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ome New

太阳雨(2006)

太阳雨(2006)

又名: Rain Dogs

导演: 何宇恒

编剧: 何宇恒 Charlotte Lim Set-fing Too

主演: 关进伟 廖伟雄 雅丝敏·阿莫

类型: 剧情

制片国家/地区: 中国香港 马来西亚

上映日期: 2006-10-19(中国香港)

片长: 94分钟 IMDb: tt0851579 豆瓣评分:6.6 下载地址:迅雷下载

简介:

    《太阳雨》是“亚洲新星导”电影计划的一部分,电影在马来西亚多个别具风格的地方拍摄,从繁华的吉隆坡到简朴的村庄。《太阳雨》是一部描述人性残酷却又带点温情的电影。故事描绘了人们情感中的缺点,以及由这种缺点带来的感情上不能逾越的隔阂,甚至能让最紧密的家庭关系破裂。何宇恒导演是马来西亚新独立电影运动的先锋者之一。《太阳雨》是他第三部故事长片。电影讲述了少年对成年的困惑和失望,表现出少年内心深处青春的悸动;这部作品也让我们感受到导演超越他年龄的睿智。

演员:



影评:

  1. 又有一阵子没有写电影评论了。

    在六部亚洲新星导电影里,这是唯一一部不卖弄特技,也绝对没太多商业成分的电影,甚至连个叫座的明星都没有(廖伟雄已经迟暮了,虽然是老戏骨,但是在电影市场里,绝对不是个叫座的代表,而扮演舅妈阿敏的Yasmin Ahmad,留给我的印象也绝大部分来自于她在导演方面的才华)。

    先来说说不足:电影开始的节奏和后面是有点脱节的,一开始的铺垫有点拖沓剧情的嫌疑,何宇恒试图用吉隆坡的繁华和后来出现的渔村生活作对比,但是电影选择的场景却明显地失败了(或者那种黑暗的呓语和后来青葱的草地蓝天,已经有所暗示,但还是略显不足)。乡下青年初到都市的彷徨感,在桌球馆,小餐馆,公路旁,汽车站等地方,完全就体现不出来。这直接导致了人性对比方面的差异感被削弱许多,那种所谓的城市和农村,复杂和单纯,并不彰显。而演员的广府话,也是一个很大的问题。以我在大马生活的经验,一听就知道小康必然是个来自香港的演员,(事实上他也真的是)完全没有一点当地腔调,而阿冬的广东话也是明显地被正音过,以至于一开始可以明显看出他那种刻意抑止自己的马来西亚广东话跑出来的努力,天,这不是一个矛盾吗?如此本土的电影,竟然要抹煞特色。幸好后来说华语的时候保留了“低音华语”的特点,才能让到过大马,又或者当地人,多少有点共鸣。

    再来赞扬一下电影的出彩之处:
    剧本,从一个正在经历青春躁动的男孩入手,从他的角度,看身边的变化。这样平凡的剧情,可能发生在很多世界的角落,没有很大的起伏,导演只是用一种讲述平凡人的故事向我们娓娓道来。正是那种来自于生活的感动,牵动着观众的神经,细微而不多出半点。导演说,这是一部关于“爱,感动,失去及悲哀的乐与怒电影”,而电影里的乐,其实是很少的,或者说,只有小翠对阿冬的情意,能称得上是种缓慢释放的“乐”感。而大多数的时间,我们看到的,是主角阿冬对于爱的迷惑,对于失去的难以把握,难以释怀。他突然失去了哥哥,突然变成家里唯一的支柱,却感觉身边完全没有爱的环抱,就连最亲的妈妈,都要跟别的坏男人在一起。他的眼里,没法容下这个复杂世界带来的种种打击,他的心里,骤然下起了太阳雨,那些过分血腥的事实,让他呕吐不止。所以,他出走了,他要去体验那种哥哥离家的感觉。

    然而,他的出走,并没有给他带来多大的改变,那顶多算是一次刻骨铭心的小插曲,生活依旧以它特有的模式继续。在新的地方,还是有的矛盾,爱情的矛盾,家庭的矛盾,并没有因为生活轨道稍微的转移而有所缓和。最后,他又回去了,天空又放晴了,彩虹出现了,他终于完成了一个“太阳雨”式的自我认识过程。虽然,我们不知道什么时候,乌云才会占据天空,但是这样的起伏,恰好是生活给我们最好的昭示。这是部典型的公路电影,用不断在路上的经历,来带出少年的种种心理变化,把生活温暖而残酷的一面,用他特有的电影语言,展示在我们面前。而当中不能不提的,当然是电影里美丽的马来西亚风情,那种青绿,那种平静,那种祥和,是大都市里找寻不到的,特别是那个晾衣服镜头,两排棉布飘扬在微风中,镜头慢慢拉远,仿佛就闻到了淳朴的气味。

    音乐,一定要提到音乐。文艺片的过渡,配乐绝对是点睛之笔,杜笃之,曾凭《千禧曼波》配乐获得金马奖最佳配乐奖,获奖无数,当然不会让你失望。这部片子的纯音乐配乐,总是能把静寂的镜头再拉远一点,也更人性一点。而那首结尾的音乐,也让彩虹消失的长镜头,变得丰富了起来,那不止是一场太阳雨,更是一场人生段落的概括:太阳雨,匆匆而来,匆匆而逝。沐浴在阳光中的你,可能在下一秒泪流满脸;而陷入悲伤中的他,也可能在一瞬后放晴。不要计较哪一个才是真正的结果,只要经历过人生的太阳雨,你才能真正长大。这就是生活,真实而有血有肉的生活。

    “你是个炒菜不放盐的女人”,而这也是一部没有添加盐分的电影,淡淡的,却别有风味。

    ————————————————————————————
    为了让大家更清楚这部电影,加上以下资料:

    導演介紹
    何宇恒被視為近年馬來西亞最天才橫溢的新進導演。他畢業於美國愛荷華州立大學電機工程系,早期以自由人身份參與電視廣告製作,其後專注於獨立電影創作。何的作品包括 1999 年的 Camera Degree Zero 、 2000 年與 Bernard Chauly合導的《人類的精神-習俗大師》。2001 年的《在動物園的耶穌受難日》及 2002年的《Not Far From Here》兩片更參加多個電影節。何為馬來西亞電視台編寫及執導立首部長片《Min》,更獲得法國 Nantes Festival des 3 Continents特別評審團獎。2004年的《霧》是他第二部長片,收邀韓國釜山影展參賽。

    何最新的劇本《太陽雨》獲得鹿特丹國際電影節的Hubert Bals基金,並由香港映藝娛樂有限公司資助,成为"亞洲新星導"六部電影之一。


    演員介紹
    張穎康: 阿康

    張穎康是一個多才多藝的年輕香港藝人。他曾接受中國武術、舞蹈及唱歌的訓練。在2002年到2005年期間,他出演了多部電影,包括《老鼠愛上貓》(2003),《給他們一個機會》(2003),《咒樂園》(2003),《無間道II》(2003)和《追蹤眼前人》(2005)。他也曾參與電視劇的演出,包括《齊天大聖孫悟空》(2002),RTHK節目: 《執法群英》(2002),TVB劇集:《新丁實務科》(2003),RTHK節目:《醫學神探》(2005)。張穎康還參與過多個電視廣告的演出, 如劉德華"夏日Fiesta"演唱會(2001), 班尼路(Baleno) "I.P.Zone"服裝系列(2001),佳能數碼相機(2002),可口可樂TVC(05年9月台灣播出)。他最近參與的演出是林子聰導演的作品《得閒飲茶》。

    廖偉雄: 阿牯

    廖偉雄早年曾與周潤發一起演出多部香港電視劇和電影,現他在中國大陸經營農場,但他依然活躍在香港電影界。曾參與演出的電影包括:《漫畫風雲》,《急凍奇俠》,《中日南北和》,《八寶奇兵》和《連環大鬥法》。

    張子夫: 福哥

    張子夫(Pete Teo)是目前馬來西亞最著名的年輕獨立音樂製作人之一,用Marco Werman的话来形容,是"非典型的創作歌手"。他曾为倫敦Channel 4 TV創作主題音樂,在倫敦經濟學院教授社會理論,還帶領過香港一支粵語流行樂隊。隨後他放棄音樂之路,在吉隆坡任職財務分析員之後又曾擔任策劃項目經理。直到他的老朋友Leo Fung來訪,一張名为Rustic Living For Urbanites的獨立製作專輯終於面世,造成極大的轟動,高踞馬來西亞Top-10排行榜,並在全球廣受好評。

    Yasmin Ahmad: 阿敏

    Yasmin原本是馬來西亞Leo Burnett廣告公司的創意總監,如今卻成为近年馬來西亞電影界一個廣告熟悉的名字。她首次執導的電影是Rabun,在2005年她執導的一部Sepet为她贏得了the Grand Prix du Jury award at Creteil International Festival of Women's Film,並被認为是極具潛質的新晉導演。她隨後還創作了長片Gubra。她的第四部作品Mukhsin,現正在後期製作階段。Yasmin是一個天才演員也是何宇恒導演的好朋友,《太陽雨》是她參演的第二部何宇恒執導的電影,也是她參演的第一部中文電影。

    蔡恬詩: 小翠

    《太陽雨》是恬詩與何宇恒導演的第二次合作。他們第一次合作是電影《霧》。恬詩曾參與電影的幕後工作,包括在蔡明亮導演的《你那邊幾點》中擔任場記。她同時也是馬來西亞電影俱樂部的會計。

    關進偉: 阿冬

    《太陽雨》是進偉在大銀幕上的首次亮相。他現在還是馬來西亞大學廣播專業一年級學生。同時他在音樂方面也表現出才華,喜愛在空閒時作曲。
  2. 昨晚迎新年夜,我在《十分罪十分美》里说,M.姬告诉我,对那些已经离开的人,我们要感谢他曾经到过你的生命,成为你回忆的一部分...

    在此之前,我是绝说不出这样的话.
    我的痛、悔、恨、伤、遗憾、恐惧、不安感...统统来源于这一路上他们的离开、消逝.
    在昨晚之前,这些,都是我无法一一释怀的回忆的全部.

    少年的时候,我已经老得说自己是那只胡马,远放燕支山下,跑沙跑雪独嘶,东望西望路迷,迷路,边草无穷日暮.

    这样的沧桑寂寥感足足充满了我成长岁月里生命的全部.

    这里,我只说一个人,一个故事.
    那是我八岁除夕之夜,我和他站在午夜暗暗的街角.
    他将手里那根冲天炮递给我,教我指向天际,许一个愿.
    我闭上双眼,等待那一冲入天的响声,可惜我手中的引火线只燃到一半就息了.我递给他,我说你放吧我不敢.
    他高高的举在手里,“唆”一下就划过了天际,成为我这生所见的最美丽的一颗流星,那时的我还不及他的腰,头抬得高高的,和他一起看划过天际的流星.
    我们都笑了.
    那闪烁的亮同时划过的两双眼,一样的留有盈盈的光.仿佛全世界只剩我和他,在那个南方小城的街道拐角.
    他是我的小叔.1989年的南方小城.
    那是他在我生命里的第八个年头,也是最后一年.
    因为那之后没多久,他出车祸离开了人世.

    ……

    人的一生,要经历多少偶然与匆匆?在世界某个角落,我们偶然相遇,然后匆匆离去,留下一人的孤寂.

    我的无法释怀之处还在于,小叔这个人只是我生命里来了又走的过客之一.除此之外,还有很多、很多人,身边的亲朋好友、远乡近邻,在我成长的过程中,居然都一个一个离开、离开……这在很长一段时间,使我认为自己是个扫帚星,带给认识我的人不好的运气,甚至生命的代价!

    在这样的心理阴影之下我慢慢长大,后来我称之为是上天有意惩罚我,带走我身边的人,要让我独自孤身行走在人生路途上!

    昨晚我开始释怀.今儿就看到了这部电影,《太阳雨》.(里面有一个镜头,黑夜小镇的几个少年玩放我1989年的“冲天炮”...)我愿意相信这是上天或命运的安排,暗示.

    和主人公一样,我远离故乡到大城市闯荡的初衷,是一种“出走”或说“逃离”更合适些,然而今天我才深刻体会到,在漫漫人生路上,这最多只能算一次小插曲,生活依旧以它的节奏继续着.

    离开,总不会是一生,永远不会是永远,总有一天我会再回去,到时候,天空就放晴了,彩虹也出现了.因为——我们的成长,正是一场“太阳雨”式的自我认知过程.

    这部电影之所以让我如此强烈的共鸣,除了内涵,还有来自于视觉的场景.
    我的故乡在中国最西南的边境上,和片中看见的一样,满眼的青绿,平静,祥和……年少的我也曾那样立在微风中,周遭只有乡野淳朴的田园气息...
      
    是的,太阳雨,来的快、去的也快,我们可能在雨中叹息,以为自此失去阳光,可是下一秒,陷入悲伤的人儿,却因一瞬的放晴而开怀.——这就是人生的概括:不必计较眼前得失,一切皆为身外之物,幸福啊悲伤啊也都是转瞬即逝的玩意儿,永远不会成为最终定命的那一个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