袖的样貌的基本理解:抛去事实而直抵共情,不问来处而肆意发泄,不问具体的人,具体的处境,却要改变天地。而底层人,无论是“病患”还是“正常人”,则都是无望的和盲目的,不得不寄希望于这样的领袖身上,希望他们挺身而出,用某种温柔话语,去感动那个above us。这不能不让人毛骨悚然。尤其在一种社会重大疾病行将结束的当口,去攻击一种对于疾病的朴素的、来源于无知的恐惧,无疑是要驱赶人们,赶紧忘记这种疾病,忘记因此遭受的不公和痛苦,乃至以上的东西。

    对于一个价值观最大的侮辱和损害和侮辱,不是忽视、封禁和污名化,而是偷换概念,再加以歌颂。不止不休,本应是一种双关:一方面简洁地代表人文精神的某种操守、持续性和生命力;一方面某种暗指什么“不止”,什么便不能“休”。而本片所呈现的,正是英文译名The Best is Yet to Come,一个虚假而造作的幻想,哄人入睡,而让你忘记那双推动摇篮的手。

  3. 这世上的事,有哪件是和我们一点关系都没有的呢?
    【春天的放牛班】第70期周限定观影

    不管怎样,我们终于等来了《不止不休》

    《不止不休》是由贾樟柯监制、王晶执导的现实题材影片,改编自原《南方都市报》记者韩福东(男主韩东的原型人物)的真实故事,讲述了2003年的中国,高中肄业的小镇青年韩东怀揣新闻理想,不顾家人阻拦离家来到北京闯荡,一路不止不休勇敢追寻自己理想生活的故事。

    本片曾经于2020年9月9日在威尼斯国际电影节首映,因为种种原因,这部影片迟迟没有和大众见面。还好,时隔两年半,我们终于在内地院线等来了这部影片。

    聚焦“乙肝歧视”、捍卫“新闻理想”,平凡青年为正义发声的故事在这个时代仍然是我们期望看到的,渺小但敢为,是现代社会弥足珍贵的“英雄品格”。

    本期影片,【春天的放牛班】观影团共有22人参与,并给出了6.43的平均分。

    最高分7.5分,最低分4分,差距相对不是很大,比较中庸的评价

    给出好评的小伙伴认为电影题材加分,尺度不易,有好的议题和表达;给出差评的小伙伴则认为影片头重脚轻,叙事粗糙,整体节奏失衡。

    但不管怎样,这部影片中的确还是有很多不错的表达和值得探讨的空间的。下面就一起来看看吧。


    电影中缺失的人物弧光

    很多人会把《不止不休》和《我不是药神》拿来作比较,两部电影在主题表达上是有类似的点,不止不休的题材广度和深度其实不见得比药神差,但是呈现出来的效果却没有药神好,除了叙事节奏外,我认为还有很重要的一点是,它缺失了很多人物弧光,故事里看似人物很多,但群像塑造实在让人有些失望。

    “大量的元素没有被真正的调用去涌向主题和人物,反而分散了主题和人物,如此以来人物的弧光去哪了,只剩下生硬的转折了。”——by Morning

    电影的主角是白客饰演的韩东,这个人物是带着“理想的光”的。在“草根逆袭”这块上我和团员的意见一致,觉得确实是拍得不错的,“北漂”的经历和白客本人有重合,他的形象和演技也撑起了角色,尤其是在最后采访乙肝患者时,白客融入到了纪录影像之中,人戏合一,让人在那一瞬感觉到他就是韩东本人。“他每一个微妙的小表情都充满了故事感,写尽了挣扎于社会洪流中那根浮萍的顽强、坚韧、不屈。”——by raymexic

    但韩东这个角色的设置还是会让很多人产生疑问,他为什么高中肄业?为什么会怀有新闻理想?他的身上有什么其他故事吗?电影太过流水账式的铺情节,让我们看不太到主角的成长,转变的点也太过生硬,“白客的私心作为理想主义的放大转折实在是被夸大了。”——by牛逼协会会长。

    而被诟病最多的角色当属苗苗饰演的“小竹”,可以说是很久没看到过这么工具的工具人了。这个角色对于剧情推动几乎没有起到任何作用,不是女朋友,换成室友、房东什么的也一样。“既然女友本来就是丰富主角人物形象的工具人,为何不将镜头匀给室友,反而是对其轻描淡写。”——by鬈毛毛

    当然,贾樟柯的客串还是贡献了全片唯一的笑点,张颂文的演技也让人满意。

    “张颂文的戏真好,一个演员大热会更容易被观众审视表演细节,但他的戏就真是能令人很放心去看。”——by奔兔吉尔


    被歧视的后果是什么?

    一个人被歧视的后果是什么?就是你再怎么努力都没有用。因为你的某一种身份(血缘、籍贯、身高、疾病)可能是与生俱来的,与你的自由意志和个人奋斗都无关。歧视的意思等于否定一个人的自由意志和个人奋斗,因此歧视在本质上是一种令受歧视者绝望的力量。——韩福东《中国1.2亿人的反歧视主张》。

    看完电影的第一件事就是去把这部电影中提到的文章找来看了。2003年的文字,如此有力,如此勇敢。而电影中韩东在网吧敲下这些文字之后一串串熟悉的QQ消息提示音响起,结尾报纸里文章的再现,都让人热泪盈眶。

    这片土地上曾经存在过一批这么有理想有坚守的人,让人感觉自己的生活被素不相识的他们用文字的力量守护着。”——by大宝鱼

    影片的主旨是反歧视,在影片中我们看到了两种在中国社会非常普遍的歧视,乙肝歧视和学历歧视。反乙肝歧视,这是在中国电影中很难得见到的主题,也是我认为这部电影真正应该突出的主题,从开头串联到结尾的纪录片影像诉说出乙肝患者/乙肝病毒携带者的生活现状,是电影最珍贵也最打动人的部分。稍显遗憾的是在影片中把这个主线埋得比较靠后,显得头重脚轻。

    “唯一可贵就是真实影像与伪记录,那里才是充满了百姓的生活,那里是记者和电影扎根并永远存在的地方。”——by要丸


    新闻理想与媒体责任

    “在现如今新闻媒体已成为上级的舆论操纵杆的大环境下,做人民喉舌的纸媒亦成为一个让人泪奔的点。”——byLáogon

    办公桌上堆满报纸,发稿如打仗一般,凌晨睡眼惺忪起来赶稿子,揣着相机随时像“小偷”一样待命。影片中的很多细节都让人感受到记者行业的辛苦,黄江和韩东也算是符合理想中好记者的写照,探入事件内部,只为还原事实真相。韩东与记者前辈在酒桌上的对话让人陷入思考,“很多人刚入行时都满怀理想,但时间一长,记者便成了一份职业,希望你不是这样的人。”

    我认为一个好的记者是需要有共情苦难的能力的,但同情心是否会影响对新闻“真实性”的判断可能是个值得深究的问题。

    “从入职流程到矿难暗访抛出去的引子很好,记者究竟只能做到客观记录还是能通过笔影响时代?——by mdr skywalker

    其实韩东的两则的乙肝系列报道就反映了这两者的平衡问题。针对当下“代检”这一犯错的事实我们仍要指出,但在后续报道中可以对怀抱的疑问进行探究。就像很多记者同仁说的,影片中的撤稿或许不是一个好的选择。


    电影的时代感和与现实的相互照应

    故事发生的年份是2003年,这是对很多来说有特殊意义的一年,影片用很多细节勾勒出的时代感让人身临那个年代,张博的宿舍,韩东的出租屋,报社的办公室都十分符合现实,场景、道具、服装各种细节可谓是非常用心。

    “从场景设计的细节以及服装造型上都让人足够沉浸,立刻将人拉回2004的时代质感。”——bywild life

    再说回2003年这个年份,爆发的非典刚好与现实形成了某种互文。而乙肝科普夸大了其传染性导致世人谈“乙肝”色变,是不是也特别熟悉?可能这就是影片在过去三年无法面世的原因吧。

    2003年的冬天三个年轻人看着烟花许下心愿,2003年中国第一艘载人飞船神舟五号飞向太空,韩东浮在空中的笔杆和影片最后没抓住的报纸也像飘向太空的理想,遥远但珍贵。

    “喜欢那种梦境的神秘时刻,飞天梦和笔杆子梦都属于中国梦,不该有高低之分,总归还是有意义的。”——by 理易封

    虽然影片有着诸多的不完美,但在后疫情时代能看到这样的作品还是蛮感动的。《不止不休》的英文译名是“Tne Best is Yet to come”,最好的还没到。我们怀念那个纸媒的黄金时代,而未来,文字还能有改变世界的力量吗?曾经的新闻记者写下反歧视主张,而如今,面对不公平的歧视事件我们有勇气反对吗?

    歧视不止不休,反歧视同样不止不休......


    以下是观影团团团友的全部点评 :

    @7.5/10

    如果我没记错的话,贾樟柯演了本片唯一一个坏人吧?

    @ 5/10

    20年平遥技术原因,21年才拿到龙标。野心很大,试图构建起一个药神的奇迹,但无奈头重脚轻,更多的角度则偏向于塑造一个完美的理想主义者的形象,而忽略了奋斗的结果和新闻工作的本质。在过去的年代,纸媒曾经辉煌过,亦能成为理想主义者的精神庇护所;但即便再牛逼的才华,不为五斗米折腰也是不太现实。同为北漂,我羡慕起他能租得起北太平庄附近的合租房,同作为新闻系毕业的学生,也更羡慕其踏入专业领域的才华与机遇。不是说新闻工作者不能有私心,但白客的私心作为理想主义的放大转折实在是被夸大了,人言虽可谓,但人微亦言轻,这也是本片头重脚轻的根本原因。规定并不会因一时的言论而马上改变,而是需要时间去缓冲负面所带来的不利,毕竟我们生活在太平盛世,懂的自然都懂。

    @7/10

    感觉像在看侏罗纪公园,中国的调查记者像恐龙一样在大银幕上复活,让人欣慰这片土地上曾经存在过一批这么有理想有坚守的人,让人感觉自己的生活被素不相识的他们用文字的力量守护着。在今天看来的童话故事却真真实实地发生在过去,说不清楚针对被贴上标签的不同群体的歧视比起二十年前是加剧还是减少了,我只是希望我们能生活在调查记者被尊重公民的权益被保护的年代,一个不止不休不必被看作童话的年代。

    @7.5/10

    符合我对于导演首作的想象,稚嫩、不够成熟且有表达。对于唤起我们这代人对于20年前的记忆,那些大事件背后的,那所城市背后所承载的,简简单单又饱含情感,从太空飞天新闻的第一处钢笔失重,到结尾的报纸。像是执笔人把他手上的笔写成了报道还了字幕上的后文,想法好但处理太稚嫩,有浪漫无实质的推动。还是主角终于从采访录像的旁观视角到出现在录像之中,亲身参与才能够切实体会,歧视不止不休,反歧视同样不止不休。

    @7/10

    被客串的贾樟柯笑晕。真实事件改编是加分项,从“挖掘事实”到“挖掘真相”的转变是人物成长的清晰脉络,也是社会新闻与舆论领域中“不止不休”的议题。不过影片的节奏或许有一点问题,叙事和情绪输出交错得有些频繁,并且除了新闻行业,影片还借00年代的北漂状况投射了疫情、就业、考研等现实社会热点,导致观感上会觉得有些“不止不休”了。新人导演没有选择过度煽情,值得鼓励,不过或许还需要吸纳一点《我不是药神》中的商业片拍摄逻辑来提升观感。

    @ 6.5/10

    节奏失衡,口型对不上,剧作问题也不少,但有种置身纸媒时代看世界的朴素之美。面对这种题材,观众又何尝不是同理心占据上风呢?有些事总要有人去做,能拍出来就已是一种胜利。片中最令我感触的是酒桌上媒体前辈的那句话:「很多人刚入行时都满怀理想,但时间一长,记者便成了一份职业,希望你不是这样的人。」原来,在这片土地上,良知好似需要与理想主义挂钩,才能保持一个人的初心,这是多么恐怖的事。「记者是无冕之王,编辑是看门狗、把关人。」收拾着行李准备回家却突然收到乙肝患者们的QQ消息,很多事就是这样,在悄无声息间便已产生影响,于是这部戏此前在真相揭露上的轻描淡写便都合理了,像它的英文片名一样,保留了一份理想主义,很可贵的结局。张颂文的戏真好,一个演员大热会更容易被观众审视表演细节,但他的戏就真是能令人很放心去看。

    @ 7.5/10

    电影展示了一种理想状态,小人物可以逆袭,歧视可以消除,制度可以被改,而且整部影片头重脚轻影响观感,小人物逆袭拍的很好看,但到了真正主线反倒简化了,在影像质感上下的功夫还是挽回了一些损失,喜欢那种梦境的神秘时刻,飞天梦和笔杆子梦都属于中国梦,不该有高低之分,总归还是有意义的。

    @ 4/10

    可惜了。从制作上说,场景服装道具都是上乘,导演却没有利用他们讲好一个故事,我常常陷入看着白客衣领上的毛球沉思——这些他没有用到。对于这样题材来说,本片剧本堪称灾难,仿佛只是一稿水平,只要花心思去修改也不至于如此,大量的元素没有被真正的调用去涌向主题和人物,反而分散了主题和人物,如此以来人物的弧光去哪了,只剩下生硬的转折了,张颂文看重的白客的优点,好好表现了吗,光是击打这一点就能写出英雄,但故事的后半段非要用情绪驱动,韩东是,姚主任的陈词是,李海彪和女儿也是,理想不是任性,更何况根本没看见韩东或者说他代表的背后牺牲了任何,这样仅仅就是乙肝携带被利用做了苦情点。对于苗苗角色,编导呈现了创作孱弱,一位女性角色写她打扫、负责伙食已经很工具化,倒数两场戏甚至还睡着了。可见没有一个元素被好好的对待。

    @ 6.5/10

    河水被镉染红,旷工被封口费封在井底。人们的平等因一纸医检被迫拆卸。为题材加分,故事讲述的事件是有意义的,放置在眼下的环境是值得称赞的。但作为一部影片而言,从叙事节奏到角色设定及演员表演,都存在一定的问题。韩东作为一个关键的角色,从一腔抱负到顿悟觉醒,演绎得有些木讷。而作为二番女主,苗苗的角色居然对剧情的推进毫无作用,删掉她之后对剧情不会造成丝毫影响,这就不得不令人质疑安插这样一个角色的目的了。全片最后也只剩下两点可看,一是题材可贵,二是余力为的摄影。

    @ 7/10

    很怀念那个纸媒时代。电影尺度如此实属不易,虽然蜻蜓点水,但也足以热泪盈眶。我相信导演最终呈现的绝不是这样的残作,因为黄江和韩东的角色塑造明显是孱弱的。尤其是张颂文演的黄江。写人的失败或许也是审查原因,亦或是能力,不得而知。但能看到这样的电影出现在大银幕上,已然真是振奋人心了。(我都不好意思说我也是学新闻的)

    @7/10

    现实主义的成功诠释是本片最成功的注脚,用微弱的力量让社会从下而上发生颠覆性改变的故事永远具有极为强大的情感力量。但一部成功的影片仅拥有这样一点还是远远不够的,显然本片在情节节奏处理上的火候明显不够,一个明显可以成为一气呵成的故事却在导演处理下变得节奏奇怪而跳脱,在关键处的转变缺乏说服力,却在很多无用的地方用上了大量多余的笔墨,实在是太可惜了。不过演员的表现极有张力,尤其是白客,他每一个微妙的小表情都充满了故事感,写尽了挣扎于社会洪流中那根浮萍的顽强、坚韧、不屈。

    @4/10

    明明想反映那个时代环境下部分群体的焦虑,但实在挺不能忍这么毫无节制的虚焦镜头只对准几个人的拍法,更不用说剧作上除了男主全员工具人的讲法(张博学法律这点感觉可以再挖)。导演大概也不知道怎么收尾,就用一个很“电影节电影”式的超现实镜头来实现,但这样我却感到更悲观了,毕竟,理想(最后的头版)总是遥不可及,我们是不是应该放弃。

    @ 6/10

    社会意义远大于电影品质,电影问题不少,最主要还是韩东的塑造,面对上头版转正和放弃一切为弱者发声的两难抉择似乎看不到多少纠结,韩东的逆境看起来也没有太难,导致结尾的成功十分缺少力量,不痛不痒的戛然而止。前期很写实,后期很刻意,新人导演的生疏和想当然一览无余,不过院线还是很需要这种类型的电影。

    @ 7/10

    现实主义题材很稀有,但是明显看出来为了过审而变得不够深刻,变成去重现那段时期了。反歧视这条路道阻且长。纸媒,乙肝都是童年的东西了。

    @ 6.5/10

    在现如今新闻媒体已成为上级的舆论操纵杆的大环境下,做人民喉舌的纸媒亦成为一个让人泪奔的点。不过很不喜欢这部电影对女性角色的设定,从安抚情绪到亲口喂食,简直把“一个成功男人背后都有一个女人的陪伴"的价值观打在屏幕上,让人非常不适。

    @ 7/10

    服化道和布景非常还原03-04的时期(板房,小灵通,杨利伟上天,口罩),摄影和配乐有亮点,从记者的角度切入的想法也是对的,但是碍于导演自身的能力还是没有想清楚究竟是要表达什么主题,前半部分从入职流程到矿难暗访抛出去的引子很好,记者究竟只能做到客观记录还是能通过笔影响时代,当过渡到乙肝携带者反歧视的命题时过分强调了受害者的痛苦,对于记者在其中的价值讨论弱了很多,白客在最后的情绪爆发也没出来,导演纪录片式的处理有点弱化了情节冲突,导致电影有点平淡了,这点和《药神》相比逊色了不少。纸笔的超现实的处理和结尾点过于理想主义了。

    @ 7/10

    期待有点太高,落差未免有点太大

    只能说幕后班底活活救了片子一命,从场景设计的细节以及服装造型上都让人足够沉浸,立刻将人拉回2004的时代质感,余力为的摄影太强大了,偏纪实的风格代入感十足,没得挑。

    白客演技挺炸的,但是这个角色有点太超现实了,导致他演的是个“角色”最后演出来的不是一个“人”他的道德层面几乎有点完美无瑕,不太能接受这样的角色设计,以及苗苗那个角色写的也太可有可无了,唯一一个主要的女性角色竟然是在这当妈一样伺候男主,非常的无语。

    总的来说算是能看吧,但片子节奏比较失衡,情节点比较散,内容太多但是拍出来的都比较平淡,或许把这片当“审查教科书”看或许能更有意思点。

    @7/10

    整片就同失重的钢笔与报纸一般,充满了理想主义的魔幻。片子是好片,从摄影开始就是一部佳作,高亮度与真实影像交织,视觉上非常饱满。但情节过于顺利和简单,就是理想主义者的一路高歌,丝毫没有对试图讲诉真相的记者有深入刻画。在这里其实看不到无力的现实、不公的系统,碰撞的矛盾。正是这种不痛不痒的描述让最后的反歧视发声也不具有热血与力量,就跟高饱和颗粒感的影像一样很恍惚。唯一可贵就是真实影像与伪记录,那里才是充满了百姓的生活,那里是记者和电影扎根并永远存在的地方。

    @ 7/10

    质感不错,就是虎头蛇尾,如果全片是想推出“反乙肝歧视”的论点,那未免有些靠后了,节奏不是很对劲。但这个年代,能在影院看到一部这样的现实主义题材电影,实属不易。

    @ 6/10

    很喜欢本片的英文名,为什么不止不休,因为the best is yet to come。虽然真的是非常,非常的理想主义,随之非常,非常的煽情,叙事上有点过度了,但是记者大概也确实是这个世界上理想主义最重的职业了,哪怕很多时候什么也改变不了,但真的改变一些东西的人,多的也就只是那微不足道的一腔热血而已。

    @ 4/10

    (TIFF)远比药神要轻松,也完全是两个概念,不需要观众费劲进行道德选择。既然女友本来就是丰富主角人物形象的工具人,为何不将镜头匀给室友,反而是对其轻描淡写。重要部分竟然也敢走流水账,还不是因为前面为了塑造人物乱七八糟讲太多,类似这样的问题全部直接摆开在观众面前,真是太傻了…只是赢在你边看片尾边忍不住思考本片背景时都会鼻头一酸,实际还是软绵绵的一拳,(不过像老师上课说的,counterargument一大段,rebuttal一句话,真的大无语)


    最后,感谢大家对本次牛班周限定的大力支持!下一期将呈现由优质团员@

    带来的《铃芽之旅》的影评,敬请期待!

    往期周限定可以在这里看到:

    周限定片单:

    周限定长评豆列:

    【春天的放牛班】生生不息,永远在路上~

  4. 作者: NoNoNos

    如果本届威尼斯电影节的片单中,只能选一部电影推荐给国内观众,我不会选择久负盛名的大师之作,也不会选择巨星云集的大制作影片,不顾展映单元的区别,想也不想就会推荐一部处女作电影——青年导演王晶的《不止不休》

    在电影节看电影是一种奇特的经历,密集的观影体验,激烈的批评和赞美,大量的咖啡因,永远不够的睡眠时间,会让人不断回到原点思考:

    电影人们在为什么创作?我们在为什么看电影?

    在《不止不休》首映礼现场,放映结束以后,在全场观众热烈的掌声中,看着导演王晶起立致谢,随着Joyside演唱的片尾曲《If There Is Tomorrow》轻轻摇摆着身体。

    即使他戴着口罩、即使所有人为了疫情期间电影节能够顺利举办戴着口罩,我都能察觉到空气中那种激动情绪的磁场,是某种久违的回答:

    拍电影当然是为了改变这个世界,看电影当然是为了改变这个世界,让这个世界变得更好,让这个世界成为人的世界;为了让这种改变发生,我们的努力,不止不休。

    就像导演王晶自己形容的那样,《不止不休》是一部关于理想主义者的新闻电影

    白客饰演的本片主角韩东是一位北漂青年,他放弃在东北老家牡丹江的铁饭碗,带着女朋友小竹(苗苗 饰)来到北京追逐自己的新闻梦。

    因为患有眼疾,他不得不高中肄业。在北京没有本科文凭想找一份文化相关的工作几乎是不可能,更别说连高中文凭也没有。

    但是他在好友张博(宋洋 饰)的鼓励下,没有轻易放弃自己的梦想,通过勤奋投稿、在网络论坛上发表长篇社论,终于获得了资深记者黄江(张颂文 饰)的赏识,在《京城时报》获得了一份实习生岗位。

    他和黄江一起深度报道了一起矿难,相当成功,也让他有望转正。 他在一次暗访血牛非法卖血的卧底调查中,无意中发现了医院周边的另一个灰色产业:乙肝代检

    在当时的社会,由于医疗知识科普不够、法规陈旧,人们视乙肝患者或乙肝携带者为洪水猛兽。一旦被周围人得知你是乙肝或者或者乙肝病毒携带者,就业和求学都会变得无比艰难,即使乙肝的传染途径只有母婴、血液和性传播三种。

    因此,许多人会非法找黄牛体检代检,期望能过上正常的生活。

    在调查中韩东逐渐掌握了重要证据,但是他也发现乙肝患者/携带者受到的歧视是不合理、不科学的,他揭露真相的决心被动摇了。

    在付印前夕的最后一刻,他决定撤稿,为此和恩师黄江大吵一架,失去了作品登上头版头条的机会,甚至丢掉了工作。

    但是在其他媒体的爆料下,警方还是发现了乙肝代检群体,并迅速展开打击行动。这时候韩东才发现,原来自己最好的朋友、高材生张博也是乙肝病毒携带者、代检服务的受益者。

    眼看张博走投无路,失去研究生入学资格,不得不回到老家,韩东对于决定用行动去帮助乙肝受歧视群体。他在网络上广泛征集案例,终于写出了长篇雄文《一亿人的反歧视主张》

    在黄江的帮助下,这篇文章登上了《京城时报》的头版,而韩东和乙肝战友们的战斗才才刚刚打响。

    这部改编自真实事件的电影,几乎每一个角色、每一个事件都取材现实

    导演王晶为了加强本片和原型人物、时间的联系,甚至让白客去采访了大量乙肝患者,将采访的纪实素材,通过交叉剪辑的方式融入叙事,让现实生活中的乙肝战友而非演员,在大银幕上讲述他们在现实生活中遭遇歧视、或忍辱负重或重新开始生活的经历。

    这些人有的背井离乡,有的人努力隐瞒一辈子,有的人努力保护自己的孩子,有些人放弃了工作……这个边缘人群体关于苦难的自白,让许多观众潸然泪下。

    但影片更大的力度放在塑造以韩东、黄江为首的新闻人形象身上。

    在那个纸媒为王的年代,调查记者们有着当下读者、互联网碎片信息成瘾者所不能理解的职业使命感和新闻责任感。他们的笔、他们的声音,为人们带来真相,带来观点,带来改变观念和现实的火种和力量。

    但导演王晶并没有过分浪漫化记者们的英雄形象,而是将他们还原为寻梦的北漂青年、疲惫的中年人、在编辑室随时为了理念争吵起来、面对选择也会犹豫不决的普通人。

    韩东这一角色是以曾经的《南都周刊》著名记者为原型塑造的,在大量调研之后,融合许许多多新闻人的经历,才有了银幕上这个从不放弃希望的理想主义者。

    他那句“这世上的事,有哪件事跟我们一点关系都没有呢?”被放在影片开头,又在末尾高潮时由白客之口说出,成为了全片的点睛之笔:不止不休地与偏见、愚昧和无知抗争,并不是某个少数群体,某个职业的事情,而是我们每一个平凡人在日常生活中作出选择时候都应该扪心自问的问题。

    是每一个人观念的改变给乙肝战友们生存的空间,是每一个人的关注让国家取消了乙肝五项的强制体检项目,是每一个人的微小善意汇成暖流,让理想主义存活,让世界还存在着变好的希望。

    《不止不休》拍摄了一桩过往的胜利,意在启发今日的观众:还要继续斗争,还要继续寻找真相,还要继续关注那些距离我们或远或近的少数、弱势群体。大概就像本片的英文片名所展现的态度一样,“The best is yet to come”,更好的未来会为你我而来。

    希望电影院的春天快些到来,希望《不止不休》能顺利在国内的院线上映,和更广大的观众见面。银幕上下的求索,不止不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