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ome New

球形的荒野 球形の荒野(2010)

球形的荒野 球形の荒野(2010)

又名: 2夜連続 松本清張スペシャル 球形の荒野 / Kyuukei no Kouya / Spherical Wilderness

导演: 永山耕三

编剧: 君塚良一 松本清张

主演: 田村正和 江口洋介 生田斗真 比嘉爱未 小日向文世 萩原圣人 草刈正雄 佐野史郎 木村多江 朱莉·德赖弗斯 风吹淳 伊武雅刀

类型: 剧情

制片国家/地区: 日本

上映日期: 2010-11-26(日本)

集数: 2 单集片长: 95分钟 IMDb: tt1659465 豆瓣评分:7.6 下载地址:迅雷下载

简介:

    昭和39年(1964年),正从战争的阴影中持续复苏的日本一片祥和,以东京奥运会为象征,经济高速发展的日本上空不见阴霾。距离奥运会开幕两周前,一名被勒死的男子尸体被警方发现。警方根据现场发现的人名录确认了死者身份,并通过蛛丝马迹发现了一个神秘之人野上显一郎(田村正和 饰)。野上是战前日本驻日本大使馆的官员,但他早在战争结束前就已死去。围绕着野上的女儿久美子(比嘉爱未 饰),神秘事件接二连三发生,本该死去的野上更在四周逡巡。当年野上之死的背后藏着怎样的真相,而这一系列杀人事件的背后有有什么隐情……

演员:



影评:

  1. 那么推荐的对象是所有田村花痴……感谢老爷您依然身体安健,依然热爱拍戏,依然这么帅,不,应该说越来越帅(合什ing)

    老爷又松本清张了。其实日本这个本格派推理,尤其还是松本先生这种走“社会探讨”路线的,搬上屏幕真的比较没有爱。说是看推理吧,其实两位警察先生是被线索牵着跑来跑去而已,最多加上点不期然的运气和直觉,什么抽丝剥茧的都是浮云,真相根本是为了要浮出水面才浮出水面的。而各位与案有关人员,也都像 plot上的棋子一样,说个谎神马的都相当的蹩脚(日本人难道就这么老实么?),动不动的就神情紧张语无伦次(各位怎么不能向柯南里面的嫌疑犯学习一下咧),居然立马被个乳臭未干才入行的新手看穿,各位号称是记者的是外交官的难道就不感到羞愧吗?

    因为案件本身没有太多的悬疑,而且即便有观众也是完全插不上头脑参与破案的,所以与其说是推理电影,倒不如说是借由一桩谋杀案为契机,利用两位警察穿针引线,找出一干故事相干人等,回述一个故事,如果以单纯的故事片来看的,还可以说是有趣的叙事手法(就是看到古畑任三郎和其中的某些罪犯以如此无辜的姿态出现还是很穿越的)。为了表现“正在变化中的日本”,片中经常出现父母辈家居穿着和服而子女辈穿着西服的场景,细节上还是处理得很仔细。

    不过在画面上有这等讲究的话,不知道为什么配乐上就只有巴赫了。大约父女情的时候是古德堡变奏曲,涉及当年种种的时候是协一。如果是不知名或者随和的音乐,这样反复地运用也许也没什么,但巴赫是那种比较魔音入脑,听到了就会吸引人注意力的类型(还是我的脑部结构比较容易被这种类型分散注意力),所以一而再再而三地反复出现且音量一点也不含蓄的时候,我个人觉得实在过于干扰,配上偶尔的旁白,那简直像在看插图广播剧。而且在电视剧界以短小精干著称的日剧到了电影这边就莫名有点找不到节奏点的感觉,好像破案和往事这两边不知道应该如何处置是好。老实说这部片拍成上下两部是有些冗长的,特别是——如果正经来说的话——野上父女回忆过往快乐时光的乱入有种凑时间的味道。

    当然,面对老爷,我不会那么正经的。什么举高高啊,坐在爸爸身上啊,牵着爸爸的手游逛啊,神马的……你这个小萝莉不要仗着自己可爱就摆出这么理所当然的脸做这种事好不好!我们家老爷今年67了,而且看上去好像更瘦了,你个小萝莉不要把他的腰给折断了喂。而且更重要的是……阿姨每次看到这种画面阿姨的小心眼都被种种羡慕嫉妒恨吞蚀鸟根本感受不到什么父女天伦的美好(咬小绢ing),阿姨心里想的全是:你个小萝莉凭什么跨坐在老爷身上啊~~~而且这个画面还重放了几次导演你神马意思神马心态神马打算!反正这样很不好,咳咳,我代表花痴党严重抗议下次电影上再出现这么刺激人的画面!

    话说老爷这次尺度还真开,不仅发型小变了一点(很少看这种头发塌下来的样子,其实挺萌哒),而且还给整个染白了。为了表现野上二十年浪迹所受的折磨,故意把声音压得很厉害,有点像《鹿鸣馆》,还要唱歌神马的,老爷辛苦鸟(捧茶ing),听译的童鞋也辛苦鸟(捶背ing)。老爷您穿西装马甲系领巾真好看,不过就是真的太瘦,看上去好像随时要被推倒的样子(掩面ing我是在说神马!),海边那场戏我真怕您一个不小心被海风卷跑了。

    其实松本先生还是很天真的。不过看战败国来反省二战总是比看战胜国舔舐伤口要更引人深思一些。日本人对于这场战争,恐怕至今仍然有不同的意见。作为一个岛国,他们有危机意识有生存需要有扩展国土的迫切。然则“国家利益”到底是个什么东西,我曾经也想了很久,如果说是“国家利益”,那么首先就是说有 “利益”,可是这个“利益”最后并不有一分半毫归于我或者我的家人或者我的朋友我身边的任何一个人,反而要求我和我的家人我的朋友我身边的人全体牺牲自己的利益去完成,也就是这部分确实存在的利益却无我们这些国家公民无关,那么这部实现的“利益”到底给了谁呢?谁是这个“国家”呢?这样的利益对我来说有什么意义呢?我又为什么要牺牲自己去实现它呢?如果一个国家要求全体一亿国民“玉碎”来实现所谓的“国家利益”,那么这个实现的利益最终的受益者是谁呢?这个“国家”才是真正的幽灵啊……为什么要求活生生的人去牺牲活生生的幸福去实现一个幽灵的不知道究竟是什么的利益呢?如果人类不能解释这个问题的话,我们脚下这个球总有一天会变成真的荒野。

    PS:女主的老爹是田村老爷,前来查案的还有江口洋介,两位型叔面前,生田斗真跟只洋葱似的,女主最后居然看上他而不是江口洋介么,啊,我们叔控真是寂寞啊(爬到墙角画圆圈ing)
  2. 田村正和的造型太好了。早在《绅士刑警》里就把爷爷定位成儒雅,礼仪,风度翩翩的gentleman。可惜演古畑的时候,那个一肚子坏水的古畑形象太深入我心了,与其说是绅士刑警,倒不如说是个任性,蛮不讲理,时常欺负下属,喜欢把人逼到角落的苛薄坏人。。。但《球形荒野》里的形象。。。没啥可说的,就两个字“绅士”啊!光是衣着就很有味道了,设计大方得体,看着很贴身。外交官不和女儿在一起的时候,除了恸哭外,再无任何表情,总是那么寡言少语,似有话要说,但又百般无奈,要拿捏主意的时候虽然无助,但意志很刚强,一旦下定决心就义无反顾,不计牺牲代价。这些性格品质会显得人物格外高尚,而沉静的田村本人就有这种高贵的气质。

    片中有两三处是外交官需要静候的镜头,田村爷爷在这些地方选择了这样一种姿态:闭目静坐。比如一场坐车去见他国人员的车内戏,这时候就简简单单地坐着,但只是把眼睛闭了起来,于是感觉完全不同。这一闭目传达出多种信息:因为将要面临的决断而身心疲惫;不希望受到干扰;以及,下定了决心。这一幕,爷爷看上去身形略显瘦弱,但神态仿佛是即将受难的殉道者,平静,圣洁,刚强又决绝。这就是为日本停战而奔走的野上外交官,对于这份工作他始终如一。

    而在生活中,与妻女的相处中,外交官明显从一个内心坚强的英雄形象堕入人间,变成了最普通的一个家人,一个丈夫,一个父亲。《球形荒野》中父女戏有好多场,无论是对着四岁的女儿,还是对着长大成人的女儿,我场场都喜欢。有一场反复出现的,小姑娘哭着在火车站与父亲分别,这里小姑娘演得也特别好,神情委屈,皱着鼻子挂着泪珠儿,那样子任谁见了都会心软。最后她没有吵没有闹,只是提出了小小的要求,要父亲再唱一遍那首童谣。对于如此懂事乖巧的女儿,这位父亲是欣慰的,同样也是深感内疚和抱歉,于是心酸的他缓缓地俯下身,充满慈爱地微笑着,缓缓慢慢一字一句,应该是按照往常的音调轻声唱着歌谣。他唱得如此缓慢悠长,仿佛要把这分别前的最后时刻也拉得漫长,这样的温柔抚慰着小姑娘,也温暖了局外的我。而在外交官因为思念而梦见女儿的那段回忆中,他说了一句很重要的台词:“我感觉她不是像猫,而是像洋娃娃一样坐在我身上。”都说女儿小时候是父亲的宝贝,长大了又成为父亲的情人,这无法终止又无望的爱怜和思念清清楚楚地镌刻在他骨髓的深处,带着血肉相连的不舍。每个普通的父亲都希望看着儿女膝下承欢,然后逐渐长大成人,尽享天伦之乐。我不是一个父亲,但我很了解这种最寻常人家的快乐无法找寻的痛苦。

    而本剧最高潮的一幕非海边那场父女相见莫属。比嘉MM颜很正。作为父亲的女儿,她继承了父亲的性格,温良庄淑,家教很好。她在海边,静静地注视着,注视着从远处一步一步缓缓走来的那个人。田村爷爷在看到比嘉MM的时候有个眼神的小细节,非常传神。他半低着头,停了脚步,垂下眼眸,停顿了一下,好像在整理心绪,之后又不动声色地按原来的步伐缓缓走去。之所以说传神,是因为一般的剧里碰到多年未见的亲人不期而遇,会是什么样子?站住,瞪大眼睛,表情凝滞。而田村爷爷的表现不亏是多年老戏骨。外交官是个内心相当强大的人,在未料的时间地点赫然见到了想念许久的人,这份震惊是让他平静的心掀起巨大波澜的,但是他同样沉稳,内敛,那份难以言喻的震动只是表现在了垂下眼眸的一瞬,之后被掩饰住,强自恢复平静。这才是外交官内心的最佳演绎。而在最后的也是十九年以来第一次的父女对话中,轻易地,父亲的那种激动再难以掩饰,泄露无遗。

    父与女的这次谈话,有矜持,含蓄,温情,但双方对对方的思念都是血浓于水的厚重,对话缓缓展开,两人急切想要传递的心意也就是在这样的对话中不疾不徐地展开着。用我拙劣的文字会破坏这美好的对话,所以不再叙述了。

    最后还要提一下铃木君飞机场送行的一幕。其实江口的这个角色是个很好的点,值得花大篇幅去探究描述。不知为何,铃木警官对战争失败抱恨和之后释怀的态度都有描写到,但之间的转变却实在太突然了,让人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应该是戏没有给够,此处是这部剧的一个遗憾。然而最后一幕还是很有看头的。铃木警官在机场对着老外交官,大声地问:“现在的日本是您想见到的那个日本了吗?”这是铃木警官多年的心结,是野上为他找到了打开这个结的路,而面对实实在在仍活着的外交官,他其实很想听到一个答案。野上的举动很耐人寻味,他沉默,微微地蠕动了下嘴角,然后仍然什么也没有说。这就足够了,我相信铃木警官已经听到了他想要的答案。外交官不会说是,因为这个国家里的一些人仍然憎恶着他,希望他去死,但也不会说不,因为希望已经确确实实在日本冉冉升起。看着最后暗暗为奥运选手加油的铃木警官,我也很高兴,这个在战争时期仍是青年的人最终得到了救赎。

    不知不觉,就写了这么长一篇评论,至此算是终了,如果能慢慢地安安静静地把这部《球形荒野》看完的话,内心仍是会有美好的触动的。另外还有些零零碎碎的杂想,不能加到这里,于是我规整了一下,又写了一些,算是这篇评论的附吧。于是有这个可看可不看的《鸡血篇》。。。
  3. 原作是松本清张,编剧是《跳跃大搜查线》的君冢良一。

    “即使开了奥运,这个国家还是什么都没有改变。”——江口这句话才是重点。

    抛弃了狭隘的爱国主义去看这部电影,野上的初心只是保护自己的家人,为了让自己的亲人早日回复和平生活,让已然毫无希望的战争尽快结束,野上选择背负“叛国罪”的罪名,隐姓埋名,在圆形的地球到处流浪,忍受着与家人骨肉分离无法相见的痛苦。

    战争到底是什么,一直备受争议。在我看来,一小部分以“国家的荣誉”以及“保护这个国家国民的利益与荣耀”为名,展开了攻击、轰炸、侵略以及无人道的屠杀。

    即使是我们引以为豪的抗美援朝保家卫国,用第五元素的话说来也不过就是——“为了自己家一个未必靠得住的大门,就把人家的老百姓和孩子置于水深火热之中,真的非常非常的不人道。一个德国医生曾将在朝鲜工作过,采访说那里的小孩子很多都被饿死了,还照了照片,比非洲的小孩子还可怜。我想早晚有一天朝鲜人最恨的会是我们中国人。”
    也许会稍微有些偏执,但这确实不无道理。
    野上并不是抱着“大义”,而出于希望自己年幼的女儿和妻子不用再战火中胆战心惊。

    为了一小部分人的战斗欲或纠纷而发动一场旷日持久的战争,剥夺了一整个民族国家的平静生活,这无论在哪个国家,以哪种借口都应该是无法被容忍的。
  4. 先说一下看这部片的状态。最近各种学习任务暂告一段落,很想找些东西舒缓下神经,顺便捱捱时间,休息一阵。于是正好看到《球形荒野》,有我相当喜欢的生田斗真参演,就下载下来看。本来准备一口气看完,但一瞧上下篇加起来有三个半小时,而且看上篇的时候确实节奏太慢。于是,每晚大约晚上零点到一点,我分了三天,将近一周的时间才看完全篇。上篇看得断断续续,下篇却是觉得渐入佳境,看时一气呵成,观毕独自垂泪许久。

    我很爱喜欢侦探推理小说,但属于看个热闹,看得多,忘得也多,去年好像是松本清张诞辰100周年,一口气推出了四部还是五部松本剧,我一一观毕,到现在一点都想不起来这四五部剧的一点点情节。印象中,松本剧的节奏都偏缓,虽然作为推理作品的要素,悬疑啊歧路啊会有一点,但往往并没有多少真正让人拍案叫绝的设置,不是智力上与读者较量的类型。那么可想而知,松本清张被推崇的一个重要原因是他作品中的文学性。而《球形荒野》恰恰是我认为,其文学思考超过推理思考的这样一部作品。

    《球形荒野》的主题是对日本二战战败的思考,背景被放置在日本经济逐渐复苏,举办象征着国力回复,和平友谊的奥运会召开之际。片中的各个人物一次次拷问20多年前那场错误的战争最后以战败形式告终,与之进行强烈对比的是反复出现的奥运会五环标志,奥运场馆建设,开幕式,外国人的涌入,甚至女主角在奥运会中担任着翻译一职。这犹如时空穿梭般的,长时间存在于记忆中抹之不去的和眼前明明白白可以看到的鲜明对比,既是对承受了伤痛的日本国民的感慨,又是松本对战争态度所昭示的答案:奥运会是跨越了国籍的人们一起举办的盛会,这里再没有战争,剧中的野田显一郎用剧中的话来说也是抛弃了国籍,和多个国家的人员为和平而努力。这两者是暗合了。另外有一个细节,斗真对铃木警官曾随意提起:“埃塞俄比亚的某位选手马拉松很具有实力呢。。。”而最后的一段里,本来对于奥运盛会毫不理睬的铃木警官,专心看着的,暗自振奋着的应该是日本选手跑完马拉松的镜头。马拉松象征着日本由战败的沉重打击中走出,完成复苏的漫长过程。这个暗喻也相当巧妙,对日本的未来给予着期望。所以说把这样一个主题设置在这样一个背景下,不得不说松本的整体构架是相当有考虑,这一点我个人觉得很出色。

    二战战败对于日本人来说留下的都是痛,去论说对错的文章言论在日本国内应该数不胜数,而松本清张在《球形荒野》中却采用了一个比较独特的视角:外交官的所谓背叛。不去评说战争本身是否愚蠢是否错误,而只是以日本当时已现颓姿的前提下,再论说外交官的和平行动究竟是否叛国。我无意在这部作品里深究日本二战的对错,至少松本站在一个日本人的立场,秉持着对本国的利益和爱国之心,以国家,国民为出发点,理性地对待战败这件事实,再考虑到作品形成的年代,我认为是相当不错的。其实放下国家之间的矛盾,平行的去看故事发生时的中国,我们正在经历着什么?日本重新恢复经济活力的时候,我们正在文化大革命,不进反退。文革中的中国人的狂热激进和残酷,比之发动战争的日本人又差到哪儿去呢?剧中有日本孩童戴着军帽在操场上操演,我们的小红卫兵同样也是弱冠之年啊!而且从敌对性看,日本发动的战争是对外战争,文革却是实实在在的残忍内伐。《球形荒野》故事发生时间是上世纪60年代,剧中有黑白电视,外交官遗孀家中有电话,新干线又通车了,我们呢?我们的国家当时的国民生活又是什么样的呢?对于文革,虽然后来有做弥补,但真正的思考批评也是在多年以后,将近90年代这种声音才越来越大。同样的反思,我们也不能苛求松本那个时代能彻底到什么地步。事实上,日本到现在对战争也是有多种意见的吧。


    不仅是对战争思考角度的特别,事实上,松本还借不同人物的眼口道出了战争对不同人们的影响。野田外交官代表着和平势力,算是新派;伊东被害人代表着传统的日本军人和当时的主战势力,算是旧派;铃木警官代表着参与过战争的青年人,是热血被浇熄的人,是痛苦又带有愤恨的人;斗真饰演的增田警员代表着踏出战争的一代人,纯真,欣欣向荣;久美子与其母亲则代表着战争的受害者,她们受到了伤害,然而新的一代正在逐渐恢复中,她们因为战争的结束而重新生活。每个人在事件中扮演着不同角色,而在对于战争这件事情上竟然也恰如其分地有条不紊地扮演着符合自己年龄立场的角色,对于松本做的这个安排,我只能叹服。

    夜已深,想要讲的还远远不止这些,明日再叙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