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精彩好刺激~我喜欢~ 第一集就是女儿被家暴父亲发现为了保护女儿杀人渣~然后就被人渣背后的黑道势力爹盯上了。 得益于题材优势悬念特别足剧情还是很强的。就是这个制作真的好贫穷。人脸都好普。 看到第三集,剧情在线。 最近剧荒重新拾起来,看到第5集,不得不说悬疑题材这种父爱主题的还挺少见。 整体悬疑剧情确实非常在线,节奏比较紧张刺激。 被杀死的那家伙的父亲的人设和剧情还挺带感挺有意思的,一个阴暗批哈哈哈。 哇一口气看到10了 没想到制作这么差的作品,剧本却这么厉害,真的一环扣一环很烧脑。爸爸妈妈打配合和恭一互相设套防备互害,爸爸妈妈作为普通人的胆怯冒汗、腿脚不利落、心软犹疑可一想到为了女儿就变身超人各种在绝境中拼了老命急中生智的样子真的感觉很啧,爱的动机,真的好强又好顺理成章。普通人的智斗。扣一星是觉得结局没有收的特别好,一个完全胜利的结局,又加点半开放式。我想象中的结局应该是更悲剧式的,最后杀了那家伙的父亲那里,感觉表演也差了点,单从普通人的角度讲也不是讲不通。门后就是警察,然后爸爸捂着那家伙的父亲的嘴逐渐让他失去声息,血一直蔓延蔓延到门那里,慌张颤抖的声音说在抓仓鼠,之后打了一个类似诀别的电话进山埋尸体。(就是有很多表现人物快被这黑暗的罪孽压的撑不下去的一边想放弃一边努力支撑的瞬间很感人,我想这应该也是很能让社畜共鸣的地方吧)结局的开放式有点感觉不太够完整,(主角的罪孽没有放下和承担,所以这个结局的话可能观众难以再继续站在他这边,就会有点出戏)也许是后面还有下一季或者漫画还没更完?
很久以前就想整理一下我对智斗的看法,但一直也是零零散散,不知从何写起。前不久这部作品完结,也刚好给了我整理思绪的契机。 一提到智斗,很多人想到的都是“烧脑”、“高智商”,就如同推理解谜类作品一样,很多人第一反应也是这几个词,但我也相信大部分人其实能明确感觉得到“推理”和“智斗”不是一个类别,只是没有仔细想过到底区别在哪。我最开始接触这类作品的时候也没有想过这个问题,而之后一次次地补完智斗作品,让我对智斗这个类别有了一个清晰的概念。
既然是在mhh的剧评里,那就以mhh为例。如果恭一仅仅只是去推理延人案,不跟或者很少哲雄互动,不采用手段去哲雄周旋,或者只有恭一单方面侦查,而哲雄之后不去反侦查,那么这部作品其实就只是部悬疑推理作品。又如果作者没有在剧情中体现博弈双方,矛盾双方的智力,那么这部作品其实就只是部极道片。简单来说,我觉得能称得上“智斗”的作品,一定要“智”和“斗”兼容在一起,不能少,也不能割裂开来。
要兼容“智”和“斗”,要让博弈的双方(多方)体现出的智力水平不能相差太大,这样才能“斗”得起来,比如一个动作桥段是“主角不费吹灰之力一拳把他的敌人打飞了”,这样的桥断能称之为精彩的武打戏吗,我觉得甚至觉得连武打戏都不算,智斗桥段也是如此。这样说起来简单,但实际上很考验作者水平,事实上智斗作品不多也印证了这点。 上面是我对智斗作品的一些理解,写下这篇短评除了整理这些理解,还有一个原因就是想反驳一些人对智斗的误解。有些人总是以为智斗就是要千层饼,要反转,甚至有人认为层数越多越好。我的观点恰恰相反,智斗可以没有千层饼,而“我预判了你的预判”这种桥段就是最无聊,最廉价的,对于创作者来说最偷懒的。 举个作品里的例子,黑色小本本里,l利用轮播节目锁定了月的大致区域,而月之后破坏了l和日本警方的信任,反过来逼迫l亲自来关东调查,而l又反过来从“破坏”这点看出了Kira可能和警方有关系。这里就能看出,这些情节都是顺着走的,是看局势来的,是一段精彩的攻防战,没有在哪一点上“我预判了你的预判”。
而为什么说这种千层饼桥段是最无聊,最偷懒的,还是以上面的黑色小本本为例作一些改写。l发现了Kira和日本警方有关,但是这是月作出的误导,这是第一层;l通过某些证据发现了这是误导,这是第二层;月预判了l没那么好糊弄,所以故意放的假证据让他发现,这是第三层;l发现了这个证据是假的,这是第四层……最后你可以发现博弈可以一直进行下去。
这就是我说的为什么很无聊,和石头剪刀布似的,但是可能这时会有刚刚看过一点博弈论科普读物的小朋友会说:信息不是有限的吗?所以作出的博弈也是有限的呀。不得不佩服这位小朋友,能考虑到这点,但是这里说的是智斗“作品”,是有作者的,信息是有限的,但是信息也都是作者给的,读者并不知道作者会让博弈在哪一层里停下。有点良心的作者可能还会在博弈之前给个分镜或者一句话,等到智斗反转的时候刚好用上那个分镜或者那句话,摆烂的作者可能智斗完才会跟你说明,这也就是我说的为什么偷懒,因为作者在这种千层饼的情况下,完全可以先预设好博弈,再把关键的一些信息或者物品安插到之前或者之后。不过也并不是说用了这种“我预判了你的预判”的作品的不好,既然这里能“偷懒”,那就在其他地方花点功夫,朋友游戏里友一为了救友都,和小混混玩猜拳游戏就是个例子,作者花了笔墨去铺垫友一不能出剪刀,诱导了小混混进入了圈套,所以至少朋友游戏里的这个小游戏还不算差。
说到这里有些看过推理小说的读者可能感觉我上面说的东西有点熟悉,那就是奎因后期问题。智斗作品同样存在这个问题,对于那种按局势来,顺水推舟的智斗来说,作者自己不去写“千层饼”,读者自然也可以不去关心“后奎”的问题,但是对于那种喜欢写“千层饼”的作者来说,读者自然也有权利多问一句“预判已经结束了吗?这是不是还在预判之中呢?”。推理小说暂且可以由作者跳出来借“挑战读者”来说明线索的准确和完备,但是智斗作品又哪来的“挑战读者”呢?推理小说里,作者和大多数侦探同视角,读者作为解谜者,作者作为出题者,因为出题人(作者)的权威,解谜者可以去相信“挑战读者”。而在智斗作品里,作者不好再下场,因为博弈是剧情里角色之间的博弈,读者的视角不再是一方的视角,而是博弈双方的视角,所以从后奎的角度也能说明,智斗作品里只写这种桥段是经不住追问的。
而本作《my home hero》和黑色笔记本一样是那种连贯的真实系智斗作品(这里的真实系是指智斗的舞台是以现实世界世界观为基础,dn除了笔记本设定,双方的智斗是基于现实世界观),在最后也推荐一些其他我看过的优秀智斗作品,游戏类型作品(以游戏规则为舞台)的推荐《欺诈游戏》、《赌博默示录》、《朋友游戏》,超能力智斗推荐《相遇五秒即战斗》、《全职猎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