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阅读:
划重点,最让我震惊的一点是!!!
现实中其实只有Moritz这一个人(原名Maximilian S,2015年的时候他18岁),没有他的好基友Lenny帮他,全都是他一个人搞的。
最戏剧性的,演Moritz的演员叫Maximilian Mundt,毒枭本人也叫Maximilian,无处不巧合233333
他从2015年被抓开始,监狱服刑7年,期间可以经过批准离开监狱,然后听说这部剧是关于他的还有很多搞笑的事情。
比如给演职员们展示自己是如何打包drugs的,哈哈哈哈哈哈???
关于他是如何被抓的其他详细信息可以看文章,牛皮啦Max!
前段时间,网飞又出了一部题材新颖的剧集。
有多新颖?
光听这名字,就让人浮想联翩——
这是一部短小精悍的德剧,一共6集,每集只有30分钟。
豆瓣评分8.4,IMDb评分8.1,算是不错的分数。
在向大家介绍之前,必须要向澄清一下,此剧并非一个贩毒指南。
这个听起来不可思议的故事,其实是基于真实事件改编——
德国莱比锡,一个名叫马克西米利安的少年,在网络上创建了德国最大的毒品销售帝国。
在家人和朋友的眼中,马克西米利安就是一个好吃懒做、沉迷网络的宅男。
万万没想到的是,他却有着极度敏锐的商业嗅觉。
最初,马克西米利安把毒品放在自己创建的一个购物网站上销售。
和线下鬼鬼祟祟的交易方式不同,这种图文并茂、明码标价且匿名的交易方式,在互联网上大受欢迎。
随着销量和名气的不断增加,马克西米利安也变得越来越富有。
但,其顾客却越来越挑剔——他们需要一个更为隐蔽和安全的交易方式。
于是在用户的呼声中,马克西米利安开始转战暗网进行毒品交易。
从2013年到2015年的3年的时间里,他通过线上贩毒赚取了价值超过400万欧元的比特币。
好景不长,马克西米利安最终因为快递问题被警方察觉逮捕,面临着被监禁的处罚。
这个真实发生的故事,成为了此剧的灵感来源,但也进行了部分改编。
剧中的男主角叫莫里茨,是一个17的德国少年。
莫里茨是一个沉迷网络的典型宅男,有一个叫做丽莎的漂亮女朋友。
此前,丽莎在国外呆了一年,正准备启程回德国。
莫里茨为了迎接这个重逢的时刻,甚至还精心为女友准备了礼物。
然而,他在一通电话中却突然被告知,丽莎想要分手。
莫里茨难以接受这样的事实,但同时更感到疑惑:
为什么丽莎会这么做?
他登入丽莎的社交平台账号,终于发现了其中的秘密。
原来,丽莎最近和一个叫做丹的人走的很近,关系暧昧。
丹有着高颜值和好身材,是不少女孩花痴的对象。
但在进一步的搜索中,莫里茨发现丹竟然在服用能让人兴奋的迷幻药。
更让人惊讶的是,连丽莎都在跟着丹一起使用这些违禁药物。
你们猜猜,这时候莫里茨会怎么做。
他会向警察举报丹使用违禁药物,劝丽莎重回正途,然后抱得美人归吗?
并没有。
作为一个痴情宅男,莫里茨的脑回路不太一样。
他竟然想买断当地的迷幻药货源送给丽莎,以此来证明自己比丹厉害,从而挽回丽莎的心。
那么问题来了,作为一个普普通通的学生,莫里茨哪来这么多的钱?
说到这,就不得不介绍一下莫里茨的好基友莱尼。
莱尼患有先天性疾病,从小就落下残疾。
但是,他的脑袋却非常聪明,并且和莫里茨一起编写了一个线上购物网站。
他俩甚至还成立了一个项目基金,但是,莫里茨却私自把这笔钱拿来买迷幻药了。
当莫里茨拿着满满一袋迷幻药去参加当晚的聚会时,却发生了意外:
他不仅没有把药给到丽莎,反而还被丹数落和教训了一番。
在旁边目睹这一切的丽莎,也更加看不起莫里茨。
偷鸡不成蚀把米,莫里茨不但没有追回丽莎,反而白白买了一袋迷幻药。
为了减少损失,同时向好基友莱尼道歉,莫里茨决定在网上把这些药卖出去。
但,如何又快又隐蔽地卖迷幻药,却成为了一个问题。
在搜寻卖毒品办法的过程中,莫里茨灵机一动:
为何不把莱尼的线上购物网站,改造成线上贩毒网站?
于是,一个线上贩卖毒品的帝国就此诞生了。
当然,在网上贩卖毒品也不是这么简单的,莫里茨和莱尼也遇到了很多问题。
首先,是用户的评价问题。
由于莫里茨手中的这一批药品质不高,在网上收到诸多差评,严重影响网站信誉和销量。
为此,莫里茨不得不寻找寻找更好的供应商,甚至不远万里跑到外国。
其次,是药物的运输问题。
由于贩卖的是违禁药物,他俩在接收和邮寄时必须使用最隐秘的方式。
但是,莫里茨的父亲恰恰是当地的警察。
要如何长时期、高隐蔽性地运输这些药,成为了让他俩头疼的问题。
当然,最重要的问题和矛盾发生在他俩之间。
随着这些药贩卖得越来越顺利,销量越来越大,莫里茨的野心也越来越大。
他认为自己是这个线上毒品帝国的CEO,莱尼是CTO,想要继续做大做强。
但莱尼却不认同这样的做法,他觉得莫里茨过于异想天开,两人的分歧也越来越大。
至于莫里茨和莱尼要如何解决重重困难?这个毒品帝国能否继续做下去?莫里茨又能否挽回女友的心?
这些问题就不多剧透了,只能说后面的反转颇多,一个比一个精彩。
有人说,这部剧就像互联网+时代的《绝命毒师》。
但说到底,它其实还是一个小镇青年的青春故事。
关于青春期的迷茫与焦虑、对友情和爱情等亲密关系的探讨,以及对美好未来的向往等等。
这样的剧集,相信大家之前都看过不少了,比如前几年的《少年犯》、《英村脑残故事》等等。
但是,为什么这部剧能够做到让人看得酣畅淋漓,一口气刷完6集?
首先不得不说一下这剧的剪辑,节奏非常快,也没有冗余的情节和台词。
在一些高潮部分,朋克音乐和快速滑动的镜头结合,观感堪比嗑药。
在叙事上,穿插了不少关于莫里茨回忆的倒叙。
尤其值得一说的是,剧中有不少打破“第四面墙”的情节。
莫里茨直接面向观众发表内心独白,解释事件的前因后果,也推动了剧情发展。
在一些关键信息出现的时候,剧中也加入了用于解释说明的旁白。
比如为大家介绍什么是“摇头丸”,什么是“暗网”等等。
当然,最为值得一提的是,是剧集所营造的时代感。
关于制毒、贩毒题材的影视作品,相信大家都看过很多了。
但这部剧的特别之处就在于,其主角是一个“Z时代”出生的00后,贩毒的方式也非常新潮。
因此,剧中出现了不少贴近当今时代的科技产品和应用。
视频聊天软件、购物网站、VR游戏、INS、FB、某音等等。
是不是让人非常具有代入感?
实际上,这也正是本剧想要探讨的一个问题——
在互联网迅猛发展的今天,就连贩毒都能在网上交易。
那么,每天都要花费大量时间在网上工作、生活的我们,到底是网络的受益者,还是活成了网络的奴隶?
剧中有一段发人深省的台词:
“我们是地球上第一批具有双重身份的人,过着双重人生。 我们在互联网上创造了一个全新的角色,一个精雕细琢的自己,一个美丽、聪明、机智、时髦的自己。 那么我想问:“我们”是谁? 是社交网站上点赞最高的那张照片?是在网上写的段子?还是在网上买的物品? 其实都不是。 在那背后,现实中的我们,才是真正的我们。”
这个看起来很简单的道理,其实很多人都不明白。
其实剧中的主角也是如此——
莫里茨在得知女友想分手的消息后,没有和她沟通,而是登入她的社交账号偷窥日常。
莱尼在遇到伤心事时,没有告诉好朋友莫里茨,而是和网络上的陌生人倾诉,最后却适得其反。
就连莫里茨的妹妹,一个才几岁的小孩,也每天沉迷于在网上发自拍博取关注。
在网上贩毒,可能是一个笑话。
但是,一旦使用不当,网络就会成为伤害我们的毒药。
*本文作者:张不才
德国的小精悍短剧,确实是看的很快,节奏紧凑。
本身的剧情挺简单的,就是后期的加工和剪辑成分很多,感觉又像偏叙事类型的片子,不能算完整的一个剧。主人公可能太年轻,目测是17岁少年,但是我发现和国外的孩子真的都早熟吗?
早熟啊,人物设定都很具特色,典型的西式孩子。抽烟、鼻钉、蕾丝、长袜、喝酒、party、嗑药、父母都是一定阶层的精英。
每个角色的房间布置,都很符合青少年时期的个性特点。女主家里的条件很好,爸爸开公司,妈妈是高管。房间精致,床品粉色系的公主帷幔,很柔软舒适,化妆台上摆放很多化妆品(父母给的零花钱?)
对,网上确实是另外一个自己,窥探别人的生活方式,抖音是很好的方式之一。它可以是我们自我的延伸和另一个面向,也可以是未被表现出来的人格特质。网上冲浪,我们可以过更丰富刺激的人生。
丹竟然会巴西战舞~
总归来说,这部剧是部好剧,就凭它现在在豆瓣有条目、知乎有推荐评论,就可以证明它的目的并不是唆使年轻人学坏学放纵甚至学习非法勾搭,反而它是借用某件出格的事,来反映现在年轻人的浮躁、孤独、冲动。
仅仅6集,每集还不到半小时,但是剪辑水平相当之高,节奏把握很好,每一集都不会让人觉得拖沓(当然,当网速不好,半天刷不出接下来的进度条时,确实心焦),而且每一集都有讨巧的手法去用一组快速镜头来推进事件:比如宅男用手指敲碎薯片、某个X博士跳出来的解说,暗网的原理介绍,再有就是每一集短短20秒的片头也能做到新意,分别介绍了不同人在买到药之后的后果。
所以它根本就不是一部教唆犯罪片,反而是警示教育片!
一开始我对这俩瘦猴+肥猪的nerd组合非常反感,长得丑还囔囔的,女主角壮壮的也没好看到哪儿去,可是随着情节推进,人物关系的复杂,我竟然对每一个人物都产生了兴趣,觉得他们其实长得挺有味道的,导演的选角眼光相当独到!特别是作为大反派的那个变态药头,太有性格了:锤死刺猬、听小萝莉的话、发福微秃、照料着一个大农场,最终死于3D打印的枪下,这个反派太有趣了!从他与众人的台词就能看出编剧的功力,不落俗套,每一句挑出来都很鲜活。
而且,这部加起来也就3个小时不到的电视剧非常符合剧作法范例,故事曲线完美照应。内核就是缺少母爱,失恋状态下的天才宅男的逆袭,当然结局没有交代得很满,一方面为了留下悬念以便引拍下一季,再一方面,这种模糊不确定性不就是我们青少年正面对的未来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