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ome New

第二十二条军规 Catch-22(1970)

简介:

    迈克·尼科尔斯执导的一部黑色反战喜剧片。描述二次世界大战期间,驻扎在地中海的一个美国空军基地,有很多官兵想法逃避飞行任务及获得不法之财。本片是一部内容丰富的黑色反战喜剧,开始的片段拍得很有气派,但其后的发展却稍嫌混乱松散,未能贯穿主题。不过,有许多片段都拍得相当出色,而且娱乐性不低。

演员:



影评:

  1.  文 / 沈嘉柯




    获得自由应该有两条办法,一种是使劲抵抗对自己的控制,在规则当中寻找理由和依据。比如那条威权的军规。另外一种,见鬼去吧!什么狗屁22条军规,我自由行动,所以我得到自由。

    所以一路的黑色幽默看下来,到最后,简直像是获得神启。几乎绝望的旭上尉听到来他修养的病房的两个兄弟说:某一个飞行战斗员在海上漂流几千里,跑到瑞典去了,成功摆脱不断增加的飞行次数,不用再参加战争了。他回想起那次遇见,阿柯四次掉进海里。那一对玩笑连连的人道出真相

    他提着箱子,身上还穿着白色的病服,跳窗,奔跑,经过正在排练的士兵们,冲到海边打开箱子,坐上漂流气囊船,在乐声里,自由啊自由的划动,就这样自由了。

    但就在这样之前,他目睹了疯狂的军规和荒谬的低级中级高级的全部军官们,做出的各种惨剧与残局。无法忍受不断的战争出发,一次又一次的飞行任务,别人只需要25次就可以解脱,他和他的同队兄弟,眼看遥遥无期,只能够死在战斗中。有的是被削掉了半个身体,有的是坠机爆炸,有的是死于炮弹,血肉破烂……

    表面的罪魁祸首是“第22条军规”:如果飞行员想不飞行,必须是疯子,而且要自己申请;但是自己知道提出申请就表示没有疯,仍然必须飞行。

    走出困顿的外部世界比较容易,而走出头脑里的军规,太不容易了。最后的旭上尉,简直别无选择,要么就是被送上军事审判庭,要么就是和两个无耻之尤牺牲飞行员发战难财的长官狼狈为奸。所幸,他听到一个光荣的榜样,那个有蓄谋,并且聪明的很的飞行员的行为(掉进海里是最好的逃脱演习)。

    行动的出逃,必然要归结到观念的出走。荒谬的既然是规定,是无论如何叫人疯狂和听命的军规,那么,什么第22条,滚开吧!

    其实这种现象,普通存在于任何社会任何年代。有人类历史来,必须由规则来维持秩序。但是,人的能力实在有限,并且社会结构各个方面都复杂的要命,不可能建立完美秩序。人就总是一方面享受着秩序的好处,又忍耐着秩序的可恶。秩序人定,往往被人做多种情况的利用。甚至,不合理的规定以秩序法定下来,使人发疯。多说一句,在这个问题上,意识形态是一回事。双重标准之下,就是强权,怎么做都是错,听他的就是了。

    最要命的是,甚至当人的本能都叫喊着出逃的时候,仍然被服从秩序的惯性控制着,只能够做无谓的抗争,很难想到把“糟糕的秩序”丢一边去。管他妈的什么第22条军规。从电影开始,一直到最后向着海的外面出逃,整个过程都是痛苦的寻找与反复。**裸去接受勋章是消极抵抗,使劲装疯是间接想跑,跟每个人过不去是全面敌对。但,也因为发现“从上面”的腐烂而垂头丧气。那两个同样**裸无耻的头儿说,你为什么不牺牲,为了国家为了我们。咱们勇敢的主角嘲讽地反问,你们不等于国家。为美国牺牲,跟为了上校上将牺牲,八杆子打不着。

    终于,最厉害的撒手锏被模仿了。这其实就是所有反抗者的最后一招,不能够妥协,那就完全打破游戏规则。我不跟你这破军规玩了。《第22条军规》是一部每个细胞都喋喋不休铺陈着自由主义的电影。铺陈着叙述着,等待着面壁之后破壁。个人的理性与群体的非理性,混合成奇妙的一锅粥。有人类存在,就无法没有秩序,在秩序内部的理性斗争,就是人自身的斗争。从前是战争,以后还会是战争与现代文明的。
  2. 刚看完电影时,我的第一感觉就是:乱。通篇都是大量而且神经质,毫无逻辑的台词,让人看着眼花缭乱。但后来一想,这或许也正凸显了影片的主旨:正是战争把人逼疯,战争中的每个人都是“疯子”。

    这部电影对原著的完成度较高,大量台词都直接引用于原著。而在某些场景设置上也极剧深意。例如洗衣服的勤务兵梅哲被上校随便提拔为少校后与自己的勤务对话,我们可以看到墙上挂着的照片在不经意间调换了。

    罗斯福——丘吉尔——斯大林

    显然,这不可能是剧情需要。我想,这个细节的设置更体现出了战争的荒诞性。士兵们在战争中已经麻木了,他们不清楚自己是在为谁而战。这让我想到了另一个情节:指挥官质问主角约赛连:‘为什么你不能为了国家,为了上校和我而献出生命呢?’约赛连反问:‘你和国家是一回事吗?’当士兵的牺牲成为了当权者谋利的工具,这样的牺牲没有任何意义。

    片中作为敌人的德国人几乎从未出现过,而所谓的“M&M公司”反而贯穿了整部电影。指挥官以“M&M”的名义明目张胆地用士兵的降落伞换雕像;公司与德国人作交易炸毁本国的军用设施,甚至炸死了纳塔利;连上校都公然与公司为奸做着肮脏的勾当。片中对公司没有丝毫背景介绍,但介绍又有什么用呢?影片中“公司”所指代的正是那些用士兵的生命来谋利,进而大发战难财的个人和组织。

    当然,影片在叙事结构上的确有着缺陷。电影把约赛连遇刺和战争被击落牺牲的情节多次穿插,显然导演想采用闪回的手法。但至少在我看来,这种方法并未给我带来多少震撼,相反这与后面的情节无法顺畅连接而显得十分鸡肋。

    让我印像最深刻的情节就是纳塔利与当地神父的对话。纳塔利问:难道站着死不是好过跪着生吗?神父说应该反过来,站着生要好过跪着死。

    为什么?我认为,这句话的深意在于,虽然意大利很弱小,还有些“墙头草”,但他们有“道德”——自己的思想,知道何时该做出思考和选择,这样的人民不会被外界的胜败所影响,他们虽跪尤站;相反,那些趋炎赴势,盲目顺从权威的人,他们会轻易地随着权威的溃败而溃败,正所谓“树倒猢狲散”。

    先贤有云:这世间,惟有爱情与战争不需要理智。战争中的一切都是疯狂的,它把人逼疯,然后再用那些疯子去逼疯更多的人。正所谓“先让一部分人疯起来”。若想不被逼疯,惟有不停地思考,不随波逐流,不放弃反抗,才能在这疯狂的时代中获得真正的自由。

  3. 艺术用谎言揭露真相,政客用谎言掩盖真相。

    必须自己提出是疯子的申请才不用出勤,但说自己是疯子的人一定没有疯,所以必须出勤!

    是我兄弟就可以不加班九九六,但你要提出这个要求就不是我兄弟,所以你还是要加班九九六!

    第二十二条军规出版于美国上世纪60年代。当时的大学里人手一本。作者约瑟夫•海勒也因为这本书,被誉为“黑色幽默的泰斗”。在此之后,约瑟夫•海勒又写了两本书,但都没有第二十二条军规这样光彩照人。

    1、情节与人物

    小说的故事背景设在意大利以西的一座小岛上,美军的一支飞行大队驻扎在这里,他们的任务是向敌军投放炸弹。主人公约塞连就是一名投弹手。一开始,他是爱国且乐观的,每次飞行任务都积极完成。但是随着战争的进行,他对飞行的意义产生了怀疑。

    之所以这样想,原因有两点:第一,在约塞连所在的大队,长官卡斯卡特上校为了自己的政绩,故意不放他们走人,强行提高飞行上限,并且还把牺牲人数的提高当作政绩。第二,轰炸本身也并非完全为了国家利益。米洛所在的果蔬产品联合公司,甚至跟德国签约轰炸自己的大队。

    所以约塞连想尽一切办法保全自己的性命:一扔完炸弹就疯狂逃命;故意拔掉对讲机,迫使飞机中途返航;装病;装疯;到最后,甚至干脆拒绝执行飞行任务。

    装病的时候,约塞连因为审查信件无聊,恶意删改。可见:一、士兵家书是没有隐私的;二、在战争的机器下,家书已成为公式化的表达。

    装疯失败。因为第二十二条军规规定,凡是想逃避作战任务的人,绝不可能是真的疯了。

    在罗马,约塞连又得知,第二十二条军规规定,援引这条军规的人不用证明这条军规存在。

    因为压根不存在明确的条文,所以无可反驳。但虽然不存在,却人人都对它的存在深信不疑。

    军队里其他的与军规同质的一些命令:只有当梅杰少校走了的时候,别人才可以进他办公室来找他;只有永远不提问的人,才有资格提问。

    由此可见,它要讲的不是战争,而是官僚权力机构中的个人关系。

    人在这种机制中,陷入了语言和说理的无力:“克莱文杰自然是有罪的,不然就不会遭到指控了。而证明这一点的唯一办法就是认定他有罪。”“我们要指控你,犯了目前我们尚未了解的罪行和违法活动。”

    在英语里,“第二十二条军规”已经成为一种约定俗成的表达,用来形容,因自相矛盾而无法摆脱的困境。

    约塞连拒绝执行飞行任务后,在罗马街头游荡,因为没有准假条而被捕。上校给他两个选择:要么回国,替他们说好话;要么上军事法庭,接受制裁。

    约塞连珍爱自己的生命,也珍爱战友的生命。所以两难之中,选择了逃往瑞典。

    约塞连有没有死,小说没有明说。但是作者说:约塞连还活着;即使将来年岁渐长,不得不死去,也绝不会死在我手里。

    约塞连是一个有缺点的普通人,是小说当中的“反英雄”。他对官僚机制的怀疑和反抗,引起了二战后迷茫的美国人的共鸣。

    2、语言和叙事

    小说的语言和叙事,是它刚出版时备受争议的主要原因。

    在语言上,作者故意营造出一种看似合理,实则经不起推敲的感觉,与“第二十二条军规”同质。

    比如,“卡斯卡特上校深具民主精神:他相信人人生而平等,因此他以同样的态度鄙视大队司令部以外的所有士兵。”

    比如,梅杰少校的父亲,专长种植苜蓿。只要他不种苜蓿,政府就会付钱给他。他不种的苜蓿越多,政府给他的钱就越多。于是他把政府给的钱用于购置新的土地,以增加他没有种植的苜蓿数量。

    再比如,约塞连爱上了妓女,可妓女不愿嫁他。因为她觉得,愿意娶她的人都是疯子。

    这种语言逻辑上的混乱,直观地表现出了一个颠三倒四的世界。

    叙事上,它不是传统的线性结构,而是以军规为圆心的放射性结构,因此给阅读造成了很大的困难。

    但正因为这种困难,这种不断回忆和抽丝剥茧的过程,使得读者的阅读体验是积极参与而非被动接受,也即罗兰•巴特所说的“可写的文本”。

    结尾处,约塞连离开了,但在那座小岛上,相同的权力机制还在运行,更多的人依然挣扎在无孔不入的军规之下。

    正如约塞连本人所说:“我抬起头来,就看见人们在捞钱。我看不见天堂、圣徒和天使,我看见人们利用每一次高尚的冲动和每一场人类的悲剧大发其财。”

    这部七十年代的电影阵容强大,公民凯恩,精神病人、阳光爷爷、午夜牛郎、现代启示、菲比爸爸,还有那些美丽的意大利妓女。

  4. 非常值得回味二刷的电影。第二十二条军规指代的到底是什么呢?我想是某种奇怪的体制吧。这种体制它没有固定的要求,它服务于指令发出者。“你发财了,但我们都死了。”对于想要赚钱的大资本,它服务于其对利益的贪婪;“每接近执勤完任务他就增加通勤数。”对于长官来说,它服务于官僚的控制欲……

    而对于被摆弄者,底层的受操纵的人民,各种各样对于制度威压的刻画表现本片也是展现得非常到位。各种强迫症般士兵列队、飞机升空,乃至于在妓院门口等待的大兵们拍摄时的构图,无不是在提醒着你,这都是“井井有条”的“体制”控制下的场面,所有被害者的不幸,也都是源自于这种自私荒谬的制度——所谓的第二十二条军规。而任何试图背离它遵从良知、本心本性的人,都会被制度乖乖遵从者视为疯子。但事实上在荒谬制度下的那些乖乖仔们,其实才是彻头彻尾的疯子,他们思考毫无逻辑可言,他们只是行尸走肉。

    那位活了107岁的老头的死也是一个很大的讽刺。各种人类的追求,极端的或者进步的,老头都顺从,也都能顺利活下来。但只有一种追求,他活不下来,那便是一种不把他当做人看的追求。把他视为这种单纯为了资本利益的制度运转下的一个阻碍后,自然而然的,他便是需要被铲除了的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