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你在荒无人烟的小径上看到一个长得像麦兜的大叔,推车卖面。请你一定要尝一碗他的荷包蛋泡面。
虽然不是所有的事情,拨啊拨啊,转啊转啊,都像荷包蛋一样能够聚回到一起。但贴近土地,听他讲讲麦兜的故事,也许就不会那么伤心和烦闷,也许走到这里迷路的人,就会想要回去。
你可以问他,火鸡在什么时候最好吃?
“火鸡的味道啊,在将要吃和吃第一口之间,已经是最高峰了。”
纸可以包得住鸡吗?
“也可以吧,特别是小小一块。”
“我个名叫麦兜兜”,每天长肉充满力量
在麦太太快要临盆的时候, 看见一个胶兜盆在自己头上转啊转。她以为是天降吉兆,赶忙许愿,希望儿子以后要像周润发、梁朝伟那么帅气、要很聪明,还要很幸运。
胶盆“噗通”落地,麦兜出生。像是命运开了一个玩笑,麦兜这只小猪,资质平平,不高不帅不聪明,甚至还有些反应迟钝。可就是这个有点先天不足的麦兜,凭着自己真挚善良的“蠢”,在他普通得不能再普通的麦兜故事里,创造着自己天真的快乐。
麦兜眼中的世界,有像自己一样呆头呆脑唱着儿歌的小动物同学,也有人形的老师校长,还有一些长得像妖魔鬼怪一样很可怕的人。麦兜最喜欢吃鸡,爱去的地方不是加拿大、日本或者泰国,而是幼儿园附近的商场,心里念念不忘的是在电视里那“蓝天白云,椰林树影,水清沙白”的马尔代夫。
马尔代夫在麦兜的人生里,就像是哄骗自己喝药的方糖。 一次麦兜生病了,麦太对麦兜说,把药喝完,病好了,我就带你去马尔代夫。 “真的?” “妈妈什么时候骗过你啊。” 于是麦兜咕噜咕噜把一大瓶药全喝光了,兴奋地去找妈妈,问什么时候去马尔代夫。妈妈却抵赖说,“我们发了财再去。”
麦兜委屈地哭了,麦太没有办法,只能同意下个礼拜就带儿子去马尔代夫。但提款机上冷清的余额数字让麦太倒吸一口凉气,她想到一个折中的办法,那就是带麦兜去香港太平山玩。
麦兜坐在缆车上,看着窗外的风景,以为自己是在坐飞机。 小时候看,记住的是缆车飞天,是鱼便当,便真的以为到了马尔代夫。现在回过头再看,才明白为什么缆车可以飞,为什么“马尔代夫”可以早上去,晚上回。这一切,麦兜是不知情的,这成为了他生命中最美好的一天。当时他和好朋友打着电话分享,以为自己真的要去马尔代夫,那个“蓝天白云,椰林树影,水清沙白”的马尔代夫。
两张缆车票成了飞机票,妈妈准备好的鱼便当是印度洋里捉来的鱼,海湾就是麦兜眼中的“马尔代夫”。
经想象加工后才称得上美好的世界,在现实面前可能非常脆弱。这样的“精神胜利法”,似乎有些无奈。毕竟啊,总是用素肉一样的把戏,去糊弄一个没有吃过肉的孩子,这本身就有点残忍。 后来麦兜长大了,他渐渐明白,原来有的东西,没有,就是没有,不行就是不行。 没有鱼丸,没有粗面,没去马尔代夫,没奖牌,没宝藏。想到这些,并不好笑。
“原来愚蠢并不那么好笑。愚蠢会失败,会失望,失望并不那么好笑。胖,也不一定好笑。胖,不一定有力气。有力气,也不一定行。”
“我阿妈叫麦太太”,但爸爸去哪儿了?
在《菠萝油王子》里,麦太给麦兜讲,麦兜爸爸——麦炳曾是一个王子,后来因为一些不为人知的原因,失去了自己的王位。在麦太生下麦兜之前,麦炳离开了。他说,他要去远方夺回属于自己的王位。
在《麦兜:我和我妈妈》里面,麦太太作为一个单亲母亲,她的身上有另一个极端。不写诗,不做梦,她可以是《摩登时代》流水线上的工人,她可以去工地搬砖,打好多份零工。麦太身上力争上游的特质,其实很有香港特色,对每一个机会,每一个可能性,都愿意去尝试一下,她总是在找机会改善生活质量。
另一方面,她还是一个母亲,上面那些灵活善变,为了生计拼杀的十八般武艺,看起来也许有点乱来,却又因为她单纯的动机而显得柔情十足。常常会感叹,要有多少的爱,才能培养出这样一个傻傻呆呆但又很温暖善良的小麦兜。
麦太办了一档节目,号召大家都去买麦兜“童子手”抽出来的六合彩号码,不幸的是,麦兜抽出来的号码一个也没中过。麦兜因为这件事受到了打击,怀疑自己是“霉猪手”。但他用了逆向思维,抽出了“绝对不要买”的36个倒霉号码交给了妈妈,让她买抽剩下的几个号码,就可以发财了。
结果他们真的“发财”了。麦太给儿子买了新衣服,带他去“旅行”,去吃各种东西。不过为了低调,仍然要打好几份工作装穷。后来麦兜才明白,妈妈买的六合彩都是自己抽中的号码,根本就没有中奖。
所谓的“发达”,不过是麦太为了让麦兜有一个快乐、知足的童年而编造的谎言。当善意的谎言被戳穿,成人的世界依旧,但麦兜的世界却因此变了模样。只是多年以后,麦兜再次回想起这个谎言,才真正理解了母亲的良苦用心,世上又有哪一个母亲会相信自己的孩子是“霉猪手”呢?
这份相信和爱是四折的烤箱,是吃了大半年的火鸡,是菜市场一唱一和的讨价还价,是逐字逐句用英文词典翻译出来的信,是一直到最后离世,麦太都骗麦兜说,自己是被太空总部带走执行任务。
麦太没什么文化,对孩子的爱,可能就不再是为之计深远的“我这是为你好”,而是扎扎实实活在当下的“全世界的人不信你,我也会信你。全世界的人不爱你,我也会爱你。我爱你爱到心肝里,我信你信到脚趾头。”
麦太为了挣钱拍摄更年期药品广告,随时都能流下几滴眼泪。用她自己的话说就是,这个年纪的女人,要挤点眼泪是很容易的。她把欢笑都给了儿子。
那不是缺陷,是你不在梦里
麦兜出生于1995年,麦兜成长的那段时间正是香港在泡沫中渐渐退潮的时代,从前的村庄慢慢发展成密集而压抑的空城市空间,高楼大厦的阴影下城市折叠。杂乱无章的楼房、歪歪曲曲的牛皮癣,这些相差甚远的元素无缝叠加在一起,反映在了麦兜的潜意识中。
这个时代的香港人,他们仍旧保持着高强度的生活节奏,适应着流水线式的工作,眼看着高楼起,又眼看着楼拆了。心中不免生发出这样一个问题,在如幻似烟的日子里,究竟要怎么去适应这样的生活。而作者想问的是,这样一座城市,对像麦兜一样慢悠悠,不争也不抢的人,又有包容度吗?
对麦太,一年打好几份工,辛苦这么久,还是买不起两张飞去马尔代夫的机票,供不起楼,不能送儿子上更好的学校。对麦兜,同样拜师学艺,师姐学了帆板获得奥运会冠军,而麦兜辛苦练习抢包山,结果却是“没对手、没比赛、没人知道”。
在长大后的麦兜眼中,没有童话的生活,也有梦想和希望,即使遭遇现实的挫折,也永远怀有童真和幻想,向着未来开心生活。
麦兜背后,那个中年妇女、单亲妈妈麦太太,一直在和残酷的生活对抗。
没什么钱,也没什么过人的本领,一个女人撑起一个家,并不容易。
她本是一个小电视台的监制,为了维持家里的开支,又去兼职:做编剧、主持、临时演员……
在外,她努力赚钱养家。在家,各种脑力活、体力活,也由她一个人全部承包。
有一次,麦太太因为工作太辛苦进了医院。 一边心疼着这两天无法工作赚钱,一边为了不让麦兜难过,绞尽脑汁编谎话: “妈妈不是进医院,我是为了当宇航员,来做检查。”
偶尔,麦太太也会感慨生活艰难: “我们这样的女人,谁不能随时挤出眼泪呢?”
时刻和生活“斗智斗勇”的麦太太,也在摸打滚爬中练就了一身本领。
她最拿手的本领,是在菜市场“砍价”。
每次在买完菜回家的路上,她都会掰着手指“斤斤计较”: “荷兰豆省了一块,菜省了两毛,鸡翅便宜了一块八……” 一边小声嫌弃着不肯减价的卖鱼小贩,一边为自己的精打细算开心: “别嫌少嘛,一年算下来,就足够吃大餐啦。”
因为经济窘迫,麦太太没办法经常买肉给麦兜吃。
于是她练了一手好厨艺,硬是把青菜做出肉味来。
麦兜最喜欢吃鸡,却从来没有吃过火鸡。 某一年的圣诞节前夕,麦太太终于满足了麦兜的愿望——她去超市选了一只最小的火鸡,又买了一部打四折的烤箱。
他们精心做着准备: “在火鸡表面涂上油和盐,在肚子里塞满了黄油炒熟的洋葱胡萝卜西芹粒,再放入烤箱……”
为了让火鸡的味道持续长一点,麦太变着法子,把火鸡做出一百种花样:火鸡肉三文治、火鸡肉玉米汤、银芽火鸡丝炒面……
虽然娘俩挤在破旧的出租屋里,麦太太还是努力把它打扮成“豪宅”。 对她来说,“房子是租来的,但生活不是。” 更何况,在她的能力范围之内,她和所有妈妈一样,不愿有一丝一毫委屈了自己的孩子。
麦兜出生的时候,麦太太对他有很多期待: “希望他好聪明,读书好叻;或者读书不行,工作行呢;又或者不聪明不漂亮,只要福星高照……” 怀孕的时候,她就早早开始做起了功课。
可惜,出生后的麦兜,天赋迟钝,成绩糟糕,很多时候,连运气也不怎么好。
就是这样一个让人有些失望的小孩,却活成了被人羡慕的样子。 这离不开,是麦太太的爱和教育。
小时候的麦兜,因为买彩票不中被人骂“霉猪手”,他一度失去自信。 忽然某一日,麦兜被“逆向思维”启发: “霉猪手”也不是不能发挥才能啊,只要妈妈不买自己选的号码,不就能发达了吗? 问题是,你没选的号码何止6个啊? 他天真地以为,帮妈妈排除了一个错误选项,就一定能够中奖。 麦太太没有揭穿他,反而将错就错: 重要的不是是否能中奖,而是能不能帮孩子恢复自信。
她依旧按照麦兜给的数字买彩票,没中奖却假装“发达”,只为了让麦兜开心。 直到有一天,麦兜发现了妈妈的秘密,质问她:“你怎么买了我叫你不要买的那些号码?” 她才坦白,“我只会买你选的号码”。 我只会买你选的号码 “就算全世界的人都不信你,我也信你。
就算全世界的人都不爱你,我也爱你。” 天下没有什么比这更自然的事
年幼的麦兜经常“异想天开”。 有一次,他突发奇想。 吃鱼丸的时候,吃到最后一个,长长的竹签容易戳到喉咙。 如果竹签可以开几个叉,一个叉一粒鱼丸,就会很安全!
别人看到了麦兜的创意,觉得“太恶心”。
唯独妈妈,毫无保留地鼓励支持他。
上学后的麦兜,依然喜欢大开脑洞。
他设计的“电饭煲”图纸入围了机器人大赛。 麦太太开心极了,想要带麦兜去找真正的科学家,又在“美梦成真”的成本面前,僵住了脸。 去找科学家的路费和住宿费,她无法承担。
一心支持儿子的麦太太,几番挣扎后,还是拉下了脸面,出门借钱。 她知道儿子的天赋并不算好,见到了科学家,也未必会有怎样的成就。 可是,只要他喜欢,一切就都值得。
妈妈对孩子的信任,总是这样不讲道理。 她不问缘由、不计结果。 哪怕全世界都嘲笑你,她还是心甘情愿,坚定地站在你背后。 “兜仔,你要争气呀”
麦兜是一个太过普通的孩子,甚至有时,他笨拙得让人哭笑不得。
他不够聪明,别人说什么就信什么。
妈妈工作辛苦,不舍得让他帮忙做家务,他就信以为真。
直到邻居提醒他:“就是很辛苦才要帮忙啊”,他才反应过来。
他笨、他傻,但他一直用自己的方式,爱着妈妈。
成绩不理想、总是犯错麦兜,很害怕让妈妈失望。
妈妈开心有多重要?
他最喜欢吃的食物是快快鸡。
可是某次考试前,他真诚许愿:“如果我争气,如果妈妈可以开心,我可以以后都不吃我喜欢的鸡肉!”
看到麦兜充满信心和斗志的背影,麦太也暗暗下决心: “只要麦兜能争气,我宁愿……不吃鸡!”
于是就有了尴尬的一幕: 到了开开心心的吃鸡时刻,两个人都“谦让”起来。 两个人把仅有的鸡肉推来推去。
不知道从什么时候起,那个一直闯祸的小孩儿变得懂事起来。
麦太太心里高兴又难受。 她告诉麦兜:“妈妈在外面,其实也不是一头成功的母猪。” “我每天四处奔波,从早到晚,回到家,最开心的就是能做一顿好吃的,看着你吃饭的样子。”
那些曾经的高期待,都在麦兜来到这个世界之后,消失不见。
她不再期望孩子出人头地,只希望他能健康、快乐地长大。
多年后,已经是大人的麦兜回想过往,明白了妈妈曾经的窘迫和酸楚,也看穿了一个个智慧的“谎言”:
“她已经给了我,她能给予的一切。”
最喜欢火鸡和抢包山。 火鸡里,麦兜说妈妈火化那天的空气里好像也闻到了火鸡的味道,让当时年幼的我第一次意识到成年人面对死亡的态度,但那对彼时的我来说还太遥远,我甚至不敢想我身边的人会怎么离开我。但现如今体验到亲人离去的滋味后,我想说,火化那天的空气很干净,我什么都闻不到,只有神神叨叨的法事和一直折磨我的纸钱烟熏,比再看不到你的脸还折磨我的泪腺。 其次,就是抢包山。老师还是谁对麦兜说了一句话,让他像是蟑螂一样从货架掉下去,明明忍了很久却突然哭起来,然后那时的我忽然有种同感,替他感到很难过。小的时候,仿佛没有自尊一样野生野长,摔跤考砸、被打被骂都不会真的太在意,直到突然大人的某句话戳到我们刚形成的敏感自尊,于是难过和眼泪就像是决堤的洪水一样,哗啦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