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影拍的格局太小,把烂剧本拍烂的楷模,人物不是扁平了简直是变形,让人误以为是上海黄浦江滋养的北大学渣在顾家学霸老公辅佐下排除民营企业竞争升任数字化总监的故事,还有个塞纳河畔的逼王在旁边起舞,日泥嘛退钱!
电影拍的格局太小,把烂剧本拍烂的楷模,人物不是扁平了简直是变形,让人误以为是上海黄浦江滋养的北大学渣在顾家学霸老公辅佐下排除民营企业竞争升任数字化总监的故事,还有个塞纳河畔的逼王在旁边起舞,日泥嘛退钱!
鄙人参加了2024新加坡华语电影节,是而接触到了这部沪剧电影。映后Q&A中有些有意思的内容,特此记录,方便观众对此电影有更好的了解,如有想法欢迎讨论。
Q:请问导演选用沪剧展现形式的缘由?
A:早期电影称为“影戏”,有很多戏曲元素,因此有一脉相承的渊源。导演拍过很多戏剧电影,本身专注于戏曲电影领域,认为戏曲类“中国式电影”可以类比好莱坞“公路片”。樊锦诗(传主)本身为上海人,采用沪剧更贴合人物特色。对于在新加坡观影的华人群体,与茅善玉(该剧樊锦诗主演)同代出生的上海人会对沪剧产生更多共鸣。导演想以舞台为中心,而不是追求完全还原真实生活,戏曲表演形式易于通过表意的形式来展现故事。
Q:该电影中儿女情长部份占比过高是否会削弱樊锦诗个人角色呈现?
A:儿女情长部份有血有肉,可以与普通人产生共鸣。沪剧电影本身更擅长表现儿女情长,但导演尽量找到了平衡关系,即更大的理想追求与日常生活的矛盾之间的平衡、大家与小家的平衡。樊女士本身对于这部影片比较满意,从片尾出镜可以体现,另外一部《我爱敦煌》较之本片,对于儿女情长的表现更甚,樊老师不太满意。
Q:导演未来希望拓展的电影方向?
A:一方面是3D电影,在着手准备中国第一个8K的电影《曹操与杨修》;另一方面希望将传统戏曲与实景结合,戏曲为舞台艺术,沪剧很多曲目来自现代戏,不像京剧昆曲等富含传统元素,该类舞台艺术与实景结合会有虚与实、传统与新秀的矛盾,导演在探索如何传承,如何创新。
接下来是鄙人的一些想法:该片优劣参半
优点:创新电影表现形式,大胆采用贴合传主背景的沪剧,借茅善玉等老师精湛的表演,颇有考究的唱段词句,以虚类实,借戏曲“表意”,为大众呈现了富含传统特色的现代电影
不足:儿女情长占比略高,有弱化英雌角色魅力之嫌;影片内容点题不深。
既为女性,为何不称之为“女士”,而在片尾署名“先生”?既为英雌人物传记,为何有几段唱段展示的是樊锦诗的成婚、后代的养育,彭金章病逝后的岁月回忆,而不是将笔力多用于展现大漠条件之艰苦、研究员坚守之毅力、敦煌莫高窟之神秘、“坚守大漠 甘于奉献 勇于担当 开拓进取”之精神?
既取名为《敦煌女儿》,则内容应多为点题,为观众展现何为“敦煌”,何为“敦煌之女儿”。儿女情长会赋予角色血肉,增持观众共情,但敦煌莫高的描写亦会增持这一点。
以影片中的“莫高精神”作为结尾
仅以此,向樊锦诗女士这样的坚毅不拔的英雌致敬,向敦煌研究院的所有研究人员致敬,向在大漠中甘于奉献的勇士致敬,向在艰苦环境下坚守传承中国考古的诸位致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