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名: 凯瑟琳大帝 / 伟大的凯瑟琳
导演: 菲利普·马丁
编剧: 奈杰尔·威廉
主演: 海伦·米伦 杰森·克拉克 罗里·金尼尔 吉娜·麦基 理查德·劳斯伯格 约瑟夫·奎恩 克里夫·罗素 凯文·麦克纳利 Aiste Gramantaite 乔治娜·比德尔 卡米拉·伯尔格萨尼 托马斯·多赫蒂 安德鲁·罗斯尼 保罗·凯耶 Adam El Hagar 安东尼娅·克拉克 菲尔·邓斯特 乔治娜·黑尔 詹姆斯·诺斯科特 卢卡斯·英格兰德 费利克斯·杰米森 山姆·帕莱迪奥
制片国家/地区: 英国
上映日期: 2019-10-03(英国) 2019-10-21(美国)
集数: 4 单集片长: 50分钟 IMDb: tt7243884 豆瓣评分:6.6 下载地址:迅雷下载
俄版珠玉在前,美版看的真的是纠结又难受,尤其是一个本身没有什么历史底蕴的国家,强行去拍摄俄罗斯这种文化深厚的宫廷历史戏。
首先从选角上,叶卡捷琳娜大帝登基时32岁,正是一个人风华正茂的年纪,尤其是她并非继承王位而是干掉自己老公登基,必然有昂扬的气质。海伦米伦的《女王》演得很好,其中一个原因就是年纪贴近,她1945年出生,现在都70多了,强行演一个32岁的青年女子....刘晓庆扮嫩好歹还做个整容,她出场那一刻我还以为演的是叶卡捷琳娜她婆婆伊丽莎白。
其次比较扯淡的就是女皇的价值观,作为一个标榜开明专制,把俄罗斯农奴制发扬到黄金阶段的女王,跑去发表公开演讲扯淡“一个人不应该是另一个人的奴隶”这种美国政治正确也不看看时代背景。大帝可是公开说过【 治理俄罗斯这样幅员辽阔的国家,只能用专制君主制,舍此皆为下策 】的,哪来的美国皿煮跖疣。
第三点可能是我鸡蛋里挑骨头,就是这剧小家子气,首先场地采景打光都偏暗,与俄版的光亮形成鲜明对比,也可能是导演为了突出俄罗斯那个时代的黑暗。再者叶卡捷琳娜对于自己的侍从和佣人以宽容著称,对待官员则是奖惩兼备宽容纳谏,这也是她被称为大帝受到拥护的一个原因,而在剧中她那篇宣传废奴的演讲稿被手下人提示“过于自由”并给出修改意见的时候,女王来了一段美国真人秀式的小脾气顺便把递上来的稿子甩到地上。你要是直接甩他脸上怒斥我都可以理解为君主的言行不该受到下属的指示,而女王来个绿茶甩手包的方式,就很无语。至于女王穷兮兮的在一个家庭小餐桌吃饭(课桌大小,连个八仙桌都比不上)、女王的情人丑的跟黑瞎子成精一样,我实在槽多无口了。
总体来说,本来就4集的戏,估计也就是为了输出一下好莱坞价值观的东西,但是俄版珠玉在前,美版都显得粗糙且强行输出
帝王千千万,以文治武功扭转乾坤、获得举世公认的“大帝”称号的却寥寥无几,李毅大帝属于例外:)
亚历山大大帝、君士坦丁大帝等一代天骄之外,人类历史上只有一位女性赢得大帝称号:叶卡捷琳娜大帝。
1729年5月2日,索菲亚生于普鲁士的一个王室家庭,她有两位表弟是瑞典国王古斯塔夫三世和卡尔十三世。童年按照王室传统接受法国家庭教师的启蒙,索菲亚觉得很无趣。
这位土生土长的德国女孩,何德何能成为普京的偶像,以致于普京的掌上明珠都取名叶卡捷琳娜?
1744年6月28日,俄罗斯东正教为索菲亚公主施洗礼,授予她新的教名叶卡捷琳娜。
1745年8月21日,叶卡捷琳娜与她的远房表兄、彼得大帝的外孙、沙俄皇储彼得结婚。
1762年1月5日,伊丽莎白女皇去世,彼得继位为彼得三世。彼得三世自幼在德国长大,连俄语都不会说,他崇拜德意志、鄙视俄罗斯。7月,叶卡捷琳娜发动政变废黜彼得三世;9月22日,31岁的叶卡捷琳娜正式加冕为叶卡捷琳娜二世。
千疮百孔、危机四伏的俄罗斯在其治下达到历史顶峰,痛击奥斯曼帝国,夺得通往黑海的出海口,成为跨欧、亚、美三洲的超级大帝国。你相信吗,“没有俄罗斯的同意,欧洲的大炮不能发射任何一发炮弹”。
1780年,美国独立战争期间,欧洲列强普遍希望借此削弱大英帝国,叶卡捷琳娜组建武装中立同盟,保护中立国的船只不受英国海军的掠夺,独立战争的胜利,大帝与有荣焉。
作为法国启蒙运动的学生与崇拜者,叶卡捷琳娜致信伏尔泰:“从17岁起,我能自由地支配自己的时间以来,您的著作是我最好的师友。”
叶卡捷琳娜热衷艺术、文化、教育,兴办女子大学,削弱教权,开创了世俗化的沙俄及其贵族的黄金时代,被认为是开明专制的样板,已然是不朽的传奇。
1934年,《放荡的女皇》玛琳·黛德丽塑造的叶卡捷琳娜神秘、高贵,千军万马裙下称臣:
1996年,《叶卡捷琳娜大帝》原样复制加冕大礼服,泽塔·琼斯演绎的女皇气场一万八,倾国倾城:
HBO最新推出的《叶卡捷琳娜大帝》,由海伦·米伦领衔主演:
叶卡捷琳娜声称对东正教之美、俄罗斯的勇气和力量的了解甚少,但她深爱俄罗斯,爱它的精神、激情、灵魂。
何为俄罗斯的灵魂?东正教赋予俄罗斯忍耐、审视一切痛苦的强大力量,却也背负了弥赛亚的沉重负担,从恐怖的伊凡、彼得大帝到叶卡捷琳娜大帝,“神选民族”俄罗斯的梦想就是强大到能够拯救人类。
2014年10月俄罗斯民调显示,俄罗斯人最在乎的是“国家的强大”;2018年更多的人看重个人幸福,但仍有49%的俄罗斯人希望国家强大。
叶卡捷琳娜反对向富人要钱:“你认为他们是怎么变得富有的?通过送钱给别人吗?”
这个一闪而过的细节意味深长:叶卡捷琳娜大力鼓励自己的德国老乡移民俄罗斯,带来工农业生产的新技术,沙俄的农业得以近代化。但她废除了一项彼得三世解放教会农奴的法令,天灾人祸,类似普加乔夫起义的农奴暴动此起彼伏。
压力之下,深受启蒙运动熏陶的叶卡捷琳娜考虑废除阻碍社会进步的农奴制。
1775年3月17日,叶卡捷琳娜发表宣言,规定已经获得自由的农奴不得再度沦为农奴;1795年8月18日,叶卡捷琳娜一天就解放了自己的10万名农奴。
然而,要解放教会、贵族、地主的农奴,谈何容易!
波将金南征北战、勇冠三军,拿下俄罗斯梦寐以求的出海口,饮马黑海,深受全军将士的爱戴。他崇拜、热爱叶卡捷琳娜,将黑海舰队、出海口、所有的胜利和荣耀献给俄罗斯和叶卡捷琳娜,让我亲吻俄罗斯最精巧、高贵的鞋子,让我为您和俄罗斯抛洒每一滴热血。
俩人心心相印,但无法公开结婚。
叶卡捷琳娜非常喜欢自己的孙子亚历山大,一心想把他培养成自己期望的样子。
亚历山大天赋异禀,在祖母的精心抚养下,四岁就开始学习多国外语。
1812年,横扫欧洲的拿破仑,遇到了俄罗斯这块硬骨头,亚历山大任命库图佐夫为总司令,打得法军落花流水。
1814年,叶卡捷琳娜给予厚望的孙子、欧洲神圣同盟的盟主、欧洲的救世主、沙皇亚历山大一世骑着白马进入巴黎,高卢雄鸡被迫低下高傲的头颅,俄罗斯成为欧洲事务的仲裁者,这是俄罗斯空前绝后、无法复制的荣耀。
亚历山大一世做梦也没想到,他最精锐的青年近卫军目睹巴黎的繁华和自由人的精神面貌,痛感农奴制的反动、落后,埋下了推翻专制的火种,后来发动了著名的十二月党人起义。
当然,这又是另外一个故事了。
特别查了一下历史 叶卡捷琳娜是 1729年出生,1744年到俄国当未婚妻,篡位是在1762年,那么问题来了,篡位既然是33岁,HBO播的这个剧在儿子18岁成年礼的年份就算大34岁吧,你随便周围找个34岁的甭管当妈的还是单身的还是离异的女性,都特么还看着还算年轻的吧,,,,HBO整个这么张老脸来是要干啥?反应俄罗斯艰苦还是日耳曼人种不好?真的可惜了除了这张老脸以外的所有资源了。。。以及我也明白了到了第二集最后,HBO这剧为啥不露点了?下垂的XX干涩的XX有啥可露的。。。。。后来我八了一下,,主演海伦·米伦。。。。要不要这么搞笑的,
海伦·米伦(Helen Mirren),女爵士,1945年7月26日出生于伦敦,毕业于,英国演员、导演、制片人。
解放前出生的,今年算来也是74的高龄了吧,,,那么请问你来演34+的角色,梁静茹都不敢给你这个勇气吧。。。。你说4集你换2个演员演我都认同,这个74的奶奶演老了的 叶卡捷琳娜都好啊。。。。HBO没演员了么?还是HBO也是洗钱的地方。。。。辣眼睛不带这么辣的好吧。
不要和我杠。第一集给儿子过成人礼,反正 叶卡捷琳娜的年龄绝对是低于40的。。。。72岁的。。。。演员来演,HBO这么砸自己的牌子么?
当然如果有些特殊喜好的人群比如喜欢 母子.avi 的大哥。。。。。。请无视我的评论,这个剧能让你看到你喜欢的东西。
女人,女人,你要什么?
和男人一样,生存,安全,归属,尊重和自我实现。
提起叶卡特琳娜二世,会想到什么?
政变,大帝国,众多情夫,黑海舰队?
英剧《叶卡特琳娜》导演是懂得她的,因为他们国家有伊丽莎白一世和二世。
好女王(皇)不会把爱情放在第一位,而和男人一样,把工作当成毕生追求:保住基业,开疆扩土,繁荣文化,立下不朽之功。野心不分男女。
同样,贪心,偏执,多疑,反复无常,纵情也是不分男女的。
剧中波将金拿下克里米亚,建立要塞,建立黑海舰队。
叶卡特琳娜坐大船,船队行驶在黑海,小情人也在她的船上。
有一天她心情特别好,打扮得漂漂亮亮,仿佛在等一个重要时刻。
波将金忽然冲进来,很激动地让她出去看看。
外面有什么呢?船员们打上来一桶水,波将金徒手舀起一把,让她尝尝。海水的盐味已经变了,他们到了另外一片海域了,以前不是,现在属于俄国。
远处影影绰绰庞大舰队。
叶皇和波将金并肩看着他们的成就,会被记入历史的大功绩。
此时,他们俩是最好的伴侣,精神的,事业的。其他的什么都不重要了。
这是高光时刻。
为了这一幕,前面的铺垫我都接受。
与历史不符的细节,我接受。
太老的叶皇和波将金我也接受。
还因为热血而觉得深沉。
这样的老年恋爱,看着并不讨厌。
看着讨厌的老年生活,是接近暮年的暗沉无望,为了慰藉老来孤苦的将就,被热闹的世界抛弃的凄惨。
女人啊,要什么?
很多女人一生止步于“归属感”。
后面的“尊重”与“自我实现”揭示的绚烂多彩的激动人心的两重美妙世界,她们从来未曾得以一窥,甚至连好奇都没有过。
看看真正叶皇的政治手腕,分化欧洲,合纵连横玩得飞起。
看看她与生活中种种不如意如何相处。
如果可以,希望更多的女人看得懂叶皇,而不是盯着她的众多情人,骂她私生活的糜烂。
谴责私德总是容易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