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义凛然
艺术与信念的结合产物
源于孙瑜编剧的[ 自由魂 ] (1931年)的思想与艺术
1933年4月发生“浙省密报事件”国民党定调“左倾色彩影片”开始,在由国民党浙江省政府主席鲁涤平向行政院提交报告中指出“左倾色彩影片”有联华影业公司出品的《天明》(1933,孙瑜编导)、《三个摩登女性》(1933,田汉编剧,卜万苍导演)等七部影片……
在1926年编写潇湘泪是孙瑜的进步思想即左翼立场的初现
可以说这是部典型的左翼电影,菱菱成为妓女后找到家问的路人好像是田汉扮演的。和《小玩意》中一样,袁丛美在这部电影中仍然扮演厂主,但和实业救国的爱国者相比,这里是个反面角色,他和两个女人玩乐镜头往往是在和别的进步镜头做对比时出现。可以说导演也是安置给他一元化的恶的色彩。
孙瑜导演自身向往乡村生活,他的影片中往往将城市和乡村看作一对有着深刻矛盾的对立体,而且往往将城市涂以恶的色彩,乡村为善的色彩。这部电影和正在看的《上海摩登》有很强的关联性。抗战前的影片在描写那些活在有限的城市空间中的小市民,以此来折射社会等级,并用善,恶世界之间的比较来隐喻城市和乡村。影射上海的城市越来越染上灰暗的色调,成为反面影像;同时乡村则日益成为电影自我指涉的城市模式的理想“他者”。即电影表现乡村出身或者乡村小人物,讲述他们的经历,讲他们如何不断成为城市环境的牺牲品。《天明》也是典型的如上所说的电影。前半部分黎莉莉和高占非在上海游览,做工到被工厂主流氓盯上发生冲突,她们只能不断的牺牲自己。片中表姐的身份也是为后来黎的崛起做对比和铺垫,她顺从恶势力的蹂躏,不敢反抗,害人害己,最后依旧没有得到保障,过早的病亡。黎的人物矛盾是多重的,是从单一的发展为丰富的,但她始终有反抗精神。怀念过去的乡村生活同时也明知回不去,对菱角项链的回忆感觉自己被城市玷污了。最后沦落为一开始自己也鄙视的妓女形象,从不理解到理解这类群体。但革命的爆发使得她自我唤醒,她没有继续堕落下去,并聪明的利用自己的这一身份主动为娼帮助穷人,这一巨大改变使得这一人物层次迅速升高,性格开始丰富。帮助高脱离险境最后大义凛然的赴死,在被捕时放飞小鸟,虽然身体被束缚但心灵终于自由了,象征着在革命路上的决心和对其自由的终极信念。并要求穿着乡村衣服,意味着不忘清纯善良之普通农村女之本心。而要在笑的最好的时候开枪,笑对死亡,让本就犹豫且有革命精神的团长更不忍心开枪,这种情感感染给团长,使得他率先反抗。结尾黎的英勇就义使得这一人物形象被升华到最高潮。
孙瑜特别喜欢让人物用手语表达,《大路》《野玫瑰》和这部电影中的刘继群的猪都是,这几乎只有在孙瑜的电影中才能看到的独特点。
而孙瑜的电影往往也有革命色彩,高一直都是一个正义的正面形象。高占非从船员身份转为战士,不是单纯的表现劳动群众的疾苦,更多的是鼓励过去手无寸铁的劳动人民勇敢站起来,与压榨他们的恶势力勇猛对抗。后半段经常出现的北伐信息让人们看到了希望,(当时影片传递的信息是北伐最后是成功的。但如今站在现在执政党的身份因为412事件认为是失败的。)这是天明的主体涵义,第二层含义应该说是黎莉莉在天明时候被枪毙。这层悲剧色彩隐喻希望在前方,但通往希望的道路依旧是艰难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