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ome New

勇敢传说 Brave(2012)

演员:



影评:

  1. 最近在网上斗傻逼斗得快要脑溢血,美丽的竞菲老师说:出来拥抱一下生活!于是身为Pixar粉丝的她斥巨资请我看了这部电影。很妙的是,跟我们一直在讨论和思考的女性话题相契合的——这是一部有关于女性成长的童话故事。

    这个故事题材不好把握,而迪士尼收购后的Pixar也在这部片子里微妙地体现出了一点尴尬。作为一部讲述“人”或者说“女人”的故事,本身的演绎难度就要高于之前各种天马行空的物体拟人化狂想。而迪士尼一家独大的“公主文化”也在片子里若隐若现。说实话,构想不算新,角色设置也都有套路可循:勇敢的、不想被公主身份束缚、不想嫁人、不想当淑女,只想自由自在射箭狂奔的小姑娘(跟某些美国青春片女主角一样略自我中心,不过不算讨厌);高贵斯文、深爱子女却又因限于传统观念为他们所不理解的母亲;粗鲁不文但是对家庭充满爱、对国家充满担当的一家之主的父亲;三个萌到不行不行的红发小魔王弟弟……或者可以说,因为政治太正确,所以就显得不那么大胆,也不够深入。每个角色都挺可爱(用我的话来说,对于一个合家老少共赏的商业动画片,甚至没有一个配角是废的),但是每个角色都很简单,包括公主本人。

    红发的公主是个艺高人胆大的淘气姑娘,她跟她那个美丽高贵母仪天下的母亲之间最大的冲突,就是“嫁人”。姑娘觉得自己要自由,不想只以公主和王后的身份活着,母亲觉得身为公主就要对自己的职责有担当(对于嵌在封建王国的组织架构之中的王室成员来说,这没错),一动一静的拉锯战,其实就像极了我们这个社会里急着给女儿找老公的妈妈和自己还不想嫁的女儿。当三位勋爵带着三个明显跟我们的公主不匹配的儿子前来求亲时,我和竞菲都快笑喷了:这不就是我们之前大声讨论的捆绑式相亲话题吗?

    接着的剧情就很简单(也很流畅),公主用自己的矫健身手破坏了相亲(一如很多三高女性根本不会看上母亲给她们硬塞来的相亲对象),要反抗,想改变母亲(这也是很多中国母女对抗的方式,只不过童话故事里我们可以借助巫婆的力量:P)。她从巫婆这里得到魔药,本以为会改变母亲的“想法”,却不料改变了母亲的形体。母亲变成了熊,极有可能被不知情的父亲杀掉,公主必须帮助母亲变回来,期间经历了或笑料百出或惊险万分的千难万险……最后的结局,懂的人都懂的:跟Freaky Friday中互换身体的母亲和女儿一样,俩母女在磨难中增进了理解,最后女儿理解了母亲,而母亲也理解了女儿,并且由传统观念向新生代的力量进行妥协,连那个甚至都不像反派的魔熊,都被公主和母亲的亲情力量救赎。用梁羽生的话来说就是达到了生命的大和谐!一切都太完美了,公主可以继续她自由自在的生活,而她也度过了叛逆的中二期;母亲也不会逼迫公主嫁给不喜欢的男人,当然如果以后遇到了魅力王子也不妨一试。

    看起来很和谐的这个故事,就到此为止。观众确实很满足,这部片子笑点也够,萌点也足,画面更是没挑的,音乐美妙圆熟,故事有头有尾,配音演员阵容强大,苏格兰口音可爱到没边,而母女亲情线的贯彻始终也让人感同身受:当变成熊的母亲最后怒吼着爆发出兽性,为了保护女儿不顾一切,这种对于家庭和亲情的重视、以及对于母爱的讴歌,比什么粗暴的洗脑式歌颂都要厉害。有很多人抨击说这片是Pixar的耻辱,我不这么认为。如此精工细作的水准和成熟的故事模式,纵使它不会成为Pixar人那充沛的勇于创新和挑战自我精神的代表作,也绝对不是耻辱作。它让拍马难及的我国动画产业感到耻辱才差不多。

    以上是非常正面的剧评。很喜欢这部片子的朋友看到这里就够了。

    以下是我的发散性思维,想要做一点更深入、更宽泛的女权主义讨论的同学,可以耐心继续看下去。

    这部电影的一个卖点是它的女性视角。可以说,它是一个彻底的女性主义电影。主角和最重要的配角是女性,故事围绕着她们之间的关系展开,并且以立足女性自身的思考结尾。但是它的弱点(或者说仅仅是我个人索求的不足),也就是中规中矩的圆熟。关于女性自我成长的故事不少,勇敢传说充其量就是三观很正很漂亮的女性励志故事,可它倡议的女性精神绝不能说到位。它鼓励了女性追求自我、实现自我,却用了一个略嫌简单的手法一步登天地实现——我个人觉得这跟迪士尼的公主文化是有关系的。公主可以美丽,可以勇敢,可以挑战邪恶,可以身手不凡,但是她们的自我追问和理性思考是远远不够的。对于动画片来说做到这样也许就够了(小姑娘们从中也能汲取到一定的正面力量),但是对于那些想要更多的人来说,不够。

    关于母性的后天培养,关于现代女性的价值和自我实现,关于女性传统社会角色和自我定义……剩女热、相亲热都在揭示着一个很严峻的社会现实:传统观念里对于女性的定义,已经太狭隘、太不够用。而男权社会的主话者(男权社会的支持者未必只有男性,也有一大批女性),对于这个问题的解决是很粗暴的——它不需要女人进行独立的思考,只需要按照大家都这么做的模板来做就行了。一个女性如果没有母性怎么办(我甚至觉得母性这东西更多地是由后天的社会文化教化的)?一个女性如果真的不想让自己“完整”怎么办(这种所谓的完整仅仅是因为社会告诉你女人必须回归家庭)?当一个女儿想要成为独立的人,她是不是只能倚赖于自己拥有一个开明的母亲(或者是因为某种重大刺激而突然变得开明的母亲)?如果仅仅满足于此,那么故事里的母亲变得合理,就有点类似“我不喜欢吃青椒我妈老是逼我吃终于有天有人逼她吃了大便到最后她终于懂了大家都有自己的口味所以我现在不吃青椒她也不会骂我啦”。

    这些问题,都不是这部动画片能够告诉我们的。虽然它借着女巫之口讲了一句大道理:审视自己的内心。

    可是当社会对于女性的定位本就是陈腐落后的、当男权社会按照对自己有利的要求来塑造着“完美女性”并且无情地打压那些敢于不遵循这些要求的女性,审视自己的内心会有多大的作用?我很怀疑。

    尤其在我国社会。当许多人还在宣扬“婚前非处要不得”“女人像圣诞树,过了25就打折”“你不结婚不生孩子你就是人生不完整”“不被一个男人所拥有的女性是不幸福的”这些理论的时候,母亲和女儿、或者说男权社会与独立女性的冲突,已经不能靠一两滴魔药的效力来解决。试问,当一个母亲已经顺从了男性霸权,对自己身为女性天然自然地抱有原罪意识和羞耻感,并且自动自发地觉得一个不遵循男权社会要求的女儿是有问题的,你怎么能合乎情理地让她转变?一个二十岁的青年如何去对抗一个五十岁的还有着大半个社会舆论支持的控制狂?(所以很多中国母亲会在逼女儿嫁人时,帮着那些猥琐男一起,用打压自尊和侮辱人格的方式,剥夺女儿的自主婚恋权:她们会反复强调,你要变老姑娘了,你没人要了,你接下来的日子会很苦,你会被大家看不起,你就算嫁个渣男离婚都比你单身好——而无视她们的女儿已经千辛万苦完成了学业、为工作拼搏并且获取了良好的报偿和丰盛的生活。)
    电影中的那个母亲,毕竟还是个深爱孩子的母亲,只是两代人的观念略有冲突——她甚至敢于修正自己的观念来适应女儿的要求,这就是理想化的现实。有更多的母亲,其实无意识地憎恨着、妒忌着自己的女儿,因为她们是深受压迫和剥夺权利的人,她们不幸福,也不能接受有人可以挑战那些权威从而获得幸福的可能,如果这样的话,她们那苦难的人生算什么呢?这就像许多被家暴的女性会告诉自己的女儿:家暴这事很正常,人人都会遇到。她们无法接受“发生在自己身上的这些事是不正常也不应该的”,因为这会导致羞耻:为什么别人没遇到这种事?为什么只有我如此受苦?是不是因为我是个有问题的、可耻的人?她们无法接受,所以只能强迫其他人也加入被折磨的行列,塑造出一层安心的壳,让自己安心地呆在里面,把压迫合理化,如此这般地活下去。

    而这种羞耻感,正是男性驾驭女性、强者凌驾弱者的手段和牢笼。因为他们不能让女性觉醒,不愿让弱者反抗,否则就不好管了。“其实在某些古老的文化传统中,女性的能量才是真正毁灭性的,像太阳一样予取予夺,也像狼一样凶狠、有力、不留活口。女性的巨大能量已经在千年的文化催眠下沉睡了太久!女性对身体的耻感和忽视、正是阻碍这种力量苏醒的封印。女性可怕的生育力,被当做是对女性的工具化;女性强大的灵力和杀伤力,被认为是低级非理性侮辱性的特质;诱惑性而非权威性的装扮,却被当作是女性天赋的魅力本身,真是本末倒置!其实男性的外生殖器就是裸露在外的内脏,脆弱至极,有何可怕?”——by 小转铃

    幸好勇敢传说里那个勇敢的小姑娘是个公主,只要她能说服爸爸妈妈,让她当上女皇,她就可以修改法令、废止歧视、扩大女性的权力……从这个意义上来说还挺现实的。权力会带来权益,你不争取独立能力和掌事能力,没有人会白白把嘴里的肥肉让给你。这是动画片无法解释的问题,但是也许我们可以靠自己的力量来继续阐述。

    扯远了,说回动画片本身,还是很不错的。另外再多说一句,翻译是谁?又是个该拖出来抽打的。“给我个卖萌的机会”这种曲解原文的句子还有那些自以为高档的网络词能不能别再用了?!就你们他妈的会上网!就你们他妈的会寂寞浮云给力!
  2.       看完电影回家,坐在电脑前,顺便庆幸一下没有先看到影评~
          不知从什么时候开始,影评就患上了“不吐槽就会死”症,不吐槽一下“总动员”就觉得别人不知道你是看得懂皮克斯起的英文名,不吐槽一下“翻译”就觉得别人不知道你听得懂英文原声,不吐槽一下“情节老套”就觉得别人不知道你品味独特,用对别人的否定、讥讽、鸡蛋里找骨头的挑刺来获得一种心理上的满足感“看,我能看出这么多东西”,用对别人的鄙夷来掩饰自己的无能,用对别人的批评来粉饰自己的浅薄,不肯倾听,不肯理解,一本正经的宣扬着自己的“真理”,too young too simple.
           经典之所以是经典,是因为他探讨的问题永远都存在,也许你觉得童话故事“老套”,没有新意,没有创意,但是有一天当你有了孩子,你还是会读给他们听,他们也会跟着这些故事的情节一起哭一起笑,一起尖叫一起感动,他们也会有一天成长起来,一起吐槽这些故事,鄙视你讲给他们听的道理,,然后有一天,他们也会理解你的。



    -------------------------分割线-------以后有轻度剧透-----------------------------
           



           个人觉得,过上些几天,仍然还会忽然想起的片段,就是打动了我的片段~
          第一个,只知道打打杀杀的粗线条爸爸为了缓和母女关系,让妈妈试着把他当成女儿“劝说”一下,甩动着毛茸茸的胳膊说出那段模仿女儿的话。。。是为了逗妻子开心不假,可是那副神情,那段话,如此的神似,原来看似粗豪的爸爸对女孩的了解却是最深。

       第二个,女儿将已经缝合的挂毯披在变熊的母亲身上,却发现,变身没有结束,望着渐渐靠近的阳光,失声痛哭,确实,这个情节我们都心知肚明,一定会变回来的,但是,还是会为之感动,
    先写到这,改天再补
  3. 阅读技巧的第一条:细想题目。其实看电影也一样,题目总是创作者放入最多想法的地方。

     

    很多人问:为什么这部电影叫《Brave》?勇敢。这电影里的主角做的事情,其它无数电影里的主角都做过,人家都没管自己叫Brave,为什么这片子这么大言不惭,叫《Brave》?不少人问了这个问题以后,就说Pixar这回故弄玄虚,取错了名字,就算回答了自己的问题。

     

    不过多查一下,你会发现片子本来叫《The Bear and the Bow》(熊与弓),似乎更适合本片,但后来改了。这说明主创者在取名这件事上思考过,他们用名字给了观众一条认真思考的线索。勇敢,哪里勇敢了?什么方面勇敢了?你看出来了吗?他们真的是故弄玄虚吗?

     

    乍一看,《Brave》没有什么创新的地方。来自Pixar却没有创新,于是大家觉得不满意,至少是遗憾。不过是另一部公主电影而已,骑马射箭像《木兰》,红头发来自《小人鱼》,对自然的亲近像《风中奇缘》。。。随便一数,就数出了这些。

     

    Pixar第一部以女生为主角的动画长片,竟然那么像迪斯尼,难道真的“近墨者黑”?还是女生的动画非得以公主做主角?为什么他们放着那么多可以标新立异的女性角色不管,却拍了一个公主的故事?

     

    看《Brave》的时候,一开始我以为蓝色鬼火会把小公主引向危险,或至少是奇境,然后表现她的勇敢,结果没有。然后我以为熊会把国王干掉,公主要面对无父的困境,然后表现她的勇敢,结果没有。接着我又以为她勇敢反抗了母亲,离家出走,遇见一位王子!!!真的,王子呢?王子在哪里?片子接近中段时,一直在下意识里寻找有王子资质的男一号,但是找来找去找没有,男性角色全是负责搞笑的。不知不觉中,这个片就深深吸引了我,因为它的桥段看似很旧,可是情节走向却是出乎意料的。比如公主出来代表自己射箭,那个箭支劈开前一支箭的慢镜头是旧桥段,但是神箭之技并没有给公主带来一般电影中会出现的喝彩,而是尴尬和愤怒。再说下去,要把主要情节剧透出来了,还是打住,不过我要说的您想必已经看到了:《Brave》是有创新的,它使用旧桥段,不怕用桥段,不过它每次都在俗套边缘擦沿而过,转去另一个方向。这样做无疑更难。

     

    对于Pixar来说,靠着迪斯尼这个东家,却拍一部公主题材的电影,讲的难听点,是作茧自缚,讲的好听点,则是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把这么老套的题材拍出新意,需要的勇气和技巧非同小可。

     

    说到勇气,勇气有很多种,真的很多种,不在微博上跟风骂刘翔都算一种。通常故事里的勇敢,不外是敢打架,敢反抗,敢对抗命运,敢视死如归,或顺从死亡等等。《Brave》里面,公主的确是勇敢的,射箭、攀岩、不怕黑暗、反抗母亲,可是这些可以拿来做文章的勇敢,片子都轻轻放过了,更有甚者,某些勇敢不但没有解决问题,反而催生了矛盾。这片子只想处理一种勇敢:正视自己制造的危机,承认自己的错误,放下虚荣和自尊,向所爱的人道歉,并真的做出改变。

     

    是的,《Brave》要褒扬的勇气,就是这一种。不能不说这是种很细致的勇敢,它的载体是母女冲突。这个故事另一个让我激赏的地方,就在它是部真正的女性电影。在这里,它跟迪斯尼完全分道扬镳了。前文说过,本片的男性角色,一律是搞笑的,虽然十分必要,但本质上是背景。就像在多数电影里,女性角色虽然必要,但可以当作背景。这部电影专心处理女儿与母亲之间的关系和感情,王子有没有关系不大。而迪斯尼电影总是要归结到王子和公主happily ever after,骨子里是男性至上。所以此公主非彼公主,讲一个撇开王子的公主故事,也许就是Pixar故意选择公主的原因之一。

     

    跟花生米一起看这部电影,其乐融融。开头妈妈抱着小公主一阵乱亲,花生米咯咯笑:“妈妈她像你一样哎!” 看完对花生米说:“你要把我变掉吗?” 她说:“不要!你还不错啦,不,你是最好的妈妈。”听了很高兴,不过也琢磨着,再过四、五年,她进入叛逆期,可能就不会觉得我是不错的妈妈了。母亲和青春期的女儿起了冲突,彼此都不肯退让,最终伤害对方。大家能不能放下自己的面子里子,真正为对方着想?这个问题谁敢给肯定的答案?从母女关系推广到其它方面,人与人之间,人群与人群之间,能不能放下虚的荣耀,在冲突中给自己和对方一个机会?这样做需要怎样的勇气?

     

    这部电影,似乎没有起错名字。它也不是迪斯尼电影,仍然是Pixar,且因为更含蓄,所以更值得回味。

     

    视听方面,片子保持Pixar一贯水准,精细流畅,充分运用苏格兰元素,音乐很赞。最亮的是三个红头发小王子,花生米称他们“韦斯莱三胞胎”,可爱极了。里面还有个人物叫“MacIntosh”,回来查一查,MacIntosh是苏格兰一个常见的姓氏,词本身的意思是一种苹果,片中有好几次出现一只苹果被咬一口的镜头,在片尾,字幕打出“纪念Steve Jobs”字样。

     

    回家路上,跟花生米谈谈说说,忽然想到:公主订购的那些木雕作品,应该在两星期以后送到,如果是我,就在片尾放一个送货的彩蛋。结果在imdb的crazy credit一看,还真有乌鸦送货的彩蛋,我们早走了没看到。晕。

     

    ps 照例的短片是《月亮》,画面十分可爱瑰丽,是个趣致的小故事。
  4. 1、这是pixar第一部讲述两位女性主角的动画电影;
    2、在巫婆的房子里的木雕中,请仔细寻找披萨星球汽车的彩蛋;
    3、全家福挂毯是全剧的灵魂线,从原画册子中可以知道,请留意每次出现的场景;
    4、第一轮字幕后有向乔布斯致敬的彩蛋,国贸的百丽宫电影院比较一直厚道没亮灯;
    5、第二轮字幕后有乌鸦送快递的彩蛋,这个需要大家的当众孤独等待才能看到。

    像一瓶好酒,无需比较,自成传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