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ome New

摇摇晃晃的人间(2016)

摇摇晃晃的人间(2016)

又名: Still Tomorrow

导演: 范俭

主演: 余秀华 周金香 余文海 尹世平

类型: 纪录片 传记

制片国家/地区: 中国大陆

上映日期: 2017-06-26(中国大陆部分上映) 2016-11-22(IDFA影展) 2017-06-18(上海电影节)

片长: 88分钟 IMDb: tt6254446 豆瓣评分:7.9 下载地址:迅雷下载

简介:

    余秀华,一个农村女性,从小患有脑瘫,在2015年成为中国最有名的诗人。她写出《穿越大半个中国去睡你》,强烈的情感与欲望引人注目。20年前,余秀华的母亲将懵懂无知的她嫁给了一个比她大十几岁的陌生男人,这段形同陌路的婚姻成为她一生的疼痛和遗憾。余秀华写诗,试图与自己的命运对话,写残缺的身体,写她对真爱的渴望。随着余秀华的成名和经济上的独立,她想通过离婚来重新掌控自己的命运,结束这段没有爱的婚姻。然而她的老公强烈反对离婚,她的父母和儿子也并不支持她。更糟糕的是她的母亲被检查出患有肺癌,余秀华面对的阻力越来越大,她能实现自己的心愿吗?

演员:



影评:

  1. 我都不想援引范俭接受媒体采访时候说的那些思路不清话。 从今往后,我只想说制作和想法真的迷人的片子。这种没把自己脑筋捋明白的影片错过了也不可惜。 技巧性的东西,就不多说了。 新闻出身的这些导演,构图不行、全靠特写来凑的歪风什么时候改改。既然要做你自己说的“纪录电影”也要训练一下对颜色的敏感吧。虽然范立欣拍东西空洞无物,但是这个构图和色调还是值得范俭学习的。

    说几点。第一:余秀华需要舆论的支持吗?她是不是你范俭镜头下一朵“脆弱”的娇花?——在我看来完全是她坚强的羽翼蔽护了范俭的相机。而范还在那里愚蠢地强调余的”清白“、“干净”和“害怕(海边那一场戏)”。余在婚内是有文明于县城的丑闻的女性,她热烈地追求过一个男播音员甚至使对方不慎烦扰。她如果珍惜绝无争议的清白,也不绝不敢写出那样的诗。她根本不惧丑闻,相反她已经坦然接受情欲对她中年的、自主的、日益强大的身体做出声势浩大的召唤。 她不是海边怕浪的农村妇女。她是一步一步临岸的潮汐。

     第二:导演要认清谁是这个婚姻里真正的弱者的事实。 余秀华的前夫、上门女婿尹世平才是。他不是余通往幸福的屏障,因为这故事里并没有第三段感情啊。前夫才是是这段婚姻里从始至终的弱者,一开始是上门女婿,最后是被遣散的丈夫。他是余秀华母亲给女儿的礼物,虽然比不上大明宫词里的武则天送给太平公主的薛绍,但其间包含着的这种经济实力裹挟下的爱和武则天母女之间的那一种,也并无不同。农家院里这对乡村母女的强大完全被忽略了。 非要用肺癌、眼泪去解读母女。范俭花了三天读余的诗,没有读懂为什么余诗里写母亲的“乳房比自己的大”。

    第三:我最佩服余,是范像个小情人一样、乖乖地牵着她的手从观众席步上台前。与其说范把镜头投向了一个“醒来的残疾的农村妇女”,不如说一个女诗人,一个网红用自己在社交媒体的名气和影响力,婉转的捧中国纪录片戏园子里的一个小角色。 大女演员捧小男导演的场,大概才是这部纪录片最深不可言的核心。 映后,范俭答观众问,说了句俏皮话,大概意思就是他和余秀华没有性的关系。我觉得这就很没有情商了。 秀华给你范俭的恩情如同这海报上的玉体横成。 吃了人家的”奶“,要认。 睡不睡觉不是大家想问的,动机是什么自己回头要想想清楚呀。
  2. 这部电影全靠余秀华一个人撑场,她是唯一的亮点,范俭的部分简陋而且庸俗,根本配不上余秀华。

    余秀华的诗,我们姑且不去判断是不是第一流的诗,她写诗所用的语言,是第一流的文学语言。但是导演范俭的镜头语言,则非常二流。

    这片子的优点,一是全面展示了余秀华的个人魅力,她的率直、纯粹,她的通达、决断,她的深刻自省,她的自信和勇气。她的性格上迷人和超人之处。

    二是现场感、纪实感,提供了大量第一手的素材,那种真实的即兴的反映,记录了包括签售、访谈、研讨会、母亲确诊,吵架、离婚等等重要时间节点的余的现场反映,她是怎么和这些人互动的,当时的气氛,她个人的情绪变化、心态、语言等等细节。这些都非常珍贵。

    除此以外就没什么优点了。缺点我想谈三个:

    一是对诗(文学)的表现力特别差,片子里的旁白用了余秀华自己吟的诗,画面就是唯美空镜头,配上字幕,像PPT一样,特别拙劣的手法,特别二流的导演思路。你哪怕用王家卫、杨德昌那种黑屏然后打上余秀华的诗,都比这好,因为起码是尊重文字,突出文字的态度,你现在这种明信片式的展示,说白了,你还是不信任诗歌它有胜任独自占据这个舞台的能力。你还是把它当成一种附庸风雅的东西,你的表现,跟文学的魅力之间,根本就是互斥的。你那种拍法就是余秀华的反面,就是庸俗。我看着片子,有个感觉,就是你范俭根本就没读懂余秀华的诗。

    二是割裂时间线。这片子本身有一条所谓“女诗人离婚”的剧情线,这条线相对完整,所以一路看下来我们感觉,还好,还算流畅。但是你仔细想一下,余秀华的生活线(有很多分不清是摆拍还是纪实的乡间散步、沉思的镜头,还有同样含混不清的在家吃饭和躺着的镜头),工作线(片子里只有少量割草喂兔子的片段),创作线,母女线,出名线等等,这些原本条理清晰的线索,都被剪得一团乱麻。造成了很多信息点的流失,让人看完之后,就等于只明白了余秀华是怎么离婚的,剩下的事儿完全都没讲清楚。

    三是审美的拙劣。镜头语言太差了,动不动就给特写,而且只停留在对余秀华身体的展示,对事件、对场景、对其他人物,镜头都照顾不上了,甚至能感觉到导演的吃力。导演眼里就只有一个余秀华,剩下的他都不关心,或者说他根本就没能力照顾别的东西。他可能通篇就没有一个成熟的考虑,拍的时候就是按一个电视访谈片的路子拍的,就没有电影的自觉。另外就是导演的审美水平很有问题,他是标准的文艺青年审美,你看他中间插进去的空镜头,拍的那些东西,那就是三线城市摄影家协会拍的玩意儿,还有最后那几个镜头,余秀华老公的床啊、大红大绿的枕巾啊、绣花的床幔啊、小院儿里的一角啊,完全是文艺青年发朋友圈取景才会喜欢的东西。作为你电影主题的余秀华,她的审美趣味,她的千锤百炼的真文艺,比你这个不知道高出多少去了。你成天的耳濡目染也得学点了吧?完全看不出来啊。

    我觉得将来最好有人按着李安拍比利林恩那个路子,重新再拍一个剧情片,没准哪个女明星靠演余秀华还能得一影后呢

  3. 看到很多人翻这篇文章,想强调一下,写这篇影评的时候是在城大看的初版,和公映版已经有很大的区别,初版没有离婚时和离婚后的画面,但多了很多余秀华诗歌部分的内容。个人更喜欢最初版本,但理解范导把笔墨着重在离婚事件的用意,文章涉及内容已和公映版有很大出入,只是提供一个对余秀华个人理解的参考,而不是对范导纪录片的一个评价。

    在范俭的微博下面,我发现他后来把这部关于诗人余秀华的纪录片名字改成了《摇摇晃晃的人间》,这同样也是余秀华新诗集的书名。我很喜欢这个新名字,更与纪录片的气质符合,原来的名字更有噱头,但是终究太像是某种新闻报道电视片。 诗人余秀华的纪录片,用膝盖想就知道不好做。 会感受到范俭纪录片的诚意在于,片子是真切地从她的诗歌去了解她的生活,感受她的个人,想要展现的,是一个诗人的内心生活,余秀华的诗歌总是穿插在其中,总是格外应景和适合。整个片子的节奏和她诗歌的风格,亦十分契合。 在搜索片子时,顺带看了一个来自“南都深呼吸”的新闻片《诗人余秀华》,不同于范的片子着重体现余秀华出名后的生活和过去生活的对比,新闻片则更体现她在村子里的生活,众人(家人,丈夫,村民)对余秀华的评价。片子15分钟。但很明显能看得出,余秀华在这个片子所表现出的敌意更大。 也是同样的红色外套,也是同样的故事,但是表现手法的不同,注定了他们有着不同的味道和质感。其中,解说词首当其冲。范俭极力想营造出的诗意与节奏,在这个新闻片当中丝毫不见踪影,哪怕他们诉说的都是同样的故事。 冬天,横店村,哗啦啦的冷风,雪地的脚印显示的门庭若市的家庭氛围,这些都让范的片子更加与众不同。不由得令人感慨,意象这种东西,真真是可遇不可求的啊。 同样介绍余秀华因为难产导致脑瘫的这个背景,同样是通过周金香,即余秀华的母亲的嘴里诉说这个事情,南都的片子则是透过直接采访的方式,将周金香摆上摄影机前,俨然新闻访谈那样。而范的片子则更显“家长里短”,周金香一边洗衣服一边像是唠嗑似的娓娓道来脑瘫的原因,二人吃饭,吃着聊着便说不下去了,“如果有能力把病看好,就不止这几首诗了。”镜头无声地捕捉到她父亲落泪的画面,而不是透过解说词去告诉观众,“他很难过,他很痛苦。” 此外,南都这个《诗人余秀华》的结尾,也是有种无法言说的生硬,“采访几天后,第一次看到她流泪,是她在家里最热闹的时候。”没有解释原因,但在基于看了那么多篇特稿和有关纪录片的前提下,我自己似乎也没办法为南都这个最后的细节描写做出最后的盖棺解释——余秀华为什么哭,她为什么在最热闹的时候哭?没有道理的细节描写,似乎显得过于败笔了。 既然这个片子只有三十分钟,还是花更多笔墨谈谈关于内容创作的其他对比吧。对比并不是说要争出个孰是孰非,只是说的确不同的载体具有不同的特性,这种特性便也影响了读者和观众对当事人的直观感受。 在看余秀华的纪录片前,我又从头翻了一次当时余秀华最火的时候几家媒体的特稿,到了真的在看这个片子的时候,并不会觉得这是一个陌生人。 而实际上,文字固然能展示她的残缺,却不免有美化的嫌疑,这种“美化”,更接近与“断臂维纳斯”,“天才的伟大不幸”类似的残缺之美的塑造;而视频和纪录片则展现更为直接的东西。活生生得残忍。比如她难以自我控制的表情,可以解读成因为她脑瘫使然,也可以说是她内心的某种纯真东西在引导着。 你没办法通过文字直接呈现出余秀华那些更残忍的身体残缺,她在乡间小路上的跌跌撞撞,也没办法直接呈现她那些异于常人的特质,镜头咔嚓咔嚓下她眼神里的慌里慌张,谈论爱情、亲情、童年时眼神里的莫名倔强。 让我们再回头去看看当时出街的系列特稿和报道: 南方周末的《“你没有看见我被遮蔽的部分”——余秀华和诗歌》并非特稿,着重的是对余秀华的一个“标签化”的解读,两位记者甚至都没有到湖北采访,所谈的,都是诗歌界的泛泛之言,关于余秀华采访的部分,并没有比其他报道出彩。南都周刊的《当我们谈论余秀华时我们在谈论什么》也是一样,讨论的是诗歌文化在中国生存繁荣,中国人重回对诗歌热爱的可能性。不过在众人一片赞美声中,提到了余秀华曾经因为言论不当被诗歌流派网禁言6个月的这么一个事实,倒是很不一样,呈现出她的复杂面。 人民日报的《人物:诗里诗外余秀华》中规中矩,没有什么大火花,也没有什么小惊喜。《解放日报》推出的《“双面”诗人余秀华》指出了余秀华的“难搞”——“相处久的人,才会明白她的玩笑与用意。不断的调侃与反讽,是她应对外人最常用的‘武器’。”可见解放日报的记者也在采访过程中撞到不少钉子。 记者们同质化的问题太多,余秀华都已经感到厌倦。而在范的片子里面,却几乎看不到她对拍摄者的厌倦。这大概也说明了她内心对团队的认同。 武汉晚报的《脑瘫诗人余秀华走红后:家里的米被记者吃光了》所揭露的细节故事,和范片子的时间线是对应的,同样也是着重在描写她成名后所面临的问题,问答式的对话呈现,看似偷懒,但实际上也考验着记者的问题水准,从稿子来看,质量还算过关,至少呈现出来的余秀华的问答,并没有很偷懒或者很抗拒的表现。除了最后一句出现的“我”是败笔——“那一瞬间,我仿佛理解了余秀华的苦痛、好强与敏感。”可能因为诗歌的原因,所以在余秀华面前的记者,都成了文艺的孩子。却殊不知这样的表述,却破坏了整篇新闻报道的感觉。 文字能承载的东西有时候要比视频多,因为纪录片要用很多的时间和空镜去营造氛围,这在文字当中,可能也就是几个形容词的事情。在特稿当中,众人都提到了她的家庭——不仅仅是她的父母,她的丈夫,还有她刚到武汉上大学的儿子。 但在范俭的片子却没有提到余秀华的儿子。 除了与受访者的意愿有关外,不妨也来猜测是否有这样的可能性:余秀华的诗歌里面,有爱情,有亲情,有她作为脑瘫患者的甘苦,亦有对正常生活的美好想象与悲伤,但唯独缺少了母亲的角色。这或许也是范俭没有刻意着笔的一个原因吧——母亲的角色,并不存在于余秀华的诗歌世界当中。 还记得一开始对余秀华的意外走红,我还以为她不过是另一个“梨花体”赵丽华。 看完片子,满脑子大概就是满山雪地皑皑,余秀华的那个异常明亮的红色外套。 实际上,我最佩服余秀华的地方是,面对所有的记者,她的回答总是能保持着高度的一致,她不掩饰“睡你”的创意并非自己所想,而是来源于QQ群的一次玩笑,她到现在依旧不改口她对自己婚姻的失望和无奈,她也不掩饰她对没有水平的记者的戏谑和不屑——也就是说,她完全不被名利所影响,一直遵循本心。 “它改变的只是外部条件,我的心还是在那里,没有变化。对我的心没有产生影响。” 这点对于见过了太多遇人说人话遇鬼说鬼话的采访对象的我来说,真的觉得难得可贵。 “我是心里很平静,觉得还是很淡然”面对名利,那个跌跌撞撞走在乡间的背影,真的不由得令人肃然起敬。 这个世界有多少人能看得清楚自己的本质呢?“把我当作正能量的人来拍,真的好想不符合实际啊,我这个乱七八糟的人。”余秀华早就看清自己内心的自卑、不安和悲观主义,“那种来自生命里的幸福感,它没有。” 这大概是余秀华人生中最大的悲剧吧。 附录: 南方周末《“你没有看见我被遮蔽的部分”——余秀华和诗歌》 南都周刊《当我们谈论余秀华时我们在谈论什么》 《解放日报》《“双面”诗人余秀华 》 人民日报《人物:诗里诗外余秀华》 武汉晚报《脑瘫诗人余秀华走红后:家里的米被记者吃光了》

  4. 胡赳赳

    猎奇是人类的本性。猎艳也是。如果从诗歌的题材来看,余秀华很有可能是个伟大的“艳诗”作者,轻度性骚扰患者和面对男性的麻烦制造者。

    她是一个正常的人类。这一点无庸置疑。镜头下,她的摇摇晃晃可以解读为身姿的曼妙;同样,她的口吃和一部分先天性歪斜的面容也正是为了灵魂的“出窍”——她扮演某种时刻的金蝉脱壳。这既是一种诗歌练习,也是用沙子分泌孕育的肉珠。

    你不必想像,你只须去看见。在纪录电影《摇摇晃晃的人间》中,导演的呈现不需要多少野心。余秀华的智商和情商与她的欲望成正比。七情六欲的余秀华仅仅披着一件不讨好别人的外衣。她自有欢愉,但这种欢愉难以讨好他人。因此“困顿”出现了。人卡在自己的“色身”中。如何将风情万种变成一往情深,将交尾变成幸福,将欲念转化为忠于自我?或许,我们的“美学”不够用了。至少,绝大多数时候,美学趋向于失效。生理基础的强大远远超越于精神臆想。而大多数人难以自欺欺人地承认:心灵比美貌更重要。

    你可以理解世界上最奔腾的发动机,安装在一个拖拉机的机身上吗?再换句话来理解:一个拖拉机的机身,也可以修炼出一个运速飞快的发动机吗?

    余秀华不容小觑。她的诗歌,充斥着这种尖锐的对立,而又走向妥协。发动机犯难,而拖拉机永远拖着后腿。灵魂和身体是一对连体婴儿:你必须同时接受。如果不,撕裂的结果是:华丽与悲凉,无可救药。

    但她是可以成为一个思想者的。影片中弥漫着巨大的诗意。麦浪、村庄、野地。田园的永恒的交响。她日日苟且,但心远地自偏。空旷无言,却又丰满地涂抹水草招摇。与诗意相平行的另一条隐性线索,是她的几次简单发言,她看待事物的方式,具有无比正确的价值观。她原本是个思想的显露者,包裹在难堪的身躯中。平庸者最幸福,而天才委实痛苦。

    她不要看读者的提问稿,相信即兴发言最妙。高。她争取婚姻的忠于自我,遣责母亲的道德绑架。高。她调情,喜欢美男子,稍许花痴,透露出某种不性感的轻佻,这恰是她无比具有这种权利的体现。她是权利的使用者,高。

    我更看重她诗意隐藏下的对常识的尊重,她所践行的人的尺度,以及她对自身权限的尊重。正如她尊重词语、尊重造物、不惧改造命运、承受反差,用痛苦酿造醉意。她是“一个自行发完病毒的病例”,她注定要走在惊世骇俗的途中。她为此积累了勇气,撕毁某种伪善的假面。人类秩序的化妆术,在她这里,成为纵情声色的裂镜。

    留给导演范俭的难题,如何近距离,如何再近一些。如何不干涉、不介入的纪录。遵守教科书般的教条。显然他干得漂亮。余秀华是个很好的演员。因此他们在认识上有高度的匹配性。她在镜头下没有不适感。由于思想的成熟,只要离开情欲,她有高度的自信。她有高度的自我检视能力。拖拉机摇摇晃晃,但奔突叫嚣,偶尔失重,但绝不停滞和翻车。

    这是一个普通的生命。与你我一样。但人人皆具一幅有色眼镜。重视皮囊,无视人格的健全。所以,人生是娑婆世界,因此缺憾,达不至完满彼岸。她不是奇花异果,每个人都有差异性正是人类的共同性。

    她的摇摇晃晃是寻找自由的舞蹈,当然,这样说有美化的嫌疑。我们要正视她的摇摇晃晃,然后将其当作“如常”。惊讶于残疾或异己,恰恰说明,这种大惊小怪不是一个正常的尺度。

    因此,导演必须正视这个悖论,当你观照摄取,就已经是猎奇的思维在顶撞。因此,导演不得不时常说服自己,猎奇是为了不猎奇。

    这个刻奇的世界,各种观念辗转流毒,我们猎奇,余秀华猎艳。彼此相安无事,这才是正常的。拔高或贬低,同情或谩骂,都是多余。

    导演范俭做得很克制,他尽量去还原一个真实的余秀华。这多少带有“逼视”的成份。正是在这样的“逼视”之中,观众“窥伺”到一个全方位的、大写的人。

    全片甚至可以看作是一个故事片:一个不知名的女性如何逆袭成网红?一个网红如何摆脱她的名存实亡的婚姻?对一段婚姻的不同理解如何在母女之间造成难以弥合的决裂?这种决裂如何加速了母亲的病逝?影片最终呈现的思考是:自由的代价究竟是什么——或许会更加痛苦,但自我的选择来临时,这比外界强加于人的无择、无动于衷、麻木、道德训诫要刻骨而分明得多。

    中国人向来缺少“自我意识”的觉醒力。恰恰在余秀华身上发作了——而她恰恰是外界认为最无需具有自我意识的人。影片助推了这种“意识的觉醒”。在许多深刻而现实的段落中,余秀华被困在自己的身躯中,却从未停止过与外界的“撕逼”大战。她撕下母亲的嘴脸、丈夫的嘴脸,也撕下自己的嘴脸。她与她欣赏的人打情骂俏,这些细节也被一一摄入,成为人性中重要的一个见证。

    整个影片以诗意的沉浸和现实的冲撞编织成影像之网。在其中,你可以流泪,可以反思,也可以代入到一个意识卓然而身躯败北的个体之中,从中体会人世的艰辛、求索和对命运的执拗翻转。

    我为其中的深味而感动、湿润,我窥见的是一道闪电,撕开帏幕、划向命运。余秀华轰隆隆驶过。

    越来越多的“作者型导演”加入了对纪录片的拍摄。这意味着某种复兴的可能:当我们的口味日益被市场和消费调弄乃至败坏时,“非虚构电影”似乎指出了某种光明的图景。

    严肃并非没有观众,而认真也并不一定会输。可见中国电影的底线是多么脆弱,防守并不具有意义。但是,“自我意识的觉醒”恰恰表明:那个拯救世界还是拯救自我的命题,再次被确认,拯救自我就是拯救世界。

    诗人余秀华和导演范俭,双双走出了一道摇摆之路。顺着他们的足迹,看沮丧的主人公,面对沦丧的世情,发出了斩立决的信号。

    余秀华的轻佻被翻转成轻盈;而她的失重,就像分离丈夫和母亲,虽然空落落的,却意味着重心的回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