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ome New

秋天里的春天(1985)

秋天里的春天(1985)

导演: 白沉

编剧: 张弦

主演: 徐蕾 佟瑞敏 雷汉 邬君梅 纪胤灏 倪以临 倪幸佳 王培 王薇 高维启 孟庆良 李守贞 马兰 宋景昌 赵中敏 严永瑄

类型: 剧情

制片国家/地区: 中国大陆

片长: 122分钟 IMDb: tt10833178 豆瓣评分:8.1 下载地址:迅雷下载

简介:

    1970年代,某城市。丈夫郑维明被人冠以莫须有的罪名,含冤去世。周良蕙(徐雷 饰)携幼子杨扬(雷汉 饰)在屈辱中艰难度日,终日受尽周围人们的白眼。在邮局工作的罗立平(佟瑞敏 饰)为人敦厚正直,目睹母子俩的遭遇,心生同情。平日里对周家母子关怀有加,时时相帮,周良蕙心存感念。几年后,文革结束。郑维明被平反昭雪,周担任了市妇联主任,插队的儿子也调回城里,举家喜迁新居。此时的罗立平则感觉自己与周良蕙身份地位上已存在差异,想主动退出周家的视线。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周良蕙丝毫没忘记在文革时期罗立平对他们母子的帮助,她对罗产生了深深的爱意......

演员:



影评:

  1. 建国70周年影展,天山2厅,上海电影技术厂修复版,8.7分

    1,一切都看清、看透了,也就幸福了 当时是悲剧,现在回想起来都是喜剧 ——这些台词是唯有历经岁月沉浮,心灵冲刷的苦痛,才能悟出的幸福真谛

    2,相较前一年的《大桥》,《秋天》的前半段显然更深沉内敛,这两部佳作也让人意识到老导演白沉的大师风范。刘雁西老师的音乐又是点睛之笔,《好事》《大桥》《秋天》,女性的细腻婉转可见一斑,也让人欣喜80年代有这么一位优秀的女性作曲家

    3,意识流散文式的时间跳跃流动,仿佛是导演与主人公也想努力尽快忘记那悲惨的十年浩劫(于我看来也是叙事存有瑕疵之处)

    4,镜头层面:开场跟拍罗立平骑车的长镜头,与片中多处镜头移动均有特色;除此之外,空镜的繁复运用也与人物内心迷茫于时代枷锁与伤痕,定无所终的状态一拍即合。两段男女主角面部大特写的轮换剪切,配合隆隆火车声音,也是挺有意思的处理

    5,火车的来来往往让人想起《相见恨晚》中平行无法相交的禁忌爱情,最后男女主角铁轨桥上的遥遥相望仿佛是牛郎织女的天各一方,尽管火车去往何方的开放结局象征意义明显,但封建思维笼罩下的悲惨注定是显而易见的

    6,徐蕾算不得十分的美艳,但光靠演技也足以震撼得沉鱼落雁

  2. 本片讲述了一个只有中国人自己才能读懂的中国式故事,是一幅“WG风情画”,亦是珍贵的历史资料,特别是对一段特殊历史时期的内容展现是异常直白和大胆,非常罕见,需要勇气。 比如:“正确者”对“错误者”的无情压迫,市委书记被批斗致死,被抄家;一对夫妇因为男方冤狱而被逼迫离婚;市委书记遗孀女主的儿子在上山下乡期间所受的压迫…

    有一段戏,邮递员男主为帮助落魄的女主,在她家里,与闹WG的人,有鼻子有眼地针锋相对,太大胆,太无畏了,要知道,在那个年代,这需要非凡勇气。 这种直白,不只是内容上,更是一种情绪上的表达,是导演白沉的心声。 邮递员男主,在集体和大众都异常扭曲和冷漠的环境里,展现出了极为难得的人性光辉。 敢于表达这些,这说明,影片的拍摄者本身就具有人性的光辉。

    影片的主题其实有两样东西: 1.展现被“打倒”之人物质和关系生活的极度困窘,特殊时期对人的极端打压,这本质是对这一特殊时期的强烈批判。 2.对中国式的人情世故之“艰”,洞察得异常透彻和深刻。 影片的前三分之一讲WG时期,男女主能够在一起,WG结束后,两人反而受到外界的重重阻扰,不能在一起。 这种对比,正是中国式人情世故之“艰”和人性之诡吊的绝佳舞台。比如,女主儿子基于自身利益,在两个时期对邮递员男主截然不同的判断和态度,就是一个典型例子。 影片的最后,导演白沉给出了男女主两人在气氛晦暗的天桥偶遇的开放式结局,但仍然让人感觉能在一起的机会并不大… 我想,导演应该并不是仅仅想讲两人的情感困境,另一个隐晦的意思,是在借两人的情感和道德困境讲WG虽然已经结束,但是我们社会和文化里“人情世故”的封建基因、“人吃人”的属性,并未真正离我们远去… 这个,到现在仍然值得反思。

    本片从思想性和艺术质量来说,都具有相当高的水准,这也与拍摄当时的时代有关,可惜,这样的时代似乎正在离我们越来越远。

  3. 能在1980年代超越文革反思去探讨婚姻人性问题,实为难得的主题。白沉导演选题演绎和控制力很见功底。真实深刻地反映了当时的社会伦理环境,结局指向性明确,但留有余地,反映了超越时代的不可预测性~~徐蕾演得很好,男主和其他人也是~~非常敬佩这一代演员是在塑造角色,而不是表现自己~~

    影视技术融合的水准也很高。节奏、画面、音乐,流畅而不拖沓;主题画面如火车、天桥的多次出现界定了故事范畴和延续性,各个典型场景的布置都很耐看。比如文革后在徐蕾家里的那场戏,室内摆设、人物组合、言行等,一下子就传达了很多信息~~

    要说值得商榷的是:这么多年,难道女主都没有回应这段陪伴而只是恢复地位后才来考虑?无论是精神上,还是生理上,都不合情理吧~~另外,扬扬从小经历困难,不会那么轻易否定罗立平吧?可能故事只有这么编,才能体现矛盾冲突和人物刻画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