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ome New

广告狂人 第二季 Mad Men Season 2(2008)

广告狂人  第二季 Mad Men Season 2(2008)

又名: 麦迪逊狂人 第二季

导演: Tim Hunter

编剧: Matthew Weiner

主演: 乔恩·哈姆 伊丽莎白·莫斯 文森特·卡塞瑟 詹纽瑞·琼斯 佩顿·利斯特

类型: 剧情

制片国家/地区: 美国

上映日期: 2008-07-27

集数: 13 单集片长: 45分钟 IMDb: tt1118051 豆瓣评分:9.1 下载地址:迅雷下载

演员:



影评:

  1. 其实看完第一季的时候,我有所怀疑,这部带着怀旧色彩的剧集虽然具可观性,但似乎并没有那么引人入胜,怎么就能拿最佳剧情片呢?

    然而看罢第二季,我想有些进入状态了,在心态有点追的感觉,进度加快了。剧集围绕六十年代的纽约广告业展开,制作可谓精良,每一季都契合了历史事件,第一季尼克松肯尼迪PK总统大选,第二季的古巴导弹危机。时代的痕迹在人物、环境等各类细机上显露。

    主人公DON的身上贴着孤独的标签,因为在他的身后隐藏着不为人道的秘密,即使如他的妻子都不曾了解,所以他害怕孤独却又不得不孤独,因为他与他人之间永远需要保持一定的距离。DON的英俊属于那种硬汉型的,他天生对女人有着不可抗拒的吸引力,正所谓命属桃花,无论老少通通主动投怀送抱,他基本不用去主动出击。

    对于这样一个人物难以引起人的讨厌,因为他有着自己的底线,在很多时候他都流露出一份与当时资本主义冷酷不同的温情,他在面对公司开除老员工、摈弃小客户时那份无奈将他底线暴露出来。与他一样存有一份底线的,是那个努力成为一名曼哈顿人的小女人peggy,虽然有野心但仍存感恩之心,她是个成长中的freshman典型。

    片中另外很典型的人物就算是pete了,这个曼哈顿昔日望族的破落子弟的身上一样有野心,但他同peggy有所不同,背景的不同在心态上同样不同,前一位是得到即收获,而这一位是非得到不可,急功近利显露无遗。这种心态影响之下,自私和不择手段就显得很正常了。比如要挟DON,比如为了生意对老爹的死也置之度外,看起来有点象个小丑似的人物,却时常也有让人同情的时候。那种职场的失落看上去很令人有切身体会。

    而这三人的交集其实也非常有意思,如pete对DON虽然要挟过,虽然心理上有忿忿于不受其重视,但从心里来说他对DON还是相当佩服的,当遇到问题他还是会去找DON,透露消息给他或者请教于他。而pete与peggy之间发生关系似乎有点让人诧异,但最终故事的发展让人似乎也能找到两个不同背景下的人的共通点,一样有野心却一样有缺失,某时两人的心会碰撞一下,但最终还是分属不同的族类。

    另外在DON的妻子betty身上,你仿佛也能读到某种变化,从第一季到第二季,betty的地位也在发生着变化,仿佛预言着女权主义的上升。

    剧集中的人物众多,每一个都刻画得相当丰满,每一个都可讲一段故事,但你并不会觉得纷乱而影响主线。真的,看这样的剧集还确实需要耐心,等待着渐入佳境。
  2. 各位客官,你已经开始看第二季了吗?第一季真得看懂了么?

    <a href="http://第一季已经过关了对吗?如果说第一季潦草得涂鸦出一组狂人集体照,每人一个角度;">第一季</a>已经过关了对吗?如果说第一季潦草得涂鸦出一组狂人集体照,每人一个角度;


    那么第二季,主线和副线交织,勾勒出一樽樽凹凸有致,血脉相连的身躯。
    <图片2>
    测试开始 3,2,1

    第一题:阅读理解,“Meditations in a Emergency”这段诗的中心思想?
    这是第一集片尾的终结,大致文案是这样的:
    “Now I’m quietly waiting for my catastrophes to seem beautiful again. And interesting, and modern The country is grey, and brown and white trees. Snows and skies of laughter are always diminishing. Less funny, not just darker. Not just gray. It may be the coldest days of the year. What does he think of that? I mean, what do I? And if I do, perhaps I am myself again. ”
    笔者的理解是这样的:这首诗和Don Draper一样晦涩,但倒过来就是本季的主线:
    “ And if I do, perhaps I am myself again",全季的开头以Don和Betty对过往的缅怀中开始; "Now I’m quietly waiting for my catastrophes to seem beautiful again", 以Betty因为Don的出轨暴露撕破脸,却发现自己怀孕了结束。
    好的开始是成功的一半,你看得懂开头,就猜得中结尾。
    <图片3>

    第二题: 阐述广告公司Account Executive的具体职能和核心价值 很多人不知道Account Executive 究竟是什么意思,说白了是广告行业的销售,他们的地位与他们手头的客户,客户预算成正比。 用Roger Sterling的话分析,有些Account做得好,是因为他们让客户感到所有需求都被满足了, Duck和Pete属于这类,Duck甚至在美航坠机惨案上与Pete相互利用,拿下订单,巩固在Firm里的地位;有些Account做得好,是另客户觉得自己没有任何需求了, Roger和Ken 就属于后者,他们风度翩翩口吐莲花,如果你做了一个梦,也会更喜欢梦见他们。

    第三题: 小人物如何抓住机遇证明自己的价值?
    第三集里,两个办公室小人物的经历给荧屏前的各位上了一堂生动的职场课。 如果要拍Madmen5人或7人海报,媒介经理Harry Crane是绝对排不上的,因为他在才华和性格上都没有太大的闪光点,在媒介代理只充当“掮客”的年代,媒介经理也并不太容易向老板证明自己的价值, 因此老板得态度也是“better to keep but not that proudly”. 但是Harry中庸的个性和平凡的家庭从一定程度上也有助于他在专业领域垂直发展,他之后做了两件很牛逼的事情——电视内容营销以及引进计算机进行媒介数据分析。 Harry如果积累经验并活到今天,会比Don Draper值钱。
    这集的一个反面例子是Don的秘书Lois因为头脑简单,暴露了老板上班溜号撒谎被Don怒开。不过Don不愧是创意,连fire人用词都精准又含蓄:You ought to manage people’s expectation!
    再想想,为什么要浪费胶片去拍Lois这样的小人物呢, Mad men没有任何一个镜头是浪费的。秘书的离职,除了为后面的新秘书的引进铺平逻辑,也反衬了Joan的优秀。为什么又和Joan搭界了呢?不用细思,Joan也是行政职位出生,那个年代并没有太多其他类型的岗位会向社会公招女性的。除了Peggy转创意,后来的Jane和Megan转老板娘以外,Joan后来甚至获得了公司Partner的管理权,主要靠的就是“manage people’s expectation”. 职场小人物我们多看几遍Madmen, 真得很励志。
    <图片4>

    第四题: 是独立意识撕扯了传统家庭观么?
    第四集有几个小故事像我们揭示了传统家庭观念与独立之间的冲突。首先是Peggy追求自我价值不愿意在爱情上妥协,与虔诚的基督徒家庭的冲突;接着是Roger公开召妓对Mona回忆婚礼情景的讽刺;最后是Betty与Don的矛盾上升到子女价值观的教育上面。 总得来说,这是个选择很多,机遇很多,发展很快的时代:自由与责任,快乐与忠诚,追求与妥协,一对一对矛盾正将传统家庭观念撕裂。

    第五题: 乱象丛生,一朵芳华 —— 在男人眼里婊子为什么更可爱?
    Don对于姘头Bobbie说:“I don’t feel a thing”, 你什么感觉都没有,那乱搞什么;
    Bobby怀疑Peggy帮Don遮掩婚外恋的动机是——他俩也有一腿;
    Pete得知他和妻子不孕可能是妻子的问题居然很开心;
    总之第五集里,没有人能了解身边人是怎么想的,他们甚至连自己在想什么都不知道。 只有一种感情在当下是确定的,那就新来的秘书Jane想做老板娘。 “Clairvoyant”是Joan用来形容Jane的,她对于Don无计可施,却很快躺在Roger的怀里写诗。芸芸众生中只有这朵花的欲望是清澈的。


    第六题: 女人们为什么关注Marilyn和Jacqueline?—— 因为男人喜欢
    第六集以的三个女主人公穿上内衣为开始: Peggy为了融入创意的圈子不得不坐客户大腿,Betty为了取悦丈夫穿上性感泳衣反被奚落,娴淑识大体的家庭主妇Trudy精心打扮迎接的只是习惯性出轨的丈夫。 60年代的纽约,不做女性主义的标兵,就会沦为炮灰。


    第七题: “Do I need to remind you the finite nature of life?”
    整整7季中最能解释Roger Sterling这个人的,就是这句话了。
    如果不用传统道德去评价,这个人能迅速断定事情和人的价值,因此他很少陷入痛苦的纠结,绝大多数时候他表现得善意和慷慨,就其原因,上过战场并患有心脏病的他更透彻得领悟到“The Finite Nature Of Life”这句话,因此只要生活中有享受,他不会与任何人过不去。
    Firm的另一位合伙人 Bert Cooper很少出镜,但他说的每一句话都值得倒回去听三遍,这集里Bert采用完全不同的方式与Don和Harry沟通,展现了非凡的领导力,大有“听君一席话,胜读十年书”的感觉。

    第八题: 因为上帝点头,所以我们原谅?
    这是神父在片尾唱的一首歌,他对送走私生子的未婚妈妈Peggy说:There is no sin too great to bring to god, you can reconcile with him and have a new start. 小鸟Betty显然不具有这种哲思,倔强而敏感的公主一把年纪了还要经受真实的洗礼,从摊牌到重生,还有很长一段路要走。

    第九题: “Because you couldn’t help.” ——你就是无法自制! 这一集中,Draper夫妇矛盾激化让主线重新聚拢了起来。Betty用手去拽毛衣上的线头,结果却发现拉出来一个大洞。她与第一个递上一件狐皮大衣的男人结婚,因为两人像“蛋糕上的俩糖人”那样般配。而他们的关系也像建立在蛋糕上那般空洞,即便做一个模范妻子,也不意味着能够明白枕边人在想什么。


    第十题: 以人为镜,不要吐槽Pete
    看到很多小伙伴很讨厌Pete, 其实他“无意识依赖”很普遍的说。比如,即便实际上,他已经沾了家族不少光(见第一季EPS3 Bert不开除Pete的理由),他依然觉得家道中落给他带来很诸多不变,而他得成就全部来自与自己得聪明和努力。这点在与和妻子的关系上更明显,在战场上Pete是权杖了岳父的行业地位的,但他从内心上不能产生“感激”甚至心生怨恨。

    <图片8>
    请注意,Peggy这句话意味深长,因为她曾经偷偷产下Pete的私生子然后送掉,然而Peggy为何会从办公室消失这么久,Pete却未真正关心过。
    举个与Pete完全相反的例子——Betty. 我并不是说她是完全无私的,但她是“有意识依赖”的模范版本,她所追求的一切都是建立在家庭基础上的,这让她从一定程度上来说是“可悲的无私”。当丈夫不忠,父亲去世接连发生,Betty居然连一个宣泄的方式都找不到,参见这季中Betty试图通过出轨来报复丈夫平衡自己,然而结果只是加深对自己的伤害。
    重申一句:Madmen是女性教科书

    第十一题: 男人为什么都爱逃避?
    因为人生苦短,问题深重 。
    年轻的Jane给了Roger新生,计算一下婚姻的价值,Roger果断将逃避改造成了解决方案。Don是个思维方式迥异的人,他的逃避尺度,一季大过一季。 如果世界上有无害的鸦片,人们一定会趋之若鹜,因为问题太多了,如果不能放下主流的价值标准去享受片刻宁静,那指不定人人都疯。

    第十二题: Resurrection 是什么意思?
    第十二集中出现了一个天使一般的人物,她叫Anna,她提到一个词“Resurrection”。 很多年前,她的宽容给了从死亡战线回来的Don重生的身份,而她的放手,更是给了Don展翅翱翔的机遇。当Don不想面对自己不堪的人生时,再次来到她的身边,寻求宽容和重生。 Sterling & Cooper也即将接受重生考验,广告狂人所面临的,是资本的洗礼。

    第十三题: 你了解历史上的“冷战”期么?
    二战之后的美国经济飞速发展,无数的冲突以“遏制”的形式存在着,西装革履,歌舞升平的Man Men心中的迷失,挣扎,漠然,欲望,信仰,奋斗在这部优秀的剧作一一展现。
    这段岁月史称冷战:最外在背景要属美苏之间的军备竞赛,太空竞赛。 剧中的广告狂人预计,军事航天将成为下一个商业机遇,但当恐怖的导弹在幻灯片上展现时,创意人回顾战争曾对自己所造成的创伤,不知眼前所面对的是机遇还是毁灭。

    第二重遏制,创业热情经受资本的洗礼--当Duck在合并前股东会议上宣布将把以创意为导向转变成以业务资本为导向,引发了Don的拍案,对于他来说,创业者的热情在于事业本身,而一旦资本介入,逐利就成了首要条件。广告狂人拍案离桌,这种博弈历练了双方的智慧,在50年后的今天仍然每天上演。
    第三重遏制,家庭责任与个人自由。看Mad Men众生像,对于这对词儿的相生相克有了颠覆性的理解,男人的背叛和女人的依赖孰是孰非,随着时代的发展,趋势明显。
    第四重遏制,宗教束缚和自我实现 :查了一些资料,只知道最初移民到美洲的都是欧洲受到迫害的新教徒,1960年的总统选举诞生美国历史上第一位非新教徒总统肯尼迪。然而60年代中期,随着美国内外局势动荡,宗教保守派复兴,剧中也有不少反应宗教复兴的桥段。 在Peggy这个人物上尤为凸显。很明显,神父始终疏导Peggy承认和忏悔未婚先孕的事实,在这集中,局面甚至有些冲突。但事实是,Peggy并不是上帝的信徒,而是自己人身的信徒: 她有才华,知道自己追求什么,且意志坚强。于是,宗教对于她来说,束缚大于支柱。


    最后让我们重温开季的那首诗:
    Meditations in a Emergency
    Now I’m quietly waiting for my catastrophes to seem beautiful again.
    And interesting, and modern.
    The country is grey, and brown and white trees.
    Snows and skies of laughter are always diminishing. Less funny, not just darker. Not just gray.
     It may be the coldest days of the year. What does he think of that? I mean, what do I?
    And if I do, perhaps I am myself again.

    最后,作为一个Madmen迷同时一个广告从业者,我想要做一件事, 如果大家有idea能献计献策,请到这个贴下面聚集哦~
  3. 大冬天要把我双手放在键盘上敲字不是为了赶作业说明有点什么真的触动到我了。

    比如最近在看的美剧《Mad men》。六十年代的美国,大胸丰腰巨臀的女人穿着细跟皮质高跟鞋在办公室里晃荡,她们只能做秘书;用袖扣系细窄领带的男人拿着威士忌在商场上厮杀,他们只能做大男人;穿着蓬蓬裙头发弯曲的刚刚好的家庭主妇,她们只能在知道丈夫外遇后继续欺骗自己;烟酒不离手头发服帖的粘在头上的男人寻花问柳,他们却在电梯里为陌生的女士脱帽。

    矛盾而压抑的时代,一切都似行云流水般缓慢的行进,所有的波澜不惊都深埋在那些烟酒构成的夜晚。

    无论哪个时代,我们生活的实质似乎都是如此。全部力量乃至自我欺骗去支持表面的强大,反讽不仅仅是我们这个时代的注脚。

    六十年代女性解放运动还未高涨,大多数女人的生活目标是找一个好男人然后嫁掉。但恐怖的问题是,然后呢?

    今天女性解放运动进行的如火如荼,李银河的名字不再摆在王小波后面,但所有的女人依然面对困境。

    以前的女人是嫁到一个好男人,然后发现丈夫外遇的某个深夜自问,然后呢?生活该往何处?

    现在的女人是在未嫁之时,甚至未找到个男人之时,开始不停地追问,然后呢?生活该往何处?

    动人的情话要这样说,世事浮沉,终觅一人,将我“静静收藏,妥善安放,细心保存。免我惊,免我苦,免我四下流离,免我无枝可依。”可是,然后呢?

    男一号DON成长背景离奇,经历坎坷,艳遇不断。一边是拼尽全力的构筑和维护一个家,一边是近乎疯狂的伤害和摧毁一个家。是同一个家。

    或许缺乏保护和安全感的成长带给我们的,不仅仅是拼命地寻找安全感,比如像所有人一样建造一个貌似坚不可摧的家,还有深层次的,我们已经习惯在动荡中谋求安稳,需要不断地摧毁来测试他人及自身以及我们之间的关系是否牢固。所以,我们不停地追问,然后呢?

    刚看到第二季,Mad men ,然后呢?
  4. 刘天昭有篇文章:《人格的形式感》,讲的很好:

    “我们通常所说的人格魅力,可能特别多时候就是一个形式感。
    一开始你要与别人不同,能够被从人海中辨认出来,这时候别人是反衬你的背景。之后你要让那些关注你的人感到你有内容可以被阅读,故事讲起来里面有曲折,包裹抖出来里面有惊喜。这时候你自己要做自己的反衬,你要够丰富,够复杂,甚至够矛盾。
    传说中的性格张力,大概是这么一回事吧。”

    “对比和曲折通常更能吸引人,对凡夫俗子来说,没有转折没有起伏的东西让人无法深入,感到乏味。”



    这也是为啥“闷骚”通常比较招人喜欢:表面普普通通波澜不惊,但是往里面一走一看,碰到一个与外表截然相反的丰富的世界,“对比和曲折”让人感到有趣和新鲜。



    《广告狂人》正好可以这样解读:剧集表面上平淡无奇,第一季看下来都没感觉到啥惊喜,但是慢慢地,跟着编剧一直走下去,你看到了丰富的角色设置和无数的别有意味的细节,一个表面上还比较保守平庸实则暗流涌动一切蠢蠢欲动的时代。

    闷骚的《广告狂人》讲述了一个闷骚的六零年代,让人惊喜异常爱不释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