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名: 窗外有情天 / 孽恋红杏 / 指间沙 / 红尘
导演: 查尔斯·斯特里奇
主演: 詹姆斯·维尔比 克里斯汀·斯科特·托马斯 鲁珀特·格雷夫斯 朱迪·丹奇 亚历克·吉尼斯
制片国家/地区: 英国
上映日期: 1988-06-24
片长: USA: 118 分钟 IMDb: tt0095274 豆瓣评分:7.7 下载地址:迅雷下载
这种电影不能多看,虐心更虐神经。大部分人会觉得闷,两人谈离婚、包括孩子死都波澜不惊。水泼不进的完美贵族风度。 《泰坦尼克》的老贵族临死也要衣冠楚楚。而此片中的人物何止衣冠,离、合、生、死都被打磨得发亮,绝不让失态有任何空间进入。 生活本来如此。一切都从容、淡然、美好。变化发生时从不大叫大嚷。 不如《看得见风景的房间》那么浪漫迷人,也不象《莫里斯》的同性关系那样挣扎绝望。"Dust" 的婚外恋故事很平常,影片也刻意将一切刻画得不动声色。但就象隐晦的香水,走近了一重一重。 Tony 原本拥有一个完美的大水泡,英国经典电影那种可以入画的庄园。他爱的骑士故事、他爱的妻子、十分可爱的儿子。对妻子的娇宠一遍遍将他的眼神软化成最温柔的颜色。 他的美丽妻子布伦达发现了另外一个更大的水泡,肤浅的城市帅哥比弗,但他可以带她从古书上走出来、享受真实人生。 她灭掉了他的水泡,自己得到永恒的透明世界? 我很喜欢片头的情景:Tony与妻子在海滩戏水,白色瀑布在不远处扑天盖地。 他去印第安丛林探险。带队者也在瀑布的激流中渺小地死去。我不相信Tony找不到办法回来。被拘禁在丛林中,是不得已还是宿命? 在曾经Tony的庄园,衣履重新华贵的妻子礼毕与人携手离去。Tony还活着,但此时二人在彼此心中都如沙,象瀑布中的一叶,无声无息地被淹没到千年万年里去。
①1987年8月《Maurice》在威尼斯电影节首映获奖后,10月《A Handful of Dust》宣布开机,并在1988年夏季上映。电影《Maurice》和《A handful of Dust》的选角导演是同一个人Celestia Fox。她认为James和年轻的Evelyn Waugh长得一模一样(写《A Handful of Dust》这本书的时候,Evelyn的妻子离开了他,使他改信了天主教——嗯——并写了这本复仇小说)。
②在电影《Maurice》上映以后,JW+RG组合名声大噪,很多影迷都期待着他们在《A Handful of Dust》里面重聚。而Dust则是明目张胆地利用了这一点:一些媒体甚至承诺JW和RG会“重聚”,但很明显,JW/RG在这个影片里不是"share each other"而是要“share”克里斯汀·斯科特·托马斯(Kristin Scott Thomas)
③导演Charles Sturridge以及制片人Derek Granger曾因执导了电视剧《Brideshead Revisited故园风雨后》(Granada电视台制作)而一举成名;到20世纪80年代末,英国的独立电视公司面临着特许权续期的问题(这是由玛格丽特·撒切尔的保守党政府决定的),这些电视台的生存依赖于其产品的“质量”。所以,还有什么比用Evelyn的小说改编电影来续写《故园风雨后》的成功更好的方法呢?于是就有了《A Handful of Dust》
④Charles Sturridge随后与《Brideshead Revisited》饰演Cordelia的女演员Phoebe Nicholls结婚。(在电影《Maurice》中,Phoebe Nicholls饰演Clive的妻子Anne Durham。后来在《Clapham Junction》饰演JW角色的妻子)。
⑤进一步混淆:导演Charles Sturridge以及制片人Derek Granger在1991年执导了改编自Forster的电影《天使不敢驻足的地方Where Angels Fear to Tread》(RG/Helena Bonham-Carter)——接着是1992年Ivory更奢华、更受好评的《霍华德庄园Howards End》(JW/海姨,但没有RG)。(电影《Maurice》里也有海姨打酱油)
⑦JW与导演Charles Sturridge是老搭档,曾在多部Sturridge执导的电视剧中出现,包括《Screen One》,《Churchchill's Secrets》,《Storyteller》等等....JW与导演James Ivory也合作过的多部影片,如果算上《A Room with a View》几秒钟的出镜的话,他们合作了四次之多(《Maurice》,《Howards End》,《Cotton Mary》)。Ivory曾经开玩笑地说JW是与Merchant/Ivory合作次数最多的演员....
伊夫林·沃 | 《一抔尘土》 原创 外国诗歌精选君 外国诗歌精选 2018-12-21 16:12
伊夫林·沃 与《一抔尘土》 文 | 索菲 (之一) 伊夫林·沃,被誉为"英国英语文学史上最具摧毁力和最有成果的讽刺小说家"。他出身中上阶层,在牛津求学时即叛逆不羁,是爵士时代纸醉金迷一族的重要成员。立业之初事事皆休,但写书成名后,却宣布皈依天主教,这让主流的圣公会家人及朋友无比震惊。不过这也符合他说的"艺术家应誓不与主流为伍"的思想,符合他后期愤世嫉俗的保守主义立场,如对传统精英阶层的缅怀,对铺天盖地的平民化之鄙弃,对所谓的进步时代以及欧洲左翼人士所推崇的福利社会,持戒备之心。 沃作品繁多,但就其"摧毁力"而言,当首推版于1934的《一抔尘土》(A Handful of Dust),以及1945年的《故园风雨后》(Brideshead Revisited),写尽了没落一代的崩塌,以及新生一代的迷惘。他所构筑的文字世界,混沌癫狂,又充满张力和想象。有人看到辛辣的讥讽,有人看到情感的奴役,有人看到浮世的悲歌,也有人看到惊悚的炼狱。他诉说了自己的家世、游历、工作、立场,意乱情迷犹如病入膏肓,但多半有其自传色彩。
(之二) 《一抔尘土》这部小说,出版于1934年,描述了一场婚姻的葬送,以及随后的生与死,罪与罚。一个生活在庄园里的青年乡绅,经历了妻子离家出走伦敦,儿子坠马死亡,折磨不堪的离婚过程,以及他自己在愤怒悲哀的支配下,冒然跟随一个冒险家,流落于亚马逊荒野,并抛尸丛林的故事。 亚马逊丛林的这个结尾,无比惊悚,同时又意味深长。青年主人公托尼在丛林中遇险,后被老年拓荒者托德救活。托德是白人和土著的后代,会当地语言,控制着一群印地安人。但他并不识字,于是他命令青年每日为他朗读狄更斯小说。没有托德的帮助和允许,青年就无法走出丛林,所以他也就遭遇到无尽的奴役,并且如同之前另一个被捕获的黑人朗读者那样,将在奴役中迎来了死亡。 这个故事其实也反映了沃的人生经历和心路历程。沃新婚不久,即被妻子告知另有新欢,努力无果后,只好离婚,后即宣布成为天主教徒。沃陷入情感牢狱,孤苦无助中,遂向南美内陆进发。迂回曲折,历尽艰辛。途遇一位拓荒探险者,声称要在丛林中寻找一失落文明,怪诞痴狂。沃虽未与其同行,但认为其人有操控之力,如落其手掌,必遭其奴役。沃又曾说,其家父酷爱狄更斯,时常聚集家人,强制听其朗读狄氏作品。沃因此写成短篇《一个喜欢狄更斯的人》。而后创作长篇《一抔尘土》之时,决心以此作为结尾。 《一抔尘土》扬名于世,与这个结尾不无关系。沃曾说,自己曾思考何以有老托德这样的人物,流落于南美丛林,溯本追源,才想到发生在文明社会的事物,想到要书写文明的野蛮人,以及文明人的困局。沃之前的作品,如《邪恶的身体》(Vile Body),描述年轻人置身于流俗漩涡,处处失利的场景,极尽嬉笑怒骂。读者困惑于书中人物,不知他们究竟是有罪还是无辜。而到《一抔尘土》,文风顿改,极尽共情同殇(尤其是故事中妻子出走,孩子夭折后)。当主人公于丛林中沦落为奴,沃更是感同身受,写尽了作为文明人的悲哀沧桑。
(之三) 作为读者,自然关注主人公的命运。恶在滋生,善被惩罚,正派人寻找正义的权利这一系统也被颠覆。那么维护正义道德的底线,到底在哪儿呢?沃似乎用"朗读狄更斯"这个寓意进行了交代。 狄更斯的作品,反映了工业革命之后的"荒原"图景。工业革命自十八世纪六十年代肇始,历约八十余年,至狄氏创作高峰的十九世纪四十年代,已带来翻天覆地的变化,当然除了技术变革之外,主要是社会图景的巨大变迁,比如狄氏在书中要展示的贫寒罪恶。 狄氏的批判现实主义手法,似乎要"写恶扬善",如主人公历尽磨难之后,会由于巧合,迎来美好的结局等;另外,他描写的贫济院以及孤儿,也可能由于小说的影响力,促使社会机构逐步改善贫济院的状况。据此,人们认为狄更斯具有"仁慈乐观"的天性,所以他"不是自然主义式的旁观者。他笔下的现实,乃是受其充沛的感情,人道理想所感染的现实,寄予对弱小受苦者最深切的同情。" 历代以来,作家们创作了作品,有不忘告诉世人自己的文艺理论的,也有闭口不谈自己的创作理念的。前者中有华兹华斯,有艾略特,有劳伦斯,也包括狄更斯。 华兹华斯于1800年《抒情歌谣集》第二版的《序言》中,即出惊世骇俗之语,宣告诗歌要选用日常语言描写普通生活,从而避免"狂热的小说,病态而愚蠢的德国式悲剧,和无聊而夸张的韵文故事。" 1841年,狄更斯即于《雾都孤儿》第三版的序言中,声明自己的写作主张。"我不信任那种对贫寒窘困掩鼻的风雅者,也无意于改变其嗜好;对这些人的意见,无论好坏,我既无兴趣,也不尊敬,我不为他们写作。我豪不掩饰地作此声明,因为我知道古往今来,那些自尊或者为后世所尊敬的作家中,没有一位会让自己屈从于这些挑剔者的口味的。" 同时,狄氏还说:"当涉及到生活中堕落可耻的层面时,我尽量避免哪怕是其中最低下的人物口出污言秽语,这不仅考虑到我们时代的教养,也是我个人的口味使然。" 狄氏的上述主张,可能会让我等震惊。因为他似乎确实具备所谓的人道主义立场,关于为谁写作,关于写什么内容,道德底线的划分,一清二楚。 狄氏提倡的写作理念,当时及之后,有无数拥趸。但是,到伊夫林·沃这儿,却未能凑效。其一,沃一向特立独行,并未多透露他的主张。曾起诉媒体诬谤,另因媒体窥视,一怒之下卖了住所,移居他处;其二,沃一贯执行嬉笑怒骂的眦睚风格,正话反说,反话正说,人们可能并未深刻理解他内心的悲哀,尤其是后期,当他求助于宗教信仰,对战后翻天覆地的社会变革,采取谨慎的保守立场之时。(但是有两次,沃由于手头拮据,不得已接受BBC的采访。沃为自己导演了一场闹剧,真是可怜。)但通过他的只言片语,我们或许能看出一些蛛丝马迹来。比如他曾说,人道主义并不能救世。沃的一生,久受世人诟病,以致未老先衰,更甚者,有几次近于精神崩溃边缘。所以他说的话,想必也是经过反复推敲。
(之四) 狄更斯创作高峰之后约过去百年,沃写作并发表了《一抔尘土》。工业革命泥沙俱下且不说,欧洲也经历了一战。战后像伊夫林·沃这样出身中上阶层的年轻人,因为未能赶上战争一展宏图,而忧心仲仲并成为失落的一代;雪上加霜的是,战后因为征收高额遗产税,这些年轻人所属的权贵阶层也迅速崩塌;加上爵士时代的女性解放和科技带来的声色犬马,现在他们有更多的理由沉溺于年少轻狂的生活方式。这一点在《一抔尘土》所描述的伦敦生活可见一斑。《故园风雨后》也有较大篇幅,着墨狂风暴雨式的社会变革,带给这些年轻人的颓唐生活 (写作这部作品之时,已是二战结束,沃经历了漫长无为的军旅生涯,对自己衰落的阶层更有着举歌当哭的心态,同时观察世情的眼睛,更加刻薄疾俗。) 所以对于沃来说,他并不秉行狄更斯的创作规范,如"美的德行能够在任何逆境中生存下来,并最终取得胜利";也不回避"狄氏叙事"的禁忌,即"尽力避免让哪怕其中最低下的人物口出污言秽语"。如果说狄氏提倡"书恶以扬善"的人道主义救赎之举,在沃看来,无恶可以不书,而且恶要书得彻底才好。为此,沃的作品多次受到天主教会的责难。 沃的社会,与"狄式社会",前后百年,相差自然悬殊,更重要的是,两次世界大战,都策源于并且横行于欧洲,沃的世界,早已是伤痕累累。战后展开的世俗化进程,更使沃深刻反思:如果人道主义不能救赎人们,到底什么能担当此责? 这一点,可以从沃在《一抔尘土》的故事设置上,看出端倪来。小说结尾的"朗读狄更斯"可以看作是一个警世的预示,有着深刻的含义。 沃在小说中的主人公,经历过两种生活,在文明世界的生活,以及陷落在丛林的生活。这两种生活都没能给他提供出路。实际上还有第三种选择,那就是求助于宗教的生活。沃曾说,"没有宗教的生活,是让人无法理解的,也是让人无法容忍的。" 故事中的老托德,母亲是一位土著,父亲是一位英国人,不过是一个"野蛮人",他可能就是沃所谓的文明社会的野蛮人,在丛林担当殖民者的角色。老托德自己也是一位控制当地土著的殖民者,不过他没有受过读写教育,因而退化成彻底的"野蛮人"。有趣的是,这个"野蛮人"现在奴役着主人公这个文明人,这是个荒唐的悖论。主人公为什么会流落到这个地步?还不是因为他在文明社会的种种遭遇,导致他自我放逐至此的?他走上这样一条自毁的道路,源于他指望能通过远走丛林,获得救赎。现在事实证明,不能!小说中老托德带主人公去看望那个黑人朗读者的坟墓时,曾与他谈及宗教。意味深长的是,托德在土坟上插上一个树枝作的十字架,意味着死者为这个朗读过程的献身。 故事中主人公是信教的,可是他现在应该更深刻地反思他的信仰。所以沃的故事不仅针对不信教的读者,也针对信教却未能彻底反思信仰意义的读者。因为只有迫切需要灵魂摆渡的人,才真正理解信仰的意义。 正如小说中所述,老托德说他收藏了一整套的狄更斯,故事之多,几年之内都读不完;又说他健忘,需要不断的重复倾听这些故事,才能记住所有的细节;又说主人公比起已经去世的黑人朗读者,读得更好,解释得也更清楚...... 这个一个关于人类社会的书写与阅读的故事,关于记忆与遗忘,关于殖民与奴役,关于历史与反思的故事,它会循环往复地进行下去,只是,如老托德所言,不要担心,"狄式叙事"总会峰回路转,最后总能以惊喜收场。而沃的这个故事,却以一种残酷的悲剧告终——主人公最后不堪奴役,于去国他乡,抛尸荒野! 而沃,也不动声色地,以一种极度疏离的方式,以这个血淋淋的故事结局,宣告"狄式叙事"的寿终正寝——即狄式人道主义关怀的终结;狄式道德制高点的终结;狄式写作规范的终结;以及,工业革命以来西方文明的末路穷途,和没有宗教救赎的灵魂的穷途末路!当然,更不要提一场男女情事的终结,一场现代婚姻的埋葬,以及它给主人公带来的灭顶之灾!
(之五) 沃的保守主义立场,并不是空穴来风。保守主义的要旨其实也简单。其一:认为社会是一个有机体,比如家庭、学校、教会等,应相依相伴;其二:社会发展是连续的,维护连续性的是伦理、宗教等传统观念;其三:反对纯理性的乌托邦理想。这一点埃德曼.伯克早就阐明。因为社会发展遵循的是长久以来的渐进模式,自然发展的传统观念应作为立身处世的依据,而不是激流勇进的革命或狂风暴雨式的乌托邦理念。伯克的《法国大革命感想录》,循循善诱英国人应尊重传统,明白缓慢渐进的事理,可以说是预见了后来发生在法国的血雨腥风宿命。而后托克维尔的《旧制度与大革命》,也洞见了乌托邦的破坏作用。在法国连续不断的革命事件中,出现了很多荒诞离奇的情节,除了世人皆知的断头台,还有拆除教堂,驱逐修女教士,并强制他们与人结婚等。 沃并不掩饰自己的保守立场,更没有在风起云涌的社会变革里,试图违背自己的良知去顺应潮流。要说他无知无谓,不怕遭人唾弃,倒不如说他固执顽劣,坚守信念。战后的欧洲重建了秩序,可是让沃无比担忧的则是落在极权政权手里的东南欧天主教徒们;六十年代的天主教会改革,如允许用方言代替拉丁文做弥撒,也让沃左立不安。另外,国内工党执政,力推福利制度,更让他寝食难安。当然,当时丘吉尔没有在大选中胜出,倒也让沃高兴了一阵,因为"如果他上台了,那我就得为保守党背负种种不光彩了。" 对于誓不与主流为伍的沃来说,批评与愤世已成了他的习惯。所幸沃很快离世,这样他就无需目睹六十年代末期,席卷英伦的青年运动了。 阿兰·德波顿(Allain de Botton) 在论及世俗文化如何学习宗教文化时,曾提到以下几点:现代教育仅提供知识,而宗教试图救死扶伤,为灵魂提供慰藉;普通人喜新厌旧,贪图不止,而宗教不厌重复,于仪式中习得大义;世俗生活混乱不堪,而宗教按照日历安排时间,如见月思悟,认识乾坤之大我之渺小,宇宙常在生命易损的道理;常人喜欢胡言乱语,而宗教看重讲演明辨,增进事理;俗人常常身首分离,出尔反尔,而宗教讲究灵肉合一,身心协和;现代艺术为艺术而艺术,而宗教提倡艺术要明理申义;世俗人士我行我素,一盘散沙,而宗教看重社区生活,团体友谊。 沃的文学创作立场,应与他的保守主义及宗教理念等密切相关。只是如沃所言,他所擅长的英语语言只能被用来写作,早年学的拉丁文希腊文所忘无几,但训练的方法也可用来辨析是非。至于数学理工等,那不是他的擅长,所以也不能用来经天纬地,治国安邦。沃倒是个明了自己缺陷的人,所以怎么能说他狂妄自负呢? 沃曾为这部小说反复考虑过标题。几个选项都弃之不用,最后定"一抔尘土"为题。立意来自艾略特的《荒原》第一章"死者的葬礼",原诗句为"我给你一抔尘土,你便知什么是恐惧"。 Evelyn Waugh (1903-1966) "...I will show you something different from either Your shadow at morning striding behind you Or your shadow at evening rising to meet you; I will show you fear in a handful of dust." The Waste Land, T. S. Elio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