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有人觉得影片结尾留下的娃娃和书,暗示的是母女俩都放下了一部分心结,才暂时走出了这片阴霾吗?对女主来说,眼前的至亲也就是她最爱的女儿,比逝去的母亲和曾经的理想更加重要,所以她不顾一切地带女儿逃离了这个鬼楼;对女儿来说,因为妈妈最后时刻的拼死不放弃,终于选择信任自己的妈妈,所以会选择放下娃娃救妈妈,而且抱着没有脑袋的娃娃也不再哭闹,因为她不再需要娃娃给她安全感了。当母女俩都解开了心底的结,彼此把对方作为心底最珍视的东西,不会抛弃彼此,此时“巨灵”就无可奈何了,因为影片给过暗示,“巨灵”会拿走你心底最珍视的东西,如果你夺不回来,就会被一直缠身,而这对母女在最后的关键时刻,清醒地夺回了最重要的彼此。片尾给的镜头是被遗弃的,那些曾经很重要但是其实是拖累的东西,而不是追随寒风的鬼影,其实是一种光明的暗示吧~所以不管外界环境如何压迫和黑暗,关键是要走出心底的阴霾,“放下包袱,奔向新生命”~就冲这个结局,给五星值了。 最后附上电影老黄狗里一段经典对白:“Life's like now and then, for no good reason a man can figure out, life will just haul off and knock him flat. Slam him against the ground so hard it seems like all his insides is busted. But it's not all like that. A lot of it's mighty fine. And you can't afford to waste the good part fretting about the bad. That makes it all bad.”如果你因为错过了太阳而哭泣不已,那你将同样错过群星的美好~共勉~
惊悚营造方面,手穿破玻璃那里,我是结结实实被吓到了,躺床上差点儿蹦起来。不过整个剧本没什么特别的,剧情推进全靠装神弄鬼和主角做梦,完事儿了你也觉得那只是个“战争是最可怕的鬼”的反战寓言。
政治表达挺中二的,肤浅生硬,隔靴搔痒。不过观影全程我感慨最多的还是一个国家怎么能够骤然倒退成这个样子,两伊战争已经是伊斯兰革命以后的事情了,伊朗社会已经倒行一两年,大学开始清算革命学生,女性已经围起头巾遮起皮肤,道德警察也已经走上街头——可是,可是依稀可以窥见伊朗民众的生活方式仍十分西化:女主矫健窈窕,穿着运动紧身背心和 leggings 在家中跟着美国录影带大跳健美操;家中男女地位相当平衡,未见女性歧视,甚至颇有一些女性主导的意思;日常的早餐是烤土司片以及黄油;邻居奶奶平日里看些人类学当代文学什么的,战争来了去巴黎躲避说走就走。以及整个电影的布景和画面都让人感到极其的现代感和西化感,我没有去过伊朗,不知道这是英籍伊朗导演布景的失误还是 80 年代伊朗社会的客观呈现,但我看过 90 年代甚至 2009 年、2017 年的伊朗电影,电影扑面而来的尘土味和滞后感宣告着社会的封闭和落后。三十年举国逆行之路,我只觉得人类社会倒行剧变的魔幻,莫测的政治之下,民众仿佛蝼蚁,生活将如何,他们并没有发言权。我们并没有发言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