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名: 屋主 / The Owners
导演: 阿迪尔汗·叶尔江诺夫
编剧: 鲁洛夫·扬·米尼勃 阿迪尔汗·叶尔江诺夫
主演: Yerbolat Yerzhan Aidyn Sakhaman Aliya Zainalova Bauyrzhan Kaptagai Nurbek Mukushev
制片国家/地区: 哈萨克斯坦
上映日期: 2014-05-18(戛纳电影节)
片长: 100分钟 IMDb: tt3254876 豆瓣评分:0 下载地址:迅雷下载
我对中亚地区的电影没有太多了解,如果不是戛纳电影节对哈萨克斯坦这个国家电影的推崇,我还不知道他们也有自己的作者导演。去年总算见证了这个中亚小国家在戛纳的风光一时,一部《小家伙》入围主竞赛并拿下最佳女演员奖,另一部则是入围“一种关注”单元的《这个世界温柔的冷漠》。阿迪罕·叶尔扎诺夫(Adilkhan Yerzhanov)这个名字对大部分影迷来说虽然陌生,但相信他绝对会是影坛上的明日之星。他算得上是戛纳的嫡系成员,迄今为止的两部作品都顺利入围官方单元。除了《这世界冷漠的温柔》外,他的处女作《拥有者》入围当年的特别展映单元。 戛纳对他的栽培可谓有目共睹,从地缘政治角度来看,这也是戛纳对待社会主义阵营电影,如东欧和前苏联加盟共和国一贯的鲜明态度。不妨对比看看戛纳青睐的导演萨金塞夫、《盛夏》的导演谢列布连尼科夫,还有《顿巴斯》的导演洛兹尼察等等,他们的作品基调和主题莫不是与抨击当今俄罗斯政府与东欧社会不公现象有着密切关系。而作为前苏联加盟国现今独立的哈萨克斯坦,遗留着不少苏联时期的腐败弊端,这种带有尖锐社会批判论调的电影作者自然是戛纳乐于扶持的对象了。 这位80后导演叶尔扎诺夫未必经历过苏联统治时期,因此他作品中更多描绘的是哈萨克斯坦在后苏联时期的社会现状,大胆揭露出种种不公现象与社会的阴暗面:城乡之间的贫富悬殊、权力滥用、任人唯亲、官商勾结、贪污腐败,以及政府部门的不作为等等。这些都充斥在他这两部作品里成为触目惊心的背景或者叙事情节,令作品具有不少现实批判力度。 两部作品不约而同地以悲剧收场,讲述善良无辜的主角被剥夺了生存条件(《拥有者》)或者是走投无路亡命出逃时遭遇不测(《这个世界温柔的冷漠》)。主人公们起初并没有太过明显的反抗意识,他们面对权势和官员,只能唯命是从,忍气吞声接受命运的安排,无论是《拥有者》里的哥哥还是《这个世界温柔的冷漠》里的女主角。但是随着压迫的方式逐渐升级,他们不得不选择用暴力的方式来对抗这个黑暗无情的社会,甚至赔上自己的生命也在所不惜。 假如不是从政治意识形态角度去考量的话,这类讽刺和批判现实的主题过于老生常谈,甚至有主题先行、刻意贩卖的嫌疑,然而相比之下,导演独特的作者风格或许更引人注目。《拥有者》用极简的对白与木讷的表演营造出荒诞的黑色幽默,用不寻常的构图(妹妹躺在手推车那个视角)与美术设计(警察局和法院的小窗口)增添一丝超现实的意味,加上音乐(爵士、法语香颂)反衬出悲凉无助的现实感。中段模仿“最后晚餐”的生日聚会与高潮段落的枪杀段落,都充分彰显出导演这种别致的作者风格。色彩的运用也相当显眼,《拥有者》里卖轮胎的女人,《这个世界温柔的冷漠》里的女主角,穿着颜色鲜艳的衣服和手里拿着阳伞。尤其是后者,色彩与打光令这个底色阴暗的叙事里忽然出现了一抹亮色;乡村与城市段落里用光色调的差异对比,乡村里明媚温暖的感觉,城市部分是暗哑深沉的配色,令故事的批判指向显而易见。 处理暴力场景的手法有向日本导演北野武借鉴的意味:突如其来的枪击,避免正面展示血腥的镜头(例如飘在血泊里的钞票,或者正反打忽略掉中枪者),还夹杂着不少荒诞的幽默的处理,令这些暴力场景沾染上一层暧昧的幻想气息。 这些美学风格稍显稚嫩,却不令人反感,尚有更多发挥的空间。目前来看最不成熟的部分是在叙事部分,常规老套的故事情节却没能讲清楚,往往是夹杂太多风格化的表现,令叙事出现断裂,偏离了创作者想要传达给观众的核心内容。这或许是这位新晋导演在下一部作品里获得突破时需要不断改进的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