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ome New

年轻的女王 The Girl King(2015)

简介:

    影片讲述了十七世纪的瑞典女王克里斯蒂娜的生平。在片中,克里斯蒂娜(玛琳·布斯卡 饰演)与她的侍女,美丽的女伯爵艾芭·斯巴雷(莎拉·加顿 饰演)产生了感情。然而重权在握的大臣克塞尔·奥克森谢纳(迈克尔·恩奎斯特 饰演)却强迫她与自己的儿子约翰(卢卡斯·布莱恩特 饰演)结婚。反对派的人试图利用艾芭来控制克里斯蒂娜,然而他们全都低估了克里斯蒂娜的聪明头脑,以及她对自由的强烈渴望。

演员:



影评:

  1. 可能我的影评要偏题了,对此我并不怀疑。

    请问,骄傲源于哪里?血统?地位?还是金钱?
    答:女王的骄傲来自于她的思想。

    一位年轻的女王,面对那些征战沙场的老头子,说的是强健大脑比身体重要,说的是和平比掠夺重要,文艺复兴比版图扩张重要……我喜欢她昂首不屑那些思想腐朽的人,喜欢她冷眼倔强甩开沉重的门,她戎装骑射像一个真正的王,她真实纯粹更像一个文艺女青年。

    历史赋予她王的使命,现实却偏要强加给她不可得的痛苦——因为性别,她无法得到母亲的疼爱;因为宗教,她无法得到臣民的信服;因为童年阴影,她也无法拥有一个完整的家庭。可是她的骄傲,并没有允许她在一次次的苦难中低头、屈服,而是更顽强的坚持到最后,就像她大闹侍女的那场婚礼(尽管历史上并没有这样的记录)——这并不是故事的结束,这只是下一个故事的开头。

    她知道自己统治不了这个国家(历史上是两次放弃统治),但她也不愿意把自己变成谁的附属品而去完成一段政治婚姻;她也知道自己爱不到想爱的人,但她也不需要逼迫谁来成全自己;她更知道自己的信仰与追求根本与这个世界格格不入,所以她去了她想去的地方,读她想读的书,见她想见的人!

    我不知道其他人会不会认定这个电影是个悲剧,认定女王的一生是个悲剧。但我是很期待这样的人生的,骄傲而各自精彩。
  2. 看完后立刻来豆瓣,看到这6.9有点失望,偏低了些。导演一些处理手法未必高明,不过这部片子想表达的内涵不该是这样的分值。纯领域专业来说这部电影并不成功,可大家不妨把它当作一个传奇的故事来看。

    初衷的确是为了看百合线而来,镜头一切到克里斯蒂娜的脸——噢 这圆润的小脸,天…这口音再配上有些僵硬表情,不符合我期待的女王外型,女二初看还行但气质不突出,举止言谈更无看点。前期是有些抱怨这选角的。

    开始对克里斯蒂娜感兴趣,是从她紧张但自信的撩妹开始,认真又僵硬的吻姿是感人肺腑的好笑,于是我莫名的少女心在这给她加了分。

    接着就是她站在啤酒桶上那一幕。想对她的子民宣扬她的先进思想,鼓动氛围试图寻找认同者。却只被大臣一句“赏赐啤酒”完全给压了下去。

    “原来 大家并不关心这些啊” 最后看着她眼里仍闪着光但被给熄灭的火,缓慢的扫视着人群,失望、愁闷、不解、纯粹、热烈、天真、这几种感觉揉在一块的时候,有种说不出的迷人。

    但年轻的女王还不明白,现实主义与理想主义之间该怎么平衡。她拒绝和亲寻求庇护,她的政治抱负与理想、对生命价值的精神追求,这样的人格使她散发出一股了不得的魅力。使我自动修饰了她并不完美的五官,忽略了不算太出色的演技。

    再来就是她的感情线。贝尔虽然是喜欢女王的,时代氛围和周围权贵施加压力,加上平庸的人格思想使她顺理成章的走务实路线。当爱的人在大喊“我们是个错误”还冠上了她并不愿的无奈担子“您是国家的牧羊人”。

    对于情感浓烈的理想主义来说,有什么比爱人的离去,且否定感情存在的价值意义,还要撕心裂肺呢? 于是她决绝、怒其不争,大闹婚礼。迎寒雪赶羊群,拄了秃木杖 披了脏毛裘,闯进人人敬畏庄严肃穆的教堂。只因她说她是牧羊人,便真赌气赶羊给她看。掩不住的失魂落魄也要强撑上门找不痛快。这情景是荒诞又好笑的。但都怪她这不合时宜的“祝福”,让我觉得,要是选择笑话她,也是不合时宜的。

    高高在上的女王实际成了阶下囚,困在世俗与政治利益之中,没有能力追寻理想与自身存在的价值,被仅有的爱束缚并予以最后一击。掌控不了的矛盾,愈演愈烈的冲突,突然令她很想“死一回”。就这样任性的冲出教堂,走向湖边时顿了顿,回头望了望贝尔,那一眼似埋怨似诀别,随后毅然跳入刺骨的湖中。但倒不必为她担心,向死而生的觉悟才能重塑筋骨,积聚力量。

    精神导师兼挚友笛卡尔,曾告诉她,爱分两种,慈悲与贪婪。克里斯蒂娜最终还是由任性直莽转化为前者。最后一次的道别,凝视着贝尔与丈夫孩子安然的依偎相眠,把不舍与爱恋留在了她们眼神交汇的时刻,将言而未语。我爱的人啊,只愿你一世如此夜美满 无恙。

    而我这时满脑子都是她写信问笛卡尔“爱是什么”的镜头。随后她一个人呆呆的在门外看着贝尔和侍女嬉戏,她痴痴的笑着,温柔坚定,移不开眼的动人。

    恍然发觉她们的确是某种错误。

    你是真霸王,可她是假虞姬。

    你并不适合杀伐决断,但你可以追逐星辰大海。

    其实导演想借人物传记传达的,和《死亡诗社》的主旨有些相似——“诗、美、浪漫、爱,这些才是我们生存的原因”。但他并没有武断的指出人活着必须得追求真理,你可以选择平庸。毕竟成为特别的人没有平顺出路和安稳人生。当然克里斯蒂娜属于特别的那一类人。平铺直述的表现手法是少了点趣味性,但保留了部分真实性。

    影片最后她依然如登基时的傲然屹立在众臣前,仿佛她不是在退位,而是在卫冕新王。 “One minute I held the key 此刻我手握权位经脉 Next the walls were closed on me 转瞬才知宫墙深似海 My missionaries in a foreign field, 我的传教士屹立边疆之外 For some reason I can not explain, 只因一些缘由我无法释怀” 这首歌描写的是被送上绞刑台的国王路易十六。心境与含义却与影片中的女王不谋而合。她是个爱憎分明,有强烈的精神追求的人,可作为君主,受万人参拜,却唯独不能做自己的王。讽刺的命运, “Just a puppet on a lonely string, 恰如傀儡随吊线寂寞摇摆 Oh who would ever want to be king? 悲哉,谁又曾渴望万人膜拜?” 她淡然摘下王冠,卸任王权的刹那,也释放了一个自由的灵魂。相比起听人民说女王万岁,她更愿意对生命呐喊万岁、为哲学和艺术而折腰。在真理与诗意国度里,她终能拜脱世俗囚牢,为真正意义上的King。 “Never an honest word 不再有逆耳忠言存在 But that was when I ruled the world 而这便是我统治的时代”

    褪去华服逐一穿过人群,大步走向门前。只不过这一次,她没有回头。

    最后,年轻的女王这个电影名,个人见解是暗褒那份天真。我欣赏她的天真,羡慕她依然有能力去做一个天真的人。

  3. 跨国制作和英文演出是硬伤,你不可能期待法国人写的剧本,翻译成英文之后,再由瑞典人德国人,在芬兰导演指导下,还能演出得挥洒自如?女王本来充满戏剧性的历史素材,被处理得十分平庸。可以赞美术指导,高远清冽北欧风光和细节美丽的服装是加分项。很多次,这电影让人想起Orlando,但与Orlando一相比,又是减分项了。

    笛卡尔和女王的友谊好冷,笛卡尔的贡献最终落到解剖学上是什么鬼?不太熟悉路德派和天主教廷之争的观众,比较难get到剧中的主要矛盾。

    女王的性向这次倒是点明。但是,有伟大的嘉宝在前,这明刀明枪,看起来象勉为其难的软色情。

  4. 世界上有两种电影,讲故事的电影和不讲故事的电影。世界上有两种观众,更多的观众只能看到故事。

    因由于大众习惯从媒体、权威解释者那里获取二手知识的劣根性,再加之以讹传讹,我们曲解了许多人类历史上的经典人物。

    不同历史阶段的人类文化,在一定程度上和不同范围内,都建立在曲解和误解的基础上。知识就是权力,但是,传播者和解释者,甚至还有篡改者,劫取了知识的权力。

    人类知识史,也是一部知识被歪曲、被篡改的历史。

    劫取知识的权力,目的在于精神控制,这是阴谋家玩政治的最高境界。孙子曰:“道者,令民与上同意也,故可以与之死,可以与之生,而不畏危。”“光荣”一词,曾经使得多少青年枉死?人类历史上的大多数人,从来都是被玩弄者。人们不知不觉的成为统治阶层的合谋者而不自知。军事不能解放人类。解放人类的,只有知识,但是人们拿着他人给予的二手知识,将自己囚禁起来,自己奴役自己,他们都是精神上的被囚禁者和被奴役者。只有自我解放,才是真正的解放。只有自我觉醒,才能意识到被玩弄和奴役的真相,才能意识到自己一直为之努力和奋斗的人生,原不过是傀儡人生。

    René Descartes:To attain the truth in life ,we must discard all the ideas we were taught.

    笛卡尔的“我思故我在”,本义是其所作出的关于自我的一个定义,也是对自我的来源的揭示。

     《女孩国王》事实上是一部哲学电影,一部关于自我的觉醒的电影。

    笛卡尔是自我觉醒者。他的学生克里斯蒂娜女王,也是一个自我觉醒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