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ome New

头发乱了(1994)

头发乱了(1994)

又名: 脏人 / Dirt

导演: 管虎

编剧: 管虎

主演: 耿乐 孔琳 张嘉益 丁嘉丽

类型: 剧情

制片国家/地区: 中国

上映日期: 1994

片长: 91分钟 IMDb: tt0348233 豆瓣评分:6.5 下载地址:迅雷下载

简介:

    故事发生在北京,叶彤(孔琳 饰)回到了阔别已久的故乡,在这里,有她全部的童年回忆。再度相逢,曾经的玩伴们已经长大,卫东(张嘉译 饰)、卫萍(丁嘉丽 饰)、雷兵(扈强 饰),每个人的身上都留下了时间的痕迹。在学校里,叶彤结识了摇滚乐队主唱彭威(耿乐 饰),彭威的自由不羁吸引了叶彤,两人的关系越走越近。

演员:



影评:

  1. 本片可以当做以下用途:
    1.超载乐队的珍贵影像
    2.田震的经典回忆
    3.张嘉译的青涩时光
    4.大尺度政治内涵片
    5.伤痕电影
    6.90年代文艺青年着装指南
    7.90年代装逼影片代表
    8.二流港片拍摄技巧教科书
    9.94版《独自等待》
    10.北京印象回忆录
    11.胡同文化的影像资料
    12.第六代电影人的美好回忆

    感情上我打十星。
  2. 习惯了平淡乏味的生活,总希望有一些变故和意外发生;一旦意外真的出现,才发觉自己原来无力承担。看电影是一个办法,在电影中体验另一种激烈人生,从黑暗中出来,照旧可以过回自己安稳的日子。就像是一股流泉,在山谷间无忧无虑地流淌,偶或出现的瀑布险滩,水花四溅,自有一番诱人的野趣;但又不同于江海的凶险,流泉依旧是流泉,生活依旧是生活。

    从广州来北京念大学的女孩叶彤就像是这个瀑布,在别人和她自己的生活之流上激起了不小浪花。在北京的这个小胡同里,她度过了童年时代,如今,当年的朋友均已长大,有的经历了婚变,有的做生意发了财,有人当了警察,也有人成了逃犯。本来她想重拾童年的温情,在生活中找回一点可以称为意义的东西,可她却见证了警察和逃犯的刀枪相见,友谊的断裂,一个她不敢接受的爱情的萌生,经历了另一段没有结果的爱情。

    故事是以叶彤的视角展开的。开始的时候,她是一个服从父母的安排,放弃喜爱的音乐而考入了医学院的乖女孩,但她心底还是隐隐希望在北京会发现另外一种生活,钢琴和尸体的巨大反差使她对摇滚乐队的喜欢顺理成章。乐队歌手彭威那种刻意的反叛形象,恣肆张扬的生活让她着迷,她以令这些摇滚青年惊讶的热情投入乐队,很快成为他们的一分子,靠做生意的伙伴的帮助,在胡同里找了一个排练场地。她经常逃课,和乐队一起排练,也开始了和彭威的恋爱。虽然她心里也清楚,这不会有结果,可她就是喜欢这样的生活。一个刻意安排的情节也许能反映叶彤骨子里的激情和叛逆:在病房实习时,她偷偷关掉了一个植物人的输液管,漠然地看着他死去。是摇滚唤醒了她体内潜伏的叛逆精灵,她明白自己要的是一种有生命的激烈人生。所以,发现彭威另有情人其实并不是他们分手的真正原因,她知道自己仍然爱着彭威,可她不会再把自己附属于彭威。

    叶彤还必须面对另一种含蓄的爱情:当了警察的伙伴卫东的爱。这是由青梅竹马的兄妹情谊发展而来的爱。卫东不理解她的人生,但尊重和呵护她,在邻里对乐队不满时,他利用自己的身份给他们解围,温柔地劝叶彤珍惜机会好好用功,给她从起火的仓库里抢回吉他,甚至终于爆发了一次,为了叶彤和彭威打架。叶彤如果是一个平常的女孩子,也许会接受这份正常而温馨的爱情,但她的人生绝不会圉于此,她已经不能承受这份爱。在一个仿若回到童年的夜晚,他们彼此奉献了自己,对叶彤来说,这是出于感动,也是告别。几天后,她申请退学,只身离开了这个城市。与来时一样,孑然一身,背着吉他,手提行囊,仍然没有找到她想要寻找的东西,但她起码知道了自己不想要什么。在儿时伙伴的口哨声中回眸的一瞬,长发在风中纷纷扬扬,迷茫和坚定奇异地混合在她的眼中。

    这是90年代初的电影,十年之后,叶彤的迷茫和激情仍能深深地打动我。青春的冲动和无奈是如此的相似,我们退缩了,回到了正常的生活轨道,而叶彤也许仍然在深深地迷茫,也许,消泯了激情,在另外一个城市过着和你我一样的人生。

    现在看这部电影,会有许多的不足,比如用摇滚和胡同的对比对主题简单而符号化的阐释,略显生硬的表演,导演试图在一个多钟头里让我们接受太多的内容:发黄的画面和卫东的父亲传达的怀恋气息,小巷和摇滚代表的两种文明,摇滚音乐和北京街头市井生活的对切,老外的身影,纪录片中的“文革”,也都承载着大量社会和历史的气息。它们在电影中简单地堆叠在一起,几乎成了另外一个不容忽视的角色,反而削弱了青春和寻找的感染力,影响当下的年轻人对它的理解和喜爱。其实这一直是中国许多年轻导演的通病,在主题、题材、技术或形式方面总是有太大的野心,破坏了真正感动过他们的朴素的东西。这就是为什么当代题材的作品比起80年代来数量增加不少,但像《小武》那样打动人的却不多的原因。不过,管虎的这部作品我仍会打一个高分,看得出他在画面和情感上尽力真实的努力,时代风景下的迷茫和冲动在他的镜头下还是具有足以动人的力量。

    电影中我最喜爱的一个片段却属于卫东。临走前的夜晚,叶彤在医院的楼下给卫东打电话。放下电话,卫东下意识地看向楼下的电话亭,四目相对,两人的内心突然被一束神秘的光照亮了,卫东不理医生的喊叫向楼下冲去,叶彤径直跑上楼。他们牵着手,又折向楼上。整个过程,他们没有说一句话,脸上洋溢着幸福安详的微笑,在迷宫般的楼道中欢快地奔跑,把医生撞到一边,快乐得像回到了童年时代。然后,在楼顶的平台,相拥看城市的灯火。

    为什么激情和另类的人生一定就要用摇滚来诠释呢?还是多用镜头看看周围的人,一个平凡的人在一刹那间的飞翔会有多么灿烂迷人的光芒。
  3.         



    退场的第一感觉就是:茫。就如《像鸡毛一样飞》里面那个刘建兵和秦海璐站在那片褐色的原野里不知所以的来回。
         91年北影毕业的管虎,92年自筹经费,开拍这部《头发乱了》。作为处女作也许我们不应该对电影故事的讲述,画面的剪接,等等去鸡蛋里挑骨头的。在这部导演的同龄电影是以一种全景式的角度去呈现:上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的‘有搞’青年眼里的世界。因为经验,因为想法,因为学院,这部片子的我个人不负责任的认为归为纪录片范畴也未尝不可。也认为他去拍电视剧会更能发挥其才干。其《冬至》好《黑洞》的热播也正说明了泥巴的浅薄的见解并非毫无根据。只是要说明一点的是:在看到《头发乱了》之前,泥巴于管虎这个传说中的人物还是一无所知的。后面在看完电影后在搜了下资料才知道他是《冬至》《黑洞》的导演来着。至于为什么觉得导演更适合拍电视剧是因为觉得无论情节,人物,都有堆砌之嫌疑,这个故事简单说来就是一个女人和两个男人的故事,通过那个时代摇滚乐队的尴尬处境侧面来烘托青春的无奈和迷茫。
    从广州回北京的叶彤,是这写故事的叙说者。广州在93 年左右是经济膨胀的最快的城市之一,很多的南漂一族正在那么个满地黄金的时期,聚集第一桶金。而我们的代言者却从那边回流北京。并在有人询问在广州的生活时就一句‘就那样’给一笔带过了。警戒着一系列的文革场景,口哨,警察,走私,胡同,摇滚,外企,单身妈妈,逃犯,地铁,居委会,尸体解剖,钢琴,酒吧,文联老头们,一股脑儿的堆砌在你面前,各种符号,隐喻,对比的手法的轮番轰炸,弄的观者喘不过气来。只能看到漫天的意象像鸡毛一样飞舞,不知道导演要做什么,演员角色与影片所要表达的主题的的依附关系是怎么体现的,这个角色的必要性是什么。仅仅是把所有与造成青春迷茫的事件、场所,走一下过场,炫那么一回。犹如销售青春烦恼事儿的市集,而叶彤作为推销员和导游,在每个摊位面前演讲一篇之后,最后说:“那些当时大悲大喜的事情,后来回想起来也就那样淡了,化了。”而叶彤和彭威、卫东之间的纠葛,就一理想与现实的标签,于彭威叶彤在那种状态里感觉自在,沉在那样的氛围里,但是不是没地方排练,就是被居委会给为难,最后 干脆就是一把火结束了这个梦。那种梦的美妙、刺激而没有安全感那种虚无感最终要推为给这个现实的世界标本—卫东。那被延续的后梦确实有现实的代言人卫东吧吉他从火堆里抢出来的,就如对居委会干涉乐队的事情解围的也还是卫东。打架闹事开脱的还是卫东。但于卫东来说,既要对工作负责,还又对叶彤的理想、学业予以宽容和劝告,又当爹又当妈的哥哥,费力而不讨好。所以于卫东来说,这个现实世界的所有在被看清楚之后却不自弃的身份,让泥巴想起《像鸡毛一样飞》里的诗人说养黑鸡蛋的昔日诗人和现在还贴着诗人标签的诗人的一段对话:陈小阳对欧阳云飞说,“你知道我最佩服你什么吗,那就是你明明自己没有希望,却能让女人燃起对你的希望。”欧阳云飞说,“你知道我最佩服你什么吗,你明明知道什么都改变不了,却还在拼命的改变什么。”所以卫东在被雷东插了一刀后,还会跑到外边再被冤枉的打到轮椅上去了,这样才能对这个世界说不,做回人的角色,但这个时候的叶彤已经到了离场的时候,要继续上路了,把这潭浑水搅沉淀后,继续着在路上的生活。做完了青春该做的事情之后,又开始了通往汹涌的世俗潜行在底层的洋流里,冷静而忧伤。也许多年以后在某个午后藤椅旁边的那杯绿茶里看见了这个似曾相识的自己。如那片上下求索的茶叶,在升降的过程里慢慢的释放这清新干爽的涩味直到被垃圾桶收留。
    在唱歌的时候,无论是排练还是演出,鼓风机是能少的,它是构建理想的呈现理想的必要道具,只有头发被飘扬起来的时候才感觉有梦想的那样一回事。以致最后在立交桥上只剩下一个口哨和一个被轮椅支撑的“现实”的呼唤时,叶彤被自然风吹起的头发,才那么自然,那么忧伤,那么迷乱。那些漫天飞舞的忧伤就如《害虫》里开场镜头,满满一屋子的鸭绒在混乱的跳舞,相互观看着,相互表演着迷乱和忧伤的青春。
  4.    我记得,很久很久以前,我离开的时候,哥哥也会像叶彤的那三个伙伴一样吹口哨送我。后来,过了很久很久之后,再见到哥哥,看着他渐渐地变得混帐起来。哥哥是多么淳朴的一孩子,长大后,为什么会变得这样肮脏。赌博,抽烟,酗酒,玩女人。我看见,那些女人的眼泪,令人心酸。
        叶彤背井离乡之后又回来寻找故根,她脑海里的北京是温暖的,淳朴的,是童年她离开时的那个样子。总是事与愿违,她所能够体会到的,萍姐与丈夫离婚时还怀着孩子;大头入狱三年后逃将出来,不可见光;韩东偏偏是那个抓大头的警察;她只看得到凄凉。北京一如其他任何她所想要逃离的城市,残酷,荒凉,无所依傍。
        幸好还有摇滚,她从一开始就衷爱的音乐。她与摇滚小青年,那个自称自己是坏蛋的家伙混得火热。一开始,大家大约只是把她当果儿的吧,可是,坏蛋这一回放了她,她就像水野洋子陪伴在列侬旁边一样混在乐队里,并且,他们的排练,有她的份儿。她能够弹起她的吉他,唱起她的歌儿。
        如果现实真的这样残酷,让人失望到再也不想去看,那么,至少还有音乐可以让我们来沉浸,用来逃避,用来发泄。
        其实,叶彤是拥有真正的爱情的。摇滚小青年给了她浪漫而美好的回忆,他曾试图保护她,然而却最终发现保护不了她。小青年看到站在她身后的警察,他知道,他给不了她真正的最为扎实的幸福。于是,他特意与别的女人发生关系,特意让她看到,特意伤她的心。却只因为爱,看到她愤怒,也只能愤怒地将那妖冶的女人赶走。
        我不知道那个被赶走的女人有如何的想法,她是一个纯粹的被利用品。是注定要走的对象。我知道,的确有女人可以不在乎性,可以放荡,但那一定是因为受过很大很大的伤害。如果那个女人,她也是因为爱他,那么,被赶走的她,又是如何难过呢。一定是感觉备受侮辱,却也只能够摆出一副趾高气扬若无其事的脸孔。若是受过伤,对这些自尊之类的东西都不在意了,破罐子破摔,未尝不可悲。
        无论是哪一种,那个只出现了一个片段的女子,定会羡慕叶彤。她拥有一个男人,几近完整的爱情。
        虽然,他最终选择了离开。他四处寻她,告诉她,我要走了。给不了她幸福,那便远走吧。依然是逃避,我们谁都养成了逃避的习惯。
        那么,叶彤就选择一直默默关心支持她的警察吧,青梅竹马的男孩子。如果她担待不起那样沉重的现实,那么,交给他去担待,他定能将她保护得好好。
        福无单至,祸不单行。警察被大头捅了一刀,就在那天晚上,大头跌下了深渊,万劫不复。她奉献出了自己,寻求一个最为坚实的依靠吧。托付吧。可是,警察被一群小混混围殴,再也不能动弹。
        另一发小也已山穷水尽,他的东西在他们排练的仓库,一把火烧得一干二净。什么都没有留下。
        叶彤也不要再留下,她已经知道,人在哪里都是一样的。人是没有根的,只有越来越沉重的记忆。她背起她的吉他,临走前回一回头,只有一个人用那熟悉的口哨声为他饯行。
        她的另外两个发小,一个走了,一个再也走不了了。他的情人,永远都在那破损的胡同里,唱着他们青春的歌儿。
        她走脱这城市,走脱不了记忆。兴许有一天,当她觉得记忆不再沉重,便又会再回去吧。
        希望总是有的,它始终在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