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上个月开始,“业内人士”对于《解密》的商业吹捧就层出不穷,什么暑期档王炸,什么媲美好莱坞,什么让中国电影再上一个台阶,不知道的人还以为陈思成真的开窍了。结果,一轮点映下来,稀烂的观众口碑撕开了业内互夸虚伪的假面,而好奇心爆炸的我则成为了第二轮点映的直接受害者。
不管你在网上之前看到了多少本片的差评,被折磨整整两个半小时的我可以负责任地告诉你,本片远比你想象中要难看得多!
《解密》不论是作为人物传记、历史片还是谍战片都是不合格的作品,与其说它是电影,不如说它是自恋的陈思诚对于想象中大师之作的深刻还原,除了苍白无力的剧本,其余的部分通通疯狂用力,只为让观众看到自己挥洒的“才华”,那比肩诺兰和库布里克的“才华”。
作为一部小说改编电影,陈思诚在完整原著的基础上连一个完整的人物都塑造不出来,连一条完整的故事线都拎不出来。
你说它是大跨度的人物传记,但是你从头到尾感受不到刘昊然饰演的男主角容金珍的任何心理的变化和角色的成长,也不知道所谓破解一个人一身的密码最后破解了个啥。
你说它是谍战,但是谍战的比例甚至还不如当年拍成爱情片的《听风者》,影片想要构建师徒变成对手的过程,但是所有情节的推进都顺拐而轻易,完全看不到一丝谍战的惊险和紧张。
陈思诚不知道是从《盗梦空间》还是《困在时间里的父亲》那里受到了启发,试图把解梦和解密码结合在一起,以一种《奥本海默》式的叙事手段想要创造一种华语谍战片的新形式,但是可惜是一次彻头彻尾的失败。
他从一开始就没有想清楚这个片子的叙事的重点,却用slogan里面的那句“每个人都是独特的密码,这一生就是解密的过程”主题先行,影片看着加入了很多梦的解析、隐喻、时代命题、心理暗示和角色的心理描写,但是看完之后你就会发现,一切花哨的包装之下,内在是空的,整个片子都在说解密,到底在解什么密?
刘昊然饰演容金珍有什么隐藏的秘密吗?也没有呀,编剧甚至都没有说清楚他为什么分不清现实、梦境,为什么用开关灯确定自己是否在做梦。他是有心结?还是和一个历史的疑问有关?
通通没有!他的故事之所以被讲述只是因为陈思成在片中饰演的导演想要拍一部讲述隐秘战线的电影,想要了解一下这个人,仅此而已,结果一群受访者你一句我一句不说人话就拼凑出一个扁平又无聊的“传奇天才”。
陈思诚这一次犯的错误和《外太空的莫扎特》几乎是一样的,拿着高昂的预算给自己幼稚且肤浅的电影理解买单。《解密》从头到尾都有一种炫耀的感觉,导演从头到尾都在炫耀自己的调度,自己的视听语言,自己的台词,自己的叙事方式,还有自己的特效,但是,这一切都成为了影片的败笔,好的调度和视听语言不会给观众一种“老子要开始秀了”的感觉,好的台词也不会做作地从角色口中说出来,好的叙事就更不听说了,应该服务人物而不是服务导演,而那些浮夸的特效真的说不如删掉。
《解密》另一点让我受不了的地方就是陈思诚对于梦境破解密码的呈现方式,影片所谓的十个梦境除了为了炫特效和镜头,存在的意义和《动物世界》中的追车戏一样,甚至让本片有点本末倒置,我们作为观众想看的是神经病的梦境吗?况且所有梦境都缺乏体系和逻辑关联,视觉高于故事,氛围大于内容,为了与现实对照处理的也是相当简单粗暴。
如果是想要呈现角色真假不分难道不应该走《梦之安魂曲》那种亦真亦假的路线吗?而不是现在一做梦观众就知道他他妈的要破解密码的路线。主角一个劲地分不清梦境现实更是在导演现在的处理之下显得尤其矫情可笑。
话说,容金珍这个角色到底是一个有人格缺陷的孤独天才还是一个做梦侠呀?一个个梦整了半天不应该让我们更了解角色吗?怎么到头来还是服务谍战任务了呢?话说这个角色的一生到底有什么挖掘的价值?
说到底,本片给我的感觉就像是一篇名为《每个人都是独特的密码》的作文,字数规定2500字,陈思诚一边偏题一边凑字数,到最后强行点题,作业是完成了,人也是废了。
最后加一句,一个导演要拍电影,找了一群人询问某个历史人物的生平,他听了几个小时的故事,最后在笔记本上只写了两句话,不管他的字好不好看,这个人多少有点大病。
在《唐人街探案3》于一片骂声中狼狈落幕,《外太空的莫扎特》被戳穿coc成小熊猫装可爱之后,内地电影市场的台柱子,华语影史上里程碑级别的导演——陈思诚再一次尝试向严肃电影作者转型。
所谓“十年拉一坨”,推出了改编自麦家同名小说的《解密》。
毫无疑问的是,和陈思诚相关的电影话题在近两年都时常被当做一种行业现象来分析,其中不仅折射出每天都在“彻底玩完”的中国电影产业畸形发展的弊病,还反映了“万钟不辨礼义而受之”的观众们是如何用脚投票出这个恶堕的环境的。
《解密》作为陈思诚(诺兰)职业生涯的集大成之作,当然更值得作为一种空前绝后的现象来分析,它的成片结果既可以解答“为什么陈思诚是内地电影市场呼风唤雨的王”,也可以回答“陈思诚又为什么注定是一个loser”。
在我看来,一切的本质都要从陈思诚被“欺骗”的一生讲起。
1.诺兰“欺骗”了陈思诚
从先导预告片放出时对于“陈思诚大大方方抄袭诺兰”的讨论就不曾停歇,《星际穿越》的麦田追逐,《奥本海默》的科学与政治杂交及其之外的伦理讨论,《致命魔术》的一体两面(陈思诚现身说法),《盗梦空间》的解梦...
抄袭是毫无疑问的,这也是陈思诚起家、发家一路以来的拿手好戏,《唐探2》抄袭《双瞳》如此实锤的铁案都搬不倒陈思诚,《解密》这起抄袭界的洋务运动更是无法让他长记性。
但众所周知,在陈思诚掌握内地电影票房数据之前,他的前辈宁浩也是一位一生专注于转译好莱坞时髦电影风格、叙事、表达的抄袭惯犯,并且和陈思诚一样,有着喜欢指使其徒子徒孙们一起抄袭的嗜好。
可为什么宁浩曾经在一时风光无限,陈思诚却成为了过街老鼠呢?
显然,陈思诚虽多次或直接或间接地表达过对诺兰的崇拜,但他对于诺兰电影成为商业片影史经典的秘诀参透的层次甚至比不上互联网上的一些骨灰级诺粉。
陈思诚对诺兰的抄袭更多是文本框架和符号运用上的手法,这也是为什么预告片一出就能被鉴抄。
陈思诚的确是那种蠢到抄也不会抄的庸才,像是上学时班里抄学霸答案时不愿意改错几个,也不愿意在卷面上伪造做题痕迹,甚至还会抄串行的蠢人。
在《解密》中陈思诚对诺兰电影冲击力背后的究极奥秘最高深的理解就是汉斯.季默狂轰滥炸的流水线配乐,以及无节制的奇观堆砌。
至于文本打磨的精细程度、设定上的百转千回、以及诺兰奇观创意在每部电影问世年代时的前卫,陈思诚是一概不解的。
所以与其说《解密》拍的是容金珍解密美国电报,不如说是陈思诚打破第四面墙,将自己解密诺兰电影奥秘的全过程演示给了大家看。
这也可以解释为什么彩蛋中他要亲自出镜,和镜子中的容金珍“互为表里”,大概是他在阅读《解密》时脑海中浮现出的也正是自己从业数十年苦苦钻研诺兰成功学,却未得成果先白头的惨痛境遇吧。
容金珍被困在镜子里,陈思诚被困在摄影棚,诺兰电影里的每一帧都如同一座威严的五指山,把他狠狠地压在这阴暗逼仄的空间里,一辈子逃不出它的阴影,一辈子翻不过它的巅峰,一辈子参不透它的神圣。
2.刘昊然“欺骗”了陈思诚
大约也是受到诺兰的影响,陈思诚无比相信自己票房表现巅峰的几部作品中的主演们正是自己事业成功路上的金蟾蜍,他们如果组建起一套“陈家班”御用团队,想必会让电影票房和艺术双丰收。
然而陈思诚的刘昊然并非诺兰的墨菲,他既没有经历过大量严肃电影表演的磨砺,也没有留下过任何丰富复杂角色的精彩演出,就要被陈思诚赶鸭子上架地出演一个无论是年龄、外貌还是气质都和自己大相径庭的角色。
其实在我看来,刘昊然在本片中的表现已经是他在现阶段可以做到的最高水平,基本也是他职业生涯最具突破,最具诚意的一次表演,但和容金珍这个角色本应达到的呈现效果还是有相当大的距离。
在电影的前半部分里,刘昊然成功的让我忘记了他是刘昊然,但随着后半段剧情的烈度加强,容金珍的台词增多,剧本对于角色富有张力的情感的需求增大,我开始逐渐出戏。
也许陈思诚应该考虑在容金珍和老师展开第二次博弈(黑密)时更换一个年纪更长的演员出演,而不是让显然正值青春的刘昊然继续装老、装成熟、装深沉。
尤其是本片的特效化妆团队在电影后半段的设计上也严重划水,容金珍进入疯魔状态后,他的皮肤质感、五官形态、体态特征都没有什么变化(尤其是垃圾场这场本应极具冲击力的戏),人物在数十年间的沧桑巨变完全靠刘昊然的表演支撑,是非常不合理的。
这导致如果没有字幕卡报时,以及台词的提及,我会以为电影中的故事仅仅发生在两三年之间,完全体会不到本想要表达的时代车轮滚滚向前的质感。
容金珍的角色特质限制了刘昊然大多数时间必须用内敛、沉稳、寡言的方式表演,以至于大量角色的特点只能靠配角的情绪、台词来补完,男主角人物的完成度就显得很低。
陈思诚为什么坚持全片仅靠刘昊然一人撑起背后的原因,我不想向流言八卦的方向揣度,我更多认为这也是陈思诚一次事先张扬的炫技。
但他实际上并不存在任何调教演员的能力,面对演员从一而终毫无变化的表演也没有解决的方案,或者他根本也看不出这样的后果,导致他自己眼中卧龙凤雏般精妙的配合,变成了两个笨贼钭感极重地用噱头博眼球的滑稽场面。
3.曹郁“欺骗”了陈思诚
陈思诚对于自己能请到曹郁掌镜这件事的欣喜显然溢于言表,他也许认为自己合作到了中国的罗杰.狄金斯,随便几个镜头、场景甩出来就能炸翻全场。
但事实是,美学外观的建立,还需要导演自身审美够硬,即便是审美平庸,也绝不能土的像隔壁的《传说》如农村年画一般,如果坏到这种地步,无论谁来都无力回天。
陈思诚在各种采访里反复吹嘘红色海滩的实景拍摄,这大概是他用尽此生绝学才设计出来的一个自认为精美绝伦的场景。尤其是最后用歌曲里的海象意象扣合了海滩上的巨物尸体,我简直不敢想陈导演想出这个设计时究竟兴奋了几个星期。
但实际上片中核心的几个奇观,红色海滩、花灯象棋、麦地灯塔、石牌迷宫、摩天轮密码盘都老土无趣、毫无新意。并非我故意诋毁陈思诚,但如果把用这些场景称之为对解密具象化的想象,我想随便一个小学生的创作也能在他之上。
这种抽象到具象的联想,要么是直接挪用现实世界(电影中)已有的意象,要么是用最顺拐的方式表达解密的动作。我把它称之为“奇观”感觉都有降低我个人的电影理解,这些但凡是个人都能联想到的“大场面”不仅是不足为奇,甚至反而让人感到幼稚。
而且陈思诚永远无法放下自己男性凝视的眼光,谷仓场景中反复出现的金发美女我自始至终不能理解其出现的表意,只能当做是容金珍做了一场春梦,把紫密当成了自己的性幻想对象,梦想和它交合,但对方是个“蛇蝎美人”,给他来了一场仙人跳,门窗迅速互换,让他无法逃离,只能惊恐地等待被扫黄大队缉拿归案。
整个片段给我一种陈思诚把自己平时看的A片不小心当电影素材剪进去了的既视感,希望陈导演这种公共人物还是要注意自己的电脑收藏夹管理,另一位陈姓艺人正是因此落马。
陈思诚,你也不会希望你留在华语影史的最后一部电影是以你的电脑为主角的桌面电影吧~
说回场景设置,我相信也很难有人理解密电大师靠春梦解密的用意,总不能是看过《奥本海默》中的情色场景之后也想亲自试试吧。
所以面对有着这般追求的陈思诚,曹郁自然也是回天乏术,全世界的摄影大师齐聚一堂,也不可能把小孩子的沙盘游戏拍出大片质感。
曹郁在采访中着重提及了自己想要增强电影镜头的真实质感与诗意感的企图心,不过这些期望在陈思诚的过家家场景中显然不可能实现。
电影里充斥着由陈思诚无法安放的自恋情节幻化出的浮夸、癫狂、大而无当的设计,即便是再高超的摄影执导,也不可能将这些工业垃圾包装成高级的模样。
4.麦家“欺骗”了陈思诚
《解密》作为麦家的首作,不仅内容相对青涩,也没有形成麦家后来几部成名作中强烈的个人风格,严密的逻辑推理、解密过程的详细描写都是不存在的,整部小说围绕一个“周公解梦”学家和自己投敌的老师神交的过程展开,用意识流、唯心主义的方式建设社会主义国家,相当抽象。
而文字本身具有对脱离人们常规认识部分的想象力遮丑的能力,因为只要文采斐然,读者可以被成功代入故事并被吸引,故事并不会显得浮夸离谱。
但陈思诚将麦家的想象具象化,并严重降维成了《解密》的模样,所有本来充满可能性的设计化作一块沉重的、灰暗的大石落地,观众悬着的心也终于死了。
其实仅就麦家对容金珍的塑造而言,无论是在当时还是现在来看,都有一定独特性。
前文也提到了唯心和唯物的本质矛盾,在这个前提下,建立一个非常个人主义、仅相信个人判断、行为缺乏现实依据的人是倒反天罡的,而且想要阐明其中的底层逻辑也很有难度。
陈思诚深知自己的能力想要化解这些矛盾难如登天,于是他为容金珍的爱国精神添砖加瓦,把从小就怀揣着一颗赤诚的报国心作为了这个人物的底色,可是这不仅无法和解密的成功原因产生联系,似乎还和灯塔梦境中的中式恐怖展示形成了矛盾。
而且如果非要梳理容金珍和家与国的情感关系,他从加入701开始,应该是一个不断和国家利害更远,与个人偏执追求更近,最终遍体鳞伤地寻求家的庇护的人。
在成为解密工作者之前,他对报效祖国的想象趋于扁平,没有任何真实的感触和理解。在701中压抑、畸形、违背人伦的生活中,他逐渐对体制的排斥开始增加,但随着解密工作的深入,他发觉了其与自己这个独立个体紧密的联结,于是他借用701的人力物力财力,完成自己心底无法释怀的天才博弈。
可在奋力前往终点的过程中,他也逐渐迷失自我,成了只知解密,失去本我的傀儡,后知后觉的发现家庭的温暖才是能治愈自己唯一的良药。
简而言之是一个既要又要的畸形人格者患得患失、不断在自我否定中前进、最终一无所有的人。
人物本身的设计是先锋的,因为容金珍不仅是个世俗意义上的失败者,所谓的为国贡献也都是他“顺手完成”的事,在一切的终点,他其实除了自己谁都不爱。
可是这种表达搬上大银幕当然很困难,内地观众无法接受观看一部有主旋律卖相的电影中包装着背道而驰的表达。
于是陈思诚不得不强化这个人物大部分时间其实并不存在的家国情怀,导致大量人物塑造的细节牛唇不对马嘴,人物(逆)弧光混乱,电影拍到最后似乎成了一句废话文学,什么都说了但又什么都没说。
不过陈思诚对于如此牺牲这个文本本身的表意也心中有愤,于是特地用一段十年动乱批斗容金珍母亲和表姐的戏来表现自己的逆反。
可是这场戏除了在稀缺性上令人咂舌以外,也没有任何值得夸奖的优点。首先很明显的是,吴彦祖、俞飞鸿、陈雨锶三人组成的这个草台班子质感满满的家庭里发生的所有戏,基本对于容金珍的人物成长、转变都没有带来任何改变(当然这个不得不强化主旋律色彩也有关)。
其次,母亲和姐姐被批斗的戏最终以701动用公权力下场化解为结局,这不仅是剧作上的偷懒、对历史事实的枉顾,也似乎在向观众炫耀着容金珍这个整日靠民脂民膏满足个人追求的偏执狂却具有调动铁拳的能力,令人非常不适。
总人言之,陈思诚的改编中,既没有对解梦即解密给出合理的逻辑关系,表现出严密精妙的符号利用能力,也把容金珍这个本身独特、完整的人物毁掉了。
5.陈思诚欺骗了陈思诚
这一次的“欺骗”终于可以不打引号了,因为在四次对于现实情况的误判导致作品结局和想象大相径庭之后,陈思诚自己本身的问题其实导致这一切发生的罪魁祸首。
前文已经提到,陈思诚对于诺兰的模仿甚至细化到了连情色场景都要戏仿的程度,但除了谷仓场景令我感到极大的不适以外,影片中其它女性角色的塑造也“陈味”满满。
陈雨锶饰演的干姐姐是一个曾经常见于琼瑶、郭敬明笔下的在伦理的边界反复试探,一生只为了暗恋、追求自己的弟弟的纯性缘脑角色。我们不知道她这样一位见过世面、受过良好教育、体察过人间冷暖的人,为何会爱上已婚、丑陋、变态的容金珍。
任璐瑶饰演的妻子是一个典型的保姆型角色,平日负责为有着“生活不能自理免死金牌”的天才解决吃喝拉撒问题,为了天才“宏伟的成就”牺牲一生的自由,甚至还有数十年充足的睡眠休息,最终得到天才发瘟般的辱骂、嫌弃、指责后还要不离不弃,“等待一个中年男人慢慢长大”。
最后看着终于幡然醒悟的废物丈夫带着仅他自己可见的和解,以及“和解”后甜甜的笑,死在自己怀里,在日后合情合理地继续烂掉(地狱笑话一则)。
也许陈思诚迷恋于塑造这样的你高兴角色是出于对前妻的恨吧,我只能这样猜测。
但君不见自己又是何以起家,何以混得如今的地位,何以一次次获得免死金牌,何以在一段没有付出、没有真情的关系里假装好男人。
屌丝往往都是这样的,他们只记得自己的“委屈,自己脆弱的男性尊严被伤害,却只字不提自己在其中巨大的获益,以及自己今天还能有机会把这些脑中废料倒在台面上也依靠着那个自己嗤之以鼻的女人的事实。
所以被《消失的她》所谓“杀死凤凰男”的营销圈住的人是真正的小丑,在《消失的她》中陈思诚所嗨到不能自已的元素是凤凰男即便最终未能落得好的结局,也一定会先把富家女拉下水,并且利用他“一路爬上来”时所积攒的对社会、生活的认知碾压温室里的花。
很多人都对于陈思诚系电影近些年屡屡掌握电影大盘表示悲观,我倒对此没有过多的情绪,抄袭来的作业即便可以次次获得满分,在高考面前也终会露怯。包藏祸心的作文即便常能骗过老师,也经不起众目睽睽的审视。
而电影行业的高考,其实就是每隔几年就会转变一次的流行文化风向,陈思诚曾经借到了流量鲜肉、悬疑推理的光,如今正想借社会议题、暴力奇观的光,但这样竭泽而渔的行为也正在无限消耗着内地院线的生命力。
他需要意识到的是,这样仅仅靠调动基本盘龌龊追求的内地特供三级片多起来之后,电影市场的盘子会急剧缩小,因为真正热爱电影的人会被拒之门外,而陈思诚的垂类观众不仅一年进不了几次影院,还会迅速审美疲劳。
浪潮退去,陈在裸泳是一个必然的答案。
我在去年的长评中评价《不虚此行》:“”估计很多人都Get不到其中的关系。
但今年大银幕真的抽象到“中国库布里克”之称的陈思诚老师,在《解密》里完全用的上我的评价,估计他也巴不得希望观众承认:他拍了一部诺兰电影。
本片的好笑在于,一眼浓度的低阶的粉丝致敬和审美,导致本片画虎不成反类犬,无论从人物塑造,历史留白处理和隐喻的野心都做的非常令人捧腹。
从电影预告片释出的元素中就透出了浓浓的一股子“诺兰感”,包括但不限于《星际穿越》,《盗梦空间》,《奥本海默》,《致命魔术》等
本片的人物状态,台词,以及一个类似的传记人物拍法,完全就是很浓的“诺兰味”。看完成片的时候果不其然,就是更适合中国宝宝的《奥本海默》 。
从开头的pov汇集开始,按天叙事,同去年的诺兰的《奥本海默》基本一致。同样类似的人物塑造手法,都是从一个人,加入一个组织,成为领导核心人物,在自己的领域发光发亮的一个人物小篆故事。而《奥本海默》好看的点在于信息量的爆炸以及诺兰以及导演能力让整个电影在“黑白切”和剧情连贯上保持了一定的水准,所以3个小时的电影视觉和剧情上好接受。
从人物出发,刘昊然饰演的容金珍,是去年基莲的奥本海默,那陈思诚导演,则是诺兰啦。
结果整个电影的呈现结果令人无比可笑。剧情是《奥本海默》的,通过精美的电影拍摄过把IMAX胶片特摄的爽感,致敬偶像诺兰。冲着《奥本海默》去的成片,结果在这个畸形的炸裂电影中看到了《美丽心灵》《星际穿越》《致命魔术》《心灵捕手》《模仿游戏》《盗梦空间》等片的影子。你问电影讲了什么,大概就是就是上面提及的东西的缝合作品。有一种看中国的《奥本海默》买一送N的暴发户既视感。
最为抽象的是有一段致敬容金珍和小梅谈恋爱致敬《爱乐之城》的蒙太奇,真的绷不住了。
电影的宣传标语是“颠覆想象”,但完整看完电影,得出结论应该是——“颠覆抽象” 。
电影之抽象,是已经懒得装了。
用了戏剧麦格芬中的“天才与人格缺陷”这种设定来苦其心志,磨砺人物的old school派的电影非常多。但陈思诚老师的《解密》把电影的故事跟电影调性做的非常抽象。
电影更抽象在于“解密”的设定的好笑。动不动就靠梦境解决,在梦境之中尽显陈思诚老师土鳖的审美,天旋地转,红色沙滩,对称结构,空间崩塌,好像真做梦似的。却忘了这个人物是真实的,把剧情片强行依靠“梦”。
容金珍的天才其实不是靠天分,也不是努力,是靠做梦的。
我猜陈思诚老师在拍摄本片的时候也是一样依靠自己强大的做梦能力,在梦里学容金珍解密那样把诺兰的所有电影,在脑海里进行几亿帧的影像拼贴才会诞生如此抽象的东西。
抽象的主题表达。
在表达主题上,诺兰炫技技巧再装模作样,也是服务于故事。在《奥本海默》在结尾上升到一场政治思考的博弈,反思人类过去和现在的问题。
而本片之顺直是一条路通到底,正确的,不容思考的。装都不装了,秉持着主角人物零缺陷,小人物的无私奉献感,痛击美国人的虚伪,最终总能谱写成一曲主旋律。
容金珍破解不了的密码,精神崩溃,还是依靠梦境治愈。所有人都得爱护,无条件尊重天才的梦,只看到天才,没看到小人物。小梅的梦最终就昙花一现,得牺牲,成全他。大家人人都爱他,守护他的梦,没有天妒英才,只有顺风顺水,就这春秋笔法写的人物诺兰看完都觉得是科幻片,更别提观众看完本片之抽象了。
想象是以现实为基底的,而以做梦为基底的,是抽象。
156分钟充满了奇观抽象和满满的说教意味就算了。或许对于普通观众来说,《解密》的摄影,美术,完全就是所谓的“大片标配”,电影动辄横穿了几十年的时间线,借由他人之口讲出来,时间线越长,人物越深,但根本在本片找不到人物的宿命感和史诗感。
陈思诚老师这种影迷级别审美的东西,欺负一下不懂片的观众是适用的,但一旦观众深入些,就是在玩弄自己的小聪明了。电影除了辜负了年代戏的把控,就真的只剩下精美的摄影和美术造景了,其他就是华丽的糟粕。
电影是不三不四的,摄影美术是曹郁的,剧情是缝合的,逻辑是不通的,成片是诺兰的。但电影是陈思诚拍的,你说抽不抽象。
最令人可笑且恶心的是彩蛋。
陈思诚老师的毛病还是没改。靠着过往《唐人街探案》过往悬疑片喜欢反转反转再反转的毛病,再致敬诺兰的路上坚持到了最后一刻,在看到结尾彩蛋一刻,突然才有一种“大师我悟了”的村炮进城感。原来《解密》不是中国诺兰要《奥本海默》的野心,原来是《盗梦空间》,不是传记片,原来是科幻片。
我服了。
而这部《解密》无论从任何层面,都是跟国际审美接轨不上的。靠着强大的美术造景团队唬人,欺负阅片量少的观众。靠着过往悬疑类型片的成功,享受着泡沫的虚假荣光,可一旦转行,拍类型片,就露怯了,原形毕露。
上部作品《外太空的莫扎特》4.3,口碑票房同陈思诚老师以往相比口碑票房相差甚大
而这部新作《解密》充分肯定了他现在艺术创作烧大片的创作理念和路径,但很遗憾,没什么用。
故事,叙事混乱矛盾,特效,摄影是救不了的。理解完美追求和自恋型人格,但我反正是做不到电影成片拍得抽象,彩蛋还要现身说法,恶心观众满足自己的小心思的。
我非常认同网上一句话,是说陈思诚是一个好的电影商品经理,但他可能真的不是一个好的电影人。
言尽于此,我在此毫不客气地说:你们再夸陈思诚是中国诺兰,中国库布里克,那我就拉毕志飞是中国戈达尔了。
玩抽象,我认真的。
看完了《解密》,不怎么样。 金庸在《倚天屠龙记》中有这么一段话,大意是说:让一个小孩子论大锤,那就抡不动,会伤到自己,要是一个壮汉抡大锤,那就得心应手了(所以阳顶天练不成乾坤大挪移,张无忌才能练成)。 陈思诚就是这个阳顶天。他大概想讲一个“凝视深渊,深渊也凝视着你”的故事,但是他的能力既不足以驾驭这种题材,也不足以驾驭这种表现方式。 两个多小时的电影(还害我中间去了一趟洗手间),没有讲出完整的故事,没有塑造出成功的人物,只有各种故弄玄虚的特效。而且这些特效的表达。而且镜头的表达方式……我很怀疑是陈导童年时候看过,看出心理阴影了。 顺便说一句,人不可能梦见自己从来没有见过的东西,所以容金珍应该是不会梦见摩天轮,那么多春梦也没什么实际意义。 人物塑造是脸谱化的,以一种这些年常见的“非脸谱化”的方式实现了完美的脸谱化。而且怎么把咱们共产党塑造得都跟中统军统似的,居然还让现役女军人跟容金珍来一场婚前床戏——我预感这部电影在意识形态上因此会被粉红喷(活该)。 刘昊然是个好演员,但是建议别再跟陈思诚混了。 陈道明现在越来越让人看了不舒服了,表演风格完全陷入了自以为是的套路。老实讲他的这个人物(老郑)和周野芒的人物是重叠的,保留一个就行,周野芒各方面都比他强多了。 具体情节的历史感很差。尤其那场批斗的戏毫无道理——一开始还以为这电影也有“这盘醋”结果从时间上来看居然还在1964年之前,但又不是反右(虽然暗示了容小来可能是右派),那怎么会闹成这样?(即便如此,“这盘醋”的表达效果也不如,太儿戏了) 60年代的南京街头,出几个美蒋特务要枪杀我国高级保密单位的领导/专家,你以为这是在德黑兰吗?太可笑了。 容金珍这种性格和精神状态的人,在什么时候能当上处长都是不可想象的,老郑居然还要推荐他接自己的班,这是对党和人民事业的极大不负责任。 60年代的革命干部是不会戴婚戒的,那时候也没那种大白蜡烛卖。 棋疯子居然是肖央演的呀,我还以为是魏翔呢,没看出来。 居然把王宝强又给弄来了……行吧,算是个呼应。 美国国家全局这监狱条件也太差了,还不如肖申克呢,可能比阿兹卡班还要差。 Liseiwicz是怎么翻译出“希伊斯”的?死活想不通啊…… 最后问一句,容金珍是年纪轻轻就坐在椅子上死了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