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2020年4月4日,坐标武汉。封城两个多月后的祭奠日,正巧在昨晚看了《生活的颤音》——一部围绕着那个年代的同样是清明这一特殊节日发生的故事。
元月23日封城以来,蜗居在家里的日子免不了看电视打发时间。一切停摆了,电视没有什么新的节目,要么是抗疫新闻滚动,要么是老片子重播。花里胡哨的电视剧演绎着古今中外的人间故事,但他们都太让人看起来不省心了。我选择了温习1980年代的老片,因为我刚好看了《芙蓉镇》之后来了兴趣;有一种温馨回味感受;另外,一个半小时的时长,适合短时间的代入,不会欲罢不能的日夜追剧。
看了数十步80年代的老电影。很多都有些印象,毕竟那个时候从小学到中学,还是能够认知世界并有一定的记忆;很多明星保留着美好的记忆~~但是30多年后重温,新鲜的感受竟然扑面而来~~有很多东西,是要有人生经历后才真正懂得的~~他们带给我有着冲击力的肯定的认知就是:真诚、善良、理想主义共同塑造了美;这是不仅我们今天的电影,还有我们的现实,最需要重新建构和延展的所在。
《生活的颤音》正是一部有着这样的特质、而又有着音乐亮点的可以称之为经典的影片。
看过《生活的颤音》,音乐很好听,难得能见到到时社会的还原,光是看周总理的那张素描时,泪水已经在打转了。记忆最深的是人群中去推给主角特写,觉得这样的镜头用的有点多了,一次两次,我们能明白其表意,但一曲未了,反复反复多次,看的有些眼晕。极富那个年代的穿装,和花丛中追逐的浪漫,现在看来实在是“那个年代”啊。后面看男主的一身白衣和黑皮鞋,还有两个人各自的眼线有些出戏。(女主好看,像邱淑贞的感觉)
以当初的语境来说,是那样大快人心,以当初的语境来说,也不就如今年的我不是药神那般,只是以现实为题材的形势之作吧!你方唱罢,我方登场,百姓如水般,以为我能载舟,也能覆舟,可真实却残酷了,以民意被民意,在一股权力与另一股权力之间被来回摆弄,摇摆不堪。自古中国就是谁的拳头大谁说了算的国度,只不过有时是以自己的名义,有时是以人民的名义。
以现实为主题是试着去呈现现实,以现实为题材却是已在利用现实,消费现实,前者是真诚之人的做法,后者却是聪明鸡贼之人的手段,不管有意无意,也无论是有苦难言亦或是洋洋得意。
人类面对不公粗暴,或者杀鸡儆猴会有两种反应,一个是屈服隐忍,一种是愤怒反抗,大多数中国人是前者的,那为什么中国人的人与人之间会有那么大的空隙,让这风嗖嗖地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