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ome New

呼吸 Respire(2014)

简介:

    十七岁的查理(Joséphine Japy 饰)乖巧懂事,是个十分讨人喜欢的女孩,和大部分同龄的姑娘们一样,查理对未来充满了美好而又光明的幻想。莎拉(Lou de Laâge 饰)满头金发,走在校园里十分惹眼,而她的性格和她的发色一样张扬而高调,萨拉向往无拘无束的自由生活,几乎就是循规蹈矩墨守成规的查理的对照面。

演员:



影评:

  1. “这是大花菟丝子,东南亚的怪物。它把天竺葵吸干,并长出根须。这就是为什么菟丝子在法语里被叫做魔鬼的头发。最后,天竺葵会死去。而菟丝子为了存活,又需要找到另一株附近的植物……”

    44分47秒,影片过半,不知是出自友情还是爱情的占有欲缓缓酝酿出血的腥味,而屏幕前的我浑然不觉。投影前的Charlie形单影只,也许正醉心于自然界中与Sarah惊人相似的菟丝子 -- 此时的我脑海中已有评判,Sarah就是那棵菟丝子,寄生在Charlie这棵天竺葵上,慢慢吸干她的所有爱,所有宽容和所有善意。教室后排的Sarah和好友窃窃私语笑声不断,向前排的卢卡扔出纸条,卢卡看后将目光投向Charlie,再结合之后Charlie穿着一身熊猫装现身派对时几名女同学的反应,故意让Charlie搞错主题在派对出糗不过是Charlie戳中Sarah隐藏最深的伤口之前,Sarah对她的最后一个任性的报复。之所以是最后一个“报复”,是因为之前Charlie便时不时遭遇Sarah的冷暴力,这种报复也仅仅停留在使Charlie忧心的阶段,而接下来Charlie所遭受的一切伤害都是Sarah秘密被窥探后恼羞成怒的“复仇”,不论是Charlie的心灵、名誉、人格、还是生活,Sarah一个也不放过。派对上Sarah说秘密一旦泄露,她会杀了Charlie。揭露一个活在自己编织的谎言中的人,无异于将其推至穷途末路,给TA足够的胆量沦为亡命之徒。之后在洗手间的狭路相逢将Sarah的复仇之火点燃,她真的杀了Charlie -- 她心里的那个Charlie。不再是曾经形影不离的闺蜜,而是一个见过自己最不可告人一面的危险分子、一个敌人,随时有让自己身败名裂的可能,于是Sarah步步紧逼,Charlie默默不语,面对往日密友的关切却只是搪塞回避,无异于Sarah对她施加的冷暴力。她已经不再是原来的Charlie,已被Sarah改变的太多、太深,又或者说,Sarah从没改变过她,只是与Sarah的相遇使得骨子里隐藏的negativeness被激发出来,愈演愈烈。

    事实上Sarah在派对上的二人对话中也抱怨过:“我只是过来开心一下,所以你的坏情绪你自己管好。”由此回顾之前的情节,可见Sarah的冷暴力并不是毫无缘由的,拿度假期间为例,第一次,也是原因最明显的一次,Charlie向保罗介绍她时只用的是“同学”而不是“朋友”,Sarah生气的那一刻Charlie卷大麻烟卷的笨拙看起来都成为了她反感Charlie的理由;之后Sarah与保罗一起开飞机兜风,与其他人饭桌上打得火热,全然不顾Charlie感受,看起来是Sarah在故意疏远Charlie,之后Sarah坦白却说错在Charlie:“这里我一个人也不认识,你也一言不发。”言外之意你不理我我也不热脸贴冷臀部,靠自己交际。但是Sarah的这种自我保护措施在Charlie、甚至作为观众的我的眼里无疑是冷暴力,直到二刷后我才扳正对Sarah的态度:Sarah主动过,为Charlie拉上裙子拉链,从背后温柔抱住Charlie甜蜜的笑;在Charlie演奏乐器时握住她的手深情一吻。然而Charlie没有任何回应,就算她的心里已经小鹿乱撞,但Charlie就是Charlie,表面永远风平浪静波澜不惊,这种性格的差异导致奔放的Sarah将Charlie的沉默误会成没兴趣、不回应,于是识相地选择走开。Sarah不知道的是Charlie在闺蜜间角色扮演被献吻的意犹未尽和被打耳光后的如梦初醒,是Charlie度假归来之后失去Sarah消息的不明所以和开学前忐忑地练习与Sarah对白的小心翼翼。

    这段度假经历是两人关系走向破裂的转折点。度假对Sarah带来的伤害,一是原本以为自己的魅力无人能挡,得知心仪的西班牙男神被Charlie妈给睡了后大受打击,表白后又发现男神根本不在乎她,二是(自以为)看清了Charlie对她的感情:同学而已,请你自重。感情上的双重挫折严重挫伤了Sarah这个缺(母)爱又敏感的孩子的不堪一击的自尊,她选择走开,离带给她难过多于快乐的Charlie越远越好。开学之后,虽然在学校对Charlie笑脸相迎,也只是不愿影响自己在其他同学心中Charlie好闺蜜的形象。关起门来,Charlie说话不愿听,借烟消愁愁上加愁,也要怪Charlie:“我受够了,跟你在一起让我吸烟过量。我去尿尿。”结果尿尿是假,不与Charlie共处一室才是真。走到隔壁阿谀奉承最终get瓦内莎项链一条,但并没有把它看得多珍贵。对不起Charlie,she’s not into your mom,而是因为在她眼里,比起你,你妈更不招她嫌弃。她爱你的时候,你是她的天竺葵;她不爱你的时候,天竺鼠都特么比你强。

    另外,妈妈和爸爸的关系好似Charlie和Sarah的一个侧面,在经历一次又一次的伤害后,妈妈终于在一场分手炮后提出与爸爸一刀两断。有些人就是这样啊,仗着别人喜欢自己便可以肆意伤害对方,一次一次获得对方的原谅。然而宽容太久心会累,被伤太深心真的会残废。既然心已经废了,从断壁颓垣中把那个人剜掉,相信解脱终究会大于损失吧。镜子前的妈妈为Charlie梳着湿发,哭腔中氤氲着解脱后的希冀,一切会更好的。“你为什么总是原谅他?”Charlie哭了,不仅为了妈妈,也为了自己,是啊,自己又是为了什么一次一次原谅她。“因为我没有办法。”妈妈的坦白也是Charlie不愿承认的答案。明明维多利亚、卢卡、希维一众旧朋友对Charlie真心关切,为什么Charlie故作坚强不愿接受,感情的事都是这样么,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就特么真的没有云了?

    Charlie还真就看不见云了。只是那片曾经无瑕的云,现在已变作黑云压顶。在窥探到Sarah的秘密后,Charlie以为Sarah不是真正的恶意,对她表现出的冷漠对只是Sarah对不堪真相的抵抗。直到Sarah被打,无人可诉,才又回到那个熟悉的“朋友”家。Sarah问她,“你恨我吗?”,Charlie平静地回答:“不,我只恨我们不在一起。”这可能是Charlie最为主动的一次回应了,或者说一次表白。夜里,两人无限靠近,却终究没有下文。

    天亮后,一切只是Sarah演的一场好戏,Charlie却傻傻付出了真心。眼睁睁看着Sarah摆脱自己,将妈妈送的项链戴在伊莎的脖子上,不同于Charlie的内敛,伊莎给了Sarah大大的kiss,两人俨然闺蜜。忍无可忍的Charlie终于发起反击,决定结束这一切,与Sarah断个干净。独自站在窗前,身边是卢卡担忧的脸,四目相接,看到卢卡眼中的心疼,Charlie仍旧默默无语,心中却照进阳光。不久之后的毕业考,应该就是故事的终结了吧。考场上,随着身后希维的一声抱怨,Charlie沉静地提笔,又回到了从前波澜不惊的淡定。考试结束后无视Sarah的问话,虽然表情仍有一丝僵硬,但Charlie做到了对她的隔离,与卢克的深情一吻,是摒弃过去一切重新开始新生活的选择,瓦内莎的话此时又出现在脑海,“会更好的”。

    可是悲剧就是要把美好撕碎给你看。
    ”你让所有人都反对我。好像我弄错了一样。你真的伤害了我。这件事让我很受伤,但我不会都怪你,我也有错。我任由你走得太过……你把人逼疯,却表现得如同丧家之犬;我对你全心全意,你却认为自己deserve better。你弃维多利亚于不顾,你吊着卢卡让他抱着狗屁希望。这真不好,他们都是好人。幸好我找到伊莎,和她在一起我很开心。她让我快乐,她欣赏真实的我。而和你在一起,我感觉很差,我说谎又冷酷。“
    Sarah一番话让我猛然看清,究竟谁才是被寄生的天竺葵,谁又是残忍的菟丝子。Sarah出现前,Charlie以吸取维多利亚、希维等人的友情,以及卢克的爱情为养料,也许不够活出热闹的色彩,却也不致冷清。Sarah出现后,Charlie被其吸引,自然地转而寄生于“经历丰富”、魅力无限、活力爆表的Sarah,榨干了Sarah的热情和她拼命维持的一点自尊。Sarah说Charlie到最后还在扮演受害者,但我相信Charlie的难过委屈不是装的,因为Sarah的谎言和她从不落单、拼命维持自尊的表现始终蒙蔽着Charlie的双眼,让她看不见Sarah为这段友情付出的代价。而Sarah的一席话,或许也让她猛然发现,自己竟然是该被唾弃的菟丝子,而不断伤害她的Sarah,竟然是被自己寄生的天竺葵。

    菟丝子缠紧天竺葵,死去的只会是天竺葵。

    妈妈离开爸爸,告诉她“会更好的”。
    那么,
    天竺葵死去后,菟丝子会更好么?
    只有Charlie自己知道。











    ---------------------------补充一条回答--------------------------------
    问:所以,楼主认为,Charlie在榨取Sarah?这个是事实嘛?为什么看电影时,我们都感觉不出来?这个观点是观影事实,或只是你理论推导的结果?

    答:Charlie榨取Sarah这个观点是我从Sarah眼中的事实凭个人理解(理论推导?恕我愚昧,不知有何理论哈)推导出来的。Sarah所认为的事实是:和Charlie在一起她变坏了(如吸烟更多、冷酷、说谎)。这个观点严格来说算不上观影事实,因为影片并没有向我们具体展现Sarah的转变,只是通过Sarah一番主观的控诉表达出来,而是主要将视角锁定在Charlie身上,让我们透过Charlie去感知她周围的一切,当然这其中就包括用Charlie的眼光去看待Sarah,我想这也是为什么我们感觉不到Sarah也是这段友情/爱情受害者的主要原因。

    举个例子,比如影片37分钟处,度假期间,Sarah问Charlie“你还要闹别扭到什么时候?”时,我想我们的第一反应和Charlie是一样的,明明就是Sarah你在不停闹别扭好嘛,想不通Sarah为什么会这样问,其实是因为我们从影片一开始就不知不觉中站到了Charlie一边,和Charlie一起体会她的喜怒哀乐,造成的结果是对我们来说,Charlie的行为、情绪和心理更加understandable,而Sarah显得难以理解。

    相信看电影时你对两个女孩儿的看法和我之前的想法相似,都是Charlie纯良无辜人畜无害,而Sarah无理取闹心理变态吧。在看第一遍时,前一个小时,这种想法根深蒂固,直到最后十分钟,听到Sarah对Charlie的那番指责,我才突然反应过来,必须跳出Charlie的视角,才能理解为什么Sarah会这样说,不然只会像Charlie一样不明所以,自觉委屈。

    再举个例子,63分钟处大家在操场跑圈,被Sarah赶超并挑衅的Charlie不甘心,冒着哮喘发作的生命危险也要追上Sarah,看到这一幕,基于之前对Sarah一系列无良碧池行径的反感、嫌弃和对Charlie始终宽容隐忍的赞许、心疼,我本能地为Charlie揪心,希望她能放弃对Sarah的爱,不要再追了,就连呼吸不畅时拿出喷雾没能成功喷进嘴里的孱弱都能激起我无限的心疼。然而,再看第二遍、第三遍时,跳出Charlie视角,我发现她是故意为之 -- 明明可以停下,她没有,明明能够把药喷进嘴里,她也没有 -- 有意要用犯病来强调自己受害者的身份(结合之前Sarah对Charlie的百般侮辱,Charlie却从不反抗,在朋友面前做足了受害者的样子),继而获得关注、甚至同情,再有甚者,像Sarah所说的,能够让大家都反对Sarah。可以注意看跑步之前,大家在更衣室准备时,Charlie明显被孤立,大家陆续离开进入操场,更衣室只剩Charlie一人。她迟早会做些什么改变这种局面,就算不是这次跑步,也会是别的什么场合。

    总之,我在看第一遍时不自觉地被Charlie的情绪影响太深,有一些想法在二刷时改变了,三刷又有新变化。你可以试试再看一遍,不要被Charlie的情绪牵着鼻子走,虽然很难做到不被影响,但那种相信Charlie善良坦荡无愧于心、Sarah自作孽不可活的情绪会弱一些。当然了,这些只是我的个人看法,实在难以接受的话就请一笑置之吧。
  2. 法国电影工业年年会如约而至地滚落些珠玉。但鉴于法国电影本身有种“毁本不倦”的能力。如果在巴黎孜孜不倦地“围剿”法国片,90%的观影体验是,从开头到结尾,分分秒秒等着求虐求high的情节,可惜就是等到黑幕,还是什么都没有。这种感觉大概跟法国的语言一样,一句话说得严丝合缝,可就是没有高低抑扬的语调,如果结尾会有个小调子,也是用来突显下疑问或者愤怒。即便如此,法国人天性的浪漫,却也能将冷硬的理性逻辑培养成了感性的发酵池。更妙的是,配合法国电影爱走小格局路线,恰巧能把故事拍得情绪饱满,且让观众相信主角们的选择总是基于充分的感情逻辑。

    如果在法国中青代导演里挑,欧容大概是最会拨弄这种法式感情逻辑的高手,多少社会版奇情故事均被他拍得有理有据,合情合理,让人看完,只能感叹,大概”存在即是合理“。而梅拉尼.罗兰,这位才女,亦是深谙此道。作为女导演的第二部长片,故事构建,人物背景铺排,主角的情绪递进可谓是手法成熟。

    法国人在青春题材电影上,有着和日本人相仿的”狠劲“,它不会告诉你,风雨过后就会见彩虹,or,矛盾过后,咱们还是手拉手的好朋友,而是,”有些少年的青春是嘎然而止。“ 这种狠,在美国人眼里近乎是”邪“,于是它只会允许被摆进魔女嘉莉的身体里,或者踏到边缘也仅仅以”处女之死“而告终。

    回到电影上,respire在法语里意思是呼吸,对应着片中患有哮喘的女孩Charlie。Charlie是一个17岁的高中生,她内向单纯被动,同学是玩伴也是好友。正如许多法国家庭,她的父母也遭遇到了情感危机,父亲愤而离家,母亲暗自落泪,于是,她有些无措。那年正好是高三,她的班上来了一个新的插班生。突然降临的女孩,好像是所有美好结合体 : 性格活泼,风趣,幽默,大胆,还那么美。这个叫Sarah的女生开始主动接近她。短短的几个月,Sarah已然成为Charlie的生活重心,且登堂入室,和Charlie的妈妈也成为了好友。她们开始成为形影不离的好朋友,她和她分享着一切好与坏,过快过热得友谊,让暧昧氤氲。电影的前半段的所展现的妹子情谊让人几乎以为,是准备将月初上映的欧容新片”女朋友“的前十分钟进行扩展。所幸的是,那层就弹指即破的暧昧,居然能急转直下,径直走向’’’美好’’的对立面 — 恶意。两人之间的一时误会,Sarah的身世之谜,让故事向灰色靠拢。Charlie渐渐地被孤立,学校里不断地传出她的疯言疯语,电话号码被恶意刻在课桌上,晚上总是被未知来电骚扰;而Sarah则已是学校最酷最流行的女孩。Charlie哮喘突发,Sarah来乞求她的原谅,原来一切都是来自她的报复。她原谅了她,却发现这仅仅是再次被玩弄了一把。

    几乎都以邻家角色为主的Lou de Laâge ,这次饰演的Sarah是朵妖冶的罂粟,奔放迷人,当她跳起舞来时,真是把人都看醉了。Joséphine Japy这位童星出身的姑娘,情绪把握控制的很赞,特别是最后一场大特写,从惊慌失措到委屈害怕,在不断地呼吸调整中,所有的情绪都得以层次性的展现。而人物的命运,就如同那滴滚出眼眶却未及滑落脸庞的泪珠一样嘎然而止。

    当然,想杀一个人,并没有你想象的那么难,因为人归根到底是一种很脆弱的动物。也由于它的脆弱,让它往往有拼死一搏的爆发。但,这种喷涌而出的能量又是需要多久的铺垫或沉寂?简而言之,杀人的动机,并不是随手拈来的玩意。当然,如果遇到反社会人格,那就不要较真了。
  3. 影片看到一半,不知不觉就把故事情节套在了自己身上,经历过一段记忆深刻的友谊,多多少少能理解这种阴暗关系,所有的宽容,耐性在那个人面前全部消失,像萨拉把夏莉妈妈的礼物很廉价地送给别人,在夏莉和其他人要好,故意冷落夏莉,在夏莉以为她俩关系好了之后,摔给冷冷的一面,这种游戏不就是我们常常做的吗,常觉得自己是夏莉,时而又觉得自己是萨拉。这种因为自尊难以原谅对方的行为真是人性最真实的悖论。

    夏莉,心疼这样的女孩子,虽说家庭不幸福,但是她渴望一种真正的友谊,总是不断相信然后又不断受伤,我明白萨拉,这是一种性格缺陷,是嫉妒,从她的生活背景上看,酒醉的妈妈,破旧的住处,她的那些朋友也没有夏莉的朋友那么好。一些小动作确实让人讨厌,但是可怜还是更多一些,有时候觉得秘密是一起共享的,只是对于一个阴暗面成长起来的人,那是她的致命弱点。夏莉威胁说出她的秘密也只不过是希望萨拉回头像以前那么好,夏莉问妈妈:为什么总是原谅爸爸。“因为我也没有其他办法”这样的话语同样适合夏莉,面对一切陷害,她没有做任何回击,而是原谅她。

    当夏莉亲吻卢卡,阳光似乎又照在她的心里,因为她也想像妈妈一样过更好的生活。然而萨拉仍然不肯放过她,继续用她的黑暗面影响夏莉,想看她抓狂的一面,想看到人性扭曲的一面,萨拉虽然死了,但是也赢了。

    不易的生活不需要那么多负面情绪,应追求快乐愉悦的生活,不知道是什么时候想通的,人生那长,实在耗不起在无效的友谊上。

  4.        许多人看过电影后都将情感的天平偏向Charlie,我却也同情Sarah。
            我们多多少少都在青春之时经历过朋友的亲近,离散。这部法国电影之所以能引起那么多人的共鸣,不仅仅是法籍犹太裔导演梅拉妮精准的选角眼光,也在于影片所讲述的故事,也是我们的情感体验。
             Sarah是一位有着致命魅力的女孩,却有着不幸的家庭,她不惜一切去维护自己的脆弱,遮盖自己的不幸,她努力逃离自己的生活,藏住自己吸毒的母亲给她造成的心理伤害,而展现出最活力四射的一面,这样的魅力像致命的毒药,对一直生活在平平淡淡,枯燥中生活的Charlie产生巨大的吸引,而Charlie也何尝不是想获得勇气逃离她的生活?纠缠不休的父母,与自身安静性格,闷闷的生活,都不是她想要的,在这样的环境中她透不过气,而Sarah就像照进黑暗的阳光,打破Charlie曾经逃避的一切。
            短暂的熟识之后,Charlie将Sarah搬进自己的心,却依旧沉默。但生活在现实中的Sarah需要Charlie的response。她在度假家庭聚会的晚上,摸着Charlie的手,说需要她的关心。Charlie正在玩的hung drum,让我想到了阿黛尔的生活,Adele与Emma的相遇,街边艺人同样的乐器,鼓声叮咚,节奏再欢快,清透中却透着忧伤与心碎。Sarah需要看到答案来承认自己的一切,哪怕编织入谎言,她必需这样自我保护,这已成为她自尊,生命的一部分。Charlie能看见这一切,她将Sarah据为己有,就像安抚一只受伤的猫咪,哪怕抚摸的是它的伤口,她心中是充满私欲的爱,她想告诉Sarah,我知道你的伤,我想对你好,我宽容你,可她忽视了她所爱的---Sarah深层次的心理需求——她要挣脱生活,因此这对Sarah来说是危险的,致命的。
            Sarah越是挣扎,Charlie将她裹得越紧,哪怕这朵玫瑰已将她扎得鲜血淋漓。
            女孩之间的“冷暴力”无非体现在言语上,对Charlie的心理攻击,家庭攻击,生活的嘲讽,是Sarah的挣扎,是她的反抗。她们需要融为一体,却又相互毁灭,正如Cracks中的女老师对贵族女学生的感情,《我要吃掉你》中一位女孩对弹钢琴的女孩的渴望,占有与毁灭的背后,是脆弱,是恐惧,是内心深层的自卑与不安。
            Charlie与Sarah,说不清孰对孰错,最后的悲剧,无论导演选择谁离开,都有原因,我们无法预知后来Charlie的生活,真正生活也远比这残酷的多。
            爱一个人,就应该尊重对方,使她完整,使她成为自己,实现自己。
            两个女孩,都想把对方变成自己。
            生活中有太多的交错,碰撞。私欲蒙蔽我们的双眼,爱不仅仅是使自己满足,我们需要看见表象背后的事实,并鼓足勇气完善自身。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也便是这个道理。
            呼吸,再呼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