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ome New

嫁给大山的女人(2009)

嫁给大山的女人(2009)

又名: The Story of An Abducted Woman

导演: 胡明钢

编剧: 陈计中 阴法勇

主演: 王力可 施展 村里

类型: 剧情

制片国家/地区: 中国大陆

上映日期: 2009-04-22(中国大陆)

片长: 88分钟 豆瓣评分:2.1 下载地址:迅雷下载

简介:

    山菊(王力可 饰)被人贩拐走买到了大山之中,逃跑偶然遇见了钟老汉(村里 饰),钟老汉将山菊带回家中,他的儿子石根(施权展 饰)误以为山菊是父亲给自己买来的媳妇,哪知道个性刚烈的山菊宁愿和下毒药寻死也不愿同他亲近。误会解除了,钟老汉一家人悉心照料卧病在床的山菊,之后联系了山菊的家人前来接她回家。

演员:



影评:

  1.   事先说好,豆主我看完这部电影后心情有些复杂,说话有些粗,见谅。
      人口贩卖是什么?先不说钟老汉这个角色如何,犯罪就是犯罪,犯罪不值得同情,从一个被拐女孩的身上找到商机,翻拍电影赚取票房,导演,你妈炸得跟天上的烟花一样你知道吗?你这种做法就像是你把你家祖宗的坟挖了,把尸体拖去卖给古董商,又把陪葬品拿上拍卖场公开拍卖,最后抱着钞票留下一句,我这是为了做好事迫不得已,然后从赚取的大几千几万元里拿出了一张五元钱,捐给希望工程。
      一个人,在做出一个决定的时候,往往会有一个契机,被拐卖就是这个女孩的契机,但这个契机是正确的吗?该受到法律审判的人没有受到应有的惩罚,这会给观影者带来一种怎样的感觉?我就想问问写这个剧本的人,你在写的时候,你良心感觉如何?
      豆主我是个男人,我不懂被拐卖的感受,但我可以肯定一点,犯罪就是犯罪,没有商量的余地,公然宣传拐卖妇女,这是一位中国现代艺术者该做的事吗?审查局我也不知道你们是干什么吃的,这么严重的犯罪情节,这种正在被国家严厉打击的犯罪行为!你们将他公然搬上银幕,赚取其中的黑心钱,你们想过没有?银幕前女孩的原型看到了这部电影会怎么想?女孩的家人看见了这部会怎么想?
      我不懂什么是山美水美人美,我只知道,没有犯罪份子的山,怎么看都美,充满了罪孽的山,怎么看都他妈只是堆土!充满了犯罪份子的水,怎么看都他妈只是个池!
      中国是个法治国家,但在这个法治国家里,竟然存在此等低俗不堪的电影。对此我个人甚是失望。自愿做乡村教师本是一个善举,但在被拐卖的前提下,只是一个因为只剩下绝望的不堪之举。
      这种山村,是不美的,而且这辈子都美不起来。
      希望再也不要有这种嫁给大山的女人,要有,也只有导演他妈他女儿和所有人贩子的他妈他女儿
       再次致歉,语气有点偏激,见谅
  2. 悲情的社会现实,硬是被拍成了一部主旋律。

    如果是一部纪录片,或者是一部以中立视角述说社会、人性和选择的影片,那么,就应该忠于事件真实 ,而不是改编的面目全非。(关于事件真实故事,请见百度百科)

    真实故事远比电影要精彩的多,要无奈的多,充满了各种人性的冲突。尤其是面对自己亲生父母病倒甚至去世不能尽孝,和孩子们没学上之间的抉择;以及朴素的报恩之情,和嫁给不喜欢的人之间的抉择。这个操蛋社会改变了她的命运,却让她承担起本该政府承担的责任,甚至被政府卸磨杀驴(清退乡村教师这种教育部坐在办公室拍脑袋想出来的政令想必不少人知道,原型主人公曾一度不让继续当教师,后来实在没人干,又把她请了回来)。这一系列事件,如果能够透过现象看本质,让人看到的是,一个女孩,为了朴素的情感,被操蛋的现实、虚伪的政府、自私的路人进行了道德和价值观绑架,被人无情的利用,然后立了块牌坊,然后使得她心甘情愿被一直利用下去的故事。因为自始至终,她作为个体,她自己的利益和权力,都没有得到丝毫的尊重和珍惜。

    因为原型中,故事女主角本身也是来自农村,使得身份变换的冲突没有那么巨大,使得主人公能够较容易接受新的生活(虽然肯定要比原来家庭的生活艰苦)。但正是这种隐忍,造就了更大的悲剧。

    一星是给这个电影。从歌功颂德,立牌坊的角度来看这件事,跪舔似的各种虚构和改动,忽略了其背后的悲剧本质,虚伪且令人作呕。

    但是我要五星给原型故事本身。如果有人肯忠于真实,放在中国乡村现实的大背景下,刻画出冲突与抉择背后真正的理性和感性因素,刻画出农民朴素的价值观和背后的道德绑架,刻画出爱的光辉与自我意识缺失的并存,刻画出歌颂者虚伪的嘴脸,那将是一部奥斯卡级的电影。


    评论中有人提醒,说百度百科中关于原型介绍的部分被人删掉了。
    因此特找到之前的版本粘贴如下:


    真实事件

    打工被骗

    郜燕敏的家在河南省襄城县双庙乡化行村,父亲郜大创和母亲刘云共生育了三个儿女,她是老大,下面还有两个弟弟。1993年秋郜燕敏初中毕业后,本来以优异的成绩考上了襄城县一高,但由于家里太穷拿不出钱来同时供三个孩子上学,18岁的郜燕敏就主动退学来到天津一家毛线厂打工,挣钱帮助家里供养两个弟弟读书。
    1994年农历5月1日,正是农忙时期,郜燕敏请假回家帮家里收麦。在石家庄火车站转车时,她认识了两位自称是替河北唐县一家工厂招工的中年妇女,在对方巧言诱骗下,涉世未深的郜燕敏随着她们一起坐上了一辆面包车“去唐县的工厂看看”。
    邵燕敏做梦也没想到,面包车走了几个小时后,上来两个凶神恶煞般的壮男人,吓得她再也不敢作声……随后,面包车走了两三个小时的崎岖山路,把人几乎都颠得散了架,最后在一个山洞前停下,这时已是深夜。两个男人将她赶入山洞内,不久,其中一个男人不顾她的奋力反抗,用匕首架在她的脖子上,毫无人性地将她强暴了……
    卖作人妻

    两天后,一个名叫刘权增的男人花了2700元从人贩子手中买下了郜艳敏,并将她领回了家——曲阳县灵山镇下岸村。看着这个满眼陌生的环境,郜燕敏“扑通”一声跪倒在刘权增面前,哭着乞求:“大哥,求求你,放了我吧!你花在我身上的钱以后我回家后就想办法还给你!你的大恩大德我一定好好报答……”
    “说得轻巧,我买你的这2700元,都是亲戚朋友们十块八块凑起来的,放你走了,你再到公安局一报案,我这钱不打水漂了吗?你还是死心塌地跟着我好好过日子吧!……”刘权增一把把她从地上拉起来,推到自己的房里……
    下岸村位于太行山下,位置极其偏远,村里连电都不通,晚上靠煤油灯照亮。村里通往山外的只有一条狭窄崎岖的山路,不说通汽车,通驴车都困难。由于太贫穷落后,村里很多小伙子讨不着媳妇,只能换亲或者花钱从人贩子手里买。村子里像郜燕敏这样“买”来的媳妇,竟然有30多个!很多买来的媳妇,最后都千方百计逃走了。刘权增兄弟四个,他是老三。老三买了个四川媳妇,结果孩子刚刚生下来不到3个月,媳妇就撇下孩子偷偷跑了…… 为了防止郜艳敏自杀和逃跑,刚开始的时候,刘权增什么也不干,每天死守着她,就连上厕所都跟在后面。
    公婆善待

    其实,刘权增一家人对郜燕敏还算不错,尤其是刘权增的父亲刘振民和母亲张焕芝,对她格外关爱。郜燕敏由于过度悲伤不思茶饭,张焕芝就经常给她“开小灶”,不时为她单独做一点鸡蛋、豆腐什么的让她吃,平时在这里只有来了贵客才会做这些菜。但这样的“特殊待遇”并不能挽留邵燕敏执意逃离的心。
    尝试逃跑

    一个多月后,一天深夜,邵燕敏趁刘权增睡熟了,偷偷从床上爬起来,蹑手蹑脚地打开门逃了出去。但她没有想到的是,不到20分钟,她就被惊醒后的刘权增抓住了。暴怒的刘权增先是狠狠几个耳光打得她口鼻流血,然后又上去使劲掐住她的脖子,很快将她掐得昏死过去。就在这时,刘振民和张焕芝闻声及时赶到大声喝止,邵燕敏这才捡回一条命……
    绝望自杀

    1994年 9月1日,绝望的她偷吃了两包老鼠药自杀,但这次被“婆婆”张焕芝及时发现,用驴车送到镇上医院进行抢救后,她活了过来。郜燕敏一睁开眼,守在病床前的张焕芝竟“扑通”跪在她面前,拉着她的手一把鼻涕一把泪地说:“燕敏啊,我求求你,你可千万别再寻短见了啊!你要是真走了,将来你爸妈知道了,两位老人家还咋活啊……”
    年逾50的“婆婆”跪在自己面前声泪俱下地恳求自己,这一刻郜燕敏的心被震撼了。人心总是肉长的,接下来的事情让郜燕敏倍受感动。几天后,由于鼠药中毒后体质虚弱,她需要输血。买不起血,本来就患有心脏病的张焕芝和她的血型一致,坚持要为郜燕敏输血。最后,婆婆身上的400毫升血液流进了郜燕敏的体内。但输完血后,张焕芝却突然心脏病发作昏倒在病房外的走廊上。医院对她进行了紧急抢救,但张焕芝却一直昏迷不醒。这时候,郜燕敏的心一直揪得紧紧的。
    决意留下

    两天后,张焕芝终于苏醒过来。让郜燕敏没有想到的是,张焕芝将她叫到病床前,拉着她的手说:“燕敏,我和你公公商量过了,你也是个苦命的孩子,把你留在这儿太委屈你了!我们决定让你走。趁着权增不在,你要走现在就走吧,不然让他知道了,他可是不会答应让你走的……”
    郜燕敏乍听之下,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那一刻,她激动得有些眩晕,眼泪一下子迷糊了双眼。多么善良的老人啊!她真能在她最需要照顾的时候离开吗?再说,要是自己真走了,万一老人家一伤心,有个三长两短怎么办?她傻傻地愣在那儿好久,终于摇了摇头:“不,你们对我太好了!我不能走!我要先留在这儿照顾你,帮你看好病再说!……”
    张焕芝也哭了,说:“好闺女,我们也舍不得你走啊!……你要想清楚啊,可不要委屈了自己!”郜燕敏坚定地说:“我想清楚了!我不会后悔的!……”说完,“婆媳俩”紧紧拥抱在一起,热泪横流……
    “一个都不能少”,苦难被拐女当上乡村女教师
    医生告诉郜燕敏,要想让张焕芝的病得到较好的治疗,必须长期服药,最好能到省城的大医院做心脏手术和肾结石手术。但是,高达数万元的手术费用,对这个一贫如洗的家庭来说无疑是天文数字,想都不敢想。张焕芝只住了几天院,便再没钱看病了,让丈夫用架子车把她拉回了家。
    精心服侍

    张焕芝这一次卧床不起就是好几个月。郜燕敏精心服侍着她,端屎端尿、喂水喂饭,没有半点嫌弃。这时候,她已经完全从心底认可了张焕芝作为自己的“婆婆”身份。经常把张焕芝感动得热泪盈眶:“燕敏,你对我真是比亲生女儿还要好啊!”她的表现获得了刘权增全家人的一致认可,大家都觉得,她已经渐渐融入了这个家庭,成为其中的一分子了。在这种情况下,刘权增终于同意让郜燕敏写信给父母,告诉她情况。
    亲人相见

    1995年3月中旬,就在郜燕敏给父母寄信出去半个月后,她终于迎来了千里迢迢从老家赶来探望自己的父母和三叔郜隧创、三婶王淑珍,亲人相见,抱在一起哭成了泪人……郜燕敏这才得知,自己在回家途中失踪后,父亲打电话问遍了所有能问的地方,都没有到任何关于她下落的消息,几天之间,父亲的头发竟然急得白了一大半!母亲刘云终日以泪洗面,把眼睛都哭瞎了,后来不得不两次到襄城县医院做眼部手术,视力才略有恢复。随后,父亲和三叔两人分头行动,在石家庄到许昌沿线的城市到处打听,寻找她的下落,风餐露宿半年多,也没问到任何线索,却花光了家里的积蓄,只得沮丧而归。但是,家里人却始终相信她还活着,时刻盼望着她的消息……听到这些,郜燕敏心如刀绞,泣不成声……
    照顾公婆

    几天后,郜燕敏的父母和叔婶要走的前夜,他们把郜燕敏叫到一边,说:“燕敏,你好好想想,要是想回家了就跟我们说,我们回老家去报警,让警察过来解救你。”郜燕敏摇摇头说:“爸、妈,叔、婶,我恨不得马上就跟你们一起回老家,但我左思右想觉得自己还是不能走!”说着,“扑通”跪到在他们面前,哭着说,“我虽然是他们刘家买来的媳妇,跟刘权增也没什么感情,但是公公婆婆对我很好,现在婆婆心脏病很严重,我要是一走,她一急说不定命就没了,为了她,我也得留下来……”郜燕敏的父母和叔婶也都是忠厚善良的农村人,他们一想也是,就都叹口气没再说什么。
    郜燕敏的父母和叔婶走后,她对丈夫说出了让他出去打工挣钱给婆婆治病的想法。原来她也提过让他出去打工,但刘权增怕他出门后她趁机逃跑,就没有理会。这次郜燕敏老家来人让他看出她确实没有逃跑的意思,也就放心地答应了。
    1995年3月中旬,刘权增去了山西寿阳县,到一家采石场打工。刘权增出去后,虽然干的是苦活累活,但一个月却有七八百元的收入,这在以前对刘家人简直就是不敢想象的,因此,很快,刘权增的大哥刘权文、大嫂李青枝、二哥刘权武和弟弟刘阳倾巢出动,全都到外面打工去了!
    家里的劳动力都走了,只剩下郜燕敏和公公、婆婆在家。郜燕敏既要帮公公下地干活,又要照顾婆婆,这对以前从没干过农活的她来说,其辛苦可想而知。但再苦再累,她从不在婆婆面前说一个“苦”字。她的愿望只有一个:等大家出去挣够了钱,给婆婆看好了病,自己就回河南老家去,开始新的生活!
    成为教师

    但就在这时候,一件改变她命运的事情发生了。1995年9月下旬的一天,辉岭中心小学校长马民家找到了郜燕敏,让她做村里小学的代课老师。情况是这样的:由于下岸村交通极为不便,为了方便村里年龄较小的孩子们上学,辉岭中心小学在这里设立了下岸村小教学点,专门招收村里的一、二年级学生。但由于交通极为不便,教学条件又差,中心小学分配到这里的3名教师先后都走了,其他的老师又没有一个人愿意到这里来,因此都开学好几个星期了,下岸村小的孩子们却无学可上!马民家校长急得团团转,只好在村里到处找代课老师。但他找遍全村,发现只有郜燕敏一个人是初中毕业生,其他的最高也只有小学毕业。他便找到了郜燕敏。“你是我们临时聘请的代课老师,乡里不发工资,只能暂时由我们学校给你发工资。学校也很困难,这样吧,学校每个月先给你发100元工资,回头我们再想办法帮你向乡里申请发工资,你看怎么样?”马民家校长十分恳切地说。
    一个人要代两个年级的所有课程,每个月报酬却只有100元,郜燕敏刚开始没什么兴趣。但马校长却不厌其烦地一次次上门来“请”,后来一些家长也领着孩子们也来找郜燕敏,看着孩子们那纯真的充满了渴求的眼神,郜燕敏终于心动了。她跟公公和婆婆商量这事,婆婆说:“燕敏,你去吧,钱虽然少点,但教这些孩子读书识字,是一件大好事啊!读了书,他们就能走出山外去,将来长大了再也不用像他们的长辈那样放羊、买媳妇了。”公公刘振民也说:“你放心去吧,家里的活都交给我了!……”
    郜燕敏终于心动了,她想起了自己被人贩子拐卖和惨遭蹂躏的那一幕幕,她的心在滴血——如果不是有这么多贫苦的男人娶不着媳妇,她也就不会有这样悲惨的遭遇了!如果不让大山里的这些孩子读书识字,将来摆脱贫穷落后的面貌,他们还会像他们的上辈人一样去花钱从人贩子手里买媳妇,自己的悲剧不知道还要在多少无辜的女孩子身上重演!她终于下定决心:干!
    郜燕敏走进了村头那两间四处漏风的破旧的教室。那是她一辈子都忘不了的一幕:在她的讲桌上放着一个破瓦罐,破瓦罐里竟然是一束扎得整整齐齐的非常漂亮的野菊花,金灿灿的,美得让她在一刹那间都有些眩晕——那是孩子们为了欢迎她的到来集体到山上采摘的。看着讲台下十几个坐得端端正正的孩子们,郜燕敏突然为自己做出了正确的选择而感到无比庆幸。她暗暗地对自己说:我不但要干这个代课教师,而且一定要干好!
    从此,郜燕敏就一心扑在了教学上。以前从没当过老师,她备起课来很吃力,为此,她自费买来了各种辅导书先进行自学,吃透各科教材。在大山内,普通人家一般晚上六七点都关门睡觉了,她却常常晚上守着煤油灯一直工作到深夜十一二点。很快,她就能把课讲得生动有趣,学生们都喜欢听她的课。除了语文、算术、自然等正常课程外,郜艳敏还给孩子们开设了音乐课,教他们唱歌;开设美术课,教他们画画。课间的时候,她还常常带着孩子们一起做“编花篮”“丢手绢”和“老鹰抓小鸡”等游戏。和孩子们在一起,她感到自己变得越来越阳光和快乐,当初的悲惨遭遇刻在他心灵上的阴影越来淡漠。
    不久,冬天来了,坐在四面透风的教室里,又没有取暖的设备,很多孩子的手脚都冻烂了,肿得跟馒头一样。不久,有几个学生受不了就辍学了。郜燕敏动开了心思:不能因为天冷就使孩子们辍学,怎么办?最后她想到了一个办法:把自家的土炕烧热,把孩子们领到家里,让他们挤在暖暖的土炕上上课。随后,她又挨家挨户去劝说辍学的孩子们回来复课。孩子们都回来了,但是有一个叫刘勇的小男孩双脚都被冻烂了,根本走不成路。她就每天去他家里背他来上学,放学后又把他背回家。刘勇的妈妈也是他爸爸花钱买来的,后来逃走了,没人给刘勇做鞋穿。后来,郜燕敏又抽空为他做了一双厚厚的棉鞋。半个多月后,刘勇的脚终于痊愈了,可以穿着棉鞋来上学了。懂事的他便每天上课早早先到,帮助郜燕敏打扫“教室(屋子)”的卫生……
    令郜燕敏感到骄傲和信心倍增的是,当年年底的期末考试,她教的两个班和学校其他几个同类的教学点相比,在开课晚了一个月的情况下,综合成绩仍均位居前列!而且,在以前3位老师教学的情况下,村里还常有适龄学生辍学,但在她一个人教学的情况下,却真正做到了“一个都不能少”!学校做期末教学考评时,马民家校长紧紧握着郜燕敏的手,激动地说:“郜老师,看来我为了请你代课跑的那么多趟,值!”
    矢志扎根深山

    将“代课教师”进行到底 情动燕赵中原
    教学不但给郜燕敏带来了乐趣,更让她在这个给她带来了无尽屈辱和痛苦的山村里找到了自己人生的价值。从她当上老师以后,村里无论大人孩子见了她,都发自内心地尊称她为“郜老师”。这让她心里获得了莫大的安慰和自我满足。她渐渐改变了当初要离开下岸村的想法,决心留下来和刘权增结婚过日子,在这里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于是,1996年5月11日,她和刘权增正式登记结婚了。
    刘权增大郜燕敏7岁,由于他没上过学,和郜燕敏没什么共同语言,而且性情木讷粗暴,私下里经常对郜艳敏使用暴力,因此,尽管在一起生活了1年多,郜燕敏对他并没有建立起来多少感情。但是,随着郜艳敏当了老师后,受到了全村人的尊敬,刘权增也不得不对她刮目相看,不敢再轻易动手打她了。1997年3月3日,随着大女儿怡雨的出生,两人之间又有了感情的纽带,感情竟然也渐渐好了起来。
    就在郜艳敏怀孕期间,乡里为下岸村小教学点安排了一位刚毕业的中专生前来教学,等郜燕敏生完孩子后,她这个“临时代课教师”也就“失业”了。离开了讲台后,郜燕敏骤然感到无比失落。她几次找到马民家校长表示想复课,但马校长都表示这是乡里的安排,他也“爱莫能助”。
    于是,将小雨带到1岁多后,这时候婆婆的身体恢复得比较好,1998年下半年,她将女儿留给公公婆婆照看,自己则到东莞进了一家服装厂打工。在这期间,她“抠”下每一分钱来寄回家里,为婆婆筹措手术费。
    2000年9月中旬,张焕芝肾结石发作,住进了曲阳县人民医院实施手术。郜燕敏向服装厂请假回家照顾婆婆。10月11日,就在婆婆出院后的第二天,郜燕敏正准备收拾行囊回东莞的厂里,就在这时,马民家校长再次登门找到了她。原来,下岸村小分来的那位中专生走了,学校先后指派了几位老师前来教学,但每个人都是只来看了一下便死活再也不来了。
    “郜老师,对不起,当初你让我帮你复课,我也确实是没办法……希望你能不计前嫌,为了孩子们着想,还能把下岸村小教学点支撑下去。我这边每个月给你开200块钱的工资,虽然跟你在外面打工挣钱没法比,但是我想郜老师你也不是只认钱的人……”马民家校长满脸的歉疚。
    一个月200块钱,还不到自己打工挣钱的1/6。郜燕敏多少有些犹豫,说:“我和家里人先商量商量吧!”随后,她给在山西的丈夫打电话,刘权增极力反对,说:“傻子都知道哪该干哪不该干,这还用想吗?!……”郜燕敏又去找公婆商量,两个人都看出了她的心思,说:“你怎么想的就怎么去做,不管咋样,我们俩都支持你。”
    当晚,郜艳敏又来到了自己熟悉的村小,还是那几间破旧的教室,但是和孩子们一起上课、唱歌和做游戏的那一幕幕快乐的情形记忆犹新。是的,自己在外面打工能多挣很多钱,但在那繁华的大都市,自己也就是一个可有可无的不起眼的打工妹,但是在这里,自己却是备受全村人尊敬的一名老师,能教给孩子们知识,孩子们离不开她,她可以在这里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和找到自己的快乐!最后定格在她脑海中的是她第一次踏入教室时讲台上那束插在破瓦罐里的金色的野菊花。不知不觉中,一股热泪漫出了她的眼眶……
    郜燕敏告别了繁华都市,重新当起了清贫而又劳累的代课老师。每到发新书的时候,郜艳敏都背着一大捆书爬十几里的山路给孩子们领回来;对学前班的孩子们,每天放学她都背着孩子一个个送到家门口;每天早上上课前,她都要早起到山下去打水,然后挑到山上的教室,烧开水让孩子们课间喝,沉重的水桶压弯了她的脊背,不知道多少次让她摔得皮开肉绽……哪个孩子没钱买书了,她就拿出自己的微薄工资为孩子买课本,晚上还经常到孩子们的家中补课。孤儿刘卫,和奶奶一起过,掏不起学费,她就给包了下来;杨阔,没有母亲,原来很调皮,甚至把学校的玻璃都给砸了,多次逃学,她就一次次家访,耐心地把他劝回学校,最后终于使他变成了一位懂事而听话的好学生……周而复始,这样单调而又劳累的生活却让郜燕敏感到无比充实和快乐!
    转眼间几年过去了,下岸教学点不但教学成绩一直很好,而且村里一二年级的适龄儿童中,没有一个孩子辍学,年年受到辉岭中心小学的表扬。
    噩耗连连

    2005年8月28日,郜燕敏突然接到了三叔郜隧创打来的电话,说母亲刘云生病了,在郑州治疗,让她务必尽快赶到郑州来照顾母亲。接完电话,郜燕敏的心就提到了嗓子眼:老家从来没给她打电话催她回来,一定是有特别重大的事情才会这样!幸好这时候还是暑假,她放下电话便立即启程赶往郑州。在郑州火车站见到前来接他的三叔三婶后,果然她的猜想被证实了:母亲被检查出了胰腺癌晚期,正在河南省肿瘤医院治疗!听到这个消息,郜燕敏当场昏倒在地,好半天才苏醒过来!
    然而坏消息还远不止这些。就在母亲检查出胰腺癌之后,父亲悲痛焦急过度,竟然突发了脑血栓!虽然经过医院抢救醒了过来,但是却动弹不得,至今仍躺在郑州市金水区人民医院的病房里。更让她没有想到的是,从小特别疼她爱她的大伯,早在2001年春天就因为上梯子换灯泡时不慎掉下来摔了一跤,成了高位截瘫,卧床不起已经好几年了!大伯郜创银是个鳏夫,一直一个人过,出了事后,基本上都靠郜燕敏父母和三叔三婶两家人照顾,郜燕敏的父母都出事了,三叔三婶要照顾他们,大伯只能依靠已经80多岁的奶奶来照顾了!
    得知这一连串的噩耗,郜燕敏简直如万箭穿心。每天奔波在父母所住的两家医院之间,她感觉自己的腿软得就像棉花条一样,随时都可能歪下去。在父母面前,她得强颜欢笑,但一背过身来,就忍不住像山洪暴发一样痛哭流涕……一想到父母把她养这么大,自己却被人拐卖到千里之外的大山深处,不能呆在他们身边为他们尽一点孝心,强烈的内疚就像一把利刃在狠狠地切割着她的心……
    郜隧创和妻子王淑珍把郜燕敏叫到一边,对她说:“燕敏,我和你三婶跟你爸妈都商量过了,想让你跟权增和孩子一起回到河南来,你看咋样?”郜燕敏迟疑了一下,说:“叔、婶,我也想搬回来,好好在父母身边尽尽孝心,可是我是村里学校唯一的老师,我走不了……”郜隧创说:“燕敏,我们知道你做的是积德的好事,可是百善孝为先,你不回来也可以,但是医生说你妈现在已经没几个月的活头了,她养你这么大,这剩下的几个月你总得好好陪着她吧!”看着三叔有些严厉的表情,郜燕敏只有羞愧地点头。
    学校开学随后的几天,郜燕敏一边奔波着照顾着父母,一边在心里默数着开学的日子。她必须赶在开学之前,去乡里把教科书和各种作业本领回来,在开学那天分发给学生们。眼见就要开学了,怎么办?她急得寝食难安,嘴上都起了燎泡。
    郜燕敏无奈之下,给马民家校长打了个电话,告诉她母亲的了重病,自己想请假留在河南照顾父母,如果请不了假,就只好辞职。马民家校长先是安慰她不要焦急伤心,然后说:“我尽量帮你安排老师代课,如果不行再说吧!”
    此后,郜燕敏每天都要给马校长打一个电话询问情况。但是,一周过去了,代课老师仍没有到位,马校长在电话中直叹气:“安排谁都不愿去!郜老师,看来这里确实是离不开你啊!你还是回来吧!……”当她知道郜燕敏的苦衷后,当即表示:“这样吧,我给你三叔打电话,做她的思想工作!”
    就这样,马民家校长每天几个电话,不厌其烦地向郜隧创解释郜燕敏对于学校和孩子们的重要性。郜隧创和王淑珍也都是通情达理的人,3天后,他们主动帮郜燕敏买好了火车票,对她说:“燕敏,你回去安心工作吧,这边的事情我们会照顾好的!”
    郜燕敏走之前,专程赶回老家襄城县双庙乡化行村看望了大伯和奶奶,又分别跪在父亲和母亲的病床前,痛哭失声地给父母“谢罪”后,这才坐上了返回河北的列车……
    让郜燕敏没有想到的是,由于家里缺钱,在她回去的第二天,母亲就坚持出院回家放弃治疗。当她再次得到消息赶来,母亲就已经去世了。下葬那天,外面下着大雨,把花圈和灵幡都浇得稀巴烂,大家都很快离去了,她却跪在母亲坟前痛哭流涕:“妈啊,我对不起你,对不起你啊,如果有来世,再让我变牛变马报答你的养育之恩……”最后,三叔三婶还有弟弟郜盼磊都上来拉她,却怎么也拉不动。直到最后哭得晕死过去了,弟弟才将她扶到肩上背了回去……
    母亲下葬后的第二天,郜燕敏就买了回去的车票。临走前,她拿出5000元钱交给弟弟盼磊,说:“爸爸和大伯就交给你了,这是我打工攒下的一点钱,你拿着给爸爸和大伯好好治病,有什么困难你再跟姐姐说,我一定会想办法的……”
    连串不幸

    2006年夏天,一连串的不幸再一次袭向郜燕敏:丈夫在山县的采石场打工时,不小心闪了腰,花去了数千元治疗费后,也只能勉强地下床走路,什么活都不能干,连弯腰都很困难;二哥刘权武因在外与人械斗,将人重伤致死被公安机关刑拘,丢下14岁的儿子航航;婆婆受不了这种打击,心脏病再次发作,又一次住进了医院……郜燕敏不但要代课教书,还要承担起照顾丈夫、婆婆和侄子航航的责任。她不但没有为此而耽误一节学生们的课,而且在她的精心照顾下,丈夫和婆婆的病情一天天好转,读初一的航航思想上也没有受到父亲影响,成绩在班上名列前茅!
    媒体宣传

    但就在此时,幸运也不期而至。2006年5月,《燕赵都市报》的特约记者、曲阳县摄影家刘向阳到太行山内采风,发现了下岸村校教学点,随后便以此为主题拍摄了一组照片,与此同时,在和郜燕敏聊天的过程中,他了解到了郜燕敏的竟是一位被拐女的特殊身份和她跌宕起伏、感人至深的人生经历,当即写了一篇报道。该报道在《燕赵都市报》刊登后,又引起了河南媒体的关注。《大河报》《东方今报》等中原媒体纷纷赶赴曲阳县,对郜燕敏的事迹进行了采访报道。郜燕敏也由此被推举为“2006感动河北十大人物”参选代表。2007年1月27日,郜燕敏以获得100多万张的选票成功捧得“感动河北十大人物”的奖杯。“她年轻的生命曾历尽屈辱、充满绝望,但她的内心却是如此慈悲,只因为不忍心看到山里的穷孩子渴望上学却无学可上,只因为不忍心让那些孩子长大后重复着‘放羊,买媳妇’的人生,她以坚忍的姿态接受了不公平的命运,用宽容回报着山村,用大爱点亮了大山深处那些穷孩子的心灵……”这是评委们为她写下的颁奖辞。
    郜燕敏获奖后,冀豫两省的媒体纷纷报道,她的感人事迹在燕赵大地和中原大地同时引起巨大的反响。读者们纷纷为下岸村小教学点捐钱捐物。2007年暑假期间,下岸村小教学点原来破旧的教室被推倒,建起了5间宽敞明亮的教室和办公室。喜事成双,新教室落成那天,郜燕敏还特地将所有的学生都集合到一起,为他们分发外界捐赠的新衣服、新文具,现场一片欢腾……由于收到部分捐款,下岸村通往外面的那条羊肠小道也正在被重新修建。

    另外,网上另一篇转的比较多的文章链接如下:

  3. In fact,我是个初中生。
    没有丰富的阅历,没有充足的人生经验,没看过很多电影,见识也并非多广博。哪怕是被大家一致打上“糟糕”“差劲”的标签的电影,我想出于对作者及制片人的尊重,我绝对不会以这样略嫌尖刻的话语去批评,甚至打出一星这样难得一见的评论。
    看完想哭。
    真的,如果单纯看这部电影还是蛮正能量的,因为真正的事情被粉饰太平,被什么村里人的善良女主的体谅遮盖的严严实实。这场闹剧的作者是社会,是生活,是真实发生于身旁的,离我们看似这么远又这么近。我不太明白,这样混乱的社会现状,拐卖妇女这种丧尽天良的行为,怎么能让一个受害者买单?
    被拐卖,被困在村里,知道自己难以逃出去,一辈子也许都要耽搁在山村里的人,到底会有多绝望?受尽磨难后好不容易告一段落,还要强迫自己站起来面对道德媒体的拷问,站在明晃晃的聚光灯下把硬生生压在心底的苦楚剖出,这到底又要多坚强?
    这样的事情,这样令人压抑的,令人绝望的事情,就发生在身边,而最令人难以置信的是,它竟然被堂而皇之地摆上了屏幕!竟然还是“感动中国”???
    以我的观点,这些年的遭遇,不是一个感动XX的名号就可以抚平的。
    而受害人站在聚光灯下,面对一次又一次尖锐的问题,给出了“平时不怎么上网”,“谢谢大家关心”的回答,这又是怎样的心情?
    反正她不是特别开心,你觉得呢?

    我短暂地迷茫了一会儿。
    学生熬夜点灯,拼命努力,为之奋斗的,为之拼搏的,到底是怎样一个冷漠的社会啊。
    观点都不成熟,以上有部分内容甚至自己都不知所云,但仍然坚持想要发出来。因为我宁愿始终相信世界很温柔,哪个小孩不愿意相信呢,未来的路很美好,处处都锦绣河山,大好前程。
    希望每个人都可以有挺身而出的勇气,正能量总需要大家一起来维系。
    至于这样歌功颂德的电影,算了吧。你看,你连小孩子都骗不了。


  4. 一、

    我无意中在一个小众电影论坛看到网友发起一个话题“你看过最无耻的国产电影有多少?”其中有一位网友在后面留言说当属《嫁给大山的女人》,没有之二。

    二岩也算是个电影迷,但对于这部影片真的没有看过,之前也没有听说过。

    为了满足好奇心我还是在网上查找到并仔细地观赏了一遍。这是一部上映于2006年的老片子,说实话如果不是根据真实事件改编,对于这样的影片也只能算是主旋律盛宴桌上一碗温开水而已,平平淡淡,无色无味。但这部影片却是根据真实事件改编,一位河南女孩郜燕敏的真实遭遇改编而成。不过影片为了剧情需要与和谐社会,把真实故事去头掐尾,愣是把本该揭示现实社会阴暗面熬成了一锅鸡汤,励志又感动人。

    不过如果你了解到整个事件的来龙去脉,或许感到电影并不感人,相反会恶心十足。首先来讲整部影片的水准停留在了上世纪九十年代的水平,人物苍白无力,画面粗糙,画风拙劣,除了主演外群演都呆若木鸡,而女主演们脸部粉饰过度再加上生硬的演技,最后成为了一出简陋的乡村的流动舞台剧。

    如果说像拐卖女孩,最后女孩为了乡村教育最终选择留在了大山这种事迹拍成影片小范围试映也就算了,但是接下来的一年所发生的却是呈春节晚会般的喧闹热烈方向发展下去,当事人郜燕敏当选了2007年感动河北的十大人物。这个结果是全河北人民通过选票选出的,据说选票多达一百多万。对于这类民主式的选举不能否认是公平公正的,毕竟这个女孩是个善良之人,她的选择没有错。我们能有什么理由反对她让这本来物欲横流的社会多一点感动呢。

    但是凡事的发生都有其前因后果,背后的追思我们不能单凭一篇有着道德洁癖的新闻通稿中体会如知音般的悲情诉苦而放弃。




    那就是这部电影与事后主流媒体所呈现的价值观念是否值得宣扬与肯定,目前除大陆外其他国外或地区对电影都有着分级制度,其中有一项是广义的的成人影片,泛指成人才能观看的影片。其内容包括色情,也包括暴力、血腥、扭曲的价值观等。对于这类影片的定义范畴应该为A片,无论是盛行于香港与欧美的严格R级片,也特别注明17岁以下人士免谈,仅限于成人。比如电影《索多玛120天》而对于这类有违全世界的价值观,故事情节如同地狱一般,只能全球禁播。

    《嫁给大山的女人》同样给人的是严重的价值观扭曲,虽然剧情表面没有暴力与血腥,但是所表达的观念却是胜过任何的暴力与血腥镜头。让愚昧之人如沾了人血的馒头一样,反复咀嚼,百般滋味。然而就是这样的影片也只能在中国堂而皇之公映。

    媒体与官方不追思悲剧是怎样发生的?却把悲剧完美地升华到了人间喜剧,即而宣传要向这位女人学习无私奉献的精神。关于打击人贩,乡村为什么会这么穷,教育制度是否完善,医疗制度是否完善等这些问题视而不见。喜剧的背后永远存在着潘多拉秘密,同样悲剧的背后永远有不可告人的秘密。

    郜燕敏为什么会留在山区而不选择离开不能简单地归为其为了山区教育,她的选择没有错,只不过这种选择却是命运的各种错乱造成的。这是一种潜移默化的斯德哥尔摩综合症,感化她的不是施暴者本人,而是整个山区的沉默无动于衷的人们与山区外感动得泪水涟涟之人。每个被感动得人都应当感动羞辱,这种满满的鸡汤却是冒着血淋淋的热气,所谓的主流正能量不过是普通最低下的公民行使的一种最本真与善良的行为。

    去年看过美国电影《房间》,女主人公乔伊被邻居囚禁了七年,还生了孩子。男主人公想着用孩子来彻底挽留乔伊,但是最后是乔伊和孩子逃了出来,影片留给我们太多思考。同样我们那些被人贩子拐卖至大山中的女孩们被现实囚禁着,侥幸逃了出来现在仍被官媒宣扬着打算用“伟在思想”囚禁一辈子。而对于那些封闭的小山村,就是禁锢女人的牢笼,最后慢慢的演变成整个社会的封闭与传统。

    我们的社会需要正能量,但同样需要真实的批评声音,诸如揭露现实不为人知的一面影片,权当是毒药,直面现实的痛苦与伤疤才能更加完善制度,而不是一味地原地踏步与抹杀。

    写到这不得不让人想到同样是反映拐卖人口的中国影片《盲山》,导演李杨苦苦挣扎了四年,删改了结局才得已在内陆公映。但是我们哪里会知道现实中那个被拐卖的女孩杀了“自己”的男人后已被处极刑。





    二、

    由此让二岩想起二十年前的一件村子里的悲剧,也就是上世纪90年代初。

    那时中国还施行农业税,这个税包括很多的细则,比如挖河。它规定每年的冬天每户人家必须出一位劳动力跟随着乡里的挖河队伍去外出,当年去挖河一般都会去聊城济宁之类的周边市区。

    我们家是第8生产队,一个生产队一般有一百多户人家。村里规定如果家里不出人就上交一百块左右的钱免除劳力。当时大伙都穷,基本上都拿不出这钱,在我的印象中全村只有在县城银行上班的六叔家能交起这钱。

    有一年冬天按规定又得去挖河,恰巧邻居的男户主病了,只能由儿子小亮代替去。他儿子实际年龄是十六,长得人高马大,小时候父母上户口时为了躲避计生罚款都把年龄虚报了两岁,当年他的身份证上也写着十八岁。于是他更跟着村里的大队伍走了。

    我清晰的记得那次父亲随着队伍走时,母亲总会煮十几个鸡蛋,几捆挂面,还有腌制的咸菜。

    去外地挖河都是开着拖拉机拉着满满一车人浩浩荡荡去开去,那场景很是壮观,宛如上战场一般。就在那一年小亮活蹦乱跳地跟随着队伍去了,但是十多天后却提前回来了,只是变成了冰冷的一具尸体,至于死因大家都说不清。回来的人说本来刚吃完饭休息会,半小时后开始干活了他却不起来,这时队长一脚踹过去以为他想偷懒,但是踹了一脚发觉人已经不行了,手脚冰凉。于是上报告上面,随队也有赤脚医生看了看说不行了,死了。

    那年代挖河死个人很正常,不能因为死一个人就停止工程。于是随后上面人来了位记者,把此事好好地美化了一番就成为了一篇宣扬英雄主义的新闻通稿,说他为了集体的利益死得有伟大意义,值得所有群众学习。

    后来乡里出了点钱,便把人给埋在了村外的一处自由地上。

    二十多年过去了,二岩所在的鲁西南村子里几乎没有人再会记起小亮,他的那片坟因为征用不得不移走。而像小亮这样的夭折青年注定成为了那个时代沧桑悲戚的祖国一滴汗水而已,不多时便被风干试掉等待下一滴汗水冒出与蒸发。

    所谓的盛世复兴文明不应该让个体的悲剧沦为一时的纸上与画面的闹剧,无论是早已死去的亮哥还是活着的郜燕敏都不值得宣扬,相反我们应该追问谁该为其悲剧负责?是整个时代还是时代受益的所有人?不管怎么问,个体的悲剧推动着整个社会的进步与发展,无法忽视这种人性的光辉,却并不值得赞扬,更谈不上感动。





    电影《肖申克的救赎》中安迪是通过二十年的不懈努力才完成了自我救赎,电影《房间》中的乔伊通过七年的苦苦挣扎才完成了自由之路,而《嫁给大山的女人》这部影片只用了几个月就把河北人民感动了,我只能说这种廉价的泪水并不感动。对于这类真实的悲剧,他们也许是城墙之内的一个普通鸡蛋而已,只是自身坚强了,十万枚之中与石头碰撞只有这枚还存在。最后却被官方拿出来无限放大,看这枚鸡蛋还安好地立在那里,你能不感动了吗?

    现如今中国知识份子的集体沦丧与失语,使部分违背人类良知的主流意识形态的认知与宣传更加变本加厉。历史的文明快车行驶得太快,以至于后面遗落遗忘了太多的蝼蚁,回头看看最终很多人死于不可触及的轨道边上。

    今天如果我们对于这类披着羊皮的思想糟粕不批判,那么以后还会有更多类似的A片上映,会有更多这样违反全人类最基本的人性与尊严精神垃圾电影上映,那些屈打成招坐穿监狱冤案者则会拍成《嫁给监狱的人们》、那些死于非命的普罗大众也不过是处傲慢与偏见的《法律面前他们都是无辜者》的电影角本。而前些天《人民日报》对影迷的咄咄逼人姿态更显示出其上世纪六七十年代表现得弱智与低能。

    最后二岩想说这部电影能公开上映足已证明中国大陆的电影审查制度的彻底失败,它侮辱了中国电影,更是侮辱了观众们集体智商。对于这样的A片,我只能说最终会成为大陆电影史上的笑话,被扫进苍蝇臭虫围满的垃圾桶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