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ome New

老大的幸福(2010)

老大的幸福(2010)

导演: 李路

编剧: 谢丽虹 宫凯波 刘江舸 刘可

主演: 范伟 孙宁 孟广美 金巧巧 周浩东 李威 吴诗雨 周知 冯国强 李舒桐 高亚麟 韩烨 吴秀波

类型: 剧情

制片国家/地区: 中国大陆

上映日期: 2010-03-04(中国大陆)

集数: 41 单集片长: 42分钟 IMDb: tt4147622 豆瓣评分:8.2 下载地址:迅雷下载

简介:

    家住东北顺城的傅吉祥(范伟 饰)是当地一名足疗按摩师,他为人诚实乐观,被一众好友称为傅老大。谁也想不到,这样一个总是面带笑容的人却有着艰苦辛酸的童年。父母在他童年时便相继离世,傅老大独自拉扯三个弟弟一个妹妹,靠一己之力将他们全部送入北京,过上幸福的生活。而他则遭遇了婚姻失败、无生育能力、下岗都一系列的人生挫折。

演员:



影评:

  1. 电视剧看多了会不会真的变傻我不知道,但坚持观看国产,尤其是央视“黄金强档”巨献,你一定会被潜移默化成一个逻辑清楚、乐观向上的好人。

    就拿最近让我深受教育的《老大的幸福》来说,刚开始只图个乐呵,看范大脑袋耍宝的机会多难得呀——过去每年在春晚耍10分钟,后来在“咔咔就是发”广告里耍10秒钟,这次每天90分钟诶,真太奢侈了。善解人意的编导,用“东北小市民进北京城”的老桥段,给足大脑袋密集耍宝的机会。前10多集,差不多是捧着肚子笑过来的。

    如果剧情一味停留在傅老大在京城高级餐馆点“红烧带鱼”,半夜在大别墅里迷路摸上弟媳妇的床,一跟女人亲密就抽筋——那绝对不是央视风格,那是自残式耍宝的憨豆先生。而我国的文艺作品一向以具有思想性(而且很高)著称,不把你煽哭、再悟出人生真理那就不配叫喜剧。

    于是在该剧的后半段,编导终于降大任给了傅老大——福没享成,倒成了4个弟弟妹妹的灭火队员。大老板老二,感情事业样样不顺,身心俱疲;老三老提不上处长,自己窝火,妻子势利,家庭矛盾大爆发;老四一门心思买别墅(很不靠谱的靠当群众演员),对怀孕妻子疏于照顾;老五老想着嫁入豪门,对唾手可得的幸福视而不见。但见傅老大兵来将挡,机智的斡旋于各个矛盾现场,以平均2集一家的速度搞定了所有问题。

    傅老大并没使多少高招,他只是反复给弟妹们“调一调”:啊,生活多美好,平平淡淡才是真,当不当官没关系只要人品好,生意好不好没关系只要老婆没跑;买不起房子就继续租,嫁不进豪门就不进呗。编导再次善解人意的替观众设想了若干“城里人的烦恼”(其实以该剧播出时段高密度的奶粉广告看,显然漏掉了家庭妇女最爱的婆媳矛盾,真是遗憾)然后借一位喜欢耍点小聪明证明自己很傻的县城足疗师之口,轻松和谐的一一指点化解掉。瞧,就这么简单~

    FT,现在你知道这帮编导的中心忽悠思想了吧:矛盾是有的,但没啥大不了的;傅老大在看着你,傅老大帮你调一调;哪怕你家墙让人拆了,老婆让人睡了,学傅老大念十遍《莫生气》走猫步,一切都会过去的!连续看十部以上这样的连续剧,我保证你即便不是先天弱智,也会幸福的变成后天麻痹!

    边写边念莫生气莫生气,可我没法不生气,且不提永远没断奶的几兄妹,就剧里命最歹的那位:自闭症患者的单身妈妈都比我们一般人走运。想死有傅老大救,到北京轻松找到工作,跳槽给老板的妈按摩就按进了大别墅,被老板看上了还犹豫着不太接受……天哪,她脸上莫不是写着“幸运”俩字?

    中国真是神奇而伟大的国度,相比之下,《绝望主妇》里那些个两口子长期同床异梦,逆子不认亲娘跟同学老妈做爱私奔,前超模跟瞎眼老公生了两个女儿丑胖到没治的家庭真是资本主义国家的杯具!

    要问为什么?因为他们没有我们的傅老大!
  2. 是的!老大必须走。
    而且要带着那对鸳鸯和乐乐。。
    鸳鸯所到之处,都会给人带来幸福。
    赵局下楼认错,老三的老婆也明白了做人比做官更重要。
    明月也让老二明白了她们的感情不是建立在金钱的基础上的。
    老四也不买别墅了。小朱那一汪水儿也终于在小五最需要的时候融化了她
    梅好在剧中是最受争议的人物了,有人说她就是想得到荣华富贵,
    有人说她忘恩负义。 有人说她是玩弄感情的女骗子。
    梅好有苦衷,她不能算是负心,因为自己带着得病的儿子,日子过得很苦,得到傅老大的帮助后,梅好是真心想跟他在一起。但是傅家的兄弟姐妹极力反对梅好和傅老大好,制造了很多难题,使因为阻力太大了,最后梅好绝望了。而且现实的问题是傅老大没有经济能力帮梅好把孩子治好,孩子是梅好最大的希望,最后选择大款可以说是梅好牺牲了自己的爱情,但是给孩子一个未来。所以我觉得梅好身上体现了女性的母爱,不是简单的嫌贫爱富。而且梅好是一个传统的女性,她觉得只有自己牺牲了幸福,恩人老大才能幸福,老大的一家子才能幸福,所以她宁可牺牲自己的幸福成全别人的幸福,其实老大最后也理解了梅好,老大也是为了家庭的和睦、幸福、梅好和孩子的幸福,牺牲了自己的爱情,我觉得为了别人幸福,不是只想自己幸福,这才是人生最值得宝贵的幸福,也是幸福的真谛。
    也许细心的观众会发现,最后一集的结尾处,老大的手机响了。。。
    每次老大要走,在车站的最后关头,他的电话都会响起,因为老二,老三
    老四,小五的事情。而每一次头都会以完美的处理告终,然而这一次手机
    再次响起,显然是他自己的事情了。因为梅好与他的故事还没有结束。。
    。。
  3. 这几天陆续看完了《老大的幸福》,平心而论,与诸多一味的道德说教和滥俗拙劣的煽情相比已经算好多了,至少老大除了“奉献”之外也不乏小市民的小虚荣、小乐趣和生存的狡黠智慧,让人觉得小人物的真实可亲。从主题上来看,此剧对时下浮躁的中国人来说无异于一贴清凉剂,的确能起到点宁心安神的镇静作用。让我们在世事沉浮中也暂时停下奔忙的脚步问一问自己:幸福的方向究竟在何方?

        傅家兄妹个个比老大有出息,却在追寻的路上不约而同地迷失了自己的方向,他们的不幸福恰恰应验了那句“幸福的家庭都是相似的,不幸的家庭则各有各的不幸。”如傅吉安的孤独,傅吉兆的憋屈,傅吉星的虚荣,傅吉平的功利等,总之,老大的任务不仅是将弟弟妹妹们养大成人而且还要为他们的幸福掌舵,充分体现了“长兄如父”的中国式家族模式。即使老大的幸福最后被弟妹们弄丢了他也毫无怨言,因为我们从来提倡的就是奉献的美德。

        我不想在此过多讨论幸福观的多元化标准和家族势力对个人幸福的扼杀,因为即使大家都知道幸福观是多元的它也依然是以多数人的标准为主流的,一是我们历来将非主流视为异端另类,二是即使承认非主流的合理性我们依然喜欢将自己的意志强加于人并且往往以爱的名义将其扼杀,这样的事太多了以致麻木。因此,当以“奉献”为宗旨的老大的幸福观遭遇傅家兄妹(主要以傅吉安为首)的主流幸福观之后,结局无疑是以强势的意志为转移的,一切顺理成章。尽管强势并不代表幸福,而强势往往代表着胜利的结果。

        由此扯出了老大幸福的最大障碍——孤独症患儿乐乐。谁为乐乐的幸福埋单?如果在西方社会,答案不言自明。而在中国,老大显然无能为力,之前还可以死乞白赖以兄长的身份照顾到吉安集团,可当吉安也成了别人的刀下菜,老大想守住自己那点小幸福可以说难于上青天。

        绕来绕去,只好以婚姻为代价将梅好卖身给夏家来为乐乐的后半生买一份保单,这是此剧最大的败笔。无法理解一个现代企业家夏锦达却秉持着封建的愚孝思想——为母亲娶妻,而夏母的择媳本质却是以利己为原则,尽管为了弥补夏锦达的智商,片中又不得不牵强附会地说明夏的选择并非没有爱,但毫无说服力。除了跟踪试探之外的无聊手段就是在厨房里吃饭时的一个三围特写。

        从现实逻辑来看,现代企业家与农村妇女结合的概率几乎为零,如果夏想客串一个慈善家,那么他完全可以选择延期给傅吉安一个喘息的机会,或者用捐赠资助的方式帮乐乐看病都未尝不可;如果是出于对贤妻良母的需要也无可厚非,但无论如何梅好也不会是最佳人选。依夏母的自私原则,她怎么会让夏家背这个大包袱?夏锦达在这件事上的表现与一个现代企业家的身份极不匹配。傅吉平既年轻漂亮有资质并多次表达过奔波太累想回归家庭的想法,对她来说做一个贤妻良母不会比做钢琴教师更难。

        这样的安排除了说明夏母的自私和夏的脑残之外还透露出浓厚的男权思想,即时下许多人的奇谈怪论:干得好不如嫁得好。中国人从来都逃不开这种简单的两元思维模式,事实上,首先,干得好和嫁得好是相辅相成的,夏梅之恋这种王子灰姑娘的现代版童话只是编剧的无奈之举,如果女人每天不好好工作却沉湎于做这样的白日梦,那比范伟被赵本山忽悠更惨;其次,从个人角度而言,职业妇女的幸福指数往往要高于全职太太,这个和家庭经济收入无关,而和个人价值的实现与社会的认可度有关;第三,从家庭稳定性角度而言,双职家庭相对有比较独立的个人空间和各自的职业目标,避免了双方悬殊过大,女人成为附庸最后被男人抛弃又被社会淘汰的危险。另外,职业女性知道赚钱的艰辛和创造的快乐,不会一味挥霍或敛财,即使遭遇婚变也可以避免死缠烂打,容易找到理性的解决办法。第四,其实真正的幸福应是既要干得好也要嫁得好,职场奔波角逐难免疲累,加之不正当竞争,白领女性独身群体的扩大(如辛雯)和一些人(如梅好之类)变身为“婚姻暴发户”的个案给很多人以误导。

        其实单从性别比例来看,中国依然是男多女少;但从区域分布来看,农村男性居多,城市女性居多,这是中国人性别不平等的生育观和“养儿防老”、“人丁兴旺”等观念决定的,再从结构层次来看,则白领女性多于男性,究其原因,可能目前中国重死记硬背轻动手能力的考试制度更适合女性,还有就是工业化都市化将人从体力劳动中解放出来,为女性生存提供了更大的空间。“女人天生属于都市”,她们更能适应系统化、流水化的现代管理模式。中国人的婚姻法则:A男找B女,B男找C女,C男找D女,剩下的D男和A女结合的概率是0。中国人对男人“吃软饭”的接受程度远不如女人做二奶,即使名正言顺也会为人所不齿(李春平的遭遇就是例子),其实这也是男权思想的另一种表现。

        梅好本属弱势颇令人同情,却因这段阴差阳错的姻缘让人不得不去质疑这个女人混乱的爱情观,究竟是“有奶便是娘”的婊子哲学还是真的相信什么狗屁爱情?如果说傅家兄妹借幸福的名义扼杀了老大的幸福,梅好则是借母爱的名义来掩饰自己的伪善,大喜之日便将乐乐这个“拖油瓶”甩给了老大,足见在她的潜意识深处都认为乐乐妨碍了自己与夏的幸福生活,与其说她成全了乐乐和老大的缘分,倒不如说乐乐成全了她与夏的缘分。

        但问题是,不这样又能怎样?如果让老大与梅好顺理成章地在一起,俗套,且削弱了老大“奉献”的意义,乐乐的命运必然牵系到善良的人们对弱势的关怀问题,于是,只好牵强附会地将梅好伪善化、将夏母自私化、将夏锦达弱智化,最后达到为乐乐的后半生埋单的目的,这就是善良的中国人以牺牲自我和漠视个人幸福为代价的所谓“善举”,将很多人的生活逼到了“苦熬”的境地,只好到幸福健身操里去寻觅幸福的毛毛雨,而我们则为此沾沾自喜,大唱颂歌,认为一切都“妥了”——只有妥协才能了断——中国人强大的造词能力中包含着非凡的生存哲学。

        类似的关于小人物的片子无一例外都会遭遇此种尴尬,区别只在策略的大同小异,如《贫嘴张大民的幸福生活》用语言的狂欢化处理遮蔽了对逼仄的生存空间境遇的观照,《高兴》则用歌舞视觉狂欢来取代对农民工境遇的深层探究。中国的作家编剧们其实挺不容易的,只能在市场与体制的夹缝中费尽心机,苟延残喘,此外别无它途。否则,有碍“河蟹”,不予通过,《蜗居》便是例子。
  4. 》没有钱,我们到底能不能幸福?
    ——看《老大的幸福》有感

    在那个“被黄金”的时段里,我如果在家,基本上都在陪家里人一边吃饭一边看这部剧。断断续续地也看了个差不多。以“幸福”命名,含混而直接。其时,温总理刚刚做完政府工作报告,是不是可以期待,一套啥时候也播一部以“公平”或“尊严”为名的电视剧呢?

    探讨幸福,在范伟领衔的这部剧里,人物设置上取了个巧:老二是个地产老板,住别墅——有钱;老三是个公务员,副处级干部,妻子是医生,在北京住房近百平米——有钱;老四是个小演员,看似没钱,可剧中有个情节,他睡前跟老婆数钱,拿出账本说:“怎么这个月才赚了两万!”考虑到地域原因,至少算是个中等或中等偏上收入;老五,钢琴家庭教师,天生丽质,且准备靠天生的丽质,找个“能保护”她的人。也就是说,哥五个,除了老大个个不差钱。以四个有钱人来反衬,从题目上就可以轻易得出结论,这部剧就是在告诉我们,没钱可以很幸福这样一个草根道理。

    但是,没有钱,我们真的可以幸福吗?仔细想想,这事其实是不能探讨的。不能跟穷人探讨,因为他们从没有过钱;同样也不能跟有钱人探讨,事实反复证明,人一有钱马上就把没过钱忘得一干二净。多数时候,这个疑问存在的本身就像是个陷阱,当提出这个疑问,无论提问者有钱还是没钱,可以想见他就是不那么幸福的。

    香港的平民股神曹仁超,曾在给女儿的一封信中说:“须明白:没有金钱,我们很难感到幸福,因此人人必须拥有一定得财富才可快乐。惟金钱达到一定水平,更多的财富并不能带来更大的幸福感,则是事实。”富豪的话显得中肯,而且符合经济学边际效应递减的道理。但这富豪没啥文化,一辈子光挣钱没干别的,说服力不强!而《老大的幸福》中的讲的,是我们这些草民们习惯接受的观点。只是我认为用金钱偷换概念的做法实在太不老实——似乎君子固穷了,但同时似乎也在说,要幸福你得有些有钱的亲戚,或者至少交几个有钱的朋友!

    没有钱我们到底能不能幸福呢?我认为,这个问题的答案是不能传授的,只能自己探索。而我想象当我们不再把这个问题当个事来探讨的时候,也许就算是全民幸福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