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ome New

全职高手 第一季(2017)

全职高手 第一季(2017)

又名: 全职高手 动画版 / The King's Avatar

导演: 熊可

编剧: 梁莎 蝴蝶蓝

主演: 张杰 叶清 佟心竹 乔诗语 季冠霖 藤新 夏磊 魏超 苏尚卿 宝木中阳 边江

类型: 剧情 动画

制片国家/地区: 中国大陆

上映日期: 2017-04-07(中国大陆)

集数: 12 单集片长: 24分钟 IMDb: tt6859260 豆瓣评分:8.1 下载地址:迅雷下载

简介:

    网游荣耀中被誉为教科书级别的顶尖高手叶修,因为种种原因遭到俱乐部的驱逐,离开职业圈的他寄身于一家网吧成了一个小小的网管,但是,拥有十年游戏经验的他,在荣耀新开的第十区重新投入了游戏,带着对往昔的回忆,和一把未完成的自制武器,开始了重返巅峰之路。

演员:



影评:

  1. 我是全职写到职业联赛时入坑看的从此成为全职的粉丝并且一直盼望小说改编动漫,终于这个梦想在今年四月实现。追了5集很欣慰看到国漫的进步,但是缺陷还是非常明显,总体来说有些失望没达到预期目标。下面我会做一些分析。 全职这本小说500w字,可以说我看了差不多6遍,细节都记得很清楚,我也可以说是把起点主流男生小说都看过,500w字的小说里不可能都有用总会有些灌水地方。我相信编剧看了整部小说,但是不知道是作者关系还是编剧魄力不足,目前看下来小说剧情一刀没改,这固然非常受原著党的青睐,但是这不符合动漫需求,比如对话文字框这种东西都已经可以算是不符合未来游戏需求的东西,硬是切出去占了几秒钟,这个地方干脆做成全息人物投影小方格放在画面一角就行,给人物更生动塑造不说还不去影响剧情流畅度;还有一些无关紧要的路人角色介绍也占据宝贵时间,这些都是可以砍掉的。动漫时间很宝贵,我估算了下这样的浪费每集都有将近1分钟,无关画面的来回切换大大影响了观看流畅度,学习日漫开个小天窗就能解决的问题不知道为什么学不来。 第三,我重点分析和要吐槽的地方,战斗画面。全职什么厉害吸引人?精彩激烈的打斗描写啊。全职这个小说其实剧情并不复杂,也不是很有新意,就是热血格斗。看pv我第一感觉卧槽有看头,但是几集下来就没劲了,重复且短暂的打斗,还不停切画面给围观陈果看的实在乏味,叶修最大的特色小技能连打的那种华丽战斗完全没有。pve怪物出场没亮点,比如野图枪手boss那一集,连击没特写,boss开大没特写,小怪跟SB一样慢吞吞走脸上(我的想象应该是boss仰头长笑开枪放狠话然后一个天崩地裂无数僵尸直接破土而出刷在人背后把人包围起来打)。做为一个老游戏玩家我就有话说了,全职的模板是DNF但是本质是第一人称添加RPG成分的格斗游戏。这类游戏需要什么?打击感和爽快感。市面上什么游戏的画面+操作能有这种效果?拳皇+鬼泣+贝姐+真三+暗黑。其实看完第一集我就发现了格斗画面缺陷,然后我回B站看了拳皇13全人物十割连段(有兴趣的可以回b站看很爽),普攻和小招式连段这里可以学习,暗黑和真三也一样;叶修的人物灵魂特色是小技能无限连加武器变换,恰好鬼泣和贝姐符合这一条件,把人换武器无限连到死相信玩过这两游戏的人都爽过,这里我觉得是全职战斗画面该学的地方。还有一点,战斗到现在我对全职动漫里的人物战斗招式一点映像都没,这里需要学习下北斗神拳,每集都拿几个招式来摆特写终结下路人,给观众知道技能特点的深刻映像,不然以后打戏叶修放啥技能了都不清楚。 全职这本小说至今我还存在手机里,但是动漫实在是对有巨大期望的我感到失望,好在粉丝够多目前点击量出第二季应该没问题。抱着渺小希望制作组能看到我的评价听取我的建议,同样喜欢全职的朋友能点个赞顶我上去,谢谢了

  2. 作为原著粉原本对动漫改编是抱了很大期待的,但看了三集之后,不得不说,是有些失望。
      当然,一千个人心中有一千个哈姆雷特,在这里讲的,也只是我个人的一点遗憾而已。
      一,画风。
      太复古太日漫,看得有点尴尬。
      不过,对原著粉来说,只要内容扎实,这不是太大问题。
      二、原著的精髓。
      原著可以说是网文中同类题材的集大成者,萌点众多,有人物,有热血,有情怀……还有一项突出的特点——技术,在网文的归类中这一流派可以称为技术流。
      原著也是这个流派的代表性作品,即文中情节有大量专业的技术细节描写作为支撑,这一特点在原著中可以说是体现在方方面面,从游戏背景的构建,游戏角色的设定,战斗技术的设定,战斗场面的描写,个人战术,团队战术的应用……等等。
      对技术的描写占用全文大量篇幅和比重,原著中使用了各种大大小小,不同类型的战斗来予以体现。
      技术文中的技术不过硬,这篇文基本就可以称之为失败。
      原著成功的核心优点之一就是对战斗技术,战斗场面和战斗节奏的把握。这种对战斗和技术的出色描写是支撑整篇文成功的基础,是全职高手之所以为全职高手,叶秋之所以为叶秋的关键原因所在。
      战斗场面,技术,节奏的最终落点和基础在各个游戏角色职业的一招一式的基本设定上。只有这些职业角色的各个招式有了清晰的设定,这个职业才能活起来,立起来,才能称之为技术,才能有场面,战斗起来才能有节奏。
      个人觉得网文对当代通俗文学的贡献之一就是对文章节奏的掌握得到了前所未有的提高,这一点在升级流,战斗流中体现得尤为突出。
      网文的卖点之一就是爽。
      升级流,战斗流怎样才能写得爽?
      重点就在节奏。
      什么样的节奏在升级流和战斗流中才算是出色?
      在原著中,作者描写职业选手临危不乱,很多次用了一个形容方式就是一招一式都非常清晰,有条理。
      招式是节奏的基本组成单位,招式要清晰,有条有理,在此基础上才能有场面,才能讲究节奏。
      清晰,条理,由点到面,快慢相宜——银瓶乍破水浆迸,铁骑突出刀枪鸣。曲终收拨当心画,四弦一声如裂帛。
      在动漫中,到目前为止,我看到的是技术描写为剧情描写让路,清晰的职业技术招式为含糊不清的画面转接让路,战斗中扎实的技术细节为华而不实的画面让路。
      没有对各个职业角色职业技能和招式的清晰设定、介绍和描写,战斗场面中从大怪小怪到战斗角色的对攻都没有一招一式的清楚交代。连最基本的招术都没有,就不要谈什么战斗技术,战斗场面,战斗节奏。
      总而言之,技术,战斗方面的描写实在太水,已经不能用剧情发展的详略来遮掩洗白。以致于让我对动漫的制作者是否对这部作品有个清楚的解读和定位感到有些怀疑。
      可以说,原著的众多卖点都是建立在技术,战斗和节奏的基础之上,有了技术,才会有漂亮的节奏,才会让人热血沸腾,欲罢不能,才有一个个神级角色和他们背后的人物——斗神,拳皇,剑圣……才会让人为他们的技术所倾倒、折服,才能为他们的薪火相传所感动,才能为他们的不屈战斗意志所燃烧,才能为他们运动生涯的英雄迟暮而伤感叹惋……
      没有大神技术,空有不知所谓的虚浮画面和配角嘴里空喊各种厉害的叶秋在我心中已经不能称之叶秋。
      将技术文更详细的分一下类,原著可以归类为技术文中的竞技文,它所描写的正是电子竞技这一新兴的运动项目。
      那么,由竞技文改编的动漫自然就是竞技动漫,对比一下日本同类动漫的成功案例,其中运动场面、技术动作、比赛节奏的表现方式和所占篇幅就可知道,他们可以说是对各位选手的技术描写到了不厌其烦的地步,清晰,条理,节奏……这些要点的交代贯穿始终,联系一切,例如:人物的性格成就技术动作,技术动作反过来体现人物性格,性格又决定战斗方式,场面和节奏。
      试着回想一下日漫竞技动漫中的优秀作品:《足球小将》、《灌篮高手》、《网王》……再对比一下《全职高手》这部动漫。
      不把技术问题解决清楚,一部竞技动漫很难谈到节奏,而没有技术,没有节奏,空有剧情和扁平人物的竞技动漫是无法真正让人燃烧和感动的。
      技术流的技术是靠实打实的描写,而不是靠众口一词的侧面烘托,在那里喊,啊,好厉害啊,不愧是大神啊……
      这种所谓的烘托,在网文评论中有一种普遍的形容:主角智商八十,配角智商五十。即只有把配角写成白痴,才能突出主角的高大上。
      而对这种拉低配角智商的写法,还有一种形容是人物智商体现作者智商。
      作为一个老网文读者,对目前影视界一窝蜂的购买改编大IP的行为,基本上持一种既喜且愤的态度。
      喜是希望这样的热潮可以反过来对网文起到更好的推动,希望喜欢的作者得到更多的收益。
      愤的则是这种改编所持的态度,普遍浮躁,浪费了大量的好题材,只想趁热捞一笔快钱,不肯深入解读原著,挖掘优点,不肯踏下心来做事。
      也许我的失望来得有些早,希望在后面的剧集里,可以看到更多,更清晰,好看的战斗场面,不要把一部扎实硬朗的技术竞技文改成软趴趴的狗血动漫。
      总的来说,还是祝福和鼓励吧。

      原著粉的一点失望(二) 
  3. 【你的行动决定了你吃的是屎还是糖】 我假设屏幕前的你和我一样,在同一个土壤成长,分享着某一套相同的爱国主义精神。我假设你们都打从内心想见到国产动漫某一天能够真正大展拳脚。 如果你只会嚷嚷“国漫垃圾”“动作难看”而又不带任何具体建议,你是在"给自己循环喂屎的同时也给强迫给他人喂屎"。 这么说有点粗俗,简单来说就是这些笼统的建议不具备任何实际操作性,它除了便利发言人自己的情绪发泄以外,就是践踏他人的劳动成果(熬夜做毕设的我:你tm知道做动画多累吗),并且还有很大几率带动其他跟风摇摆的人一起往极端的方向摇摆,变成一群只会打击他人劳动成果并且以为动画是凭空飞出来的的混蛋。 我并不反对负面评价。我认为他们的远比正面评价更有价值。我也不求你们看了这篇抱怨后会对你们既定的人格产生什么理解,我只想告诉你们一件事情——【打击和抱怨往往是最没有用的交流方式之一】 如果你们真心地想希望能在未来看到优秀的国产作品,如果你希望未来年轻人文化不再被其他国家牵着鼻子,如果你想能在未来能通过动画这样潮流的文化向世界推广中国文化,如果想让这个东西成为可以让你骄傲的东西甚至是文化身份认同……又或者说,如果你只是单纯希望这个世界上少点喷子,多点受过教育的观众——【请学会怎么正确地提出负面评价】,让它更加具体,验证你的评论是否为个人感觉还是事实,理性发言。 例子: 1. “XX配音有点怪”————>“XX配音不符合角色原型,气音太多尾音有些漂浮。" 2.“动作好僵硬,粉丝狂欢把”————>"某些动作作画张数不足,一拍三的画面卡顿且僵硬。有些粉丝对角色太过狂热而选择性忽略一些可以改进的镜头。“ 2."角色好恶心“————>”我是个可怜的loser,我看到一些不符合我审美标准的东西会尽我所能去抨击并且恶心其他和我意见向违的人。” 如果你是那种看到优秀作品就喜欢大喊“国漫崛起”',"国漫之光“的人…… 在这里容我再延伸几个概念。 ——时间、钱、质量—— (便宜)+(快速)=(质量差) (便宜)+(质量好)=(时间长) (质量好)+(时间短)=(贵) 全职高手作为一个大IP,毋庸置疑是第三个。 其实说白了,决定一个动画画面是否优秀的因素只有一个-——钱。 没错,就是钱。 因为钱,所以才有钱请优秀的原画师绘制出色的分镜镜头(key),才有钱请更多的劳动力来填补这些镜头的中间帧(in between)。因为钱,优秀的动画人才能得到辛苦劳作后的回报,才有了除了爱以外另一个更加实际的动力。

    【国漫最缺少的永远都不是人才,而是健康的市场。】 全职高手之所以这么优秀是因为他有人买账,有强大的观众群体和社区支撑。 所以这些吸引了强大的投资,而这些投资造就了现在所看到的优秀画面。

    假设我们作为观众可以给予劳动者合理的回报,合理的反馈,我们和制作者/投资者之间就可以达成良性关系,市场上就会出现更多符合我们预期的作品。

    所谓的回报不仅仅是“给钱”这个举动,因为即使你在免费的正规视频网站上观看也是一种对他的支持(详情参考电视台是怎么赚钱的)。

    你对剧本有意见?太好了,请告诉我如何改进。

    你对作画有意见?具体是什么地方?请你务必告诉我。

    理性的意见是对双方都有好处的事情,所以,请不要出现下面的脑残问题:

    例子: 1. 【凭什么我不能说脑残的负面评论?】——>【因为基于主观的负面评论没有实际建议+导致其他人不买账】——>【市场不健康】———>【垃圾作品层出】=喂屎循环 2.【凭什么我不能看盗版?】——>【因为制作方得不到便利】——>【投资方没有回收】——>【撤资(不做亏本生意)】——>【市场不健康】——>【好作品被埋没】——>【脑残但是有钱赚的垃圾动画层出】=循环喂屎 对于那些还在做”国漫崛起“美梦的同学,我希望你们知道所谓”崛起“不是一个动画作品就决定的——一个市场的成功需要多个”现象级“作品去支撑。例如“大圣归来”取得成功后国内动画产业就发生了变化:以往月更吃力的动画改成了周更、从前看过的漫画成了动画、甚至在网站首页也能看到无数国产动画如春笋般冒出……而这一切,都归根于现象级作品带动了经济投资。仔细想想,你是否也能在全职里面找到这种因素的存在呢?[1] 总结:爱它就去支持它,无论是购买周边、贡献点击量、朋友圈推广、参与讨论、甚至是提出理性的批评,【【你的行动都可以让这个市场更加健康。】】全职高手的火热让投资人看到动画产业的便利,有了资金的涌入,作为消费者的我们也同样拥有了更加强大的话语权。只要你愿意,相信我们以后还会看到更多更加优秀的IP作品得到呈现。 所以国产动画的质量全部取决于你们,决定吃屎还是吃糖的也是你们。 就是你。 --------------------------------------- 5月23日编辑,借用了B站Up主”Muc虚空之翼“的观点 [1] 【干货科普】全职的配音究竟有多强?从全职浅谈目前国动的发展

    2018年5月17日编辑

    ”……你们说看到的违和感极少的3D背景,锦上添花的光效…………这些极少有人注意到的细节往往就注定了一个动画质量的成败,而决定这些细节的,就是钱。即使故事再差,只要画面好看也能达到某些成就(参考某四作品)。 “

    决定从正文移除这一段。避免让人误会动画质量就只是一些华而不实的特效和小点缀,避免让人以为只要画面好看就万事大吉。大到动作设计和分镜,小到动态缓急和音效,这些东西都是对动画质量很重要的综合因素。

    但注意画面的同时,也请你们毫不犹豫地对剧本展开合理的批评,因为那是一部作品的灵魂。

    如果烂剧本层出不断,那只能说明:1大众就爱吃屎 2. 大众不喜欢吃屎但是不反抗被喂屎 3. 大众不喜欢吃屎但是又不愿意支付薪酬

  4. 首先还是声明,个人是个纯粹的大外行,网文老书虫,动漫看得少,广播剧也听得少,网络游戏更是一点都没玩过。小说我看了很多遍,动漫只是草草过了一遍,看到第三集,觉得有点失望就放下了。久任的全职伪片花系列不只看,也听了很多遍。对于原著之外的圈子一无所知,也是看了这部动漫的评论才知道还有这个圈子的存在,不是谁的粉,只谈一点外行的路人观众不客观的一家之言。

      本来是要回复网友白药关于主角配音方面的一点探讨,但无奈个人的废话太多,越写越长,又有一点网文读者对于IP改编的小小私人怨念,结果就变成了评论,这话唠的劲儿简直黄烦烦上身,愁死T T。

      关于叶修这个角色的还原度。

      如果在广播剧里,讲到人物塑造,那么我们看的是配音,剧情,台词,但我们讨论的是动漫,那么个人觉得,我们要看的除了配音,剧情,台词之外,还有画面形象(专业怎么称呼,不懂- -)。

      我想了想,是否可以用这样一个等式来表达:

      人物塑造=画面形象+台词+剧情+侧面烘托=小说中对人物形象的直接描写+人物对话+剧情(即在情节中塑造人物)+侧面烘托(各种侧面描写)

      首先是画面形象:

      画面形象=画风+人物表情+肢体动作

      画风,也就是动漫人物的静态外貌(专业怎样称呼,还是不懂- -),即这个角色长什么样。个人对动漫中的设计不太满意,浓浓的古早少女漫画风也就罢了,而且千人一面,没有辨识度。

      原著中叶修这人是微胖的,衣着不讲究,不打游戏的时候懒洋洋没精神,嘴里叼着根烟(烟这方面可以让广电背锅,我们不谈。换了我去恶搞,没准让叶修干脆戒烟,大胆的叼根棒棒糖,好歹给可怜的老叶嘴里叼点东西)。

      如果让真人演员去表演的话,这人大概有一双半睁不闭的眼,看人的时候半掀着眼皮(懒的),不明显的小躬一点背,微胖(可以不胖,但起码不要是锥子脸,久任的视频里选了张智霖就挺好),但面相清秀,衣物干净,但有一点小邋遢和随便,不够笔挺。总是睡不醒,有一点淡淡的黑眼圈,搞不好走路还要拖着腿(懒的),面部没有太多的表情(还是懒的)。

      个人虽然不是游戏宅,但做为一个死宅生物照照镜子就知道我们这个族群是个什么德性了。

      动漫中怎样?

      男神长相,面部表情有网友做了神总结,一直在微笑,微笑,微笑(这点有截图为证),有位特有才的同学形容说这哪里是叶不修,简直是无敌最俊朗。还有同学神总结说是龙傲天。其他方面呢?

      只怕把声音关了,当成默声片来看,这也不是叶修的形象。

      听有的同学说刘浩成了个胖子……

      如果真是如此的话,用丑化形象来塑造表现人物的善恶,如此低端脸谱化的手法和技巧,是不是有点太偷懒不走心了?另外,是不是对胖子太不友好了点?赤果果的歧视啊我说。

      另外听说王大眼做了整容手术,强行一般大了?真的假的?如果真是如此的话,制作方还真有一颗为了美不顾一切的心。

      静态形象,面部表情,肢体语言,这是漫画的基本素养,就像一个写手的文字和技巧表达能力,也就是文笔一样,属于最基本的要求。这方面不能简单拿什么钱不够,国漫水平不高来背锅,个人不认。

      做不到,想不想做,有没有做,做了多少,这不是一个性质的事。

      就拿动漫中关于游戏招式的演绎来讲,哪怕让动漫角色PPT似的,摆个驴皮影式的静态造型,告诉我,小子,看好了,这个动作就叫落花掌,其他的动作都唰唰唰的水过去,做为一个要求不高的外行原著粉我也认可。

      做不到,做得少,做得不好,那么说一句国漫水平不高,经费少,原著长,改编难度大,出于商业和市场方面的考量等等原因,大家都可以理解。

      但不想做,图省事,只想赚快钱,却拿经费少,国漫水低,商业考量,改编难度大等等原因来卖情怀,我个人不认。

      再说台词,剧情。

      虽然我看得比较潦草,而且只看了三集,但也可以看出剧情节奏十分着急,就像是在用实际行动说:妈呀,原著上千万字,我们只拍几十集,剧情进度可得快着点,否则剧情拍不完。赶时间,咱们跑步前进吧。

      于是,剧情君就喘着粗气一路小跑着往前冲,观众如我只能尔康手状在后面喊,同志,慢着点,不要急,后面没有狼!

      必须要承认,几百万字的小说剪裁成几十集的动漫确实有难度,但这不是剧情不讲节奏,没有详略缓急,干巴巴跑步前进的理由,也不是说按照原著的剧情和台词急急忙忙的跑一遍就算是完成任务,这不是马二先生游西游,四处跑一圈,哥来过了,就算完了,就算是忠实原著,就算是还原度高了。如果这样的话,那真怪不得国内编剧地位低,赚钱少,活简单嘛。

      几十万字的大长篇改成电影剧本又该怎么办?电影编剧是不是得直接吊死在导演和观众面前,以示改编不易?

      原著的上千万字是素材,改成几十集的动漫考的是编剧选择素材,剪裁素材和改编素材的能力,在此基础上,连接剧情,形成节奏。

      素材的选择和剪裁是为了表现主题,展现剧情,塑造人物服务,此外,还要形成快慢相宜,舒缓有致的节奏,让观众有观剧的快感和享受,这才算是合格。

      拿塑造人物来讲,对剧情和台词的选择就要动一动脑筋。动漫的集数有限,没有足够的篇幅让你做大量的铺垫。为了表现人物个性,那么人物的对手戏和台词的选择就要非常仔细,一句短短的台词很可能既要表现人物个性,又要以此来进行剧情铺垫,很可能还要兼具技术解说,推动剧情等等方面的多重功能。

      引用一个栗子。

      村上春树《挪威的森林》电影版的一位影评作者举了一个例子非常有意思,即关于主角和重要配角永泽成为朋友的一段描写。

      原著中,两人在食堂遇到,第一句话是由永泽发起的,他问主角看什么书,主角回答说《了不起的盖茨比》,并说已经看了三遍。永泽说能看三遍这书的,倒是能成为我的朋友。

      由书而结识,这是精神层面的交流,粗俗读者如我看到这里不由想:果然是俩文艺青年,够装逼!

      而在电影版中,主角和永泽的对白是由主角发起的,他问永泽,你的炮友数量是否与传闻中一样?

      这是神马交流?下三路?三俗网文也不敢这么写。

      女观众如我一看到这里不由想:妈蛋,居然是俩流氓青年,真猥琐!

      原著有文艺青年圣典之称,其中固然离不开性爱的描写,但这一切都是用文艺方式来描绘,更多的还是要表达精神层面的东西。

      主角是个个性孤独,但有自我主张的人,因此木月和永泽这两个外交高手(木月至少表面看来如此)才会被他的内在和个性所吸引。

      因此在小说中,风云人物永泽与主角正式的会面,是由永泽首先发起对话,这是由两人的个性所决定。对话的内容也是精神层面的。总的来说,是俩文艺青年做的精神交流。

      但在电影中,由主角主动搭讪,说的又是打炮。一句简短对白,两个人物都崩了,电影基调和格调彻底丧失。

      电影的基调和格调,人物的塑造不是拿点雨声,蝉鸣,闹鬼似的绿惨惨的色调就可以弥补的。说得粗俗些,逼不是这么装的,这一点从豆瓣的评分就可以看得出来。

      如果仅以台词和剧情不变就算还原度高的标准来讲,电影也没毛病,至少台词是照着原著来的。

      影片的色调,声效,这都是风格,是烘托,是小巧,真正的干货还是对原著素材的剪裁,选择,表现。

      再有值得一提的就是久任的伪片花和国际邀请赛系列视频制作。

      很短的视频,但人物性格,剧情的节奏,原著的笑点,甚至包括英雄暮年,壮心不已的情怀都照顾得很全面,既让人心怀感动,又能热血燃烧。

      说到节奏和热血,原著的竞技粉丝还得怨念的提一句,那么短的视频里,游戏画面的打斗还有几个像模像样的镜头呢!蒙我这个外行足够了。

      也许视频篇长有限,既是它的弱势,又是它的优势,有讨巧之嫌,但不可否认的是,视频的素材,台词,剧情选择取舍也好,演员的选择也好,配音演员的演绎也好,节奏等等方面也好,制作者确实抓住了原著的精髓,值得动漫制作方参考。

      反观这部动漫呢?

      角色的台词选择是否有效的表达人物的个性?是否兼具了多重功能?剧情的设计是否完成了这些功能?画面人物的面部表情是否跟上了?

      对原著的众多细节是否研究到位?剧情的选择,设计和节奏是否张驰有度?

      现实剧情和游戏剧情的比例分配是否合理?对精美画面和大场面是否过于迷恋?打斗设计和表现、技巧、手法和方式的选择是否用心?打斗时主角与配角的戏份比例分配是否合理?

      笑点设计是否自然顺畅,合情合理,是否起到了多重功能,是否画龙点睛?

      前期的烘托铺垫是否充足,对人物背景、性格,游戏背景、设定等等交待得是否充分,剧情是否得到了层层推进,到最后高潮和爽点,热血和情怀在是否能在需要的时候,需要的高度得以暴发?

      没看过原著的观众在技术和剧情方面是否有观看门槛,是否得到了友好对待,是否能够得到原著读者一样的体验和感动?

      一部好的影片和动漫,评分是从片头开始,本部动漫在这些方面是否合格?

      ……

      再说侧面烘托。

      我想引用一下有才的药师同学那篇《小的们!谁去给我好好吹吹这部8.7的国漫良心!》

      路人配角众口一词的:我去,我去,我去(有截图为证)……

      - -!!!!

      这烘托技巧也是没谁了。

      作为一个原著读者,一个网文老读者在看到药师同学的评论后先是笑了一下,然后就只有失望。

      说回正题,人物塑造=画面形象+台词+剧情+侧面烘托

      我在原本与白药同学的讨论中说,“个人的理解是配音是用声音演绎角色,与演员表演角色一样,首先要服从剧本设定和台词,以及所给你的表现空间。”

      目前我仍是保留自己的个人看法。

      表现空间首先由剧本对原著素材的选择,剪裁,设计,加工所决定。剧本决定一部改编是否抓住了原著的精髓,是否成功的塑造了人物,是否给演员留下了充分的表现空间。

      如前所举的例子,同样的两个青年相会,交谈成为朋友的剧情,但仅仅因一句台词选择的不同就决定了人物和电影不同的精神气质,这个锅不能让演员来背。

      编剧没写,没有给你表现的空间,演员不能硬演。演员演技再好,编剧和导演给你一句流氓青年的台词,汤姆汉克斯来了也不能演成文艺青年。

      另外对原著素材的选择和剪裁,不是指对原著的简单还原,而是抓住原著的精神,保留它的优点,根据电影或是动漫的表现手法和特点来扬长避短,去掉不合适的部分,保留合适的,在原著灵魂不变的基础上,可以进行二次的改编和设计。

      再举个栗子,《肖申克的救赎》。我有点记不清,好象是当年获得了奥斯卡最佳剧本奖。剧本的改编让剧情更有悬念,更加的紧凑,更好的表现剧情,塑造人物,但同时,保留了原著的精髓。

      以上,要强调一下,咱们不是跟拿了奥斯卡最佳编剧的大手比,只是以此来讲素材的再创作和再设计。

      至此,上面的等式可以再做一次变形:

      人物塑造=画面形象+台词+剧情+侧面烘托

      人物塑造=动漫角色

      动漫角色=剧本塑造+画面塑造

      配音演员根据动漫角色的设定和塑造来演绎角色,等于是说编剧,画手,导演给他画了一个圈子,他是在这个圈子里发挥演绎,不能硬行跑出圈外。

      动漫角色是无敌最俊朗+龙傲天,不能指望配音演员一个人就让他变成叶不修,不能让配音演员脱离角色,只能让他尽可能的贴近设定。

      我不知道真正的电影拍摄是怎样,但在类似于《制霸好莱坞》这类技术流考据派娱乐题材的网络小说中,拍摄之前是要开剧本和角色讨论会的,参与者包括编剧,导演,演员,监制等等主要创作人员。大家坐在一起让演员朗读台词,谈对剧本的理解,对角色塑造的想法。

      所以,我为在与白药同学之前的讨论中让编剧一个人来对角色失败背锅的说法道歉。剧本,角色塑造,剧情,节奏等方面的失败,不能只让编剧一个人背锅,制片,导演,编剧,画手,配音演员一个都跑不掉。但是,责任有轻重,话语权越大,专业越对口的人责任越重。

      制片,导演,编剧这三人负首责,画手其次,配音最末。

      我个人对阿杰这位配音演员不熟,除了久任制作的几个视频,以及他参与的全职视频和音频之外了解不多,也没听过他的其他作品,更不是粉丝。

      但同一个演员,为什么在动漫和在久任等人制作的音、视频中对同一个人物角色演绎表现出了完全不同的精神面貌?

      一个是“我也并不是说杰大配的不好,如果原著人设是王子,那无可厚非,杰大完美!杰大属于中高音配叶秋重低音,声音降调显得很刻意,多了一分高冷贵气,少了一些雅痞调调”(引用白药同学的评论)。

      一个是生动的再现了叶不修那份懒散,痞气,小坏,以及掩藏在懒散和痞气之下的温柔,老选手的悲哀、坚韧和顽强。

      难道这仅是配音演员一个人的锅?

      关于这位演员在动漫中音色的处理,其实我是比较同意白药同学的,阿杰在演绎角色的时候,声音明显进行了调整,要比在视频中有所收敛,音紧,气质过正。

      也正是为此,我才有演员在向动漫角色设定调整贴近的感觉。究其原因,只怕还是动漫中的叶修与音、视频中的叶不修是两个人,演员演绎时自然要进行不同的处理。

      我还是那个观点,全面公正的评价阿杰这位配音演员的水平,还是要在看动漫的同时,请务必去听一听久任等人制作的音、视频之后,再做结论,否则未免偏颇,有失客观公正。

      说到对国漫的爱护和评论,怎么说呢。

      我对国漫的艰难不够了解,无从评价。

      但作为一个网文老读者基本是追着网文发展一路走过来的,从租书店的台湾小言开始一直到如今IP改编,以作协为代表的官方、专业学者也开始试着接纳网络文学,正视网络文学,研究网络文学,从一切为了爱到的分文不取到如今的商业网站VIP制度。

      这其中的甘苦,网络文学的从业者最有发言权,但作为老读者也是一路看过来,也有属于粉丝的一番酸甜。

      网络文学时至今日看似有了自己的风光,上了作者财富榜,卖出游改,漫改,影改权,有了被主流承认的趋势,但实则生存环境依旧恶劣。

      不够公平、卖身一般签约制度,出于商业考量、急功近利的引导机制,商业网站管理混乱和拖欠稿费,出版界的鱼龙混杂,大量的更新字数和压力,来自社会方方面面的歧视和有色眼光,种马等黄色废料的泥沙俱存,扫黄的过度和谐和各种奇葩规定,没有官方管制的抄袭借梗,还有最为可怕的,来自盗文网站和读者有如血蛭一般的海量盗文……

      某些导演觉得自从有了网络之后,从原本要直接面对影评人的各方刁难,变成了影评人和观众的多重围攻,承受的压力山大。

      作为一个网文读者站着说话不腰疼的说一句,观众的评论还都是客气的,您没看过网文读者的战斗力,那是才是考据派,骂娘派,我不听不听派等等交织在一起的龙蛇英雄团队。起点读者一言不合直接问候作者列祖列宗。晋江读者号称业界最有爱,但爱有多深,恨有多深,能捧你上九霄,能掐你下地狱。

      原著中荣耀选手风雨十年,而现实中网络文学也一样,一批又一批专职和业余的网文作者,十几年间就是顶着这些爱和恨,在艰难的环境里一路跋涉着走到今天。

      想来国漫也是如此。

      据说原著作者蝴蝶蓝曾经住在地下室里写文,原著连载时,有不少读者曾说,愿意大家筹钱包养他,给他更好的创作环境,让他专心创作。

      多有爱的话。

      但是这份爱都是建立在作品的基础上。

      没有作品,或是大失水准的蝴蝶蓝是否还有读者们愿意包养?

      不打比赛,或是无法维持竞技水准的选手呢?

      写手要用作品说话,选手要用比赛说话。

      写手追求质量,选手追求胜利。

      读者和粉丝也一样。

      这是最残酷,也最公平的法则。

      怎样看待读者的爱和恨?

      叶修的话其实最好。

      “为什么而打比赛,每个人都得想清楚,这可能会决定你在这条路上走成什么样,能走多远。”

      用流水线一样不走心的手法粗制滥造出来的商品和用心思考创作出来的精品,乃至经典,卖价不同,收益也不同。

      套用叶修的话就是,用什么样的心来做作品,决定你的作品做成什么样,又能赚多少钱。

      抛开萝卜白菜个人口味偏好方面的因素,好的评价,坏的评价,客观也好,骂娘也罢,都反应不同的读者或观众的意见,都从某个方向和角度反应出不同的问题,都值得思考和探讨。

      作为创作者,既要重视,又要无视。

      我想,国漫制作者也好,影视制作者也好,都应该学一学叶修的态度。

      不要谈困难,不要卖情怀,不要吹牛皮,不要乱炒作,向别人用心学习,却不要跟别人攀比,踏踏实实,用作品说话,哪怕做得不好,只要用心做,大家也都看得出来。

      反之,不用心,也一样看得出来。

      以久任等音、视频、漫画、同人制作者为例,他们难道很有钱,有大量的制作经费?有好成熟的团队和成熟的平台?有优越的创作环境?有精美的画面和高超的制作技术?

      但是他们的用心和努力却可以明明白白的看得到。

      作为一个网文老读者正是因为知道网文作者的不易,网文发展的不易,看到如今IP改编出来的很多粗制滥造出来的东西,才会格外难受。

      不仅仅是爱的问题,也不仅仅是钱的问题,做事的态度,决定我们的网文,国漫,影视可以走多远,走成什么样。

      总之,还是希望制作方下一季越拍越好吧,不断的解决问题,超越自己。


      原著粉的一点失望(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