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ome New

恋曲1980(2020)

恋曲1980(2020)

又名: 恋曲一九八〇 / Love Song 1980

导演: 梅峰

编剧: 梅峰

主演: 李现 春夏 麦子 闫鹿杨

类型: 剧情 爱情

制片国家/地区: 中国大陆

上映日期: 2020-10-31(东京电影节) 2020-12-06(海南岛国际电影节)

片长: 127分钟 IMDb: tt10097470 豆瓣评分:0 下载地址:迅雷下载

简介:

    八十年代初的北京,正文和正武这一对青春恣肆的兄弟在野湖里畅游。通过介绍,正文认识了正武的朋友毛榛和她的闺蜜冯四一。毛榛这个可爱性情的女孩给他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而后,正武在野泳中意外溺亡,正文担负巨大痛苦开始了他的大学生活。当他在课堂中再次遇见毛榛,并同时结识了热烈拥抱爱情和生活的社会女青年谭力力,毛榛的若即若离让正文困惑,而谭力力的深爱也让正文彷徨失措。在80年代社会激越变化的洪流中,他们将何去何从……

演员:



影评:

  1. 本文首发公众号娱刺儿(ID: yuci-er ),转载请联系授权

    作者 | 君伟

    编辑 | 宋巧静

    《不成问题的问题》后,梅峰导演再执导筒,拍出新作《恋曲1980》。第三届海南岛国际电影节上,《恋曲1980》作为开幕片,在三亚举办了中国首映。

    很多人知道梅峰,是因为梅峰与娄烨导演的合作,《春风沉醉的夜晚》《浮城谜事》等剧本,都出自梅峰之手,当然还有娄烨那部不能提的电影。

    那部不能提的电影里的时代,到了梅峰自己手里,会拍出怎样一个独属于梅峰的故事和气质?很多人都想在《恋曲1980》里看到这个答案。

    80年代读大学,切身感受过那个时代种种的复杂性与丰富性,但梅峰并没有去拍自己的青春成长,而是找来很多年前看到的小说《北京1980》,以这本小说的故事为基底,去讲述80年代年轻人的青春成长。

    梅峰

    娱刺儿(ID:yuci-er)专访梅峰,听他聊起自己的80年代,从当今的视角回望,多了一种审慎和理性。

    但无论时代怎样变,人与人之间的情感还是共通的、相似的,80年代的爱情故事,依然可以抵达当下的年轻人。

    以下为导演自述。

    80年代可以跟着历史车轮滚滚向前,今天可能对于年轻人更残酷

    80年代我读大学的感受是,因为国门打开,时代和社会带来一种扑面而来的外部世界的丰富性和复杂性,这个是我们当时感受非常强烈的。

    什么都可以看到,什么都充满好奇,有求知欲,想通过学习、阅读,去了解这个世界。那个时候大家拼了命往更上面的一个阶段去努力,青春成长和时代、国家成长的气氛是一致的

    回过头看,80时代对我的影响肯定存在,它的影响就是塑造人生基本的模型,你到底是一个什么样的人。经历那个时代,不管日后从事什么职业,走什么样的人生道路,起码那个时代给我完成了一个青春的锤炼,让我对自己的存在有了一个观察和判断。

    我觉得不管什么年代,都要经历这个过程,今天的年轻人同样要经历成长、觉醒和再做决定的过程。

    现在看80年代,那个时代的青春感和自由感,是今天回过头来看,好像总结出来的一个整体、抽象的认识。包括80年代整体性的理想主义色彩,那也是今天用一个历史回顾的眼光总结的

    但是我觉得不能武断地说所有经历过80年代的人,就过着这么一种生活。80年代的复杂性在于,我们体验到那个时代的精神气氛之后,生活依然是在自己个人的选择里面去完成的,这一点跟今天其实没什么区别

    但今天对年轻人来说,可能更残酷。我们那个时候还能跟着历史的潮流、历史的车轮滚滚向前,我们就是这样80年代的年轻人。电影里面还有个歌《年轻的朋友来相会》,那就是80年代的精神气质,很欢快、很积极、很阳光。

    现在年轻人面临的残酷性,时代成熟、社会成长、全面富裕,好像只是一个背景里的东西。恰恰是因为有背景里的东西,今天行业的岗位、饱和度、成长度,带来的问题就是竞争激烈,每个年轻人都处在竞争之中,面临怎么样在一个行业里生存下去的问题。

    80年代好多行业、产业都是新兴的产业,只要你是个大学生,就对你敞开大门,换到今天你试一试?

    另外一个是全球化带来的影响,年轻人的现实虽然看着比较多元,好像有选择、有自主空间,这是好事,但就是我刚才说的,残酷性是同样存在的。

    现在我们的生活,信息量太大了,大家都活在信息量当中,今天很难看到地铁上有人拿一本小说看,大家手里只有手机。生活、工作、感情沟通,有一个手机、一个微信就行了。

    80年代什么都没有,谈个恋爱也得写信,写情书,那也是一个很浪漫的事情。这只是一个例子,种种这些让80年代好像在我们的想象里面,产生了一个不一样的时代气质。

    因为那会没有别的媒介,也没有那么多的视听产品,大部分年轻人打发时间看什么?就去看古龙的小说、梁羽生的小说、金庸的小说,为什么这些能成为流行读物?因为大家都在看。

    80年代的学生写诗,最早的是朦胧诗,那是对80年代一代人的精神世界产生过影响的一个诗歌的浪潮。80年代当代的文学创作,包括外国文学作品的引进,整体创造了80年代的文化气氛非常强烈

    正因为有那样强烈的文化气氛,它才能塑造一个时代年轻人的情感和精神的结构。

    我跟李现、春夏说,千万不要去演一个80年代的年轻人

    拍80年代的年轻人,我选择了李现和春夏。我跟他们工作的时候,强调一点,就是千万不要有一个概念说,我要去演一个80年代的人,千万不要有这个动机。因为没有区别,青春就是青春,选择他们这样外形条件的演员,是因为符合故事本身。

    表演做到生动、自然,这样才有说服力。而不是跟演员说,你给我演出一个80年代的样子,这是谁都完成不了的任务。我们在80年代也一样,该吃吃,该喝喝,该交流交流,没有什么区别,这个是跟演员交流的时候比较强调的一点。

    春夏饰演的毛榛是电影的一个结构性人物,事情开始于她,最后故事还是结束在她身上。所以这个结构性布局,怎么样看两个人在爱情关系里面的起伏,我觉得这个对我来说是有魅力的。

    如果说李现和春夏的角色有什么层次,那就是爱情当中可能发生的一切,特别又是李现饰演的梁正文那样一个单向度的爱。毛榛那个女性人物,内心隐藏了太多的东西,她的隐忍和痛苦是没办法跟别人分享的,甚至梁正文已经成了她生活里面最亲最亲的人,她都没办法去分享这个事情。

    整个爱情故事的走向还是忠实于小说提供的结构感。小说人物的命运,两个人的身世、进展,中间遇到的所有的问题,最后是一个告别

    我觉得告别也是我们人生的常态,在电影当中以这样的一个告别来做结束,其实倒不见得调性上是往下降的。

    结尾用的音乐,一个《北京颂歌》,一个罗大佑的《恋曲1980》,首先还原一下时代气氛,另外我希望电影最后的调性往上提一提。因为那个歌就是那个年代广为传唱的,虽然《北京颂歌》的年代更早,《恋曲1980》就是当时创作的歌曲。

    所以不管我们用什么音乐,或者用什么主题的歌曲,其实还是说人生经历这些所有的爱情的迟疑,这种隐忍的痛苦,最后还是大胆地做了一个决定。

    而这个决定是未来的一个新生活的起点,电影在最后是融到这么一个情绪当中,而不是悲悲泣泣,好像是大悲剧,我不太喜欢那样的调性。

    不是对80年代电影做还原,一定要做一点点美学新鲜感的感受

    拍这个故事,我在视听语言上的考虑,就是不能太陈旧,不能完全地对80年代的电影作品去做还原。

    意思就是说,我不能找出一个80年代的最好作品,比如说是反映当时现实题材的,然后给美术、摄影布置的任务就是为了做一个80年代的电影,必须跟它做的一样,不是这样的。

    但是我们也看了很多80年代的电影作为参考,比如说谢飞导演的《本命年》,带着剧组主创必须看的。我自己也看了好几遍,这个是我必须要做的工作。恰恰是有了这些工作,到最后比如说我们做视觉设计的时候,可能大家就有了一些具体的方法了。

    比如说大学时代比较浪漫,暖色会多一点。到了四川的部分,颜色更饱满一点,因为他一下子离开了那个学校比较单调的、灰的、单一色彩的空间,它一下子颜色多起来了。到了内蒙那就做得荒凉一点,调性单薄一点,因为跟梁正文的心境、情境,跟人物的心情和内心的境遇有关系。

    怎么样在视觉上达到一个我们视觉潜意识接受它的感受,某种程度上就是人物的主观感受

    人物的着装颜色也是专门设计的,要讨论好多方案,麦子饰演的谭力力就是快乐开朗的那么一个女性人物的存在,就会显得亮眼、与众不同。

    毛榛那种性格,可能就是那种颜色的衣服,或者说那种发型。谭力力马上就变成了另外一种,一定要拉开距离,在服化道上的设计要使人物产生距离。

    梁正文也是,他在内蒙的装束,大靴子、大军衣,他已经跟青春时代很拘谨、很生涩的人生状态发生了很大的改变。

    总而言之,我们的出发点就是一定要做一点点美学新鲜感的感受,这种美学新鲜感的感受包括用镜、包括色彩。

  2. 说实话挺烂的,就是把一个现代的爱情故事硬生生地拖到了80年代。80年代的噱头就只有一个背景板而已。剧本本就一般,演员又全程念稿,既感受不到角色的魅力也感受不到演员自身的魅力,很无聊。留白很多,但是莫名其妙,看完也弄不懂他哥哥为啥死了。可能是因为审核原因,80年代的背景板还不如没有。摄影是亮点,美术还原地很好,但是太漂亮,显得很刻意、浮夸,更像是搭起来的大舞台,而不是真正的80年代。(ps:影院里的都是大爷大妈,中国电影在日本年轻人中看来是真得没什么人气……)

  3. 有幸成为了《恋曲1980》国内首映第一批观众,该片讲述的是以80年代初的北京为背景,男主梁正文和两位女主毛榛、谭力力三人之间的爱情纠葛。

    我给这部电影4颗?,我来一一说一下评分的点吧

    一?给梅峰导演:这部影片不单只是内容上讲述着80年代的故事,在视觉上,梅峰导演按照传统的1.33:1画幅,原生胶片电影的模式贯彻全片,这种模式压缩了画面的横向方向,观影视角变窄后,可以过滤掉很多杂乱的背景,让影片更具鉴赏性。这种充满年代质感的影像风格,再加上片中各处环境音以及带点灰调的滤镜等等小细节,不得不说梅峰导演有点意思,让我仿佛回到了小时候大家一起夏天看幕布电影的感觉,有些怀念!

    一?给配乐:影片的配乐看影视资料,是有请到电影大师基耶斯洛夫斯基的御用配乐家泽贝纽․普理斯纳来制作,想说不愧是大师,同时也感叹音乐的无国界,背景音乐把剧中几位主角的人物情感细腻的部分完全表达出来了,那种孤独、神秘以及无助感。我最喜欢的部分是梁正文去谭力力住所,看到满墙花卉图时,以及影片中两处长时间留白时的音乐。(希望等正式上映后,能够找到共鸣)

    一?给三位主演:李现这次饰演的梁正文这个角色和他之前的《河神》、《法医秦明》不同,完全褪去了以前剧中的影子,不出戏,李现就是梁正文,整体感觉很符合那个年代感,演技很不错,也确实很适合文艺片。影片中他把梁正文的几个心理路程诠释的恰到好处,多一分显得刻意,少一分显得青涩。印象比较深刻的地方有几处,一是梁正文被警察带到河边,看到自己父母抱着死去的哥哥痛哭时,那种意外、难受、害怕、隐忍的情绪;二是是谭力力远赴内蒙找梁正文时,他把喜欢上谭力力而不自知,像小男孩一样初生情愫的欣喜感都诠释的很到位,我比较喜欢抓这些小细节。还有面对自己喜欢和喜欢自己的两个女人时的微表情处理的很到位,当然还有很多地方值得推敲,但为了不剧透,还是等电影上映后吧,还有不得不说一句,李现五官面对导演的怼脸拍,真的是360度无死角,身材也是没话说,再加上深情眼,我要是遇到这样的梁正文,我也会爱的无法自拔。

    麦子,为啥先说女二而不是女主呢?一是可能是受剧情的影响吧,觉着这姑娘太美好了,也太心疼,对于力力的结局,有些无法接受;二是麦子饰演的谭力力很是值得细细品味。谭力力北京大妞的热情、大方,“自信”,还有对待感情的温柔、善良、孤独、卑微感,整体气质麦子确实是不二人选,麦子和谭力力一样,她们的美不止是外在,而是从骨子里透出来的,我一时想不出还有谁能够来演这个角色,特别是内蒙的一袭红衣,我是女生都不得不感叹:绝了!

    春夏:毛榛这个人物情感很复杂,看似无害但“毒性”很大,整部影片理应是围绕梁正文这个角色展开的,但其实也可以说是站在毛榛这个人物延续的,正文的爱情是从她开始,但正武、正文、力力,包括出轨老师以及结婚对象的爱情是从她这里结束的,毛榛就像一只猫一样,撩拨你的心弦,又狠狠的抓你一把。这个角色对于春夏来说,很具有挑战性,春夏的表演略微显得又些“生涩”,但也就是这份“生涩”,才更能体现出毛榛的“无害”,矫揉造作拿捏的恰到好处,如果用过于老套的演法,反而体现不出“绿茶”的感觉,那又怎能把这个人物的“神秘感”体现出来呢!

    最后一?给整个剧组人员:从演员的装发到整体布景,对那个时代背景的还原度很高,看的出来,剧组花了心思在里面。既没有用那个年代特有的东西来凸显,却又有专属于那个年代的气息在里面,不会显得很刻意,很有带入感。

    还有一?不给,是因为影片尾声的背景音乐为啥不用谢幕后的那首歌,而是用罗大佑的《恋曲1980》,不是说这首歌不好,毕竟是作为80年代的代表歌曲,我也很喜欢,只是觉得这首歌可以像《莫斯科郊外的晚上》一样放在剧中,我反倒觉得谢幕后的那首歌的词更加符合梁正文选择独自回内蒙的心境。导演大可不必强cue片名的。

  4. 不知道什么时候才能在国内上映呢~

    ——————下面开始搬运内容——————

    恋曲1980很不错啊 80年代的北京四川和内蒙古,淡然铺展开的故事有村上春树的感觉。

    ##恋曲1980》以80年代的北京为舞台,讲述了3名男女凄美的爱情故事。登场人物始终压抑着心情,有人逝世也未透露原因。虽然结束后弥漫着燃烧未尽的感觉,我个人来说并不反感。

    从穿着仿佛在巢鸭有卖的令人震惊的红内裤的李现先生开始! 李现先生,很符合复古的氛围。看完之后,会有“是这样的吗? 是那样的吗?”的那种郁郁不乐的感觉。一定是那样的,是能让人陷入想象的一部电影。

    从今天开始的TIFF,尽可能选择了不知道会不会在日本上映的、亚洲的电影,买了前售券,今晚以观看中国电影《恋曲1980》作为第一部。这是一部80年代初高中毕业的主人公到1988年为止的故事,以标准屏画(4:3)描绘出令人悲痛的复古电影。

    《恋曲1980》中充满了平淡无言的留白真是太棒了,有很多喜欢的构图呢~总觉得是不是做了片尾呢(・ω・;)?默声时也是那样,是给后期制片们的素材还不完整吗?

    【恋曲1980】以80年代的北京为舞台的别扭恋爱。互相错过真是令人烦躁又伤感。既不怎么能让人感受到时代背景,也没有像唱恋曲那样唱歌#TIFFJP

    在TIFF看了《恋曲1980》。互相碰触交错又错过,一起度过数日的两个人并排驰过的自行车和歌声深深地刺痛了我的心。并不是肯定或者否定,而是活在“那个时代”的年轻人。然后大概那就是青春的结束。非常不错。

    观赏了第33届东京国际电影节参展作品《恋曲1980》。影片描绘了1980年代青年的恋爱模样。总觉得有些怀念,不管是恋爱的展开还是结束都很成熟。一直到最后都没能移开视线。但是,片尾啊,是吧,中间突然音乐就停了,以无声结束。即使是刻意为之也很令人吃惊呢。

    ##2020年最佳 的前几名。还有两次展映,可以去看的人请一定要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