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ome New

布鲁斯特的百万横财 Brewster's Millions(1985)

简介:

    二流棒球运动员蒙弟,当他最穷困潦倒时,舅父的三亿美元遗产从天而降,只要他在一个月内先将三千万美元花掉就可继承,于是种种五花八门的花钱方法陆续粉墨登场。本片的故事犹如一个现代童话,对现代人的金钱观念进行了嘲讽,其中最有意思的一段,是蒙弟一掷千金参加纽约州长竟选,但竟选标语却是“谁也不要选",对金钱贿赂选举的丑恶现象讽刺鞭挞得淋漓尽致。

演员:



影评:

  1.        老电影比我年岁还长,很难找。朋友等待多年,偶遇淘宝,买来竟没有中文字幕,于是狠心找我一句句的翻译给他看。

        这部电影虽然难求,当我看到简介时,却感觉似曾相识。大概是高中热衷《看电影》杂志时,读过它的影评。

        故事讲一个狂热的二流棒球手,年岁已高时值退役。在他最穷困潦倒之时,已故舅父的三亿美元从天而降,不过继承的条件是必须在没人帮忙的前提下,30天内花光3000万美元,否则一无所有。于是五花八门的花钱方式粉墨登场,高额聘请保镖、车队、开派对、投资、装修、赌博、捐助慈善事业……花钱其实也没有那么容易,朋友一个好心,就把他花掉的钱又挣了回来,使他又回到起点。

        他无力解释,他的行为在外人看来就是疯了,是没有品位一心炫耀的暴发户。没有人能理解为什么他对赚钱感到愤怒,为什么花钱如流水。美国梦人人都做过,有了钱就有了地位、名誉,也有了姑娘。他变成新闻人物,参加纽约市市长选举。他讥讽贪污行贿的竞选对手,并声称任何一个竞选者都不合格,鼓动人们谁的票都不要投,这反而让他的名誉高涨。眼看他就要竞选成功的时候,又选择在自己大张旗鼓举办的与纽约洋基队的棒球比赛失利后声称退出选举。

        他叔父当年因为抽雪茄被他父亲关在橱子里,没有食物,没有水喝,三天没能出来,直到吸完所有雪茄。他本该只是叔父的娱乐的对象,但他比他叔父幸运。在他破产之时,有朋友为他四处筹资慷慨解囊,有朋友在紧要关头,携手相助摆脱难关。他与洋基队的比赛虽然失败了,却忠实了自己的梦想,实现了自己的追求。从一个二流棒球手转化成了一个职业球员。

        一个人单纯的去继承一笔巨额遗产,未必不会被突然的暴富冲昏头脑,迷失自我。但是他叔父的一场游戏却让他看清、厌恶了金钱。

        半夜看完电影,全身疲乏的躺在床上,突然想到什么,摸着黑写在纸上:

        “朋友,未必是终日陪伴在你身边的人,未必是在你深陷困境时想要去投靠的人;却一定是在你最需要帮助时,向你伸出援手的人。”
  2. 你绝对想不到,这个故事是一个超级经典的里程碑式的故事。

    最开始是1902的同名小说首先问世。然后在其后43年就被搬上大银幕5次,平均8年多就被重拍一次。1961年和1985年再分别以英国电影和美国电影的身份再翻拍两次。

    这些版本分别是:

    Brewster's Millions (1914)

    Brewster's Millions (1921)

    Miss Brewster's Millions (1926)

    Brewster's Millions (1935)

    Brewster's Millions (1945)

    Three on a Spree (1961) 英国电影

    Brewster's Millions (1985)

    也就是说,1985年这版是这个故事第7次被搬上大银幕。

    (除此之外,还有4次印度电影、1次巴西电影)

    可想而知,这个故事多么受欢迎、多么经典、多么具有群众基础。

    这个群众基础就是:要是有钱花该多好。

    故事的设定就是:一个落魄的穷人,突然有了很多钱要花,而且未来还有更多的钱要花,怎么办?

    这个钱也是不断膨胀的,早年的版本是需要花掉100万,1985版是需要花掉3000万。在1902年小说版本中,花钱的方式是不停地举办舞会,雇一大群人开游艇去非洲远航。这显然和现在的花钱方式不同。因此,每隔几年,片商就有动力把原作改编,用新的花钱的办法替代一下,就作为新版推出。

    1985年版的故事是比较直白的,花钱的过程有不少的寓意和嘲讽。

    从一开始的,住豪华酒店、开豪车、高价雇佣一大堆跟班,所有人呼喊着跪求要为土豪服务。

    胡乱投资,反而获得股神称号。

    为了花钱搞的设计,拿了设计大奖。

    花125万买张绝版邮票,然后用来寄信。。。。

    我觉得比较好的是这个版本没有强行变成爱情故事,Brewster 和女助理 Angela 并没有发展成情侣,Angela的男友也没有坏得很做作。所以整个故事的发展还是比较自然的。

    Brewster 和白人助理Angela的关系其实也反映了社会地位的不同。白人助理Angela稍微温柔一些,Brewster就把自己的黑人女伴甩了,来争取白人的垂青。那时黑人的社会地位并不高。 当然,要是再拔高说这是向种族歧视宣战,那就过火了。因为在影片上映的1985年之前的一年:1984年,同样是黑人笑星(艾迪•墨菲)主演的《比佛利山警探》票房大卖!并且一直火遍整个80年代。

    Brewster 最后把钱花出去的地方是出来竞选纽约市市长,然后让大家在选票上谁也别选,在得知自己在民意调查中领先并很有可能最终会胜选后在最后一刻退选。其中不乏对政治的讽刺,例如:“两个竞选人花费1000万来竞选纽约市市长这个年薪6万美元的工作? 这听上去太不靠谱了。” 在和王牌球队洋基队比赛时,他也说到:“任何继承了几百万美元的人,都能买到一场胜利的选举。但是要做个专业的运动员,那必须真真实实地当一个运动员。(暗指做运动员起码还有真实的底线,政治没有。)”

    Brewster在一开始落魄时,人们对他如弃之如敝履,当Brewster大肆挥霍时,人们对他的奉承和之前他落魄时形成了鲜明的反差。然后影片在末段,又一次把Brewster放到没钱的位置。众人的反应又一次变了。

    当Brewster在最后一天把钱都花完了,几乎所有人都立刻离他而去。

    酒店经理客气地下逐客令。Brewster回应:你对我真是太好了。

    高级衣服商店的人说:这些衣服现在都是我们的,包括你身上的。(意思是你得脱下来还给我们。)Brewster回应:我要向我所有的朋友推荐你们的服务。

    形成对比的是劳工阶层的真情。酒店门卫和他打招呼:我还记得你的忠告:选票上谁也别选。

    影片中,众人的反应一次又一次地成为一面镜子。

    在片中,Brewster说了点睛之句:No one like losers. 监督人Edward Roundfield更正他:你的外公会替你骄傲的。

    总的来说,作为一部喜剧片,1985版值得看,也推荐看。娱乐性还不错,合情合理,不会过分夸张。

    不过,演出普普通通,可想而知影评人的评分并不会高。导演自己也在电影上映几年后招供说,他拍这部片时并没有什么创作激情,主要是为了挣点钱,也确实挣了不少。

    最后,要特地提提,我觉得影片结尾是个亮点。最后一幕出乎意料地令人有点感动:

    Brewster 在限期前3分钟意外拿到20000元,并且明白自己是被合谋做局了。他竭尽全力在最后一分钟把20000元花掉……

    他朝Angela Drake 大喊: 不如你当我的律师吧?我付你20000元律师费。

    Angela也急得大喊:不行,我没有律师证!

    Brewster 大喊:那你拿去学习考证!这个当预付款!

    Angela大喊:我去给你开收据!

    然后赶在最后一秒开好收据,监督人Edward Roundfield宣布任务圆满结束,并且要调查两位律师的联合欺骗。

    这一幕,Brewster 和 Angela的努力、Edward的公正,像一道亮光划过天空,和之前一个多小时的嬉笑怒骂有了少许的不同。这是我在这影片中最喜欢的一段。

  3. 说来惭愧,我是因为开心麻花的《西虹市首富》才知道这部影片的,我的主页也有对西虹市的影评,可以作为一个参考。

    经典之处在于情节的设计,普通人天降横财,面临不可能的挑战,会进行怎样的抉择。就光是这么一个剧情设计就让人迫不及待的想要看下去了。

    有几个要夸赞的地方:

    结构完整。布鲁斯特的棒球手身份贯穿始终,他一直为自己运动员的身份而骄傲,在影片结尾退出选举继续打棒球的决定也显现出来。(这里有个政治讽刺,暗示政客还没有运动员踏实靠谱)开头第一幕就是比赛场景,后来辗转入狱引出百万横财,还有中间的诸多次提到棒球这个线索,结构是完整无纰漏的。

    节奏紧促。没有无意义的段子拼凑,每个情节都是为了主线而服务的,影片开场二十分钟就进入主题,节奏很快。还有在后来的执行过程中,也没有和女主擦出什么恋爱火花放一些乱七八糟的桥段来影响主线。(但这里的布鲁斯特对女主是有一定的好感的,或许是因为女主是白人或是什么的,但点到为止不影响剧情)结尾的时候,时间嘀嗒倒数,布鲁斯特和女主最后花出20000美元,这里的蒙太奇技巧让电影多了一些紧张感。

    幽默深刻。这部电影多黑色幽默,比如对政治选举腐败的讽刺,比如人们对待他前后的态度变化,比如黑人白人的问题。不可否认,这个黑人男主让这个电影的表现力非常的强,不仅是表情和肢体语言,也包括对戏剧情节的展现上。

    由此不得想说,这个电影的核心吸引力就在如何将钱全部花掉,中国版最后用钱来救人,相比于这版选择的选举,高下立判。希望大家都来看看这个版本吧。

  4. 1985美国喜剧片《布鲁斯特的百万横财》,根据美国同名小说改编,豆瓣评分6.5。

    原著小说是非常典型的资本主义发财梦,或者如开篇字幕所说,这是一个不劳而获的美国梦,以荒诞的故事满足了人们对金钱和奢靡的向往。故事虽然荒诞可笑,但却代表着资本主义国家人们的内心渴望,这其实很像当代的彩票致富梦,每一个买彩票的彩民其实都幻想着自己能成为拥有“百万横财”的“布鲁斯特”。

    本片的内容让人联想到一系列与金钱有关的成语——纸醉金迷,挥金如土……故事的内容很简单,就是想方设法地花钱,故事的创意足够令人咋舌——30天内花光3000万美元,不能有剩余,不能有财产,不能告诉别人,如此不可思议的创意给影片构建了十足的娱乐性,于是乎观众看到的是各种各样的胡花钱、乱花钱、为了花钱而花钱。阴差阳错、啼笑皆非的是,男主越想花钱,就越是有钱,投资成功钱生钱,想成穷光蛋都不行,构成了本片跌宕起伏的剧情。

    本片从电影本身来讲,拍得水准很一般,演员表演也没什么可圈可点之处,影片基本上是复刻了原著小说的内容,结尾以戛然而止的大团圆收尾——男主花光3000万后成功继承3亿财产,这对于追寻发财梦的老百姓来说,是多么大的心理满足啊。

    原著故事是典型的穷乐呵、白日梦,是美国特定时期的特定产物,是满足美国特定发展时期人们内心需求而应运而生的产物,正所谓“时势造英雄”,这让我想到了美国系列拳击电影《洛基》所代表的时代背景(《洛基》系列电影在当代的衍生电影《奎迪》对当代观众来说仅仅是一部拳击片)。原著故事如果抛开时代背景和当时人们的心理诉求,内容是何等的空洞、肤浅、乏味,为了娱乐而娱乐。

    影片中需要男主挥霍的是三千万,为何片名却是“百万横财”呢?是因为英文中有百万这个词,但没有千万这个词,本片的英文片名是Brewster's Millions,复数的百万,代表很多个百万,所以本片片名不是“千万横财”。

    值得一提的是,中国开心麻花团队的《西虹市首富》也是改编自相同的小说《布鲁斯特的百万横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