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ome New

冷冻灵魂 Cold Souls(2009)

冷冻灵魂 Cold Souls(2009)

又名: 冰冷的灵魂 / 冷酷灵魂

导演: 索菲·巴尔特

编剧: 索菲·巴尔特

主演: 保罗·吉亚玛提 艾米丽·沃森 大卫·斯特雷泽恩 凯瑟琳·温妮克 劳伦·艾波罗丝

类型: 剧情 喜剧

制片国家/地区: 美国 法国

上映日期: 2009-01-17

片长: 101 分钟 IMDb: tt1127877 豆瓣评分:6.7 下载地址:迅雷下载

简介:

    保罗·吉亚马提(Paul Giamatti 饰)是纽约一个剧团的演员,他正在排演契诃夫的戏剧《万尼亚舅舅》。但是这出戏让他身心疲惫,几近崩溃。偶然机会,保罗找到一家名为灵魂仓库的机构。利用先进的技术,保罗成功地将自己95%的灵魂提取出来。在此之后,他的演技没有任何进展,反而常常感到莫名的空虚,并且性格也发生变化。为了回归正常生活,保罗在医生的建议下“安装”了一个俄罗斯女人的灵魂,但却让他更加烦躁。他强烈建议要回属于自己的灵魂,却发现原本妥善保存的灵魂已经不翼而飞……

演员:



影评:

  1. 世上最大的冒险,是观念的冒险。

    小时候听骂人,说你不是抽了脊髓吧?这部荒诞派的、考夫曼式的和欧化的美国喜剧,则问,今天你抽了灵魂吗?

    如果电影要追问灵魂,是不是一定要具象化,或用哲学语言说,要质料化?尽管托马斯·阿奎那在《神学大全》中,追随亚里斯多德的观念,很肯定地说,灵魂是一种形式,灵魂没有质料。但在西恩·潘主演的《21克》中,导演以阿基米德的方式推算出灵魂的重量。人在宣布死亡后,体重减轻了21克。

    12年前,有个充满硫磺味的夜晚,许多邪情私欲,在我心里转念。我提笔,绝望地写下一首诗,《今天晚上有大火和掠夺》。我说,“我是夜晚的浪人、王子、强盗和僧侣/我在想象中犯下罪孽/而将因此万劫不复”。那时,我有个猜想,如果男人闪过情欲的念头,然后去称重,会不会因此胖了一克?如是,我的体形,就透露了我罪孽的秘密。

    但人会狡辩,说那些念头,只在内存中,不在硬盘上。就像电梯超载,有人问,谁带电脑了,拜托先删两个G。信息之多,压得人喘不过气来。但灵魂不能承受之轻,如披萨店外,稍纵即逝的麦香。还不如钱扔在水里,烟花燃在夜空。

    片头,导演引用笛卡尔1649年《论灵魂的激情》中的话,“灵魂位于大脑中部一个微小的腺体上”——不过,我没查到此话当真的出处。

    演员保罗·吉亚马提,演他自己。片中,正在排演契柯夫的《万尼亚舅舅》。剧中那个失丧理想的知识分子角色,也拖累了吉亚马提。他不在状态,内心干旱疲乏。一天翻看《纽约客》,看到“灵魂寄存公司”的报道,说他们发明了一种抽取灵魂的技术。

    老板用一个比喻,打动了吉亚马提。他说,马戏团的大象,从小被拴在木墩上。等它长大了,以为自己一上木墩就是被拴住的,所以老老实实配合表演。“灵魂就是那根拴住我们的、看不见的绳子”,老板说,你可以抽出来,寄存在这里。为了避税,也可以运到马里兰州的仓库。

    吉亚马提抽出了95%的灵魂,看起来像一颗鹰嘴豆。他仍然有思想、有记忆,有意识。但日渐失去的,是一种又真又活、深入骨髓与骨节的情感。年前,一位老朋友突发脑血栓,半身瘫痪。他在病房中恐惧忧伤,于冥冥中听见呼唤。就像帕斯卡尔的“火之夜”,杨老师摸索着在一张明信片上,写下认信的句子。他说,最感恩的,是意志、思维和语言,这最珍贵的“三大件”完整无损,被保存下来了。当时,我五腑震动,以为杨老师所言,正是指向灵魂。但看这部电影,吉亚马提抽取灵魂后,表面仍拥有这“三大件”,却又似乎若常若断,俨如赝品。可知灵魂的真义,更隐藏在意志、思维和语言的背后。

    按道教说法,人是“形、气、神”之融合。吉亚马提的例子,可称为有气而无“神”。葛洪在《抱朴子》中,将修身之道,延伸到治国之途。他说,“神犹君也,血犹臣也”。吉亚马提失去灵魂,犹如一国无君。“民散则国亡,气竭则身死”。他的生活和他的表演,从此有气无力,如丧考妣。

    佛教的基石,则在“无我(NO SOUL)。虽然“中阴”之说,通常被视为灵魂,但“灵魂不灭”的观念,其实是希腊形而上学的特产。中阴并不永久存在,更非超越于身体之外、并引导、统摄肉身生命之行为的绝对精神。所以圣严法师在《正信的佛教》中,开宗明义的宣告,“佛教不相信一个永恒不变的灵魂,如果相信了灵魂的存在,就不是正信的佛教徒”。

    很简单,灵魂的实体性与永久性,与“缘起”、“无常”的宇宙观,无法兼容。灵魂若是一种实在,超凡入圣的涅槃就不可能。佛教事实上是无神的宗教,既然人的肉体,没有可以引领、指挥其活动的不灭灵魂;那么整个宇宙,也没有能创造它、引领它、爱它及审判它的造物主。因此,除了个人的修行自渡,也不可能有救赎众人灵魂的位格者(救主)。按圣严法师之说,一切皆无常,包括了物质界,也包括精神界。

    缘起的宇宙观,与认为“万物在盲目与偶在中寻找物种突变的代理人”的进化论,其实很类似。这是离吉亚马提的痛苦很遥远的一种信念。没有可以被抽取的灵魂,也没有可以被充满的空虚。如果契科夫也这样想,他就不会写出《万尼亚舅舅》。

    事实上,在写这部剧作5年前,契科夫在一封给友人的信中,口气凄凉,比我那个有大火和掠夺的夜晚更甚。他说,

    “我们既没有切近的目的,也没有遥远的目的。我们的灵魂是狮子大张口的空洞。我们不相信革命,我们没有上帝。我们不怕鬼魂。拿我个人来说,我甚至不怕死亡和盲瞎。一个没有欲望、没有希望、无所恐惧的人,当不成艺术家。必须承认,我们的情形没有一点可以叫人羡慕的地方。”

    这是对吉亚马提的角色最好的解读。剧中,这家公司从俄罗斯走私灵魂,吉亚马提的灵魂,被偷到了俄罗斯一个女演员身上。他也租用了一个俄罗斯诗人的灵魂。结果那是奸商用一个穷困的俄罗斯女工的灵魂假冒的。吉亚马提在海边,感受到内心的强大。他说,这是很美的灵魂,她不该捐赠出来。等他来到俄罗斯,女工已经自杀。

    柏拉图的灵魂观,有两个要义,一是灵魂不朽,二是灵魂与肉体的二元对立,就如房客在房子里,又如水手在船上划桨。或像伊特鲁利亚的强盗,将幸存者与死人的尸体,面对面紧紧地捆绑在一起。亚里士多德曾用这个比喻,来描述不朽的灵魂如何被囚禁在必死的身体中。但他后来的《论灵魂》一书,改变了看法,认为灵魂是肉体的形式。他说,“灵魂是潜在具有生命的自然物体的第一现实性”。这看法影响到奥古斯丁和阿奎那。奥古斯丁说,“人是由灵魂和肉体构成的理性实在”。人不仅仅是灵魂,也不仅仅是肉体,而是同时拥有这二者。阿奎那进一步解释说,“灵魂就是使肉体成为人的肉体的那种东西”。就像盐同时有氯和钠的成分,但只要盐存在,就看不到氯,也看不到钠;只要氯和钠个别存在,就没有盐。

    几年前,邵燕翔先生写过一本忏悔录,叫《找灵魂》。奥古斯丁说,“精神如何和肉体结合成一个生命体,这是极其神秘的,也是人不能理解的;然而,这就是人生”。影片最后,灵魂被资本化,装在玻璃瓶里,看好巨大的投资前景。

    这是似曾相识的一幕。最近,赵启正先生在新闻发布会上宣称,“从来只有物种适应环境,没有环境适应物种的”。但他忘了解释,他指的是抽取了灵魂之前的物种,还是抽取了灵魂之后的?
  2. 要谈这部电影,不论我再怎么努力也绕不开查理•考夫曼。就像要谈A-RPG绕不开“暗黑”一样。确实,从故事背景来看,那个架空的灵魂萃取公司、想成为他人的愿望、最后想要做回自己的努力,简直就是[成为约翰•马尔科维奇]和[暖暖内含光]的综合体,甚至连保罗•吉亚玛提陷入才思枯竭的窘境也与[改编剧本]中的查理•考夫曼如出一辙(更不用提保罗•吉亚玛提饰演的也是保罗•吉亚玛提)。但这一切都是假象,如果说查理•考夫曼的电影是第一人称视角游戏,那这部电影更像是第三人称视角的。它不像考夫曼的电影有那么强大的吸引力,一些场景甚至能让你发出尖叫,像[成为约翰•马尔科维奇]中马尔科维奇进入自己脑中的景象,用天才都不足及描述这人类想象力的极限。这部电影更像是欧洲片,不论从镜头语言到思想内核。对看惯了好莱坞电影的人来说,本片甚至还有些boring,几乎没有任何特效镜头,对科幻片,即使是软科幻来说,都是难以想象的。

    当人死去的时候,人的身体会减轻21克,那就是灵魂的重量,影片[21克]不过是借喻,本片却把灵魂实体化了。在片中每个人的灵魂形态都不同,美与丑,能够以人类的主观来判断么?保罗•吉亚玛提就因为他的灵魂看起来像个鹰嘴豆而大怒不止。在他去圣彼得堡寻找灵魂的过程中,在餐厅就被端到眼前的晚餐又耍了一把,一盘鹰嘴豆,他想了想,径直离开。影片的笑点大致如此,不温不火,让人想笑又笑不出来,处处透着无奈。本片可以说是勉强合格的黑色喜剧,没有科幻场景的科幻片,看起来像欧洲片的好莱坞电影,查理考夫曼的拙劣模仿作。当然,像一些影评人所说,本片探讨了存在主义,具有很高的社会学价值。嗯,存在主义,好像很深奥哦!说通俗点不过是身份认同。很高的社会学价值?考夫曼的[人性]、[成为约翰•马尔科维奇]和[暖暖内含光]的社会学价值都是它难以比肩的。更别提想象力了,我们任何人看过剧情梗概后所能得到的idea都会比本片丰富得多。本片就是这样一部中庸之作,但因为合理运用了郭敬明的成功之道,让本片看起来好像穿上了皇帝的新衣,要剥掉这层皮还是需要勇气的。还好《卫报》的Peter Bradshaw的观点和我是一致的,让我看起来不是那么孤独。“这是一部致敬之作(即使导演Sophie Barthes并不承认),它用创造性的偷窃与模仿混合而成了一部中庸的喜剧,处处透着考夫曼的影子。”

    影片导演Sophie Barthes说她为保罗•吉亚玛提特意修改了剧本,而影片的两位主演大卫•施特雷泽恩和艾米•丽沃特森也是吉亚玛提介绍给导演的。可以说吉亚玛提在本片站占据了相当大的权重,他妻子甚至是影片的制片人之一。在重压之下,吉亚玛提的表演还是维持了一贯的高水准,可以说是本年度最精彩的表演之一,但一个人的精彩表现撑不起一部失败的电影。不能说本片无趣,但观影过后的失望是难以掩藏的。没有冲击力、含混的角色性格、大量随意的镜头剪切足以把观影伊始的热诚一点点消磨殆尽(最杯具的是正片刚结束还没出CAST,影院就把片掐了,来这边后第一次遇到,又惊又气,失去了第一时间回味影片的机会)。也许这种不完整也正切合影片所要表达的思想的残缺不全。

    本片佐证了萨特的名言“存在先于本质”。人何以为人?是灵魂决定了我,还是我的存在产生了灵魂。什么又是灵魂?一个人的所有才华与天赋,还是潜意识里埋藏最深的记忆。[暖暖内含光]里的每个人,抹去了记忆,却抹不去记忆之下那灵魂的印记。而本片中的保罗•吉亚玛提抽取了灵魂,又失去了什么?不是记忆,而是心灵深处某些深入骨髓的情感的缺失,比如对妻子的爱。他远渡重洋不惜一切所要寻回的也正是这种情感。影片另一个有趣的地方是吉亚玛提为了演好即将公映的舞台剧——契诃夫的Uncle Vanya,而想要得到一个俄国诗人的灵魂。而大卫•施特雷泽恩的灵魂公司却错将一个俄国工厂女工的灵魂误植入吉亚玛提体内,但舞台剧最后却异常成功,吉亚玛提的表演无可挑剔。所谓的灵魂更像是一剂安慰剂,填补内心的空白。当吉亚玛提在俄国成功换回自己的灵魂时,那位已经自杀死去的工厂女工的灵魂便果真如那21克,消失不见了。在本片中,当人们意图用他人的灵魂取代自我的灵魂时,他们不可能像[成为约翰•马尔科维奇]和[万能钥匙]里那样得到那个人躯体、权势与名望。他们想得到的是那个人的才华,而那所谓的才华其实是对自己心灵的暗示,与灵魂的主人无关。

    原载《看电影》

  3. 保罗•吉亚马提是纽约一个剧团的演员,他正在排演契诃夫的戏剧《万尼亚舅舅》,但是这戏让他身心疲惫,几近崩溃。偶然的机会,保罗找到一家名为“灵魂仓库”的机构,利用先进的技术,保罗成功地将自己95%的灵魂提取出来。在此之后,他的演技没有任何进展,反而常常感到莫名的空虚,并且性格也在发生变化。为了回归正常生活,他想装回灵魂,但他的灵魂竟被别人拿走,逼得他只好展开千里追魂行动来讨回自己的灵魂,就在这段寻找的期间,在医生的建议下“安装”了一个俄罗斯女诗人的灵魂……

    我常常在想装着我们喜怒哀乐的,我们的自我意识的是我们的肉体还是精神,是精神在主导肉体还是肉体在主导精神?看到保罗灵魂被抽取出来后,没有了自主意识,没有了疼痛感和欲望,没能体会他人的情感和自己的情感,他说“我像是一个行尸走肉,脑袋空空的,虽然不会有什么阴暗面和压力,但是这样我的生活和事业就全都完了。”由此可见,一个没有灵魂的人是多么的可怕。

    但是如果能像影片一样,在觉得负担过大,灵魂太沉重的时候能像卸下盔甲一样的卸下几天,让自我休息一样,等到精力充沛再装回灵魂的话,是不是就不会有那么多人因为情绪过于低沉而产生种种极端行为?

    而我又很好奇的是,如果我的灵魂可以被取出来,它会是什么形状?是花朵是土豆,是长方形还是像保罗一样是个鹰嘴豆?如果我的灵魂被取出来,暂时想要租用别人的灵魂,我会选择哪种人的灵魂呢?是跟自己完全相反的还是又跟自己一样的?是把自己的特长展现得更加淋漓尽致的还是取长补短的?还是跟保罗一样最终觉得自己的灵魂好?如果我的灵魂可以出租,会有人想要吗?如果被装在别人的灵魂里,他会像别人喜欢保罗灵魂一样喜欢我的灵魂吗?还是会叫医生赶紧换个别的灵魂?我记得电影里有一幕是一个将近古稀的老奶奶去卖她的灵魂时,交易商跟她说她的灵魂大得不值钱,所以灵魂是越小越好吗?

    虽然在现实中我们无法存灵魂、换灵魂,但我们也可以像电影一样用想象的方式:自己审视自己灵魂的优缺点,如果是一件贩卖的商品,改如何改进?你想要的灵魂是什么样的?是不是可以自我精进更新自己的灵魂,让它成为一个美丽的灵魂。居中保罗一直不敢面对自己的灵魂,不敢深层的去观察它,也排斥去看它的深处,直到最后没有办法需要和自己的灵魂重新建立联系的时候才戴上科学眼镜去观察。一开始看到空空如也的一片,他说我就知道空空如也。说明他之前对自己的灵魂是不满意的,后来他打开了灵魂的一扇门,电影胶片似地播放出自己小时候,妻子和生命的过程,他才有所顿悟,知道自己的灵魂并没有他想象中的阴暗和沉重,也明白了自己生命中重要的事情是什么?

    当我们遇到困难的时候,我们是不是也可以学中暂时让自己的灵魂休息一下,或是站在不同的角度想象一下如果是蔡康永的灵魂装在我身上,他会怎么做,或者是谁谁谁的灵魂装在我身上,他又会怎么做?有时候抽离自己一下,用别人的灵魂去面对一些自己棘手的问题,说不准你就能得到更多解决的方式和产生出更多的意义。

      
  4. 第2005部,《冷冻灵魂》……

    影片比较有意思的是,把虚无缥缈的灵魂实质化,人们可以通过手术对其任意处置。而在这个大背景下,保罗•吉亚玛提本色出演自己,一个被焦虑压的喘不过来气的演员,通过移除、更换和寻回自己灵魂的过程,领悟人生真谛……创意不错,保罗的演技也无可挑剔,但编导苏菲·巴瑟斯对自己剧本的执行能力却差强人意,片子的主基调又闷又拖沓,充斥其中的说教意味基本磨平了所有对观众的冲击感……个人认为,横向对比,可看性要较题材类似的记忆大师略逊一筹,当然,就冲保罗片中神经质一般的演技,本片还是很值得一看的……

    人的肉身只是一副皮囊,是灵魂定义了我们的身份和价值

    201712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