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届法罗岛电影节第4个放映日为大家带来主竞赛单元的《漂亮的塞尔吉》,下面请看场刊影评人们毁誉参半的评价了!
@米米
“我”拿什么来“拯救”你?我的朋友塞尔吉?除非你真的能看到。
@Rightchi
第一部夏布洛尔。比起《四百击》、《筋疲力尽》和《法外之徒》,我更喜欢这一部。整部影片像是佛朗兹跟塞尔吉二者在神游时的互相碰撞;这一惊一炸的音乐赋予了整部影片极度诡异的氛围。我觉得这部片更像是悬疑片。
@donnie
夏布洛尔好喜欢拯救救赎的话题,一个城市人如何去拯救乡村人?当对方并不想改变,而你也不是牧师时。这正是一个徒劳的过程。当拯救者情结牌成电影时,他其实知道,拯救的想象仍然是自我投射。(比较让人反感的部分是妓女和母亲那一套)
@Joyside
说真的我一开始以为是gay片,因为这处处流露的宗教味很难不让人想到神父什么的,关于农村的寒意与阴冷罪恶。
@小植野
真的不是很喜欢,这个诡异的配乐一惊一乍的吓人一跳,剧情也寡淡没有什么看的进去的欲望...
@小宁波
塞尔吉这个人物是简单而复杂的,简单的是他在农村重复着日常的工作,复杂的是他与弗朗索瓦相遇时内心的波澜。热拉尔的表演可圈可点,有一种颓废的美感,在被弗朗索瓦拖着从鸡棚来到家中为最上。夏布洛尔初见端倪的新浪潮之感,在叙事上还是稍显乏力。
@脏脏豆
隱約記得奔跑時那個晃動的路面鏡頭,但是,,繁殖癌真的可怕吼
@消亡之人
过程中经常在一些节点怀疑它会否就此走向惊悚片或同性片。 但两位男主间的张力是通过强化两人的联系而自然生成的,惊悚氛围却大多并非直接源于人物或他们的生活,而是通过配乐、调度和剪辑强行夸张化的。 这种气质上的游移不定并未成为优点,反而只让我更期待,如果它就是一部惊悚片或同性片就好了。来自乡间的朋友被生活逼疯,向城里朋友追讨自己本该同样拥有的另一种可能性;返乡遇上老情人,他却已骗婚生子,还尝试撮合自己和他的妹妹…… 世界是不公的。得到更多的人当然应该感到愧疚。
@热情华夫饼
喜欢极其惊人的结尾,也喜欢全片刻意虚化前史的设计,使故事有了更大的延展空间。不过还是觉得有些情节稍显保守和偏题,想在这种题材里看到更深刻的碰撞,和由此带来的观察和思考,而不是大篇幅的三角恋撕逼吃醋搞基。
##第4日的场刊将于稍后释出,请大家拭目以待了。
玛丽(拉丰饰)守在病重的老父亲的床边,双眼瞪着巴里昂(布里亚利饰),她不愿意医生离开,去帮助她姐姐生产,她还在抱怨巴里昂对于她的轻视,包含对于他不再爱她抱有的恨意,但那位一向胡闹的老父还是催促医生离开,尽快地去帮助他的大女儿生下小宝宝。巴里昂这一夜顶着大风雪,替好友塞尔日(热拉尔·布兰饰)即将临产的妻子找医生,再去找不在家的塞尔日。
当巴里昂从牛棚里拖出昏昏噩噩的塞尔日,再用一把雪抹他的脸,这时,清醒过来的塞尔日,睁眼看到了妻子生下了一个胖小子,他露出了从未有过的大笑,说不清这是幸福的,还是别的,至少让这个浪荡子有了难得的笑脸。这就是《漂亮的塞尔日》(又译《美男子》1958)的最后情节,它的意义在现在看来不可限量,因为正是它揭开了法国“新浪潮”电影的序幕,由此开启了一个电影时代,并影响到后来的无数人。
如果说《漂亮的塞尔日》作为克洛德·夏布罗尔的处女作,让他成为“新浪潮”的第一位导演,那他的第二部《表兄弟》(1959),则延续并大大地推进了其“小主题,大处理”的创作旨意,用一种难以揣摸的冷酷主义风格,探索了中产阶级的焦虑,以及混世中如何形成的狂躁与暴力,全方位阐释了导演的创作理念,并由此开始了他漫长的创作历程。至2001年,他共拍摄了50多部长片和几部电视剧,他一直被认为是从《电影手册》走出来的最具商业灵活性与务实性的导演。
《漂亮的塞尔日》得以拍摄,乃是用了其妻继承的财产拍摄,如同他所说的“当你找到一笔资金拍摄第一部电影时,你就成为一名导演。”正是有了《漂亮的塞尔日》的初啼成功,才使得《表兄弟》引起更多人期待和关注,由此获得柏林电影节“金熊奖”。与前作所寄托的那种简单的乡村情怀相比,《表兄弟》则呈现了都市喧嚣的浮华,颓废、荒唐又迷失的资产阶级生活。
《表兄弟》中,从乡间来到巴黎的小伙查尔(热拉尔·布兰饰),诚实上进,修读法律,地道的有为青年,一旦入住表兄保罗(布里亚利饰)的豪宅,便感受到了这位保罗及其狐朋狗友的怪诞、腐朽又虚伪的生活气息,这是他乡间生活所无法类比的,如同我们在《漂亮的塞尔日》所看到的不同,这儿完全陷入一种及时行乐的混世虫状态。这帮人没有人生追求,没有积极的生活态度,更不要说刻苦求学,除了堕落,还是堕落。但查尔不一样,他一直跟这些人小心地保持着距离。
影片极其细腻地用查尔话外音,采取给乡下母亲写信的方式,呈现了这老实孩子的人生态度,如同我们常见的那样,他只说好的,甚至违心编造点乐事,好让远方的母亲安心。实际上,自他来到的第一天,他就处于矛盾和不安之中。影片用两次保罗举办的两次大派对,着力呈现了这群公子哥们的放荡生活,但查尔不能像他们那样虚度光阴,他努力要从这迷醉的蛛网中挣脱,但谈何容易。
第一次派对,即是查尔来到的第二天,各色男女只求一乐,疯癫的保罗无疑是狂欢的焦点人物,他左拥右抱,当然,还少不了那个惯于胡言乱语又极其轻佻的克洛维斯,这厮无疑是片中的顶级混蛋。后面保罗所谓的考试通过,也是通过他化钱请人代考。而天天苦读的查尔却没有考取,这是影片中一个绝妙的讽刺。正是在第一次派对中,查尔与20岁的漂亮姑娘弗洛朗兹(于埃特·梅妮奥尔饰)一见钟情,二人可谓天生一对,他们离开吵吵嚷嚷地屋子,跑到外面,彼此表达爱慕之情,姑娘说我喜欢你这样的傻瓜。
小伙子实在兴奋过度,竟然提议去游车河,是啊,查尔来的第一天,表兄就带他去凯旋门和香榭里大街兜风,这清爽的月夜,他怎能不带着她去好好吹一下微风呢。进屋的查尔一说要借车钥匙,就被醉醺醺的表兄嚷道我们去兜风,群起响应,这次查尔与姑娘美好的约定,就这样被保罗搞砸。保罗对于查尔完全不放在眼里,毫无尊重。
对比《漂亮的塞尔日》,时隔12年后,从城里回到乡间的巴里昂,当看到昔日好友塞尔日整天萎靡不振,几乎靠酗酒度日,他决心拯救,即便连教堂的神甫对塞尔日都无可奈何,即便塞尔日夺走他的女友玛丽,乃至对他拳脚相加,巴里昂也决不放弃给予他的帮助,这只能说源于乡土那挚朴的诚实情感,这也印证了导演作为“巴黎外省人”的姿态冷冷地打量着巴黎这样的都市。
而在《表兄弟》中,我们则完全看不到那种人类应有亲情,看到的只有为所欲为的愚蠢式的霸道。这正是夏布洛尔所想要的,他说过“愚蠢比智慧和深刻有趣多了,智识有限,而愚蠢无限”。《表兄弟》中的保罗对于查尔来说,简直就是一个噩梦,这一点儿也不夸张,因为他自始至终就得与保罗这样的蠢人搅和在一起,想开脱也决非易事。姑娘弗洛朗兹虽然不乏追求者,但她还是觉得查尔好,她主动打来电话,约定下午见面,这让保罗很不爽。也许是兴奋过度,这对恋人都搞错了约定的时间,查尔以为是下午5点,而姑娘下午3点就赶来了,查尔还在学校呢。
姑娘如果离开也就没后来的事了,但她急不可耐地想等着查尔回来。这给保罗有了可乘之机,在那个法西斯式渣渣克洛维斯的极力诱导撮合下,加之保罗的威逼怂恿,总之他们觉得姑娘跟查尔不合适,何况查尔的生活来源全靠保罗,让她死了这份心,这种特殊情境下,姑娘投怀送抱,自此她跟着保罗在一起。简单责怪这位姑娘没有站稳爱的立场,未免武断,毕竟她对于爱情也是懵懂的,何况每天游走于这些人之中,当然,经不住诱惑是巴黎这样大都市女孩的主要表征。问题是,她对于查尔仍是真挚的,只是说她藏于心中。
当查尔回来时,保罗跟他还没说一半,聪明的查尔就明了,他并无强烈反应,但只能强捺着,心里在流血,如同他后来跟姑娘说的我是多么爱你,爱你的一切,但现在无可更改了。其实,爱他的姑娘,心里何尝不难受,奈何形势比人强,她只能顺水推舟,一对苦命的鸳鸯,只有共处一室的怅惘。保罗对于姑娘弗洛朗兹的羞辱,乃是家常便饭,哪怕在洗浴间,姑娘说我已厌倦了你,这让查尔钻心的痛。三人用餐时,更是心有戚戚,那是无言的肿胀。片中有一细节,犹如关在笼子里的姑娘,裸着身子享受太阳浴,这注定着她与保罗的所谓爱情是瞬逝的。
第二次派对,也就是庆祝保罗考试的所谓通过,这群人玩的更嗨,请来了挣脱铁链的表演者,只为博他们一乐,这把影片颓靡的气氛推向了高潮。这时,已跟保罗分手的弗洛朗兹仍不舍查尔,她上楼找他,请他一起去玩。查尔说我明天要参加考试。实际上,如此深爱着,查尔只能远离她,这让姑娘伤心地跑开。查尔经常到书店看书,老板让他振作,多看巴尔扎克的书,不要学那个保罗。看来夏布洛尔和特吕弗一样,都喜欢巴尔扎克的小说。
但可悲的是,心事重重的查尔第二天并未如意考上,他还盼着考取,等有了工作安顿好,便接母亲过来一起住。但一切成了泡影,他心如死灰。他在街上,偏偏又看到了餐厅里他爱着的姑娘弗洛朗兹,在跟一个男人说笑,他真是伤心极了。回到屋子,查尔拿出表兄的那把左轮手枪,放上了一颗子弹,俄罗斯转盘的游戏。他指着沉睡中的保罗,但没勇气开枪,只得扔下睡了。
等第二天早上醒来,这位保罗来劲了,他对查尔说,如果你真的伤心,还可以去找弗洛朗兹复合。他一边大言不惭地说一边拿起了枪,玩笑地对着查,这家伙不知道昨晚查尔上了一颗子弹。当查尔伸手让他别开枪时,他还是勾动了扳机,可怜的查尔倒下了。多滑稽多哀伤的一幕就这样发生了。真是意想不到,这就是导演所说的“大处理”吧。
显而易见,这迥异于前作《漂亮的塞尔日》。《漂亮的塞尔日》中17岁的玛丽主动与巴里昂的靠近,这让塞尔日似乎觉得很高兴,但又让他纠结不已,以至于他动辄喝斥挺着大肚子妻子的“丑陋”。虽然影片暗含了乱伦的可能,按塞尔日的说法,那位父亲并非玛丽和姐姐的生父,且塞尔日的妻子之前怀过孕,他也怀疑是那位酗酒的老父所为,但影片并未呈现,只是塞尔日混沌状态时的说辞。后来,老头的确猥亵过相依为命的继女玛丽,引来巴里昂在墓地对于他的痛殴。
其实,这只是导演制造一种噱头的刺激性,影片的重点显然还在于刻画塞尔日终日因酗酒搞得落魄不羁的情绪状态,比如塞尔日跑到墓地独自痛诉自贬,追着喊着“疯子疯子”的小孩们跑,但最终还是在那个雪夜,在巴里昂的关照下走向了一个模糊的新生。
影片中反复出现的小孩上学、教堂和墓地,正象征着人类的始终,不谙世事的小孩是欢快的,成人的现实则需要宗教的抚慰,墓地则是人生的终点,塞尔日对于神甫的不信任,正说明人类反叛的性格。另一面,当巴里昂劝说他离开妻子时,他却拒绝了好友的提议,说你不了解她。后来,巴里昂在雪飘的林中遇到了拾柴的伊娃,说到这一段时,他们的误解消除了,起初她也以为巴里昂的到来,让丈夫变得更烦躁,渐渐她知道他是真心想帮助塞尔日。反而,伊娃的妹妹玛丽对于这个姐姐则是冷漠的,这只是她的任性而已,并非本质上的。
总之,我们在《漂亮的塞尔日》中,还是能看到导演作为“外省人”所蕴含的情怀。反观《表兄弟》中查尔轰然倒地的结尾,足见都市冰冷的疏离与反差,哪怕是有亲情关系的表兄弟之间,也终免不了人生的最终末路。片中所弥漫的中产阶级的堕落气息,也奠定了此后导演电影的主色基调。
“新浪潮”经过五、六年的狂澜后便结束了,跟其它“新浪潮”导演一样,夏布罗尔并未停滞。虽然他在《女人们》遭贬后有一段低迷期,但1968年《女鹿》的成功让他重拾信心,遂有了《毁灭》《贝蒂》《地狱》《仪式》等杰作的问世。
夏布罗尔的可贵之处,在于营造了一种迷离的情绪状态,这些角色尽情地以自己的面孔出现,好坏他不评判,也不止步。难得的是,他的电影整体并不灰暗和阴郁,往往夹杂着可堪回味的幽趣,哪怕最不思议的让人猝不及防的一击,也不会让人极度压抑,处处漫溢着作者电影应有的思考和表达,这是他迥异于希区柯克电影和其它影像的地方,也是令人击赏之处。同样,这与后来者迈克尔·哈内克电影中那种对于人类极致的绝望气息,那种刻骨的冰冷,让人不忍再睹,由此也形成了鲜明的对照。就我个人喜好来说,我更倾向于夏布罗尔这种妙不可言的幽趣之味。
如同《表兄弟》给我们描绘了巴黎社会另一面的浮世绘,他们神经兮兮,纸醉金迷,相较于保罗他们的虚伪欺诈,好小伙查尔则是面对这种浮华的不适,那不知所措的痛苦与煎熬,注定了他一旦受挫,最终在深重的内心挣扎后,必然走向毁灭的人生。这也是夏布罗尔用这种精妙的冷酷镜语,带给我们现实和思考的意义,可以说,他的电影永远不会过时,且日益散发那不可逾越又绚丽夺目的光彩。
2017、6、5
(2023年9月11日首发于公微“经典光影手册”)
法国“新浪潮”电影出现的背景(50末-60年代初) “新浪潮”兴起的背景: ·社会背景: 1.20世纪50年代末,各种青年亚文化酝酿成形,存在主义兴起(性解放、摇滚乐、新时装、足球运动、旅游文化) 2.1957年后电视带来的冲击,刚刚恢复的法国电影面临危机·文化背景: 现代主义思潮的影响——存在主义哲学的影响。
法国“新浪潮”电影出现的背景 ·存在主义描绘了一幅世界现实和历史的悲观主义画面: ·世界史没有解决的矛盾村总纠结在一起 ·历史是杂乱无章的一片混乱 ·人在混乱中被恐惧、本能和社会制度所支配 ·存在主义认为: ·人无力改变周围的混乱带来理性的秩序,而只能接受它 ·现实的人是没有希望的 ·人是孤独的、不自由的 ·对任何一个人来说,其他人都是“局外人”,友谊、爱情、亲情都带有虚假和怀疑的色彩。
法国“新浪潮”电影出现的背景 《电影手册》是新浪潮的精神堡垒 1951年由安德烈·巴赞等人创立 巴赞作为新浪潮的导师,鼓励特吕弗、 戈达尔、夏布罗尔、侯麦等写不一样的影评,大力鼓吹“场面调度”、写实主义和注重作者个人风格的影评,视写影评为拍电影的必要过程,批判20世纪50年代平庸、华丽、虚伪、公式化的“优质电影”为“老爹电影”。 主张创新,并弃文从摄影机。
法国“新浪潮”电影的理论主张 ·电影的本体——纪录本性(电影本体论) 电影和其他任何艺术相比都更贴近于生活,更贴近于现实,因而纪实性是电影的“第一本性”。巴赞认为:“电影是现实的渐近线”,他的纪实美学反对以好莱坞电影为代表的戏剧性效果和因果叙事的故事化倾向。 ·场面调度理论 反对蒙太奇美学,主张运用“景深镜头”和“长镜头”,不切割完整的时间和空间,尊重感性的真实空间和时间,避免蒙太奇手法营造的强制性、单义性、封闭性和倾向性的主观世界,展现出开放式的、可选择的、含义多样性的客观世界。
法国“新浪潮”电影的理论主张 ·作者电影观念 法国著名作家、电影导演阿斯特吕克在40年代末提出了著名的“自来水笔式电影”(摄影机即钢笔)的理论,主张摄影机要像作家的笔一样,去自由的描写事物,必须具有作者自己的个性,即要确认电影作家的地位。 ·明确提出“作者电影”理论的是巴赞的学生特吕弗。在他们看来“电影作者”要具备以下的条件: 1.具备最起码的电影技能。 2.影片明显表现出导演的个性,并且在一系列影片中一贯地揭示出其风格特征。 3.影片必须具有某种内在的含义,导演必须通过他是用的素材来表现其某种个性,这种个性应贯穿于其作品中。
制作方式:
法国“新浪潮”电影的创作特点 ·“新浪潮”电影不再一制片人为中心,而是强调导演的主导地位。·他们抵制“优质电影”,擦用了完全不同的制作方法,他们的影片成本低、制作周期短、采用实景拍摄和自然光效,大量启用非职业演员。
制作技术: ·“新浪潮”电影在叙事结构上的变革,即以“非理性”的结构去反映世界。 ·“新浪潮”电影为了打破以好莱坞为代表的银幕梦幻机制,大胆革新电影语言,在电影编剧、摄影、影响处理、剪辑技巧和演员表演等方面都表现出不同于传统的特点。 ·在电影剪辑上,“新浪潮”电影打破传统束缚,有时更是打破影片画面恪守的流畅规则,时空表现更为灵活和随心所欲。
法国“新浪潮”电影的代表人物 ·戈达尔——《筋疲力尽》(1960)跳接(跳切、跳跃剪辑) ·艺术特征(打破古典叙事规则) ·主题:以幽默的手法反映一代青年存在主义式的困境(政治、科技和媒介)表现了青年没有信仰、没有目标的生活,受青年观众共鸣、市场欢迎。·人物:米歇尔(贝尔蒙多饰)极端的社会叛逆者、反英雄,是西方“愤怒青年”及“垮掉的一代”典型。 ·叙事:碎片化、片段拼贴结构、开放式故事。 ·剪辑:无逻辑、打乱时空:跳接(古典电影大忌,戈达尔最为人称颂的美学技巧)与省略。 ·手持摄影,不断变动的构图,调度灵活。 ·主角转头与摄影机/观众对话。
法国“新浪潮”电影的代表人物 ·戈达尔——评价 ·1.戈达尔的创作从总体上看,最大的成就就是始终不渝的对好莱坞电影美学的霸权主义提出挑战,力图突破传统电影的传统叙事模式,在某种程度上为动摇好莱坞电影所定型化的电影美学的垄断与霸权开辟了道路。 ·2.在电影表现形式和电影语言的探索和实验上,是一位具有深远影响的大师。 ·3.60年代中后期,评论现实使电影成为他图解和宣传政治的工具,被称为“电影化的论文”、“政治化的电影”。 ·4.局限性:戈达尔虽然激烈的攻击好莱坞电影的传统形式,但并没有真正摆脱好莱坞传统叙事模式。
法国“左岸派”电影 ·“左岸派”在艺术创新方面与“新浪潮”相似,但在美学追求上与“新浪潮”存在很大差异。“左岸派”电影工作者甚至公开拒绝“新浪潮”,他们在电影观念含义语言的探索上较之“新浪潮”更为极端,带有更大的实验性。 ·“左岸派”形成于50年代末,因为其成员都在塞纳河左岸,因此被称之为“左岸派”。主要代表人物:阿伦·雷乃、《广岛之恋》《去年在马里昂巴德》、罗伯特·格里耶、玛格丽特·杜拉斯。“作家电影”
法国左岸派电影的代表人物 阿涅斯·瓦伊达--“新浪潮祖母” 1956年,自编自导剧情短片《短角情事》。1962年,自编自导的剧情片《五至七时的奇奥》获得第15届戛纳国际电影节金棕榈奖提名。1965年,自编自导的剧情片《幸福》获得第15届柏林国际电影节评委会特别奖。1976年,执导剧情短片《爱的愉悦在伊朗》。1984年,拍摄的纪录片《尤利西斯》获得第9届法国电影凯撒奖最佳短片-纪录片奖。1985年,执导的剧情片《天涯沦落女》获得第42届威尼斯国际电影节金狮奖。 阿涅斯·瓦尔达擅长用静态手法表现人的孤独与人生的残酷的作品,有时则是以一种实验的倾向,在叙述上进行一系列同时具有柔和、潇洒、却又大胆等特质的探索,作品中具有强烈的政治倾向和女权主义思想。
法国“左岸派”电影 ·1.受现代主义思想的影响更加广泛而全面 ·2.更能体现“作者电影”的特色 ·3.关注人的精神状态和精神活动 ·4.影片的主题集中在“记忆与遗忘”的矛盾中 ·5.在艺术表现上,彻底打破了传统的时空观年,将逻辑的、线性的时间改变为错综复杂交替的“心理时间”,空间也有具体的物理空间或叙事空间改变为“心理空间” ·6. “左岸派”十分注重剪辑,认为自己就是“电影剪辑派”认为电影剪辑表现的东西是永无止境的。
法国左岸派电影的代表人物 ·阿仑·雷乃 -- 《广岛之恋》 阿伦·雷乃影片的故事性的表达方式带有着新颖与独特,表达情感不在于画面的表象与符合事实的真实程度上,而在于激起观众的内心情感波澜和对历史的深邃思考之上,他并没有像传统故事片导演一样追求情节的连续性、逻辑性和圆满性,而是突破了传统线性情节结构对因果联系的故事性的过分强调,创造了一种立足意识流动,摒弃逻辑关系的新型故事性。 阿伦·雷乃的镜头与影片的表达意图高度统一,有时侧重镜头的“静止状态”,有时强调画面的流动感。他摒弃了手提摄影的方式,在摄影机移动的过程中,讲究画面构图和布光等效果,和“电影手册派”趋于“自然主义”的表现风格迥异。在创作过程中,他拥有一个独特的摄影手段:将镜头推上去,让摄影机近距离接近被拍摄物体,给人摄影机向着现实深入和捕捉的感觉。此外,他把剧情片、纪录片、拍摄和剪辑、声音和画面的界限完全打破,使他的电影形成一种最佳的交错形式。
法国左岸派电影的代表人物 ·阿兰·罗布·格里耶 他最为轰动的作品是电影小说《去年在马里昂巴德》,描写一名少妇在某休养地遇一男子,男子说他们曾相识并去年相约于今年在此相会,最后说服少妇承认此事并与之一同出走。该作品由阿兰·雷奈(阿伦·雷乃)拍摄成电影后于1962年的威尼斯国际电影节上获得金狮奖。他在1963年单独摄制的影片《不朽的女人》获得路易·德吕克电影奖。1969年因《撒谎的男人》获得柏林国际电影节编剧奖。格里耶的作品以他独一无二的品质和他崇高的影响而荣获1998年法国最高文学奖“龚古尔奖”,他在文学上的成就使他饮誉“新小说派领袖”、“新小说教皇”、“午夜魔王”等多称号。
玛格丽特·杜拉斯 《广岛之恋》法国女作家玛格丽特·杜拉斯创作的电影剧本,首次出版于1960年。《广岛之恋》共分为五个部分。第一至三部分讲述1957年的8月,一位法国女演员“她”来到遭原子弹轰炸过后的广岛拍摄一部关于世界和平的电影,在广岛邂逅了日本男人“他”,就此展开一段刻骨铭心的短暂爱情,也引起“她”对往日在纳韦尔与德国士兵的初恋回忆。第四和第五部分便是对“她”在纳韦尔痛苦生活的回忆,对过去的回忆在一定程度上扰乱并隔开了现在的叙述。 杜拉斯在《广岛之恋》中围绕着发生在广岛的恋情展开了对战争和人性的拷问,对社会道德的批判。剧本把弱小个体的爱情置于广岛这样一个重大的历史事件之中,通过叙述发生在道德边缘的爱情对社会道德进行了质疑和反思,衷心地呼唤一种以爱为核心的人类的新秩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