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著粉审判了几集之后非常满意,不管是选角还是剧情都不擦!一百昏!
男女主两位我都很满意~小说里的人设就很吸引我!高冷桀骜男x明媚小太阳,这个组合简直就是在我的xp上疯狂蹦迪,爱的不行了!
小说里陈麦冬因为小时候家庭不幸福,导致他的性格拧巴又倔强,但在这层坚硬的外壳之下,有颗十分温暖的心。七分桀骜、三分破碎、十分温暖的陈麦冬和李现很贴脸!
庄洁是那种乍一看感觉她明媚的像个太阳一样,但靠近了会发现她也有自己的落寞与自卑,身上的阳光是她脆弱的保护色。这种明媚里掺杂着脆弱的feel,跟周雨彤表现出那种带着破碎感的倔强太贴了!
两个人的重逢是好笑中带着那么一点好嗑的感觉,庄洁和陈麦冬打招呼的方式完全就是一个社交恐怖分子单方面的狂欢哈哈哈。从认出陈麦冬到和陈麦冬打招呼之间的衔接丝滑到离谱,尤其是她每进一步,陈麦冬就退一步的对比,更是好笑到不行!真的很有那种ie大作战的感觉哈哈哈
除去表面的好笑,细想陈麦冬的疏离里应该也隐藏着一丝别扭的醋劲吧,两个曾经依偎着走过那段岁月的人,再见面即便不再亲密,起码也不该是这样的生疏和回避,再结合陈麦冬拧巴的性子,真相只有一个!那就是陈麦冬在为庄洁之前的不告而别生闷气(开局就又嗑到了!这大概就是看过小说的好处!!)
还有一点让我很满意的就是整个故事对男主职业的塑造,看小说时就总会担心影视化对殡葬行业的呈现方式是否会过于压抑,但目前看下来感觉很不错!能在一件件小单元的故事中感受到陈麦冬对于死亡和生命的敬畏,耐心为庄研讲解死亡和存在的意义,尊重每一个死者家属的习俗,还有认真对待每一个逝者等等等等,都能把我代入到那些故事里,一起感受生命的魅力,和死亡的浩大T T。
对死亡这个课题的展现也用了很多饱含生活气的方式,不是把死亡怼到你脸前来教育你死亡是件多么可怕的事情,而是从离别之中带着人去体悟,什么是真正的死亡,它带来了什么,又带走了什么,留在世间的我们除了痛苦的逃避,还能做些什么。带着人了解死亡这个课题,用温馨治愈的人物情感包裹住每一颗脆弱的心脏,它叙说着死亡的另一种模样,安静的感知生命的珍贵和美好。能把死亡这个沉重的话题用如此温暖的视角呈现出来,导演好会整活。
温馨治愈是故事的底色,双向救赎又好嗑是人物的主线,在小说基础上建立起来的这个故事,既有人与人之间的情感羁绊,又有对死亡的全新诠释,将人间温柔包裹在一起,感受春色对人治愈,闭眼冲!入股不亏!本原著粉给各位保驾护航!
这剧可以说是观望了许久,眼看着它从大家口中的“三无网剧”上星反转,开播赶忙审判了几集之后只能说....央视精品认证是有道理的! 剧一开播整个画面就是扑面而来的温馨治愈,错落有致的建筑旁边还有漫出画面的山水;小镇全景再配上淡淡的阳光色调,给人一种田园散文诗般的舒适和惬意,就像被自然保护起来的桃花源。
导演运用光影和构图呈现了小镇人和风景的融合,用镜头记录独属于小镇的浪漫:陈麦冬晨练眺望山崖、庄研湖边写生、庄洁送餐晚风拂动着长发...清晨到傍晚,不同的画面传递着同一种独属于小镇的慢节奏和悠闲,感觉就好像给接下来男女主的故事奠定了一个独特的浪漫且温馨基调。
在主角人设上也感到了别样的舒心与治愈。相比较传统现偶剧的造梦式人物呈现,个人感觉这部剧里的男女主有伤痛和不完美、但真实落地。 一个遗体整容师,会下意识主动回避别人的接触;一个车祸失去一条腿+销售工作性质,会用无所谓和大笑的面具应对所有人;一个温柔的对待逝者以及家属、一个用明艳的笑容面对生活,却总是让人忍不住有丝丝心疼。
而她们彼此却一直双向治愈着,从青春与成年的回忆穿插中感受到,所谓的重逢是再次心动的过程。男孩还是那个教会自己“拐杖也可以是武器的”男孩,女孩也依旧是照亮桀骜不驯少年的那束光。。。 长大后每个人的灵魂都逐渐孤寂、但总是渴望有人理解且带来温暖,这是让我更喜欢这两人的原因。那些自己不会说出口的话会有人懂、那些小小的自卑会有人说不在乎。
还有那些真实而有触动感的烟火气与人情味。 风风火火的妇女主任邬姨、日常各种斗智斗勇的弟弟妹妹、耿直有趣的陈奶奶、八卦和吐槽不断的闺蜜、吵吵闹闹的一家人....就是日常生活中最真实的呈现,很多画面和人物日常生活能轻松唤醒温暖的记忆和有趣的共鸣。 庄洁白天嘻嘻哈哈,晚上在浴室里还是会抱着腿疼痛、伤感,妈妈一出现立马切换笑脸,而庄母也只是一如既往的“笑骂”然后在转身出去的时候擦擦眼泪。一段情节让我心疼了两个人,而她们也在彼此心疼。
最触动我的是庄洁和廖涛露台聊天的那场戏。母亲总是想给孩子一个稳定的未来、想要孩子在自己的庇荫下过得舒适、期盼着女儿可以离自己近一些,为了在镇上给三孩子买房而放弃了店面扩大生产的机会。而庄洁像我一样总是会说“我自己可以”规劝着父母对自己好些,人物口中观念的碰撞就像我的生活常态。 而下一秒庄洁会给母亲支撑,给母亲扩大生产的钱,说着孩子已经长大,可以给父母养老,还会抱着母亲说出最真实的感受:喜欢待在你们身边,因为安逸,但因为太安逸了会消磨意志。画面过于美好动人,因为她说了我的心声。 一些些生活中的争吵在彼此敞开心扉沟通时化为谅解与温暖的爱意,氤氲在灯光与微风中的是温馨而舒适的情感。
在死亡课题上,让我这个中国DNA的人都觉得如此的好接受。 遗体整容师的操作过程庄重肃穆又安静,配着“生命理应有一场送别的洗礼”的台词,在逝者被温柔以待的过程里,我看到的是死亡的平静与体面。这是打破我的刻板认知
还有陈麦冬说出口的人人有悲伤的权力、生命的存在即是意义,公平的生命重量都令我印象深刻,配合着满眼春色有种被抚慰的感觉。
最美人间四月天,最暖人间烟火色,这个四月是属于春色的温暖与治愈
在看过的国产剧里,庄洁是我最喜欢的一个女主角。有的喜爱是出于崇拜,有的喜爱却是因为共情。
她就像是千千万万个远离家乡,在大城市工作的年轻人化身。她的独立,暧昧,犹疑,黯然神伤,咽下的苦,做出的选择,我都完全能够理解。
第一次觉得她是一个特别好的女孩子,是妈妈斥责弟弟大男孩了还敏感爱哭,常常嬉皮笑脸的庄洁却一反常态认真跟妈妈说,“男孩子也可以爱哭,谁规定的男孩子就不能敏感脆弱了?女孩子就不能坚强吗?”
在国产剧里很少看到这样的平权视角,只想感叹不愧是豆瓣阅读的IP改编,确实从作者理念层面就不一样。
反刻板印象的性别解放受益者是所有人,庄研心思细腻共情力强不是缺点,庄洁笑对生活勇敢回击也不是缺点。“生而为人无罪,你不需要抱歉。”
勾勒出庄洁灵魂的一句台词,是她形容前男友,“他没错他只是爱别人两分,爱自己八分,很不巧我也是同类人。”
在她结束了回乡休假与陈麦冬的crush之后,回到上海她看着东方明珠的夜色说,“我很喜欢陈麦冬,但我更喜欢自己,更喜欢上海。”
在一部现偶剧里,能看到这样的女主台词,无疑是振聋发聩的,但也非常非常真实。现代人的感情,又不是四海八荒非你不可的言情小说。
回乡疗愈遇到初恋心动是真的,撩拨拉扯中掺入丝丝缕缕的情愫也是真的,但不可能为了一个crush就放弃自己热爱的工作、多年来的生活习惯、固有的圈子。
如果没有继父出意外,庄洁回上海后他们俩注定是相交后渐行渐远的两条线,我想不出她还有什么理由留下来。但因为亲人的变故而改变整个人生计划、决定回乡,我也完全能够理解。
因为我小姨几乎经历过一模一样的事情,这不是编剧机械降神,而是三次元中真的会做出的选择。我小姨曾经也在上海读书、工作多年,直到父亲意外去世,她千里奔丧之后决定不回上海了,留在家乡陪伴孤身一人的母亲。
在上海有实现自我价值的工作,有迷人的繁华都市生活,有“自己奋斗自己所得”的踏实感。但亲人的生命只有一次,错过了就是错过了,若是遇上疫情,孤身一人封闭的原子化感会更加强烈。
无法去评判哪种选择对与错,做出选择后能享受自己的当下就是最好的。
看过周姐之前的几部作品,难怪网友都说周雨彤就是“社畜第一人”,在娱乐圈里能找到这种有“班味”的演员太不容易了。
而同为周姐塑造的角色,梁友安是得体干练中带着疲惫的打工人,庄洁则是把刺藏在心里的小太阳,难过的事情总会笑着说。
庄洁最常见的表情是笑,住院都能一路跟工作人员打招呼的社牛,几句话就解了镇里座谈会的尴尬并热络起气氛,不动声色地给要维护关系的护士带吃的还说“不小心点多了吃不完”。
从高中遭遇残疾时的阴郁,到“变了一个人似的”风风火火人见人爱小太阳,很难想象庄洁这些年是怎么过来的。笑容中起初有多少是讨好,从正反馈带来了自信,再用自己的情绪感染力去感化别人。
常笑的人,一旦不笑了别人就会觉得反差很大。
前期庄洁有两次冷下脸来,一次是她休假后回到岗位,听闻年轻下属来对她的客户“挖墙脚”。她先是微笑着对传话的人说“她是在帮我维护客户,没有挖墙脚”,对外维持住公司的形象,不让人产生“内斗”猜疑。
看到下属女孩站在科室门口,战战兢兢说“主任在里面大发脾气”,她又笑,“我从不听墙角,有什么都是大大方方直接说。”
然后开门进去,“砰”一下关上门,用闭门羹给下属一个警告。看惯了令人如沐春风的庄洁,这一面冷冽虽然点到为止,但对只想抢她位置的人足够有威慑力。
之后敲定了解决方案,又如常把事情吩咐下去、开会也带着下属,对外界做出对事不对人的姿态展现自己格局,也是安抚下属“给一鞭子给块枣”,暗示着“你不越界我依然会好好培养你”。
职场戏虽然只有短短几幕,却几笔就展现出她的销售工作能力、对上对下的胸怀眼界,凝练而让人信服。
而另一次冷脸是对陈麦冬。原本是暧昧的气氛双方互评印象,被陈麦冬评价为“轻浮”,她的眼神瞬间就冷了下来。通常她都是理直气壮撩拨,吃瘪也乐在其中,这次却毫不留情一句“滚!”转身就走。
反而是陈麦冬罕见地主动再三道歉,在接受道歉的夜宵里,她也夹枪带棒地说“没关系我这个人的优点就是不记仇。”在感情中的拉扯,就是要双方像跷跷板一样,你来我往攻守易转才好看。
大家都称现偶是李现的统治区,这次在《春色寄情人》中饰演陈麦冬,在一次奶奶催婚中被问到“追女孩的本事没有生疏吧”,陈麦冬突然皮了一下,“我向来没有这本事,都是姑娘追的我!”奶奶愣了一下,骂着抄起东西砸过去,陈麦冬做个鬼脸跑开。
这一瞬间太过鲜活,让我一下子理解了庄洁为什么时隔多年对陈麦冬依然念念不忘。从“不良校霸”成长为靠谱的男人(括号:已上岸),陈麦冬的人设有点像《恋与制作人》中的白起。好男人固然是理性上的最优选择,偶然释放出坏坏的性吸引力却更为蛊人。
总而言之,这部剧看到第六集,给我的整体感觉是“舒服、质感、熨帖”,中国人有自己的《小森林》(笑)。看似是遗体整容师与残疾女性的“边缘人双向救赎”,实际上他们既不边缘,也不需要人救赎。
陈麦冬只是做一份工便认认真真做,回到烟火里,他和芸芸众生也没有不同。庄洁遭遇过伤痛,但有了现代医疗科技,她依然可以健步如飞,明媚奔向自己想要的生活。
陈奶奶日常叨叨催婚,但她也是退休还穿运动服的“乒乓人乒乓魂”,会和闺蜜小聚,有自己的精神角落。庄洁妈妈廖涛刀子嘴豆腐心,但她日日夜夜辛勤奔忙的“廖根鸡”,也是为自己事业奔走的榜样妈妈。
片头曲非常用心,用动画展现了片中的许多细节:庄研的白鹅,廖妈妈烹煮的卤鸡,陈麦冬散步的海滩……所有的琐碎,都是烟火中的生活。
片中泉州的骑楼、山水空镜,会将人拉入到南枰恬静的小镇时空里。庄洁和陈麦冬也许会走,也许会留,故事外的我们如果累了,打开剧就像来南枰歇歇坐坐。
追完全剧更新:
对后半程剧情无语凝噎,在女性主义中总夹杂着一丝丝的屎意,于是写了一篇吐槽向的,表达我对女主ooc的失望↓↓↓
超爱剧和男主不接受差评的,请酌情观看:)
《春色寄情人》是由程亮执导,李现、周雨彤领衔主演,刘琳特邀出演的都市爱情剧。
该剧根据豆瓣阅读作者舍目斯的小说《情人》改编,讲述了性格桀骜的陈麦冬在生活遭遇变故后成为遗体整容师,他的高中同学庄洁因车祸致残,孤身在大城市打拼成为职场精英,二人在不断拉扯中逐渐互相理解与尊重,以爱治愈彼此的故事。
以上来自百度。
这部剧在前三集的时候我是真的非常喜欢,觉得打光真实且文艺,内容淡淡的,有一种落落红尘的伤感与落叶飞花的闲情。
李现很符合我对男生“傻大个”的审美,气质也比较文艺。周雨彤在这部剧里状态非常好,很漂亮。
然后,我看到第四集,这部剧开始以一种我不理解的方式开在狗血这条路上狂飙突进。
前三集我得到的信息是:男女主是高中同学,女主因为残疾所以孤僻,男主因为父母情变所以刺头+孤僻。
多年以后,女主大大咧咧兴高采烈地与男主在高铁车厢里相遇,女主狂热地想要跟这个高中同学套近乎,男主冷漠地话都不想不多。
这种状态持续了三集,他们俩从女主单方面热情,男主单方面抗拒,到女主要回上海了,男主又舍不得了,去送她。
然后,他俩就在高铁车厢里就亲了。
我一直不是很理解这种在公共场合亲得难舍难分的心理。信息时代,社死甚至都不需要24小时。
果然,男女主被熟人拍了发朋友圈,然后全镇都知道了,亲友群、家校群,无一不在传阅他们亲亲的视频,就连男女主都在看他们亲亲的视频……
亲,我这边是建议换个星球生活哦。
我前面说,这部剧开始以一种我不理解的方式开始在狗血这条路上狂飙突进。但是真要说这部剧有什么不得了的剧情,也没有。
这一次他们虽然在大庭广众亲了,但是男主几番思索,还是决定把女主删了。他们没联系了。
再一次联系上是为啥呢?
因为女主继父出意外死了。
(插一句:我要骂人!!女主继父是张垒演的吧?他多帅多有味道啊!结果就打了个酱油,人物结局还是面目全非,3D打印了一个人脸出来,化上妆,看得寒毛直竖。)
因为男主是遗体整容师嘛,他们联系方式又加回来了。
我在这一刻万分操心男女主下一次会不会断联,如果断联是不是还要靠死人来再次连接。
反正因为女主继父去世这件事,女主又回到了小镇上要帮妈妈把家里的卤味店做大做强,并且很容易就成功了。她还顺带把男主撩到手了。
爱情片嘛,偶像剧嘛,不看男女主谈恋爱我看什么啊?
挺好的。
只是,这部剧的导演或者编剧,内心过分文艺。女主他们这个小镇上又十分小资。大家都在“仓廪足而知礼节”跟“东家长西家短”里摇摆不定。看起来岁月静好,实际上也有闲言碎语。虽说有闲言碎语,但也不妨碍我岁月静好。
看得我有种悬着一口气在追剧的感觉:不知道在剧里的人们在作个什么劲,但又觉得可能这就是生活。如果这是生活的本相,好像滤镜打得又有点重。
国产剧总是在美化伤痛,弱化努力,简化坚强。
反正,主人公们轻轻松松就成功了。台词里累也好,难也好,什么都不耽误他们每天精力充沛,打扮得美美的出门,然后他们就成功了。
再兑点号召广大知识青年回乡建设的高调,整部剧就变得更加四不像了。什么都想要,结果什么都没捞着。
更可怕的是这些年的影视剧总是时不时地讲大道理,上升价值观。但《春色寄情人》这部剧,它不仅讲大道理,上价值观,它还因为男主的职业女主的经历开始大段大段地探讨生死之间的奥义……非但没有感动到,反而特别容易出戏。
我通常都是半夜看剧,看着看着,我都掏出串来盘了。倒不是有什么触动,或者得到了什么点拨,单纯觉得闲得慌。
emmm,过分文艺跟小资就矫情了。我看这部剧就跟看二十五岁以前的我似的。有种隔世的亲切与疏离。
可看到十二集的时候,我突然迷茫了,我不知道我在看什么了。
女主从第一集开始撩拨男主,但是她撩她的,撩完就不管了。反正她不回小镇,反正她要去上海,她又知道男主跟奶奶相依为命,不可能为了她离开小镇去上海发展。
她以及她的家人都不准备在小镇上找,男主请媒人上门了,媒人话没说明白,女主妈妈没猜到。女主猜到了。她女主妈妈断然拒绝了。
女主还是要跟男主分享她的心路历程,要跟他诉说她的感情。男主不理她了,她又去男主家找,去男主相亲的影院逮人……
男主这边呢,他忍不住喜欢女主,但是他又知道自己留不住女主。
男主没有安全感。从高中开始就没有,他的父母离婚离得一地鸡毛,他刚对女主有了依赖,女主转学去上海了。
他的理智告诉他要拒绝,但是情感不归理智管,女主又总是撩他。
所以连请人说媒这种大事,他都没有问过女主,直接请人登门试探女主家的意向。
总之,小吵怡情后,男女主和好了。又在大庭广众又亲又抱的了,然后,人家还是只是谈着玩。女主还是表示自己不会回来,男主表示:我认了。
我长舒一口气:还好,这俩只是决定要异地恋。
然后我开始愤怒:尼玛!!一个异地恋!拍得这么要生要死的!当代年轻人,生活的困难单手可解。
农产品滞销,找人带货,找渠道,马上解决;
家里出现巨大的变故,休假离职,回家办厂,搞网售。一切就绪,自己还能回上海继续坐江山……
感觉什么都不可怕,就是爱情里那点破事,你是风儿我是沙,缠缠绵绵就是不肯好好说话。
这么说吧,男女主的情感脉络还是很清晰的,但是道德脉络不是很明了。
女主撩,她的意思就是要撩得男主把持不住,愿意跟她异地恋。
男主从开始就清晰地知道女主不可能陪他在小镇上过活,所以他对于奶奶安排的相亲也不拒绝。可每次去相亲,他又都看不上。
当代年轻人的爱情观冲得我这脑子嗡嗡的。
我一边跟女主她妈一样不理解,不明白;一边又跟男主他奶奶一样上赶着,就希望他们早点结婚生子。
他们谈一场恋爱,谈得我好没有安全感。根本不知道他们下一秒要作什么妖,且冠以生活、现实与理想的名义。
这才十二集,这部剧一共有21集,我不知道他们剩下几集还会有怎么样的:吵架→分手→和好,又吵架→又分手→又和好。
我只知道,以前的狗血是阿宝色,现在的狗血是文艺光。
如果粉丝要说我不懂人家谈恋爱的人的事情,那我确实不懂,我就是因为丁是丁卯是卯,行就行不行就不行,所以母单的我不懂这些人的对花枪。
我就是有点心疼那些被男主用来做备胎的相亲对象。心里有人的人,不要随意进出市场,扰乱市场好伐?
但是这部剧吧,导演很厉害。这么狗血的鸡毛蒜皮的现实拉扯,他能给它拍得像是“在春风沉醉的夜晚,我用月光下酒,然后吐了一地”……
我也不知道算不算拍得好。我目前看了十四集。并且不准备往下看了。
这种文艺癫的病,我早就不得了。
当然,也可能是现在的生活条件好了,尤其是文艺工作者们的生活条件好了,所以以为现当代的年轻人活得都很容易吧,除了爱情没啥困难了。
以前的国产偶像剧服化道很穷,但是人设都很有钱,不匹配;
现在的国产偶像剧服化道有钱,但是人设都不怎么有钱,或者是穷,更不匹配了。
从头到尾,来来回回,偶像剧这一块,都有一种错位的拧巴,都没有落到实地上。偶尔有一部看起来没有错位得那么离谱,不上升这么多价值观的,单纯是男帅女美就够了的,真的已经是幸运了。
就我的审美来说,这部剧还不如拍拍女主妈妈的一生呢。第一任老公车祸去世,十二岁的大女儿一条腿截肢;第二任老公被重物砸中,当场去世,小女儿也才十二岁。不论生活给了她怎样的对待,她都爬起来,拍拍土:活着的人总是要活下去的。
不论是被骂克夫,还是别的闲言碎语,她得活着呀。她不敢垮,她还有三个孩子要照顾,要养活。不论儿女几岁了,她都要为他们遮风挡雨。
铁血大女主。
对于我来说,这部剧最大的看点是两个老奶奶。百合味太重了!!
陈奶奶跟林奶奶是真的超好磕!从小手牵小手到老手牵老手,她们有长达半个世纪的情意。男人来了又走了,苦难来了又走了,她们相扶相持就这样过了大半生。一个优雅,一个急躁。
羡慕。
以后我也得这么过!
年轻这一辈,我喜欢医生X闺蜜这对cp,虽然戏份超少,但是看起来很美味的样子。
【原创声明:本文为公众号“今天娱乐调查局” 独家原创,欢迎转发,但严禁任何形式无授权转载到其他平台,发现必追责到底!】
文:踏歌
编:喵局长
图:net&截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