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ome New

无情战地有情天 A Time to Love and a Time to Die(1958)

演员:



影评:

  1. 第24届法罗岛电影节第3个放映日为大家带来主竞赛单元的《无情战地有情天》,下面请看场刊影评人们毁誉参半的评价了!

    @米米

    有情饮水饱,在战争面前还能好莱坞浪漫。

    @carter

    总是这样,越怀念越美好,越怀念越美好

    @小植野

    以德军士兵的视角出发,其实也就是一部中规中矩的反战争宣传片,没啥出彩的地方也没什么过失之处。

    @小宁波

    虽然是无情的战争,但是战火中的爱情母题还是有非常浓重的旧好莱坞之味。故事陈旧乏味,没有历史的厚重之感。虚假的废墟场景也减轻了战争的残酷感。男主的演技拙劣到令人发指。

    @Rightchi

    看着有点不像好莱坞电影;尤其是除了开头和结尾,剩下的时间都是恩斯特在德国的各个废墟中来回游荡,特别的欧洲电影。那结尾也像在开玩笑一样。当然这有点废话,毕竟道格拉斯本来就是德国人。

    @Joyside

    雪地中的尸体投射出的散逸灵魂残留的诗意使人悲伤却又无能为力,或许人类的痛苦只能在轮回中谴责和回味中忏悔,片子的冗长使得我更加难过。

    @消亡之人

    本来是很喜欢的。 为苦难中的人们保留尊严、生趣和爱,又和当下的语境如此贴合,可能正是这种时局下最需要的那些东西。女主为了追逐自由不惜在轰炸来临时拒进避难所,其实也和学校最近的商圈就有疫情时,我和室友坚持翻墙出校骑自行车的心态一模一样。 可是爱情主线以外的一切都那么僵硬,甚至是对纳粹德国刻板猎奇的想象。而片尾那一枪又将这种时局下个人能做出的微小努力全面否决……

    @donnie

    其实前半段挺不错的,关于士兵回到德国家乡时发现的种种现实,一个幻灭的过程,也是产生新幻想的过程。越往后越美国就是说……这个结尾很巧妙,不得罪反战人士(德国男主死了)、也让男主角前后有转变和启发(更人道了,放走敌人)、而且还至少给了他一个孩子,美国人真的很会不得罪观众。借助女性的角色表达了许多对战争的愤怒和怀疑。

    @脏脏豆

    結尾太讓人心驚和悲傷了,溫柔和天真在戰場上是軟肋和不必要的,包括思考。但是我相信,他沒有後悔打開那道門,他衹是在嘆息恨比愛更持久,愛的護照在戰火紛飛裏衹能隨著流水消亡。

    @热情华夫饼

    A time to love and a time to die. 在两种恐惧的夹缝中存活的人们,永远不会结束的流离、噤声和躲藏。但恐惧越是强烈,就越去坚信爱,免于被规训成以恶为职责的战争机器的命运,纵使早已注定因此而死。我们无法用个体去对抗一个时代的倾覆,却还是可以选择保留自己的血肉之躯,不让自己变成毫无情感的钢铁。只有这样,等到它终于倾覆并开始朝反方向前进的时候,我们至少可以用血留下印记,而不是放任自己变成加快倒退的耗材。

    ##第3日的场刊将于稍后释出,请大家拭目以待了。



  2.     《无情战地有情天》虽然是一部美国片,但剧组中的许多骨干是德国人。其中编剧不是别人,正是《西线无战事》的作者雷马克,而导演则是德国名导道格拉斯·塞克。

        看片名就知道这是一个讲述“战争与爱情”的故事。剧中以一条爱情线索串连起了整个故事,但又不像《珍珠港》那样让爱情喧宾夺主。爱情不是控诉战争的辅助,战争也不是爱情悲剧的布景,两条主线相辅相成,让战争的残酷性得到了升华。所以这部作品不但适合喜欢战争片的男性观众,也适合喜欢爱情片的女生。

        当年看了描写一战的《西线无战事》,深深地被影片折射出来的反战思想所震撼,一直就想着雷马克会不会也写过关于二战的作品,后来得知他不但写过,而且还被拍成了电影,我就毫不犹豫地网购了这部作品

        雷马克不愧是真正体验过战争的人,他看待战争的角度不像其他人那样浮于表面的谴责,也不故作深奥地装逼,而是切切实实地描绘出了战争的非理性,甚至是以理性的方式去解读非理性。

        《西线无战事》给观众展现的是一个又一个的地狱。保罗一行人怀着报效祖国的热情踏上战场,不料那里带给他们的只有恐惧和死亡,战友们一个个相继死去,到了最后他们都不知为何而战。
        保罗在一次战斗中负了伤,本以为脱离了战场到了医院,他就能获得安宁,可医院是一个更可怕地狱,到处是呻吟声,断手的、断腿的、失明的、终身残废的数之不尽,更要命的是因为伤员太多,床位经常不够用,而医生、护士、药品也严重缺乏,为了保持床位数量,一些伤势严重的人员被拉去特别室“处理掉”……
        保罗本以为到了“和平地带”,就能获得安宁,可这里比战场和医院更恐怕、更叫他恶心。从来没上过战场的市民们,一个个拿着地图“运筹帷幄”,争论着战争应该怎样怎样打,才能顾全“大局”。大人们正在用军国口号鼓动孩子们到战场上去送死,当保罗对此提出抗议时,孩子们非但不理解他,反而骂他不爱国、胆小鬼……

        在现实中,雷马克也曾被人说成是胆小鬼,只因不敢上战场才喊反战,这话完全是井底之蛙的看法,雷马克在一战中数次负伤、还曾拼死抢救过战友,他这一生,无论是从军人、还是从反战的角度,都是一个英勇之人,绝不是懦夫、或者只会天天躲在安全地带喊爱国口号的小丑。
        《西线无战事》对战争的态度并非“害怕”,而是“厌恶”。剧中保罗在一个法国士兵面前的自白,正是一种超越民族的世界观。
        历经了战争带来的各种折磨后,保罗恨透了冷血的医院、恨透了这个病态的社会,他选择了重新返回战场,宁愿到前线去自取灭亡,那个当初令他恐惧不已的鬼地方,才是他的心灵寄所,至少那里有与他同甘共苦的朋友们。

        小说版及79彩色版《西线》,保罗死后,因为那天德法“停战”,两军没有发生激烈战斗,只有零星的枪声(可有一枪却打死了保罗),在这天德军前线司令部的战报上,清楚地写着:“西线无战事”。
        这就是作品名称的来源,对整个故事炮火不断的最大讽刺。

        《西线无战事》当年给我带来了强烈的心灵冲击,片尾的墓碑画面中间,死去的人们一个个一脸茫然地回头,当初的他们并不知战场的险恶。

        这股震撼使得我对《无情战地有情天》有着特别的期待,整部片子看了下来后,它让我感到意外,但并没有失望。

        《无情》的叙事风格完全不同于《西线》,它不再刻画血腥的枪林弹雨,格调更为平静。影片对德军的批评含蓄而尖锐。

        《西线无战事》主要描写血淋淋的战场生活,而《无情战地有情天》则主要描写战场以外(实际不是“以外”)的生活。

        说来也是,雷马克对战场的思考,在《西线》中已经得到了最大体现,并没有必要换个时代重说一遍,所以在《无情》中他换了个思考角度。

        这两部影片都能唤起你对主人公的同情,但并不是那种拙劣的“德国人民也是战争受害者”的同情,则是对小人物被整个历史所绑架的同情,个体的愿望在集体的失控面前显得如此的苍白。

        《无情》的剧情中频频出现空袭警报和城市被盟军炸毁的画面,但它并不同于《再见萤火虫》那样一味地强调平民受到的伤害,这部影片的视角非常特别,更偏重描述警报给人们的日常生活所带来的影响,工作、散步、吃饭、与女友约会,这种在和平时期让人习以为常、理所当然的事情,总是被警报声中断,日常生活根本不得安宁,让人倍感和平岁月的珍贵。

        《异域孤军》中,战友们在玩吹牛游戏的时候,邓克保“吹”了一个让所有人都为之下泪的“牛皮”:在一个安稳平静的家里,每天都陪着家人一起吃三餐……
        比《异域》早拍几十年的《无情》,不也是传达了这种价值观吗?

        大概也只有雷马克这种真实体验过战争的人士,才能在当时用这么“特别”的视角看问题吧,而他这种对战争时期日常生活的另类思考,往往被其他战争片所忽略,日本虽然拍过不少关于东京轰炸和原子弹的影片,却也没怎么触及到了这一点,即便有触及也显得概念很模糊。

        《无情战地有情天》还有一点是很难得的,就是同情了苏联人。对德国人来说,这是对战争的反思,而对美国人来说,当时处于冷战期间,能够在普遍敌视苏联的环境中怜悯一下俄国人民,已属不容易。

        而雷马克对战争中的仇恨和疯狂也描写得非常到位,苏联人不因你的拼死相救而不记恨你,德军士兵们对同伴的自杀表现得无动于衷,某些军官炫耀着自己对弱者的蹂躏,饱受空袭的普通民众变得麻木不已,深爱孩子的母亲们把眼泪挥在送孩子上列车、而不是控诉不义上……战争的疯狂已经将众人的心扭曲得不成样。

        总的来说,雷马克的《无情战地有情天》和《西线无战事》,两者的叙事方式虽然不同,但却异曲同工,同样达到了反战目的,直视了人性的脆弱面。

        纳粹上台后,实行(和谐字眼),对文化人进行(和谐字眼),许多文化人因(和谐字眼)不得不离开心爱的祖国,辉煌灿烂的魏玛影坛遭到了极其严重的毁灭。

        雷马克因为宣传反战思想,被迫逃往国外(他的妹妹后来在战时因反对战争而被判处死刑)。导演塞克因其天才受到了小黄(戈培尔)的赏识,但为了保护犹太妻子,他最终还是选择了出国。

        这两人只是德国本土受害人中的冰山一角,如果要列一个名单的话,它可以长到与我国的(和谐字眼)相比。从中你可以看到魏玛时代德国文化人的创造力、以及纳粹对德意志文明的破坏力。

        可你要知道,用十几年的时间来破坏文化,不代表你只需十几年就能重新创造它,所以二战后德国电影的水平一落千丈,很长一段时间内都没能恢复元气,极(和谐字眼)毒害之深一目了然。

        有些人换了国籍,可他们依然深深地爱着自己的祖国,雷马克和塞克就是这样。有些人留在国内,却干着卑鄙无耻的事,他们摧残着本国的文明,束缚着本国的思想,是文化上的卖国贼,戈培尔就是这样。

        最后,就以《西线无战事》的一段名言来作结尾吧:

        “这不是一次谴责,也不是表达内心的忏悔,更不是在描述一场冒险,对于那些经历过生死的人来说,战争绝不仅仅是冒险。有这样一群人,他们虽然侥幸从战争中生还,但还是被战争毁掉了,战争给他们留下了难以磨灭的痛苦记忆……”
  3. “你们要进窄门。因为引到灭亡,那门是宽的,路是大的,进去的人也多;引到永生,那门是窄的,路是小的,找着的人也少。”
    ----《圣经:新约马太福音》7章13-14节。

             恩斯特拿着那封信,走在战地的泥泞里,伊丽莎白告诉他,他们有孩子了,她会按着他给的地址去找他的父母。恩斯特厌倦了这场看似永无止境的战争,厌倦了自己像野兽一样活着,麻木地杀人,麻木地被仇恨,伊丽莎白说:“我在河边遭空袭的树下给你写这封信,树正在成长,它活过来了,就好像它从来没被惊吓过一样。你说我们必须像那样,我们也的确这样了。”
            是的,他们艰辛地在这个充满着仇恨的世界,努力地校正着自己的灵魂。爱情,似乎从来没有过如此深远的救赎的意义。
            
            恩斯特是突然得到三个星期探亲假的德国士兵,伊丽莎白是恩斯特家庭医生的女儿,她的父亲因为怀疑纳粹的统治被投入集中营,生死未卜。伊丽莎白守着已经被盖世太保的红人侵占的房子,艰辛度日,等待着父亲的归来。
            他们是注定要相逢的,对吧,否则,我们期待什么呢?
            喜欢他们第一次的约会。恩斯特被自己的同学、现在的州长大人好好地款待了下,尽情洗了个澡。他们来到荒败的河岸边,伊丽莎白闻见一阵丁香花的香气,诧异这年的丁香为什么开得这么早。恩斯特有些尴尬,他不太好意思说,那是他身上的味道----州长家里昂贵高级的丁香花浴盐。天真的伊丽莎白四处寻找,恩斯特只好用手在她面前扇动,告诉她,自己就是那个早开的品种。
            伊丽莎白笑了。如果你懂得她的艰辛,你才能真正欣赏那种未曾被磨蚀的美、天真和纯洁。那种转瞬即逝的微笑。

    ---我想说的是,很高兴你跟我在一起,笑一个,别停下,这么多年,这是我看过的最美好的。
    ---你看那里,樱桃花,会是谁的呢?这里没人啊。
    ---船库被炸了,火的高温让它提前开了。
    ---其它的树都没了,但是它在开花,就像什么都没发生过一样。
    ---如果我们能像这棵树那样就好了,伊丽莎白。相信生活,然后努力地活下去。
    ---如果我们可以的话该有多好,我想鼓起勇气,但是突然。。。
    ---你有足够的勇气了。。。
    ---不,我只是假装我有。。。
    ---我们每个人都是这样。

            还特别喜欢他们第二次约会,恩斯特打算在这三周内好好地用掉他两年来的津贴,毕竟,这三周之后会有什么,谁会知道呢?他穿上从同僚那里借来的、由将军的裁缝缝制的笔挺的军服,想带伊丽莎白去一个只有高阶军官才能享用的高级会所。他来到伊丽莎白的窗下,看到她还没有打扮好,就问她。伊丽莎白说:我在等你啊。然后,从她逼仄的窗口,就这样拿出两件衣服,说:“这件是我的,你要等5分钟;这件是我妈妈的,你要等30分钟。”

            还喜欢,恩斯特跟伊丽莎白结婚了,有天在家,遇上盟军的空袭。他冒着炮火,赶去伊丽莎白上班的制衣厂找人,未果。只好,又赶回两人的小窝,想,也许她回来了。结果房子着火了,他冲进去,拿了床上的被褥,想想,又拿了桌上伊丽莎白父亲的照片,看到地上放着两个箱子,又抢过来,拿着,这时火已经烧进来了。他刚赶得及从窗口跳出去。好在,伊丽莎白赶来了,他看着她,第一句就说:“我把能拿的东西都拿出来了。”呵呵,他还没忘了伊丽莎白的宝贝----两盆芹菜,在孤寂的日子里,唯一能给伊丽莎白带来希望的东西。两人兴高采烈地拿着自己仅有的家当在废墟里穿行,要找一个能过夜的地方。是啊,他们都活着,彼此相爱,有现成的铺盖,能找到挡风雨的地方,就好了。
            唉,我怎么就这么不争气呢?看着大灾难里,两个人的小日子,如此从容又细致而微的小日子,我觉得这才是最伟大的力量,胜过一切顶天立地的壮举和誓言。
            是啊,唯有你深深地爱上了这两人,爱到希望他们能捱过那些最艰难的日子,爱到庸俗地渴望他们能地老天荒,那最后射向恩斯特的子弹,才特别具有穿透力,它放佛正在穿过我的心脏。我能看见那种巨大的、弥散开来的伤心,在那一瞬间,我糊涂了,我是谁,我是我自己,我同时也是恩斯特,也是伊丽莎白。
            恩斯特拿着那封信,他还不知道该怎么回味伊丽莎白带给他的好消息,战友跑过来说要开拔了,赶紧把那三个可疑的俘虏解决掉。恩斯特厌倦了,他想,他的好日子就要开始了。他想结束这一切。他杀死了自己的同袍,放走了那三个人,他仍旧看着手中的信,他的好日子,他的伊丽莎白。
            枪响了,他一直都不明白,他仍然躲不过那种仇恨。这是一个极尽罪恶的世界,身在其中的每个人都必须为此负责。他是个好人,一个善良的好人,虽然,也曾不得已地作恶。他相信生活,相信生活中所有美好的东西,但,这仍旧不能保证他能得到他想要的幸福。
            这才是生活,本身。
            其实,这种夹缠不已的、复杂,甚至让人伤心的现实,并不只有战争才能看到。钻营苟且的人,永远会过得比单纯的人好些,甚至好很多。他们审时度势,懂得依傍更有权势的一方,懂得适时用已有的交换自己渴望的,没有什么不能交换。这就是这个世界的法则。什么时候都一样。
            只是战争会更严苛,想做一个好人,就不仅仅是受挫、压抑、困惑了,有时更需付上生命的代价,和最爱的人一生的眼泪和等待。
            是啊,那两扇门,窄的,和宽的。而真正难的是,有多少人能真正明白,永生会如何?永生是会比在俗世中的蝇营狗苟更值得期待的吗?没有人见到了永生,还能回来告诉我们,永生的美好。但也真的有人,坚信那些美好,永远不失掉那些期待。
            我觉得,这少部分的人,就是那些永远会温暖着我们的,信心。
            很久没有为这样的一部宏大却并不复杂的电影感动了。它很通俗,不倒叙,不插叙,就是按部就班地让两个一看就会爱上的帅哥美女相爱,放在战争的大背景下,有着其实意料之中,但却让人不忍面对的结局。我相信,电影发展到今天,被我们看到今天,这样的电影已经不能让人满足了。甚至在偷偷满足之余,会觉得说出对这样的电影的喜欢,是对自己的品味和智慧打了个折扣。
            好在,我很少有对品味和智慧的所谓负担(呵呵,偶尔也有,虚荣心,人人都有。),我爱这个电影,爱这两个青春耀眼又阳光灿烂的帅哥美女,爱它所描绘出的战争,那种未曾亲历就不会历历如绘地、战争中普通人的生活和情感。爱它努力地揭示生活本来的面目,但又不忘歌颂,那些我们不常做到的,美好、单纯、努力地自拔更新,努力地逆流而上,由衷地热爱生活,并相信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