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ome New

永远的0 永遠の0(2013)

永远的0 永遠の0(2013)

又名: 永远的零 / 永遠のゼロ / えいえんのゼロ / The Eternal Zero / Eien no zero

导演: 山崎贵

编剧: 山崎贵 林民夫 百田尚树

主演: 冈田准一 三浦春马 井上真央 滨田岳 染谷将太 三浦贵大 上田龙也 新井浩文 夏八木勋 桥爪功 田中泯 山本学 平干二朗 风吹淳 吹石一惠 古川雄辉

类型: 战争

制片国家/地区: 日本

上映日期: 2013-12-21(日本)

片长: 144分钟 IMDb: tt2404217 豆瓣评分:7.3 下载地址:迅雷下载

简介:

    2004年的一天,司法浪人佐伯健太郎(三浦春马 饰)在外婆的葬礼上得知,他和外公贤一郎(夏八木勋 饰)没有任何血缘关系,其真正的外公宫部久藏(冈田准一 饰)早已在二战末期死于神风特攻行动中。此后不久,健太郎被姐姐庆子(吹石一惠 饰)叫上去调查宫部的事迹,他们走访了宫部当年的战友,谁知许多人都将外公斥为“帝国海军第一懦夫”,其执行任务时即使看着战友牺牲也绝不卷入战局。老兵们的评价让姐弟俩颇受打击,但随着调查的深入,他们发现宫部拥有最高超的飞行技巧,他深爱着妻子(井上真央 饰)及女儿,并发誓无论如何要回到家人身边。坚定着这一信念,宫部不惜放弃帝国男儿的尊严,而他的处事方式也不知不觉影响着各期的战友们。伴随着老兵们的讲述,健太郎注视着外公迎来了最后的时刻……

演员:



影评:

  1. 嗯,我也能依样画葫芦写个“反战”电影剧本了,题目就叫《魔法浴室》,讲一个奥斯威辛的德国小孩,看见很多人去了一间“浴室”没出来,以为是“魔法”,于是想尽办法去探查究竟,不过每次都被一个“帅气和蔼”的制服军官捉住送回了家。那个军官的“礼貌博学”打动了小孩的姐姐,所以小孩总能得到一些亮晶晶的礼物:镜片啊、金牙啊什么的,小孩以为是“帅气的叔叔”会魔法。--重点是要极力刻画一下德国乡间的美好风光和居民的淳朴以及生活的富足。过了两年,姐姐的情人“忧郁”地说“我要像飞蛾一样一去不回了”,然后再也没有看见他了,姐姐忧伤病倒了,小孩也失去了富足的生活,然后画外音说:“都是战争使这样的家庭遇到了不幸。”你看,这个剧本多么反战啊,多么歌颂“美好的人性啊”,奥斯卡妥妥的。你说是在美化集中营?我呸,艺术你懂么?我又没有否认屠 杀,我只是说那时在集中营外有美好幸福的生活而已,我还把战争(失败)狠狠批驳了一番呢,你看如果德国胜利了,小孩不就过上了幸福的生活吗?就像0式战机的飞行员,要是战争胜利了,不就能回到爱人身边了么?当然,这话不能明着说,和历史不符么,所以要用暗喻来阐述。说妻子多么渴望丈夫回来啊,这是人性呐,至于要如何让丈夫回来,我也不说前提是战争胜利也不说前提是不进行战争,反正你猜吧,我不承认,我是反战的。

    【补充】
    到最后高潮阶段一定要演出凶残的毛子冲进奥斯维辛当着小孩的面枪杀他姐夫,枪杀完姐夫那个俄国兵背着莫辛纳干走到小孩面前摸摸头给了一块巧克力。最后穿插柏林沦陷后,粮食危机导致姐姐出卖肉体来换取饱腹的口粮,你看多么和谐反战,如果没有战争,小男孩一定会和美丽的姐姐,英俊绅士的姐夫一起快快乐乐的生活吧?
  2. 涉及到二战的敏感时代背景,加上因而安倍平添空穴来风的舆论批判,一星评价站到四分之一,但我觉得这是一部基本没有做战争评价,并不太涉及政治色彩的电影。原著还没有看无从评判,但至少电影本身是这样的。

    反而是平凡人的真爱相守,生离死别,反衬出战争的愚昧和残酷。

    即使被所有人嘲笑指责为胆小鬼,在排山倒海的思想洗脑和蛮横残忍的命令中,他坚忍地用自己的方式抵抗到底,除了一句“要活着回去”无多余解释。

    惜命不是因为怯懦,是因为有太想珍惜的人和要相守的承诺。

    “为什么如此贪生怕死!战场上不是说这种话的时候!”
    -“你没有家人吗?你死了不会有人为你悲痛欲绝吗?一个人死掉对战争结果的影响微乎其微,却势必将改变爱你的人的整个人生!所以,无论如何要尽最大的努力活下去!”

    但这个拼尽全力,冒千夫所指也要保命为重的男人,最终却为了多保全一人,把最后一线生还机会让出。

    “你是零战机最优秀的驾驶员,是最应该活下去的人”
    -“不,你们才是最应该活下去的人,未来的日本需要你们。”

    “如果战争结束后,你想要做什么?”“做个对社会有用的人。”
    -“如果能到那一天就好了呢。”

    “水的清凉,风的舒爽,活到今天第一次真正感受到这一切。”
    -“战争结束后的日本,会是什么样子呢。”

    他珍惜生命,却不仅仅是自己的生命。

    他将最后的生机,也把自己的承诺,托付给了一个他想要让之活到战后未来的年轻人。

    多少将主人公的人格过于完美化,但他在战争期间唯一找到机会看望妻女的一幕,我实在未能对感动和泪水吝啬。

    天刚微亮,离别在即,妻子背着小婴儿在他转身时又忍不住牵住他的衣角,他没有转身,但一字一句说道:

    “我一定会回来的。即使断了胳膊,少了腿,也一定会回来的。即使在战争中死去,我也会再投生回来。我一定会回来找你们。”

    那一句「例え死んでしまっても、生まれ変わって帰ってきますから。」是生离死别中,人的脆弱与坚忍。

    就为那一瞬间,我也认为这是一部好电影。



    p.s.

    即使有些情节转换时稍显仓促,或说教意味带来些许违和,但主角的情感细节处理深得我心。

    最近觉得冈田准一这个深沉派的天蝎座男人再选择参与的作品,我会有点期待。



    追记:

    2014/02/04

    为演员演技去看的电影,对原著没有任何先入观的情况下,电影本身的情感线是感人的。电影有电影的再创作,每个人被吸引和触动的部分不同。战争不论战果都是残酷,都是反人类,凡人离逝于家人都是悲痛。当事者若在军国主义洗脑下心甘情愿那是另一回事,不费我们一点同情。

    电影里的主人公不过一个爱妻女的凡人,不愿战争,渴盼和平。无关乎美化,是他的故事对历史争论起不到什么证实或证伪的作用而已。

    原作者的一切立场未作考证也不做评价。若说有影响力的批判是反战的宫崎骏也毫不留情骂过。但原著在日本亚马逊的书评,批判派才多是像真正军国主义的言论,认为丑化和愚弄了当时军队的教官和上级指挥,对所谓他们的皇军不尊重。此外就剩认为作者在历史上不下功夫,轻率照搬过多。要骂还得注意自己立场,千万别看到差评就跟着去站队,那队里估计打得更厉害。

    侵略是实,日本承认,忏悔和谨记是往后和平的前提。但让一切战争相关的创作都得明言宣誓一句德意日侵略有罪才能ending,怕是只有文化大革命才能一次做到。

    历史知识有个人差异,盼多些严谨有识之人尽力揭示和传播真实,各自亦不要被一言蔽之,至少自己去求索考证。尽信书不如无书,更别指望靠一小时网络检索,全世界人民跑步进入真理殿堂。

    一部作品,大概像一面带花纹的镜子,原作画上去的只是映出的一部分,你自己的影子也在里面,最后每个人看到终究不会一样。


    2014/02/06

    当年我们社会主义国家的经济学者带着批判资本主义罪恶的虔诚去看过了古典经济学著作,倒出了不少西方经济学教授。美国日日叫嚣中国没有民主,大学奖学金也照样养着学究们研究马克思探讨社会主义。谁知道谁安的什么心思。谁知道作者和读者谁是好人,好人坏人又是不是一定对应善终恶果。

    九把刀是写小说的还是切菜的还是做武器的,各有各的看法和理由。

    至于故事里那个人,听凭世人道,他也就在那个故事的世界里过了他设定的一生罢了。

    --
    追记的后记……
    2014/02/07

    越来越不像一篇影评,不过不少人大概也不是想要看电影的观众。嘛就走题吧~

    被不少人说无知,我倒很庆幸自己在“无知”状态下看了这部电影,然后各种被“批评教育”下观看舆论走势,和自己明明是对同一个故事的,微妙的情感变化。像是一个难得的社会心理学实验,我觉得记住那个无先入观的感受是一笔财富。看看给故事加背景设前提讨论其作为舆论工具的可能性,想起了东西方不同版本的灰姑娘解读,忽然也觉得更能理解明星为何炒作,政治家为何作秀,为什么会有启蒙运动也会有所谓文化大一统。

    好像只有名字有点沾亲带故,还想起了“无知之幕”的福利经济学理论…一个社会的福利水平取决于这个社会最糟糕境遇的人的福利水平,因为当你不知道自己将被放到这个社会的何种境况的时候,通常你会希望改善最差的可能性。额?难道这个联想真的只是因为“无知”么orz
    Stay foolish,stay hungry .


    2014/02/09

    昨天看到了新闻上原作者在采访中否认南京大屠杀和美化二战,瞬间非常愤怒和反感,大概更能理解为什么很多留言措辞严厉。
    我想我当时的感想跟很多人相差甚远的原因主要不在于历史知识,而在于对我不知道原作背景和大的舆论环境。
    我只知道这部片子的背景是二战期间,但具体历史知识不是感想差异的关键。不知道原作和舆论环境,单纯为一个期待的演员看了电影后,“看到战争期间一个个人和家庭的真情和艰难求生,日本人难道不会更加珍惜和平吗?”就是我当时的直接感想。
    但事实上看到媒体报道原作者的言论,或许看过原作的人本来就有一定了解,中国人愤怒的点,大概是不少偏右思想的日本人军国主义思想又被点燃的点。看来我当时的想法的确是太一厢情愿了。
    不过我把原来的好评也保存下来,还是希望大家看到一个例子,就是一个人对一个作品的感受和理解会因为很多前提和背景的环境不同而不同。不是所有看这部片子感动过的人都是接受了“洗白”影响认为日本发动战争是对的,也有人和当时的我一样只是感动于家庭和人情的。整体舆论的影响虽然让这种情况的概率看上去是少数,而了解背景和舆论环境对我们客观认识整个作品也是有必要,但从这样一点出发就上升到对他人民族意识的批判,以及从一个作品就评判一个民族的本质,总觉得还是太武断了些。
  3.       从哪讲起。144分钟的片子够冗长,也足够让人想起一些相似的记忆。1948年的6月,长春这座北国春城迎来了春夏之交。闷热的天气和明晃晃的太阳把焦躁的士兵几乎点燃。城内的粮价一直飞速上涨,围城才没多久,就开始出现了饿死人的状况。林文华是国民军一名普通士兵,他心里惦记着离驻军不远的家人,而他自己却也好几天吃不上饭了。开会的时候上头说,不久就会有援军到达,不用担心粮草的问题。进入到7月,太阳烧灼的火辣辣的疼,城内开始出现了大量的死尸,野狗们吃的肥头大耳,又被捉去宰杀。城中能吃的树皮、沥青都成为了人类消化系统的一部分。林开始慌乱,最小的妹妹已经死去了,他却不敢从军中拿一点米给家里。上头提出口号:人人种地,日日练兵。兵还好,有粮,一定优先他们吃。民呢,林家已经只剩下母亲和二弟了。论城内,哀鸿遍野,却也不准出城;城外,敌军铁丝网严密把手,切断一切供应。林只是一个小兵啊,只是一个普通人,他当初当兵也是稀里糊涂被抓了壮丁,但是他不想和中国人打仗,他说,他每打一枪,都像是对着自己的兄弟开枪一样疼。于是在这座弥漫着尸臭的城,林做了逃兵,带着他的母亲和弟弟,奔赴上了逃亡之路。
        现在耄耋之年的外公并没有对我详细说起他逃亡的细节。只是,那种“要活下去“的眼神,深刻的印在我的脑海中。今天看这部电影,那个躺在病床上的老人说,要不是宫部先生对我说”要活下去“这句话,可能我不会有女儿。镜头转换,那个年轻的女儿泣不成声。我突然觉得命运之巧妙,如果外公没有活下去,就不会有妈妈,就不会有我。而这一切,在那个战火频仍的年代,那些被军国主义和民族主义热血冲昏的人,他们懂吗?
        
        这不是一部军国主义片。这是一部反战片。在现在的日本,年轻人面对过去那些把生命交付国家的行为,都会像片中年轻人那么想:被洗脑的自爆行为,和恐怖主义有什么区别?他们不再关心国家,民族,而更多地关心起自己。这是现在的日本,崇尚人,比崇尚国家更重要。然而,在那个年代,把“家庭”的责任凌驾于对“国家”的义务之上,无疑是“懦夫”。这样一个懦夫,却最后主动放弃了自己的生命。

        外孙问外公,“他不是无论如何都想活着回去么?”,老人说,“我也不清楚,这也不是靠语言就能讲清的,他并不是害怕死亡,而是害怕妻儿的生活被破坏。”
        
        他不是不爱惜自己的生命,而是他爱惜每一个生命。他们说,最后一次作战时看见宫部,他却跟以前完全不一样了。胡子拉碴,眼神涣散。我猜,那是见惯了生死之后心灵陷入了极度的痛苦,他怀疑做着一切的意义,却无法改变——战争的发起者高高在上的鼓吹对国家的仁义道德,却对于他们这些普通士兵的命运‘、家人的命运产生了不可逆转的破坏。

         在我们战争的那些年,会不会也存在宫部这样的人,他们不愿意战争,只希望在家人身边过完平安的一生。然而,战争是命运最残酷的绞肉机,情感和肉体无不消失在齿轮中。1948年,外公满脸血污的钻出铁丝网,陪伴在他身边的只有年幼的弟弟,还有这座城逾60万的无辜生灵,他们为了什么而死?
  4. 2013年年末,一部以零战飞行员为主角的电影横空出世,连续8周蝉联日本票房榜第一,累计票房超过86亿日元,成功迈入日本影史本土实拍电影票房前六位。一石激起千层浪,评论界立刻形成了泾渭分明的两派,肯定派和否定派势不两立。与此同时,雅虎电影的相关条目下,以泪洗面的观众留言不计其数,在满分为5点的评分系统中高达4.14点。日本首相安倍晋三在2013年的除夕之夜看过此片后,更是大呼感动,直言被结尾最后一个镜头所冲击。这部改编自百田尚树同名小说的电影名叫《永远的0》。毫无疑问,它成了2014年日本最具话题性的电影作品。不出意外的话,它将在年关之际同时出现在各大十佳和十差的榜单之上,再次踏上潮头,引发一场对战败国视角下的战争电影的激辩。
    作为一部票房大获丰收的娱乐作品,《永远的0》无论在人物设置、故事展开,还是两条时间线的结构把握上都堪称合格,尤其在特效制作方面,拥有科幻电影拍摄经验的山崎贵导演交出了一份不逊色于好莱坞的优秀答卷,在航母和战斗机的刻画上,以简洁而干脆的风格超越了他的前作《宇宙战舰大和号》。再加上山崎贵导演娴熟于心的感伤情节剧套路,《永远的0》呈现出了可观的卖相。一切都看上去很美,但也仅仅是看上去很美罢了。在这种感伤主义手法面前飙泪的,也只是一批习惯了煽情电视剧的观众和钻在民族自我膨胀意识中的人,他们急欲复苏一种铁腕形象。
    影片在感伤情节剧的外观之下,试图用一种偷换概念的方式包裹进一层极具野心的宣传企图,把国家机器和一个集体的罪恶淡化进对个体崇敬的背景之中,不遗余力地突出个体作为受害者的身份,如何顽强地找到一种方式,以爱的名义为自己的生命进行抗争。影片遭致反感的地方还在于它狡猾地设置了两个时空的呼应关系,诡辩式地利用了几代人的多个视角去讲述一个寻祖的故事,从而给各个年龄层的观众都设定了一个情感投射的对象,但这显然是一个有意为之的大坑,等待着大家往里头跳,然后对其进行赤裸裸的情感绑架。血脉的继承意识贯穿全片,昔日的战场真英雄和努力活下去的典范成为如今日本青年人理应崇敬和效仿的楷模,为了传达这一点,作者们光明正大地让冈田准一饰演的宫部久藏驾驶着零式战斗机飞过现代东京的高楼大厦,上演一场祖孙之间的隔空对话,这是令无数人动容的一幕也是令人反感的一幕,因为这里面充满了油滑的暧昧。
    作为飞行高手的宫部久藏一直担当着否定“特攻”(敢死队)的功能,他拒绝参加“神风特攻队”,成为军中人人唾骂的懦夫,他维护学生的信誉,鼓励战友爱惜生命,这一切都与军部的意旨相违,看似一场为爱而生的赞歌,但最后却极尽笔墨铺陈出一场宫部久藏的“特攻”壮举,回到了美化“特攻”的边缘,一个彻底反对“特攻”的作者此时最有力的话语应该是去表现他曝尸大海的凄凉,而不是定格在宏大的配乐里。
    片中有一场戏,现代时空中饰演宫部久藏外孙的三浦春马去参加一场同学的集体约会,三浦春马在餐桌上不合时宜地与朋友谈论起“特攻”的事情,朋友认为“特攻”与恐怖袭击别无两样,三浦春马却动了怒,极力解释“特攻”的对象是具有杀伤性的航母,这与以平民为对象的“恐怖袭击”有本质区别,当朋友继续发表自己的见解时,三浦春马却拍案而起,愤然离场。《永远的0》对于战争,对于“特攻”的讨论正如这场戏一样,简单而粗暴,充斥着自圆其说的逻辑。
    讨论《永远的0》绕不开原著作者百田尚树,他认为他在《永远的0》中坚决地对“特攻”进行了否定,“对战争的肯定一次也没有”,主题是“活下去”,是“让大家不要淡忘战争”。这些回应看起来理直气壮,但仔细想来却不乏诡辩,因为他的否定战争是建立在日本作为一个受害者的角度而言的,在《永远的0》中,军部和上级的命令直接危害的是作为工具存在的士兵。但他忽略了一个战争发起国视角下讨论战争的二难困境:个体在集体蒙蔽之下的牺牲值得敬畏,但集体的罪恶却必须否定。有人会认为,我在观看个体的生命之歌,你怎么老扯集体的战争罪恶。事实就是这样的,任何对于个体的塑造都绕不开后者,凡是绕开,便只是一场肤浅的娱乐。百田尚树曾经举过一个可笑的例子,在支持日本修改“宪法第九条”(日本宪法中较为著名的一条,主要内容是“放弃发动战争的权利)时,他认为:如果别国进攻日本时,把“宪法第九条”的拥护者送上前线,让他们站在敌军面前大呼“我们国家是有宪法第九条的,请立即撤退!”,假如“宪法第九条”真的有威力的话,战争就会停止,世界将见证奇迹,人类的历史将会改变。这段发言与《永远的0》虽然没有关系,但这就是他的逻辑。
    有意思的是,在对待一段罪恶史的电影化处理上,隔着大海的我们也一样。前者虚构了一段为爱而活却最终陨灭,但“精神永垂、浩气长存”的故事来激励后人,使他们在无意识中对历史进行了选择性遗忘,而后者则把一场浩劫只显影为一段温情守望的凄美恋情,等待一场归来。二者看上去都很美,想起来却有一股恶气。

    原载于《电影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