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ome New

美国内战 Civil War(2024)

简介:

    影片讲述美国在不久的将来,爆发了影响全国的内战。在资深战地摄影师李·史密斯(克斯汀·邓斯特 Kirsten Dunst 饰)的带领下,记者们组成了一支强大的专业团队,穿越战线并设法生存下来。他们驱车前往华盛顿特区,希望在总统向名为 "WF"的军事力量投降之前采访总统。

演员:



影评:

  1. 《美国内战》是近年来我看过的最契合这个时代的电影之一,以及,《猎杀本拉登》之后,最杰出的政治电影。本文想解析这部杰作真正探讨的两个议题。

    一、真的没谈政治吗?

    在政治方面,《美国内战》高度提纯。这可能是引起很多人“大失所望”的原因——不少同志被标题所骗,期待本片能讲讲美国生了什么病,病因是什么,解药是什么——本片好像统统回避不讲,只白描式地展现了一个:病程最后阶段的临床表现。

    但它真的什么都没有讲吗?非也。本片是有题眼的。从对话中,我们可以隐约看到嘉兰给的线索和立场。

    “第三任”“解散FBI”“轰炸美国公民”,这三个记者闲聊时拟设的提问,精准地暗示了出了这个病是什么——美丽国现有宪政体系的覆灭。一个指向的是任期,一个指向的是联邦政府职能,一个指向的是“of the people, for the people, by the people”的理念,统统覆灭。这三个维度层层递进,表明,维系美丽国为一个统一体的核心——宪政体系,失效了。

    可能很多人期待的是,《美国内战》能够多多影射美国的当下。你看抖音一刷,老美真乱。可惜,哪怕是从我这个来自大洋彼岸的吃瓜群众来看,现在老美的主流议题——无论是种族议题、性别议题、俄乌、巴以、对华、枪支等等看似斗争最激烈的议题,都能在目前老美的宪政体系下拥有自己的生命周期,都能找到能安放自己的位置,都有自己的工具属性,不能算是“病入膏肓”。

    那什么病才是“病入膏肓”?那毫无疑问就是宪政体系本身的病。什么能导致宪政体系自己出毛病?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呀。

    你看这不是非常清晰明了?WEST FORCE来自加州、德州,别管这两州各自是象党驴党谁的铁盘,有一个是确定的共性——都是老美经济实力最强的州之一,而且主要是实体经济。加州和德州是农牧、科创、制造业都很强的州,德州还要加上能源化工。美国当然还有一个也超强,纽约州,众所周知,金融中心。

    所以,在《美国内战》的故事背景中,虽然一切都语焉不详,但我们可以摸索出,导致这一切分裂和战乱的源头,是经济。而且,是实体经济很强的两个州造反了。这与驴象之争无关,是实体经济和虚拟经济之争,真正的命根子。

    至于经济问题如何导致宪政危机,本片没讲出来,但就通过前面讲到的三个提问之线索,可以判断出,一定是选出了一个极为糟糕的总统。而这个总统之所以能够连任三届,从美丽国的历史(罗斯福二战前后连任四届)就可以有理由猜测,是因为发生了超大规模战争——直白点,三战。

    三战中,美丽国是赢是输?不重要,重要的是发生了严重的经济危机,实体经济受损,而这个糟糕的总统胡乱作为,不仅引发宪政危机,更引起了全民公愤——内战能打到最后一边倒的程度,说“全民公愤”还是合适的。于是,怎么办?“水能载舟亦能覆舟”呀。

    我眼里的《美国内战》故事背景,一言以蔽之,就是宪政体系失效,有一股利益共同体别无选择,以军事手段去把现有政权干掉。

    所以说,期待《美国内战》直接讨论当下美国斗争热烈纷繁的诸多议题,是一种在政治上比较幼稚的期待。当下的议题看似热闹,其实远远不配触发内战,都还是驴象之争这一稳定格局下的工具性议题,是统治手段。真正让人能造反的,是饭碗。我觉得《美国内战》的政治视野是很开阔的。维系美国正常运作的到底是什么,它思路清楚,判断准确。

    都说美西方的制度是所谓的“历史的终结”、“能自我纠错”,那《美国内战》就展示了,不一定哦,如果整个制度体系走进了死胡同,那自有历史的洪流将之裹挟带走。

    二、媒体在历史面前的功用

    接着讲本片的第二个争议,也就是这几个记者。很多观众好像很不喜欢这几个角色,但是我非常喜欢这个视角,也认为处理得极为妥帖。

    嘉兰如此构建一车四人三代记者的架构,有人将之唾弃为“俗不可耐的Family”。这么说当然有其道理,或许嘉兰初衷真是方便地借用家庭结构来叙事,旁人难有定论。

    但是除了Family构架可供参考之外,媒体行业本身也是非常依赖“传帮带”传统的行业。

    记者,是吃青春饭的,需要有体力,需要有激情。但是记者又是极度依赖资历和经验的。这使得“导师”叙述逻辑比“家庭”叙述逻辑更好地贴合本片的主角团。

    细细想来,三代人的资历厚薄,都赋予了他们各自最终结局的可靠逻辑。

    我必须旗帜鲜明地说,本片是我看过的所有跟媒体相关的电影中,最贴合记者真实状态的。

    开场就非常棒。一个跑突发的资深记者,是不会一上来就急吼吼拿起相机咔嚓咔嚓的。仔细回忆开场戏,老哥大姐这对老搭档一到冲突现场,大姐是淡定地看清楚周边情况,老哥是跟同跑条线的哥们(就是那个HK哥)热烈地打招呼,这太真实了。

    酒店里,记者们也不会整天谈理想,更担心的是稿子什么时候能传上去,采访路线怎么安排,谁能蹭谁的车。这也太真实了。

    我非常喜欢邓斯特饰演的这个大姐。她的人物弧光是非常清晰的。一开始描绘出她的专业主义,中途闲聊,又谈了理想——注意,她说,在驻外的时候,把那些战争惨烈的现场传回国内,为的就是警告国内人,不要那样做。这句台词是打开她的钥匙。最后攻陷白宫大门前,她情绪低沉了很长一段时间,这是她的新闻理想崩塌的关键时刻——她看到的是,媒体在大变局的进程中,作用真的有限,改变不了什么事情。最后,在白宫内,她做出了自己的选择——人性战胜了专业主义,用自己命去救人一命。

    我救不了美国,但我能救你。同老头一样,这是一个记者比较理想化的结局。

    而被救的小妹,选择走过她的尸体,去记录可能是有史以来最轰动的瞬间,真正踏上专业主义的路,形成了一个新的循环。

    最后枪杀总统的戏,老哥说等等!等总统说最后一句话,等小妹赶上来拍开枪的瞬间。新闻在这个“等等”中终于找到了自己的位置。

    新闻无法彻底改变什么历史,但新闻可以选择如何讲述历史。

    “别让他们杀我。”真是再糟糕不过的遗言了。一个精彩绝伦的story由此诞生了。

    本片从头到尾探讨的真正议题,是新闻的位置,或者说,包括电影在内,媒体在历史中的位置。嘉兰明显在全过程中用各种形式展示了自己的媒体-政治观。这个媒体-政治观,比《不要抬头》更简明,更深刻。

    最一开始,是这位糟糕总统在镜头前反复排练宣称自己的胜利。在西方体制中,政客几乎就等同于演员。随后是邓斯特酒店的电视里播放他的讲话成品,窗外远方爆炸,播放美国地图的电视机在震波中摇晃。

    这就是所谓的,“战报会骗人,但战线不会。”

    后面进入到公路片模式,每到一个故事节点,电影就会展现摄影的作用——看着一个个定格照片,观众心中自动会拟写好所谓的“图片说明”,成为一次新闻作品的共创。嘉兰借助定格照片,找到了电影与新闻摄影的通感方式,向观众提示媒介可能产生的力量。

    加油站桥段,小妹走到了吊着俘虏的仓房,情况有恶化的趋势。大姐从容地问凶巴巴的持枪者,我帮你拍一张?一瞬间,不仅提醒自己记者的身份,也激发了持枪者产生“她能讲我的故事,让哥成为传说”的想法,很妥善地化解了危机。

    唯一没有定格照片的桥段,就是那场堪称神来之笔的红墨镜百人坑。这神来之笔不在于宣发反复播发的“HK,CHINA”桥段,而是在于它清晰地呈现出,一旦对方不认你记者的身份,你记者啥也不是。

    有趣的是,本片中,记者手中的长焦镜头,多次被隐喻为是狙击手的高倍镜,仿佛有了权力。借用长焦镜头,记者可以像战士一样观察战场情况。可是,记者手中的毕竟不是枪,也不能有枪。于是,记者的安全,在于一个脆弱的共识——对方认不认你。影片既展现了双方交战不主动攻击甚至保护记者的动作(近乎奇观),也展示了一部分人不把记者当做特殊人群对待,想杀就能杀的极危情境。

    讽刺的就是,像“百人坑”这样的极为重大的新闻故事,记者不仅没有留下记录,而且丢掉了三条命。

    最后结局,嘉兰通过一张渐渐显影的合照,表示,包括电影在内,媒介只是故事的讲述者,而已。媒介虽然被不断放大“社会公器”之用,在纯粹的历史力量面前,应该谦卑。

    经历了这一切,最终,一个头版诞生。

  2. 6.9加更,有些话不吐不快:

    帖子发出后底下讨论很热闹,从中观察到一些国内影迷(尤其男影迷)的心态,很有意思。

    抛除对电影剧情、表演、动作戏的偏好不谈,大家为啥讨厌这片子呢?我觉得有个隐秘原因

    因为大家多少都了解点所谓美国分裂现状,看过点进攻国会大厦的新闻,所以都觉得自己很懂美国了,急需在一部名为《美国内战》的电影里验证一下。甚至楼里有大哥直接给我科普上了:美国政体如何如何,总统权力如何如何,内战到底能不能打起来。

    拜托,这是电影,不是纪录片,时间线是架空的,okay?

    相信我,我也是男的,这种急于展示知识储备的心态,我太懂了。

    可这导演偏偏不聊你们已经知道的那些事,不聊分裂,不聊党争,不聊内战起源。直接就把内战kua摆那了,然后去拍存在主义了,不讲道理嘛!

    这对于直男可就太难受了,大家没法分析解读了,没法跟女孩显摆得自己懂了,简直憋死。所以我觉得国内男影迷不接受,不一定是没看懂,而是讨厌,从骨子里的讨厌。

    对此我想说,请收敛一点孔雀开屏的冲动,放平心态,试着去理解这部电影,去思考战争表象背后的东西,也许你的格局会豁然开朗。

    —————————原文分割线—————————

    《美国内战》,今年目前为止最喜欢的片子,观感再次和豆瓣整体基调南辕北辙,对此我想问打两三星的你们是还在看《巴顿将军》的年代么?口味未免也太古早了吧!

    所有差评都在攻击这片子没把内战的前因后果讲清楚,甚至都不知道是谁打谁,总统干了啥就引发内战了。但这恰恰就是片子不想讲的啊!这片子就是在刻意剥除战争的全局性,用摄影记者的视角展现其荒诞性啊!

    战争为何而打,这重要么?难不成你搞懂了战争是为何而打,战争就不荒诞了?

    很明显,内战只是片子的设定而非内容,片子的内容是战争背景下普通人被扭曲和非人化的过程。荒诞无处不在:比如有人借着战争之名把自己武装起来,干掉了看不顺眼的同乡;比如有两波狙击手在对峙,但他们彼此并不知道自己在打谁;比如那两个杀人狂,杀了无数路过的平民,但他们根本不为什么,反正打着仗呢,杀人不犯法;直到最后记者一行人跟军队闯进白宫,目击总统被拿下的全过程,想要总统一句临终punchline,结果总统只说了一句“别让他们杀我行吗?”,丢死个人。

    (不过那段攻白宫的戏确实精彩,尤其是看到坚固如“野兽”也会被打成筛子的时候,有种如梦似幻的体感)

    美国如果真打起内战,这就是我想象中的情况:战争在媒体上也许有意义,可在普通人体感上就只有混乱和茫然。“阵营”的概念太宏大了,搞清楚为何而战太难了,普通人被卷进战争很可能并不是因为什么主义或者立场,可能就是“有人要杀我,所以我要杀了他”,就到这个层面了,仅此而已。

    所以当男主问对峙一方的狙击手,你为何而战?狙击手翻了个白眼说:原来你是个白痴。因为只有白痴才会问一个普通人为何而战。

    你会发现,片子里的两方士兵并没有明显区分,一会儿反叛军穿着便服跟穿军装的正规军打,一会儿反叛军自己也穿上了军装。当然这里面都是有原因的,但电影并没有交代原因,或者说,刻意模糊了。电影想营造的氛围就是:这是一场不明不白的战争,谁是谁不重要,大家只是被卷进去了而已。

    从另一面讲,现代战争对大多数人而言,是景观意义大于实际参与性。

    何谓景观意义呢?举个例子,就算俄乌战争打了这么多年,你能说清楚这仗是怎么回事吗?你能预测这仗打到啥时候吗?没人能,所以大家的关注点就只有:他妈的无人机杀人真管用啊!他妈的俄罗斯的航弹真能炸啊!

    电影里的战争往往以景观的方式出现:坠落的直升机、腐烂的尸体、烧毁的汽车、屋顶上的人……以及,每次战斗时的定格照片。

    以摄影记者作为主角,战争的景观意义再明确不过了。摄影记者是什么?他们不关心丧钟为谁而鸣,只关心有没有拍下构图最好的照片。也谈不上什么新闻理想,追到最前线,成为第一个拍到总统被杀的人,这纯粹是为了利益。就像那张著名的秃鹫盯着非洲小孩的照片一样,电影里的摄影记者就是环伺战争的秃鹫,而女主在片子末尾,自己也从秃鹫,变成了秃鹫嘴里的肉。

    其实看得最透的就是那个小镇上的服装店员,你外面爱打就打,我该卖衣服照样卖,现代战争的特点就是你可以选择置身事外,现代战争片也理应如此:置身事外。《1917》也是这么拍,我认为这理应就是战争片的下一种形态:拍个体与战争的疏离感。

    要注意区分疏离感和反战的区别。反战表达的是对战争的恨,而疏离感表达的,是对战争的不理解,和旁观。

    当然有人要非一头扎进战争里去也救不了,就比如人家演个习,他就要高潮了,觉得自己威武起来了。

    这种东西就欠真拉到战场上,让他听听120坦克炮弹在旁边炸开的响声,看看到那时候,他能说出什么punchline来?

  3. 这部电影虽然很多暴力血腥镜头,但我认为它能够——至少可以说适合——引进内地。原因如下:

    第一,毋须赘述,故事背景完美契合“美国是全球第一政治撕裂国”的国际锐评;

    第二,加油站的守将说三百美元只能买一个三文治,印证了眉山剑客的“¥2000>$3000”不等式;

    第三,最重要的一点,大兵问那个自以为跑得蛮快的香港记者Tony来自哪里,Tony说“香港”,大兵相当不满:“香港?为什么不说中国?”强调了香港是中国的一部分的主权原则,坚定不移地维护了一国两制!

  4. 这部电影本身就是当代美国的一个症候。整体平庸,但最后的结局算是亮点。

    把战地记者这种历来被塑造地非常崇高的群体也构建为反思对象算是个小突破。不用绕圈子了,结尾就是Jess杀死了Lee。电影虽然没明说内战爆发的具体原因但其实已经把其中一个非常重要的原因说出来了:无反思性地观看他者。所有人,比如Jess,不断地看、不断地接受被安排给我们看的一切又不断无反思地参与生产“看”的材料,让自己不断地在观看中把自己从现实里摘出置于旁观者的位置,以至于忘记自身也置身其中,最后丧失了真正参与城邦公共生活的能力。放弃自身行动的责任,把一切问题归结到那些被看到的他者(其他人、zf、自然、外国……)而不是反观自身并采取行动。简言之,把包括一场战争在内的一切当景观来看就是问题本身,就是造成普遍政治无能的原因之一。

    在这个意义上,《美国内战》的结局其实也解构了自身。

    老头萨米以及邓斯特演的李必须死,因为他们是最后对战争还有正常反应,知道何为政治、何为责任以及美国何以成为美国的人,帝国崩溃,这样的人也不能真继续活下去。

    A24表面上不同于好莱坞传统大厂,但本质上生产的都是些有着独立电影外貌的漫威电影罢了,无非套路更隐蔽,能使用的影像和文本资源看上去更多元一些(但A24恰恰没有好莱坞类型片那种打通大多数观众的能力)。我现在完全理解导演加兰为什么说拍完这部电影后再也不做导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