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首发于深焦DeepFocus专栏 “丑闻!争议!戛纳居然也有这样的过去”
如果怂胆假设并且胡乱推证:1980年鲍勃•福斯(Bob Fosse)的《爵士春秋》(<All That Jazz>)斩获戛纳最佳影片的争议,在于导演的自我剖析能得到艺术层面认可;其二的争议似乎可以说是主观因素:当年戛纳评委的主席是美国人柯克•道格拉斯(Kirk Douglas),评审团将金棕榈给了《爵士春秋》是由于评委的主观因素也不无可能,毕竟道格拉斯曾是一名百老汇舞蹈演员。
《爵士春秋》是鲍勃•福斯将承载着高度个人化的精神与心理自我剖析的密码,编入毕生的歌舞成就高峰的程序之上的半自传性质的影片,甚至有人冠以“歌舞片中的《八部半》”的标签。罗伊·沙伊德尔(Roy Scheider)饰演的乔•吉迪恩(Joe Gideon)是百老汇的支柱,他在跳舞、编舞、导演等方面都能表现地才华横溢,几乎透支了所有精力与时间在工作至上,工作时间沉浸在舞蹈演员的身体之中;相对的私人生活一片糟糕,游走在女性身体之中。致命的心脏问题蛰伏在深水之中,直至爆发的时刻,吉迪恩已然无法逃避这颗炸弹。身体的陨落消亡的节点,同样也是吉迪恩艺术成就的最高峰,他属于舞台,固然舞台也是吉迪恩最理想的墓园。
吉迪恩和福斯有着极高的相似之处,前者可谓是后者的镜像,福斯作为唯一同时斩获了托尼奖、艾美奖以及奥斯卡最佳导演奖(《舞厅》(<Carbaret>),1972)的多栖杰出人才,在1987年死于心脏病发作,享年60岁。号称“艺术影片殿堂”的金棕榈,居然落到了福斯的头上。
从当年的争议来看,《Time Out London》杂志认为,福斯花了大量篇幅展现的吉迪恩的内心是晦涩难懂而非艺术性的,做作的影像表达甚至将电影中的完美的歌舞编排埋葬了;《Variety》杂志则认为,除了自我之外究竟是什么在支撑吉迪恩的创作,影片没有给出合理的解释。但几乎公认的是,《爵士春秋》的歌舞编排是难以超越的,即使今日语境下的大众很容易被《爱乐之城》打动,然而以痛苦为主体、晦涩形式之下的《爵士春秋》始终是歌舞电影的里程之作,斯坦利•库布里克直言这是他看过最好的一部电影。福斯将镜头毫不吝啬地带进了舞蹈编排的过程之内:吉迪恩(福斯)的极致苛刻指挥下,演员恣意舞动的身体仿佛五线谱上的乐符,同时福斯也将镜头的运动与之匹配地天衣无缝。如果说罗伯特•马歇尔的电影版《芝加哥》仅仅是一个小孔能够窥见福斯的世界的话,《爵士春秋》则已经走入无形美的层面。
也许福斯身后,百老汇已经难以升起新星,而《爵士春秋》作为福斯的镜子,将百老汇的碎片化的黄金时代展现给大众,同样罕见的是作为歌舞电影,从内心世界的题材,到内心场景与现实场景交错展现的形式,以至从演员延伸到银幕外的导演都是形而上的,《爵士春秋》本身就是痛苦不断绵延的回音,超过歌舞片的形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