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ome New

完美生活(2008)

完美生活(2008)

又名: Perfect Life

导演: 唐晓白

编剧: 唐晓白

主演: 姚芊羽 谢珍妮 成泰燊

类型: 剧情

制片国家/地区: 中国 中国香港

上映日期: 2008-08-28(威尼斯电影节) 2009-01(鹿特丹电影节)

片长: 97分钟 IMDb: tt1510857 豆瓣评分:6.5 下载地址:迅雷下载

简介:

    李月颖(姚芊羽 饰),一个生活在中国东北小城的21岁女性,正面临着工作和未来的压力,同时她的家庭关系也处于破碎的状态。在这个冬天,她遇到了一个肢体残缺的男性。这个男性委托她将一幅中国画带到香港对岸的深圳。这个任务成为她进入外面世界的契机,离开了她熟悉但灰暗的小城。然而,当她抵达深圳后,她发现男性的承诺实际上是空虚的。

演员:



影评:

  1. 1.我是坚持用破手机也能拍出好看照片的那种人。所以,我非常反感,“我们用的是香港最好的摄影师,最好的灯光,都是王家卫的班底”,然后,是“故意追求影像的粗糙感。”这也是我之所以相对而言比较喜欢《马乌甲》的原因,至少《马乌甲》的画面很讲究。 这有点类似于红楼梦里贾母面对着螃蟹馅的饺子说“这会子油腻腻的,谁吃这个。”一种高高在上的腐败。另一种解释是,由于早期技术限制,新闻片都是黑白粗颗粒的,于是造成了一种惯性思维,黑白粗颗粒代表真实。于是大家故意为了追求真实感把画面弄得很糙很难看,并且人物基本不说话。这当然是伪真实。也是所谓独立电影的模式了吧?我每天过得也很惨,我目之所及的世界可没什么颗粒有时候也阳光普照可一点也不妨碍我心情郁闷得想离家出走或自杀。 另一种解释是怕视听语言分流掉观众对剧作的关注。这更是我所反对的:在电影学院,人们都嫌弃我不会讲故事。而我坚信电影除了叙事讲故事,当然应该有别的趣味。更何况大部分独立电影,你们那些故事实在无趣得很。我是相信细节的家伙。当然我可能是错误的。 2.如果没有纪录片的部分,《完美的生活》只能是很普通很常规的那种独立电影。纪录片部分太动人了。而它与剧情片对照所产生的那种人生如戏的荒诞感非常打动人心,沧海桑田红颜白骨的那种感慨。我倒觉得,与其剧情片的部分也在努力追求纪实效果,倒不如索性演个彻底,因为有纪录片的对照,剧情部分实在太假了。我也想拍纪录片。 3.关注社会的问题。嗯我还是更偏向于关注心灵而不是讲述具体的外部生存状况,当然我可能是错误的。《完美的生活》在这一点还是很好的,淡淡的,不具体,但很直接。社会背景并非隐于无形,心灵当然是跟外部相接的,不直接讲效果更好。 4.洗澡的全裸而不露器官的男人仿佛已经成了独立电影的标签。一般是背面全裸露个屁股,本片中变成了侧面全裸。 5.女人是最明白女人的。 我要拍:视听讲究的,有细节的,不直接讲社会问题的,没有洗澡全裸而不露器官的男人的(如果非要有就让他露出可爱的鸡鸡吧老天!),关注心灵的,真正真实而不是追求真实的东西。上帝保佑。

  2. 略带陈旧阴暗的光线,不加修饰的嘈杂,微微晃动的镜头。两个人的故事就像两辆平行驶往不同方向的列车,在某个小站略微靠近,再继续开进生活深处。无比真实的观感,不会让人在脑子里填满各种关于蒙太奇的想法,也不会入戏。只是触碰,感受与思考。它不是一个刻意构造的单纯的故事,而是把生活生生切开,把剖面放大摆在你的眼前。

    她生活在小城。冬季多雪而寒冷的小城。她心里有小小的梦。她想要离开,冲破自己暗暗的自卑。可是生活没有“完美”,她也不知道什么才叫“完美”。
    她曾穿上不属于自己的级别的衣服,被房客看到后匆匆脱下。这个房客却最后成就了她的离开。

    她只是不想被阴暗压住。
    一个不成器的弟弟,她却被迫为了他而退学。
    一个冷淡的母亲,还每每因为“父亲”而起冲突。母亲压抑地喊:“你不是找你爸去吗,怎么还不去……”门呯地一声关上,跟刚刚的耳光一样响亮而冰冷。
    公交车上,她小心翼翼地说,爸托人传话,说他要回来呢。驾驶座上的母亲头也不回,戴上了墨镜。她冲到镜子照不到的座位,压抑着哭声,再大的阳光也照不到她。

    终于、她选择了逃离。
    临走,去跟母亲告别。轻轻推门,一道铁锁赫然出现在眼前!她也只是默默把零钱塞进门锁上。独自上了火车。
    火车上,呼机响起。是让她到南方帮他办事的他。说事成之后送你到深圳上学,费用我来付。她笑出声来…也许并不只是为了这样的一句话、更多的是,有一些什么,终于可以释放了。

    到了南方。
    住最差的地方,吃方便面,打公共电话。
    却没能再找到他。
    她一个人在空空的房间里自问自答。
    “你叫李月颖。”
    “我叫李月颖。”
    “你出来多久了?”
    “我出来63天。”
    一次次的无人接听的电话,她终于放弃。放下听筒的一刻,即使放下了过去的一切。
    一个全黑色的过场。五年的时光。
    她的逃离还是走向了最普通的站点。
    结婚、怀孕。她依然没有笑容。只是如同一直以来那样生活。

    只是在经常不回家的丈夫的生活里,还多了另一个男子。
    她可以跟他在一起,可以让他陪着她。却不想为了他走出自己的生活。

    搬下自己的婚纱照。按下快门。
    留下一张合影。
    深深的生活的痕迹。
    完结。

    完美生活。
    不完就不美。——便是生活。
  3.   我能在文首抒段情么?也能借文首话点家常么?

      在威尼斯极冷的电影宫pala lido,看了唐晓白的第二个电影《完美生活》。一边缩着一边看两个女孩的挣扎对我来说很痛苦,我得忍受身体上的冰凉和心灵上的针扎的感觉。但好在,片子让我舒服到足够抵御寒冷。

      我认识一个姐姐,她和我说起过唐晓白。说的时候,毫不吝惜她的溢美,绝世才女、身世神秘、仪容得体、文笔惊为天人。毫不夸张,这是她的原话。如若不信,可以问她。我相信,如果有人质疑,她会出来力挺,我就不出卖她是谁了。

      话说回来,我只觉得她近似崇拜的赞美,让我觉得能让她这样仰慕的不应该是一个同性。我无非是想经其他人的口说说唐晓白的魅力。

      再来说唐晓白的第一部影片《动词变位》,这个电影是我看过的描述非常时期中国的很好的影片,不生硬,角度又新颖,还有诗意的表达和绝妙的隐喻。比卓有声名的另外一部描述同时期中国社会的影片好很多,只可惜,能够看到的人很有限。

      《动词变位》看不太出来是女性导演的作品,唐晓白和一般女性导演不同,你看她挺热情挺感性,但做东西的时候却在结构的把握上很圆熟。 比如,这次的《完美生活》也依然如是。片中的两个女孩,一个在北方的小城里积极地想跳出自己的小天地,一个在香港的现代都会里消极地想和前夫离婚。

      我觉得它的意义在于一种对叙事的创新和对电影媒介本身的考量。比如像《暴雨将至》一类,是打破了时间的流逝感,将影片的起点与终点同置,模糊了时间的始终;比如像《通天塔》一类,实际上是打破了时间的点的概念,在这个时间点上不同空间不同地域的人因为内在勾连有所关联;比如像在本届威尼斯电影节上的参赛片《燃烧的平原》一类,实际上是打破了个人的时间,将她的现在和未来不断穿插;像《完美生活》,它实际上也是打破个人的时间,将她现在的可能性和未来的可能性不断穿插。它比《燃烧的平原》大在它讲述的不是那一个女人、那两个女人,而是潮水涌动在你我身边的无数人的故事,讲述的是一个正如唐晓白所说的“世界”。

      在剧情的部分,李月颖和母亲纠结的关系成为她奔往外部世界的原始动力,她靠女人的本能换来工作,接着靠女人的本能换来去往深圳的机会,最后靠女人的本能展开一段婚外恋。影片剧作手法的娴熟-如对照片细节的多次运用交代李月颖的生活改变、李月颖与母亲关系矛盾加剧给予她更大的行动推动力;以及对演员表演乃至眼神的控制与磨砺,剧情片与纪录片转换的流畅与自如,对现实社会和人心的展露的锋利度,都令当下很多导演难以企及。(和唐晓白聊天时,发现她其实不太满意于影片的某些部分,她觉得还不够锐不够利。但在我看来,真的是够了。)

      而全片的点睛之笔在于纪录片的女主角与剧情片的女主角不期然而遇,但没有正面交流。当纪录片女主角珍妮走出画外时,镜头缓缓移动,我们于静默中,好似等待一扇滑动的门。挺着大肚子的李月颖再次入画,她接到了一个将又一次改变她命运的电话。谁的一生不是因为一些莫名的时刻而改变呢?我们在一生里又擦肩而过多少人呢?他们来自哪里?将去哪里?他们是谁?他们和我们一样吗?她是另外的一个我吗?

      唐晓白的第一部影片会将眼光投注在那段历史,因为她是北京人的关系,也目睹或有所参与。她的第二部影片则讲述香港新移民的前世今生,这与她01年移民香港有莫大的关系。她可能与片中的女主角们的成长背景有很大出入,但是隐蔽在她们内心的愿望,如野草般滋长和难以抑制的冲动,纠集女人内心,还是一样的吧!尤其是有过经历、又有过痛苦的女人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