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ome New

恍惚的人 恍惚の人(1973)

恍惚的人 恍惚の人(1973)

又名: Senile Person / Kokotsu no hito

导演: 丰田四郎

编剧: 松山善三

主演: 森繁久弥 高峰秀子

类型: 剧情

制片国家/地区: 日本

上映日期: 1973-01-15

片长: 102分钟 IMDb: tt0262549 豆瓣评分:8.5 下载地址:迅雷下载

简介:

    信利带着妻子、儿子,用父亲茂造和母亲生活在一起。信利一家人在正房生活,信利的双亲则住在偏房,虽然处在同一屋檐下,但其实两家人之间并没有太多的交流。一天,信利的母亲去世了,知道此事信利才知道,原来父亲患有严重的阿兹海默症,而自己身为儿子竟然对此一无所知。

演员:



影评:

  1. 这是鸳鸯锅的第3份清汤
    昨日停电,来食昨日份啊
    鸳鸯锅常年营业



    昭子一家住在东京杉并区,她在法律事务所做打字员,丈夫立花信利也是个靠工资过活的人,儿子阿敏还在读高校二年级。在院庭的另一所房子里住着公公茂造和婆母。昭子是家庭主妇,既忙着上班,又得忙家务。婆婆突然去世,昭子她们才发现公公茂造已经患有老年痴呆症。没了妻子的照顾,茂造病情越来越重,她们只好让茂造搬到正房和自己一起生活。生活的重担压得昭子缓不过气来……
    影片改编自日本作家有吉佐和子的同名小说,故事涉及到怎样对待老人、妇女参加工作、日本家庭制度、老人怎样对待自身等一系列社会问题,许鞍华名作《女人四十》即翻拍自本片。

    【恍惚的人 Kokotsu no hito】



    导演:丰田四郎
    编剧:松山善三
    主演:森繁久弥 / 高峰秀子
    类型:剧情
    制片地区:日本
    语言:日语
    上映日期: 1973-01-15
    片长:102分钟

    女人四十与恍惚的人

    那时我刚过了成人礼,妈赶到学校说:爷爷老了。
    老师准了假。
    没翻草席、没看棺椁,没多问、没回答,呆得远远、言语上提防着——他还在,只是被藏了。初时还在人间,后来真的只是梦里了。
    老了?直到爷爷离世,我脑海中才渐渐有了衰老和死亡的概念。
    这次要推介的《恍》片,导演丰田四郎——一个瘦弱体虚、曾被人说活不过20岁的小矮子,因身体素质原因,幼年时即对死亡有了意识,指导起这类关乎“爱、衰老、死亡”主题的影片也是得心应手。

    [img=3:C]电影《雪国》(1957)拍摄现场,
    导演丰田四郎(左),琴[/img]

    茂造孩童般蛮横,不许立花吃蟹
    看过的几部丰田的古装片都是彩色,现代片倒全是黑白,《恍》较丰田《雪国》、《墨东绮谭》诸片,画面景别大体近了些、镜头运动也多了起来,虽失了丝意韵,倒更显活泛,气质依然冷峻、平实。
    影片重心设在昭子(高峰秀子饰)和公公茂造(森繁久弥饰)的关系演进上。
    开宗明义:雨中昭子遇到茂造,将其送回家,娴熟的镜头纵深运动勾勒出时空立体感,把观众视线聚焦在两位主人公身上。
    恍惚的人——茂造搬来,对昭子来说,家庭上、工作上,都是压力。
     昭子丈夫立花(田村高广饰)提起茂造行止怪异,昭子“诶?”表示惊异,镜头由全景切到昭子儿子敏的特写,镜头再依次移过立花、茂造、昭子脸(茂造置身后景被虚化,余三人为实)、最后借由昭子视线移向茂造,茂造脸变实。镜头处理意含这时的茂造还并未融在昭子家,也将昭子、茂造关系捡出来进行强调。
    茂造孩童般蛮横,不许立花吃蟹:
    第1镜,茂造持筷敲桌特写,孩童态尽露。一盘鲜蟹被昭子双手奉上桌,镜头随茂造手上移,后景露出微笑的立花——他也要尝鲜。镜头拉开,画面现出昭子、茂造、立花三人,本是和谐景致,立花已抓起蟹的手却被茂造拍开,气氛骤变。
    镜头切到吃蟹的茂造、讶然的立花的仰拍特写。
    第3镜给尬然看着丈夫的昭子特写:(昭子坐,立花站):“老公,蟹还有,你吃吗?”
    第4镜切到茂造吃蟹的大特写,镜头停留达15秒,声效突出吃蟹声质感,画外立花:“不要了,已经不想吃了。”积到最后一镜,画内画外终成张力,又透出昭子的隐忍和无可奈何。

    第3镜中的昭子
    第3镜中的昭子


    接下来是影片对昭子工作环境的刻画。繁忙的人流、车流,昭子置身人群等待信号灯,三个极富动感的打印机忙碌的特写镜头,被黑压压的书填满的书架,几组镜头看得人透不过气来。打印机不绝的噪声中,昭子工作在后景被满架书堵着,身前身后被男、女同事填满画面的逼仄空间里。第1个用中景表现事务所环境的镜头长达2分10秒,导演通过对昭子男、女同事走位的安排,使镜头不致乏闷,又让观众在感到昭子工作压力深钜之余,可从中觅得些许呼吸。
    之后茂造和家人的矛盾不断升级。睡梦中的昭子被茂造吵醒,得去照顾他小便,镜头由全中近间景别的递进、室内空间的封闭给观众以慌乱之感。昭子不得已扶茂造到院中小便,镜头切以全景展现,夜晚皓月当空,观众情绪又在导演调度间转为冷静。

    昭子扶茂造到院中小便
    昭子扶茂造到院中小便


    熟睡的昭子再次被茂造惊扰后,终于爆发了:她砸向丈夫枕头,埋怨他没用。镜头对向背身同丈夫倾诉的昭子,这段处理让人想起杨德昌《恐怖分子》中郁芳对丈夫诉苦一场戏,合景合情。而反观许鞍华《女人四十》中开场不久阿娥的哭泣,情绪没攒起来,设计得缺乏说服力。

    昭子对丈夫诉说情绪
    昭子对丈夫诉说情绪


    埋怨有什么用呢?公媳还得磨合。
    一心想送茂造去敬老院的昭子对公公态度转变是在又一场雨天,茂造驻足流连于玉兰花丛。朦胧的花叶间,雨露滑过,昭子和茂造融于一画。温馨平和的主题音乐里,昭子看看公公,再看看花,镜头向昭子推进,音乐情绪化为人物情绪。下一镜切到远景、深巷里,昭子为茂造撑伞前行。这段雨天镜头用的还是景别递进,层次有致,勾人情绪。
    音乐也衬得切,尤其是用到雨天,效用更大。若是拿掉音乐,气氛则变成清冷惆怅,另一番面目。不过,这样的处理难免有刻意、煽情之嫌。不单指此处,若是全片音乐再敛些,镜头再远些,特写再少点儿,味道会更隽。

    雨中,茂造对昭子表示不想去敬老院
    雨中,茂造对昭子表示不想去敬老院


    丰田四郎,大概真的被人忘了
    囿于篇幅,就唠叨在这儿,片子精彩处不少,有心人不妨找来看看。

    对了,今年还是丰田四郎导演去世四十周年呢。同列日本东宝公司四大巨匠导演,黑泽明、成濑巳喜男誉享国际,稻垣浩也会偶尔被人提及。

    至于丰田四郎,大概真的被人忘了吧。

    这是一个六人合写的影评专栏,
    每一期会有同一个主题的两部风格截然不同的电影,
    每周一期,
    分别在周二晚和周四晚跟大家见面,
    昨日因停电未能如约供食,抱歉
    红油|辛辣可口 酣畅淋漓
    清汤|淡而不寡 意蕴悠长
    各位看客自行食用


    文 | 青门好风景
    责编 | 三十三杠一
    设计 | 肖紫薇
    头像绘制 | 何馨雨

    欢迎投稿,投稿邮箱:[email protected]
  2.        子曾经曰过:“唯女子与小人难养也”。于丹教授别开生面的把“小人”解释为了“小孩子”,大意是说女人和小孩子拥有相同的性情。如果按照于老师的理解,夫子的话改成“唯小人与老人难养也”则更为贴切,因为老人在行为和心境上和小孩更加接近,照顾老人需要比照顾小孩付出更多的爱心与耐心。电影里敏说的非常直接:“不是小孩,是动物。就像狗和猫一样 只记得自己需要的对象”。

        有吉佐和子的原著小说发行过百万,在日本引起了广泛的反响,促进了日本政府对老年人问题采取相应的措施。小说可以作为如何家庭护理老年痴呆症患者的第一手资料,同时还涉及了政府如何应对老龄化问题,如何赡养老人,老人的生存价值,日本以父子为纲的家庭制度等诸多社会问题。

        电影没有像小说一样背负过多的社会责任,更富有人情味。电影削弱了对以男人为中心家长制度的批判,电影里作为丈夫的立花信利不再天天惦记假牙问题多多少少还是承担了一些家庭责任。因为昭子的过失致使老人差点死亡的剧情被省略不少,而增加了老人把粪便涂抹到自己身上的情节,这让电影平静中又有些幽默感。一个很巧妙的设计就是大学生夫妻的出场时间被大大提前,通过年轻人的激情与活力更加反衬出老人的寂寞孤独。

        高峰秀子饰演的昭子是个非常立体的人物,不单纯是一个孝敬公婆的贤妻良母形象。因为公公以前对待自己并不好,经常无端苛责,所以昭子在最初侍候公公的时候也是心有不甘。后来昭子在工作、家务、老人的重重压力下不堪重负,也积极张罗着把公公送到敬老院。因为过失致使老人差点得肺炎去世,才让昭子最终下决心:“虽然过去茂造的存在曾使自己感到厌烦,可是从今以后,自己还是要让茂造尽可能活下去”。高峰秀子把昭子的心路历程演绎的非常到位生动,没有让人物形象流于表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