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ome New

大甩卖 Everything Must Go(2011)

大甩卖 Everything Must Go(2011)

又名: 拍卖人生(台) / 万事成空 / Neighbor for Sale / Pronto Para Recomeçar

导演: 丹·鲁什

编剧: 雷蒙德·卡佛 丹·鲁什

主演: 威尔·法瑞尔 丽贝卡·豪尔 斯蒂芬·鲁特 迈克尔·佩纳

类型: 剧情 喜剧

制片国家/地区: 美国

上映日期: 2011-04-27(翠贝卡电影节) 2011-05-13(美国)

片长: 97分钟 IMDb: tt1531663 豆瓣评分:7 下载地址:迅雷下载

简介:

    尼克(威尔·法瑞尔 Will Ferrell 饰)只是一届小小推销员,在为公司做牛做马16年后,他非但没有得到晋升,反而落得了被残忍开除的下场,而尼克所获得的遣散补偿,竟然只是一把小小的军刀。老天爷似乎存心要和尼克作对,失意的他回到家后,眼见出现的景象简直让他抓狂。原来,妻子对终日浑浑噩噩的尼克失去了信任,她将他的所有家当扫地出门后更换了门锁拒绝再与尼克相见。

演员:



影评:

  1. 一个酗酒成性的中年男人,尼克,被公司解雇,回家时发现妻子换了锁,也离开了家,把他的东西都扔到了门前的草坪上。他们没有孩子,有一池鱼,大概是外出旅行时带回的名贵品种。
    尼克在草坪上的物品堆里,边喝酒边住了下来。
    一个黑人小孩在他旁边晃悠,尼克的车被公司收了回去,骑着黑小孩的单车出去买酒,顺便给黑小孩带回可乐和零食。他们像对难兄难弟,一起在早晨吃烤熏肉,一起把东西标价卖出。
    还有个新搬来的邻居,是个怀孕的女摄影师,在尼克酒瘾发作却无酒可喝的深夜,递给他一杯水,和几片药,等着他好些了,再回家。

    都是很寻常的情节,尽管放在一个有点荒诞的背景里:看上去劳朴沉稳的酒精依赖者,和一堆乱糟糟的杂物一起,住在自家门口的草坪上。
    杂物中有他父母的旧唱片和简易相机——都成了美国人意义上的“古董”;有他高中时代的纪念相册,里面有个女孩子写到:你的好心肠是一颗钻石。
    物品都卖掉了,酒也戒了。妻子托人把家门钥匙和离婚文件交给他,说房子得归她。或许他不得不重新开始一段人生,就像女摄影师在他的提醒下离开太阳城,重新开始自己的婚姻生活。

    电影散场时,我挺诧异:就这么完了?转念一想,又觉得,这就是一个完整的故事呀,像从日常中随手剪下了一段,放到黑暗的放映厅的大屏幕上。
    没什么惊心动魄的大事,也不需要有。
    你喜欢这个电影却不会去推销它,就像你度过了平淡而若有所思的一天也并不觉得有必要重复一遍。
    影片末尾,尼克把一箱《花花公子》杂志作为礼物放在另一对邻居门口——
    你如果在家门口的草坪上生活过,你就难免会得知邻居夜生活的秘密。人们藏在自己的房子里,你不必去揭穿他,也不必吝啬一个善意的玩笑。

    这些都不算暴露情节。因为你知道了一个人一天的生活,却仍然难免对生活本身带着你本来就有的茫然与期待。
  2. 在电影院看过一遍,通读过两遍剧本,又买了盘看了一遍,依然感触颇多。总体而言此片远远没有得到他应该有的重视,哪怕在独立电影界都没有,非常可惜。

    编剧:4.5/5
    这个故事的文学性可谓当年最佳:平淡,残酷,真实。或者说,是因为真实所以才平淡而残酷。人物的发展非常舒服,可以说是剧情片的典范。每个场景都写的很完美,冲突明显,对话中的人物内心展现丰富,偶尔的喜剧点恰到好处。简直是完美的剧本!如果我有一天能写东西谢成这样就死而无憾了!!当然这不是所有人都喜欢看的片子,文艺范太重,剧情微缓慢。

    如果你们有幸能买到A区的盘的话,被删减的场景也是一个个都写的很棒。

    表演:5/5
    人物,人物,全部是人物,甚至连剧情都可以不需要,就只是表演。有很多场景的情感冲突是非常难演的,但是演员们完全到位。Will Ferrell真心惊为天人了,Rebecca Hall也是,小黑孩也是。这才是电影应该有的表演,真实的表演。

    画面和美术:4/5
    看上去没难点,但是任何一个做摄影的都能看出这片子用光的考究,尤其是那几场夜外的戏,真是舒服!最后甩卖的magic hour好看死了,色彩控制也不错。毫无瑕疵,实属不易。

    剪辑:4/5
    有很多小的笑点,效果好不好全在剪辑节奏上,而这片子剪的格外舒服,很满意!

    音乐和音效:4/5
    插曲的选择很有匠心。环境音把握的很好。

    整体:4.5/5
    这是一部在技术上没有瑕疵的电影。有很多人觉得这片子矫情,闷,无病呻吟。我想这大概是因为他们不愿意承认这可能就是生活的本质。每个人都有对生活的恐惧,而这片子恰恰把我们所惧怕的赤裸裸的表现在我们面前。有人选择挂上窗帘,不愿看到这种自己可能的未来,而有的人则能从这种可怕的未来中咂摸出点味道来。能喜欢这部电影的人一定是敢于接受生活的可怕的人,甚至接受了之后还能好好的笑一笑。
  3. 这部电影是谈人生的,显然。我的一个朋友说,没有谈好。并不是谈人生没意思,而是这片子谈得没意思。
    让我们先放下雷蒙德卡佛的原著。
    朋友的意思是,成人本可以为所欲为,却最终选择缴械投降。尼克本可以爆发,哪怕不是像《城市英雄》里的道格拉斯,至少也应该宣泄出情绪。
    关于为所欲为,我不知道一个普通人如何可以做到。一个普通人,中年人,为了养家要在社会面前处处讨巧,稍有不慎,或者是上头有人稍有不爽,立即就没饭吃。如果他可以不用工作就有钱,那当然可以为所欲为。问题是,这种机会不是人人都有。当你选择要过正常的生活,你就要为此付出代价——你会失去你所珍视的自由,尤其是对于男人——男人几乎都是长不大的,尤其在现在,索性拒绝长大。为了吃饭,人就要屈从于社会秩序,这是目前的游戏规则。所以本片的意义就在于,告诉大家,在你的人生无比操蛋时,你可以先无序一段时间,卖卖旧货,叙叙旧情,喝喝啤酒,打打棒球,做做好人——但你最终还是要回归有序。这就是为朋友所憎恶的“接受”、“俘虏”、“长大”。人就这么一辈子,不能“为所欲为”,确实相当可惜。一辈子当个小螺丝钉,小棋子,随时被抛弃、背叛、伤害,无论作何“努力”,面前的大山岿然不动——然后无数励志学成功学告诉你,rule1,rule2,告诉你,你改变不了世界,但你可以改变自己,告诉你,即使在你最无能为力的时候,你仍然可以选择做“最好的自己”。这些都是狗屁。尼克都rule17了,他的人生依然悲剧。真相是,世界确实不可改变,但人同样不能改变。这是人的失败。
    这电影还有一重意义,就是明确指出,每个人都在自欺。酒壮怂人胆,尼克鼓足勇气说出孕妇一直在回避的问题,也包括其他邻居的问题。大家都很有默契地逃避自己的困境,这些困境可能是自己不断错误的选择所堆积起来的顽疾,要推翻就等于推翻自己,否定自己,而且代价巨大。所以孕妇才会气急败坏地fuck you。尼克没义务充当人生导师,他只是随便聊聊。你以为我流离失所就不正常吗?你们所有人都是。片尾孕妇老公变成好男人,这是极大的败笔,电影可能还是为了维稳,和谐。
  4. 难得一见的好电影,可以打动人到流泪。if you are not weeping, U must be a buster~!
    这才是电影,讲人,讲人性,讲经历,讲人生。。。
    让我们从纷繁复杂的生活中用90分钟体会人生。
    everything's gonna be lost, even though U R so low or so high, you are unmarried or divorced. selling old stuff is a good idea. it means U don't have to carry it anymore and won't see it again. so it won't annoy U still.

    maybe we all need to have sort of this spirit to cut-off the the crap and move on and 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