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名: 盐灼之痛 / 索尔特本 / 盐灼 / 索尔特本庄园
导演: 埃默拉尔德·芬内尔
编剧: 埃默拉尔德·芬内尔
主演: 巴里·基奥恩 雅各布·艾洛蒂 裴淳华 理查德·E·格兰特 艾莉森·奥利弗 阿奇·马德基 凯瑞·穆里根 里斯·谢尔史密斯 伊旺·米切尔 保罗·瑞斯 洛利·阿德福普 赛迪·斯欧维奥 里奇·科特雷尔 米莉·肯特 威廉·吉布森 塔莎·利姆 阿莉亚·阿伯丁 马特·卡弗 加布里埃尔·比塞特 - 史密斯 萨加·斯普尤斯·萨尔 格林·格里姆施泰德 约书亚·塞缪尔斯 朱利安·劳埃德·帕特恩
上映日期: 2023-08-31(特柳赖德电影节) 2023-10-04(伦敦电影节) 2023-11-17(美国点映) 2023-11-22(美国)
片长: 131分钟 IMDb: tt17351924 豆瓣评分:6.7 下载地址:迅雷下载
“鸽子追逐着鹰隼,温柔的牝鹿追捕着猛虎,弱者追求强者,从来都是镜花水月。” (The dove pursues the griffin,and the mild hind makes speed to catch the tiger. Bootless speed,when cowardice pursues and valour flies.)
-莎士比亚《仲夏夜之梦》
升入牛津大学后,男主Ollie被富家子同学Felix邀请到萨特本城堡过暑假,一个“Eat the Rich”鸠占鹊巢的故事就开始上演了。这类阶级跃升狂热的故事在影史上被反复演绎,从《天才瑞普利》到《寄生虫》,结局悲喜不一。在《萨特本》中,男主被贵族朋友们形容为飞蛾扑火的蛾子、精心织网的蜘蛛,要知道这类昆虫再如何可悲或恶毒,也只是上流社会轻轻一捏便灰飞烟灭的玩物(甚至不配称之为玩物)。
这场仲夏夜之梦中,真正的造梦者是let him in的贵族家庭。与几乎完美的Felix相比,裴淳华饰演的妈妈Elspeth才是真正的萨特本主人,蜂后一般的悲剧制造者。她诡异又华丽的性格是萨特本城堡的真实底色,男主Ollie的去留唯以她的意志为转移,永远在饮酒的、混乱的她却总冒出人间清醒的冷眼旁观:女儿心理障碍难以成家,丈夫心灵早于生命枯萎。她站在混乱世界的中心,面对死亡和疾病,拥抱背叛与逃离,邀请一个个破碎之人进入自己人生,角色拥有一种少见的、无畏的自毁魅力。
上流社会的攀登者自古前赴后继,成王败寇。Ollie的攀登固然有“捞性恋”的不耻嘴脸,却并不值得被批判。Felix绝美如同希腊神话里的人物,当爱之不得时选择将其毁掉,在某种意义上甚至应该是文艺片合理的某种走向?总之剧情本身的到达Felix的死亡时,一切都具合理性和完整性。
然而从Elspeth为Ollie举办仲夏夜之梦主题生日狂欢夜之后的一切剧情,才是本片拉开与传统挤入上流社会不同的节奏展开的封(疯?)神之际。墓地戏在我所观影的影院是全场观众自带BGM的此起彼伏“wtf”“omg”还有人整桶爆米花掉在了地上,结尾的全裸舞蹈则更是戏谑又充满极端自恋。
导演在前一小时以充沛又充满油画质感的画面宠溺着影院中所有的观众,编织了一袭泛着光的华丽的袍子,在片尾突然掀开这袍子沉浸式冒犯你,尘土、鲜血、肉体交织着资本主义的腐尸味道,如同一个挤满奶油的过期蛋糕不仅狠狠砸在你脸上,并死死按着头逼你拼命吃下去。绝对是一次刻骨铭心的观影体验。
美过疯过,细想一下男主Ollie其实并没有什么令人敬佩之处,导演也选择了并不以美少年人设在好莱坞立足的Barry Keoghan这位矮矮的爱尔兰演员担纲。毕竟,萨特本每年都会迎来一个Felix的同学,或Carey Mulligan客串出演的Pamela这类捞女,another year,another toy。与其说是这些“下流社会”的门客有幸体验上流生活,不如说他们才是祭品,献祭出自己的故事、一段人生甚至感情,被萨特本吞没,喂养无趣至极的上流社会。
正如Elspeth提出为Ollie大办特办生日,生日主角是谁并没人关心,所有人唱出生日歌也不清楚to whom。贫贱的少年Ollie只是一个办派对的理由,赋予狂欢某种表面的善意和逻辑,谁能拒绝Elspeth为穷人男孩过生日的邀请呢?这简直堪称慈善晚宴。
这和富豪们偶尔为了艺术又或儿童举办一个又一个慈善筹款没有本质不同:我为富不仁但你不能说我为富不仁,因此我必须大张旗鼓地但又非常有面儿地找个适当理由把你们聚在一起看我身着华服站在聚光灯下声泪俱下为你诉说我办这么一场派对是有原因的!简直把别人都当傻子,可笑之极。用Ollie剧中台词来说:“你们贵族需要一场秀,我只不过给你演足演过瘾,这有什么错?”
久不久时不时,无法跨越的阶级鸿沟就欠Ollie这种人整顿一下。当然,我们也只能在艺术作品中领略。因此电影可以是荒谬的,可以没有合理性,也可以不展示严谨的犯罪手段,或者安排警察在迷宫里迷路就好了。后1/3影片情节的彻底放飞(发疯),并不令它减分,邪典感反而成就了它,毕竟想拍正常电影也不会附送一段全裸MV作为结尾。
最后是Ollie统治了萨特本嘛?不尽然。萨特本只是如同有机体完成了新一轮的新陈代谢,如同片头Felix对墙上油画和古文献文物的介绍,它是由无数代人积累滋养成就的。Ollie由献祭者完成了自己的颠覆,但他人生最高光的时刻也不过是被萨特本吞噬,在这个扭曲的空间里,等待岁月携新的献祭者,完成最后的杀戮。
邀你从银幕中走进萨特本,一起体验这场仲夏夜噩梦。
小彩蛋Fun Facts:
-剧中很多梗都属于牛津专属,例如水球这类边缘运动,在牛津是威廉王子也要入队参加的,因此很多对口私校(例如伊顿公学)的小孩从小就开始学习,当Felix等人提起时Ollie这类非私校出身的根本插不上嘴。想一想这其实已经和运动没什么关系了,就是一种为了尽快在新环境分辨彼此、固化阶层设计出的社会游戏。鸡贼!
-黑人表兄Farleigh和萨特本的黑人侍者也有一腿,在后者上菜时两人的眼神拉丝儿就可以看出。然而Felix叫不出侍者名字的时候被Farleigh耻笑,其实两个人就都很虚伪,Felix扯着嗓子说因为侍者离职率高所以不是我看不起他们记不住名噢都怪他们自己爱离职,Farleigh你如果不是和人家有不正当关系也肯定不会记住人家名字吧!还争辩谁更高尚咧~好好笑
-Carey Mulligan这种一线女星莫名其妙演了一个几分钟就下线台词没有十句话的边缘角色,原因是和导演在上部担任女主的剧《前程似锦的女孩》积累了深厚姐妹情
-在本剧宣发期,裴淳华没怎么跑宣发但陪儿子来中国云南参加“汉语桥”比赛顺便旅游。啊姐姐你好疯好美啊我好爱你!!
无论我多么努力的装出一副视金钱为粪土的样子,亦或是时常摆出一份爱读书的知识分子姿态,必须承认,我随时随地都被有钱人的生活吸引着。
当我的人生已经前脚进入下半程,内心也欣然接受了自己的势利和低俗,但我必须佩服简奥斯丁,因为我最爱的小说还是《傲慢与偏见》。
年轻时,我喜欢它,不可置否,是被那份突如其来、莽撞而浪漫的“霸道总裁爱上我“深深吸引;现在,可以很平和的说,我欣赏的是达西先生的富贵多金和他在彭贝利的大豪宅,不,应该是大庄园。
豪宅有钱就可以盖,而英国老钱的庄园们,却往往需要世代积累和沉淀,一般庄园主宅的大厅,必须挂满各种人物画像,一般都出自大大师之手,画像里的人要么曾征战沙场,要么是维多利亚女王的血缘姻亲。
所以当Jacob Elordi扮演的牛津在读大少爷Felix Catton,带着土掉渣以及满脸写着“没见过世面”的赤贫同学Oliver Quick来自家的大庄园里做客的时候,我一秒钟就爱上了Felix。
无疑,Jacob Elordi可能拥有着本世纪最美丽的脸庞,可他扮演的Felix的迷人之处却不止于俊美。当他带着Ollie穿过厅堂,随手指着手边的一个木制脚柜说,这属于亨利七世;这边墙上的画像是他表哥(可能出自伦勃朗哦);哦,转角那张则是他祖奶奶,哎,除了这些,他们家还有一大堆无聊的鲁本斯画作,他都轻描淡写一嘴带过。
与此同时,出身并不富裕的同学Ollie的嘴巴大大地张着,来不及掩饰对眼前这片奢华是梦是真的惊讶。当然,他眼底里滑过一丝羡慕与自卑,逃过了Felix的眼睛,却难逃上帝视角的观众的审视。Ollie就差一口气说出——我多么想成为你。
而这一切让世界上99%的人都艳羡的摩登贵族生活,在Felix看来,了无生趣。他随意穿着一件起皱的亚麻白衬衫,宽松的牛仔裤,手上甚至带着一只塑料手环。天啊噜,我当年喜欢NBA的时候,也买过一打这样的手环好吗?他领着Ollie进了自己的卧室,桌上堆着喝完的可乐瓶,零散的香烟,皱巴巴的旧杂志,相映成趣地是,这片凌乱背后居然是一副价值三十万英镑的佛兰德挂毯。
电影看到这里,我一下子对Ollie产生了深深地同情,什么叫做有的人出生就在罗马,有的人一辈子为之付出与奋斗的终点居然是别人的起点?
《萨特本》的Felix和Oliver就是。即便他们现在都在牛津就读一个学院;即便Felix天天笙歌燕舞,Oliver把所有牛津奖学金拿个遍,最后成为众人瞩目的焦点的人,永远是那个美到无可方物的Felix。人生啊,根本就不存在公平二字。
《萨特本》前45分钟,用美好来形容并不过分,虽然Oliver确实惨兮兮,进入了人类文明的最高学府,仍然逃不过攀爬势利的阶梯。当然,这个他以为可以大谈伏尔泰、孟德斯鸠的地方,根本就是全人类最虚情假意、最在乎出身、讲究关系的名利场。
导演一定也和我一样,对《风雨故园后》有着迷之挚爱。在英国,提起“两个牛津男生”,不用多想,那一定是《风雨故园后》的Charles和Sebastian,甚至在《萨特本》里,这部小说的作者,同样也是牛津校友的Evelyn Waugh被写进了台词,成了不出镜的特别出演。
但很显然《萨特本》并不是《风雨故园后》,导演只是借着一个大家普遍耳熟能详的人物,把观众带入她一手编织的上流社会的华丽绒袍之下,至于袍子底下是藏满了金子还是恼人的虱子,就要观影的诸位自己去定夺了。
电影的后半程,着实让人掉下巴。我想说震惊我的三观,并不过分。本以为大伙天天在大庄园的花园里晒太阳、打网球就是在萨特本最美好的夏天了,谁知道富人们总是能想出让生活从单调走向变态的诸多玩法。单调啊,你可真是活生生的小恶魔。
一切的拐点始于那场豪华到极致的生日派对。
处于富人对穷人的深度同情,Felix的妈妈决定给Oliver办一个超大超华丽的派对,待他走出丧父之痛,毕竟这是他被Felix邀请来家里做客的最初源头。可是也因为这场派对,Felix发现了Oliver真实的家庭出身并不是他自己描绘的样子——他出身中产,父母虽然不是大富大贵,但一看也是讲文明懂礼貌受过良好教育的中年人,没错,他的父亲并没有死。
那么问题来了,Oliver为什么要骗我?他为什么要接近我?为什么要融进这个根本不属于他的圈子?还要不断地忍受各种愚蠢人类的捉弄和嘲笑?
Felix的寒毛开始竖了起来。
故事讲到这里,我决定暂停,因为你必须走进电影院去亲自观看这部电影,它的视觉语言极为震撼,导演对英国上流社会的审美了解的了如指掌。这个并不吃惊,因为她本人就是来自这个圈层,从小锦衣玉食,也不能免俗的进入牛津大学深造。
牛津人身上有一种专属于他们的傲慢,只有他们可以嘲笑自己,以及自己背后这个交织相连的权利大网,并且嘲笑到体无完肤。但他们也会和不属于这个圈子的人很自然地保持一分距离,即便再亲近,再交心,这种从娘胎里带着的疏离感,就是难以消灭。这也是为什么Felix的妹妹瓦妮莎说自己的家人全是冷血,而Oliver如此的真实,you are so real.
《萨特本》给我的惊喜在于,以往描绘上流社会的电影,总是在嘲笑这群人假模假式,但结局总是有钱人依然过得好好的,明天的太阳还是会照常升起;但它给了另一种解决方案——抱歉,太阳不会照常升起了,外面,变天了。
我作为一个穷人,忽然觉得穷可怕,但绝不羞耻,没钱和有钱无外乎就是一种状态而已,没钱的人似乎更有优势,我们大概率会更肌饿,更在乎,更谨小慎微,更珍惜机会,更愿意冒险改变现状,于是乎——做出更出乎寻常而让人匪夷所思地的行动。
上次让我有这种感觉的电影是《天才雷普利》,明格拉用这部电影立起了一座富贵美学丰碑,后者再无超越。
但《萨特本》的导演没有在怕的,她倒筒下的萨特本庄园简直美到不可方物,但《暗涌》那首歌唱得好,愈美丽的东西我愈不可碰,美的反面,往往是一剂毒药、一把刺刀。
夏天很短,和生命一样。但夏天还会回来,人死了,就真的死了。
我想,Olive的心被撕成碎片是从认识Felix那一刻开始,它们重新黏起,再次缝合,就成了一颗费兰肯斯坦怪人的心脏,他翩翩起舞,好像获得了快乐与自由,但我想,音乐过后,空虚一定会向他袭来,那种感觉叫做“得未曾有”。
古希腊罗马神话系统中和克里特岛相关的传说,在宙斯诱拐欧罗巴之后,就是围绕着欧罗巴之子米诺斯与天才工匠代达罗斯的一系列故事。米诺斯为克里特之王,因未按许诺向海神波塞冬奉上公牛而被报复,波塞冬让米诺斯的王后帕西淮爱上这头公牛并生下半人半牛的怪物弥诺陶洛斯,米诺斯因而命戴达罗斯修建迷宫,囚禁弥诺陶洛斯,后命战败的雅典奉献男孩女孩给弥诺陶洛斯为食,才有英雄忒修斯来到克里特岛,得代达罗斯和公主阿里阿德涅帮助,进入迷宫斩杀弥诺陶洛斯一事。此后,米诺斯囚禁代达罗斯及其子伊卡洛斯于迷宫,代达罗斯制作翅膀与儿子飞走逃生,伊卡洛斯却因飞得太靠近太阳,翅膀上粘接羽毛的蜡被烤化无法飞翔,坠海而亡。
《萨特本》中同名宅邸庭院中的迷宫,直接联系神话源起,正中有弥诺陶洛斯雕塑一尊,以英国雕塑家Nicola Hicks的作品为蓝本(片尾滚动鸣谢字幕中有提及)。两位主要角色Felix和Oliver各自阶层背景区别造成的反差和以此为基础的心理变化和故事进展是影片主轴,故事高潮的生日派对,两人这一反差在扮装上得到了直观展示。虽然派对以《仲夏夜之梦》为主题,但两人扮演的角色似乎也可从古典神话角度解读,而非一定要对应《仲夏夜之梦》的具体角色(因为似乎不行,特别是考虑到《仲夏夜之梦》中的精灵应有昆虫类而非鸟类翅膀)。Felix扮演的带羽翼的角色或是代达罗斯之子伊卡洛斯,该角色的典故、人的身份、以及肩上背负的作为智慧与工艺结晶的羽翼,都塑造着与其所处上流社会相符的偏向高贵的形象,与之相对的则是Oliver所扮演的鹿——无论是简单的作为动物的鹿,还是作为半人半鹿的生物(古希腊传统中所谓萨提尔[Satyr],多为半人半山羊形象,后世也有半人半鹿的艺术表现),都是作为非人的象征自然与野性的形象,与Felix形成了一种人与兽、文明与自然的对立。(Farleigh扮的是马,同为兽类,和Felix也有这种身份差别上的效果,但长着马头的形象,并不见于古希腊神话中,无法形成像Oliver这么强的对应)
而Felix的死亡与Oliver在其中扮演的角色,则又通过他们扮演的形象有了暗示。Felix最终倒在迷宫中死亡,一如从天上坠落摔死的伊卡洛斯,悲剧性角色已伏其悲惨结局。发现尸体的一幕,前景中看不见Felix大部分的身体,只有金色的翅膀明晃晃地占据着画面右下部分,旁边面对镜头的是Felix的父亲Sir James,而他身后占据了半个画面空间非常显眼的则是迷宫中央的弥诺陶洛斯雕像。Oliver半人半兽的形象与半人半兽的弥诺陶洛斯构成一种类比联系,暗示了他在Felix死亡一事上的主谋角色。
另一隐喻性较弱的符号,和Felix一起进入迷宫但后来因为Oliver到来打断而离开的India的扮装带有蝙蝠翅膀——古希腊神话中蝙蝠多和地府相关,此处或也在预示Felix的结局。
《仲夏夜之梦》角色包括“雅典大公爵”忒修斯和亚马逊女王希波吕忒,本就是莎翁对古希腊神话角色通过结合欧洲民间妖精传说进行的改编。忒修斯在神话传说中杀死了弥诺陶洛斯。《萨特本》中的案件主谋Oliver则始终未被拆穿,一如迷宫中央的弥诺陶洛斯雕像始终屹立,萨利本宅邸不像神话中的克里特岛迷宫那样有外人进来破局,来查案的警察则在影片台词中被强调总是迷失在迷宫中,这个故事没有传统意义上的英雄。
另外与迷宫无关的一个有趣之处是,Venetia的台词交代Oliver曾先后被Sir James和比作两种动物,一是蜘蛛,一是蛾子(“安静而无害,被闪闪发亮的东西吸引,撞在窗户上,求着要进来”),两种动物都与在《仲夏夜之梦》的精灵角色有关:精灵王后提泰妮娅 (Titania) 的仆从中,有一个叫蛛网(Cobweb),另有一个叫飞蛾(Moth)。
好疯啊我好喜欢,不太赞同评论里关于“奥利弗是钱性恋”的判断,他的苦心设计从一开始就是为了接近菲利克斯,为了和对方产生关联,不再止步于“王子与灰暗角落的苔藓”遥远得近乎可悲的距离。
和《天才雷普利》似乎相像,但在情感的深度和指向上存在着微妙的不同,天才雷普利的男主想要成为男二、拥有男二的生活,趁男二不在家偷偷换上他的衣服和鞋子,这种欲望更超过对男二的迷恋。
奥利弗不同,他进入牛津,透过窗户看到庭院人群围绕的菲利克斯,在第一眼陷入了对他深深的迷恋。
奥利弗是边缘人,怪胎,即便他聪明又勤勉,一个暑假读完了五十本书,写出了言之有物的论文,博学多识……这些种种,都无法为他博得同学的喜爱,和稍微多一些的关注。
他知道菲利克斯会对什么类型的人感兴趣,知道平民出身的自己(其实是中产阶级。。)能够演出的,最有把握的角色,最能够获得友谊的剧本,于是他牢牢抓住了。
当然他对菲利克斯的迷恋很大一部分得到了菲利克斯的家世背景加成,也正是这样的上流阶级才能养出菲利克斯这样无忧无虑、帅气而甜美的“王子”,轻而易举就能得到众人的爱意,对派对上最漂亮的女孩点兵点将,点到谁是谁,一种全方位的充裕,无论是物质还是感情。
奥利弗或许会为没人爱他忧郁,菲利克斯只会为爱他的人太多而烦恼。
对弱者富有同情心是菲利克斯的优点,也是被奥利弗利用的特质。这份善良的心地,似乎纯粹,又似乎只是不食肉糜的上等人居高临下,隔岸观火地像近距离欣赏一场人间悲剧,类似普通观众看到恐怖片里堪称奇观的死法,发出一声又同情又满足的叹息。
可是帕梅拉,奥利弗,还有只在台词里出场过的“去年夏天的艾迪”,他们每一个人,每一个都是活生生的。
菲利克斯和他的母亲,榨干了“好友”们身上的故事,就像厌倦了一部最初非常喜爱的电影,反复重播之后失去了兴趣,于是和碟片的命运一样,“好友”们连人带行李在夜晚或早晨,被忠诚的管家送走,从头到尾不会打扰到主人家的雅兴。
奥利弗对菲利克斯的迷恋一次次加深,这也很难免。钱包里明明有钱还要装出没钱付账的样子,虽然心里百分之八十确定菲利克斯在关注着他的窘境,但是当菲利克斯真的走过来,拿出钱替他解围,还要附加一句“你在地上掉的钱被我捡到了”为他打圆场,在酒吧侍者面前挽回他岌岌可危的面子。
好的时候是真的好,像耀眼的太阳终于注意到了角落生长的杂草,慷慨地将温暖的光芒洒到了你的身上。那光线实在太暖和了,唯一的问题是,感受过一次,就再也不想回到阴湿的、不见天日的角落。
奥利弗想成为菲利克斯的朋友,好朋友,最好能一辈子被邀请住在梦幻的大城堡。
当菲利克斯的表弟对他冷嘲热讽,告诉他“在城堡的生活对你是一场美梦,只能在今后的人生里反复回想,但我不一样,这是我的家,我随时都可以回来”。
奥利弗在想什么呢,大概是想,哪怕这是梦境,他也要让梦替换现实,长长久久地醉死在这个梦里。
他不打算在几十年后的圣诞节躺椅上对小孩子讲述那个夏天的故事。他要掠夺这场梦的主人,卑劣地偷盗造梦的权柄。
如果菲利克斯爱他,像奥利弗爱他那样多,或者不用对等的爱,只要稍微爱他一点点,原谅他的欺骗,让他继续待在城堡……这是太理想的画面,奥利弗或许奢望过,即便了解可能性的渺茫,也想要尽力去维系。
可惜那一刻还是到来了,比想象中更加提前一些,菲利克斯实在太好心了,想要帮小可怜奥利弗跟家人和解,结果戳破了精心编造的剧本。
当奥利弗彻底明白,他跟菲利克斯的关系再无转圜的余地。菲利克斯不会原谅他,恶心他,嫌恶他,不再当他是朋友。
那便是刀落下的时候,杀意真正成型的时刻。
理想的完美的温柔的解决之道,宣告破灭。唯有掠夺,唯有卑劣。他将留不住的爱人杀死,换一座只能固守在原地的城堡。
疯狂的爱意,疯狂的迷恋。令我好奇的是,如果菲利克斯原谅呢?如果他对这份爱予以回应呢?
这是无论在《天才雷普利》还是这部电影里都没有涉足的走向,也不可能涉足的走向。如果真的这么发展了,可能会变成……一篇原耽?
哈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