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ome New

血婚 Bodas de sangre(1981)

血婚 Bodas de sangre(1981)

又名: Blood Wedding

导演: 卡洛斯·绍拉

编剧: Juanjo Artero 安东尼奥·加德斯

主演: 安东尼奥·加德斯 克里斯蒂娜·霍约斯 Juan Antonio Jiménez

类型: 剧情

制片国家/地区: 西班牙 法国

上映日期: 1981-03-09

片长: 72分钟 IMDb: tt0082088 豆瓣评分:8 下载地址:迅雷下载

简介:

    影片改编自西班牙伟大诗人费德里科•加西亚•洛尔卡(Federico García Lorca 饰)六幕话剧,内战期间他因支持共和政府而被弗朗哥政府残忍杀害,叛军当政期间作品长期被禁。

演员:



影评:

  1.        《血婚》由同名话剧改编而成,话剧作者为西班牙著名剧作家、诗人—费德里科·加西亚·洛尔卡。洛尔卡一生十分短暂,只有三十八个年头,生于1898年的格拉纳达,在1936年被弗朗哥政府处死。原因在于洛尔卡多次公开谴责法西斯暴行:有多为社会主义者好友:同时是知名作家和同性恋者。洛尔卡的《血婚》完成于1933年,糅合了诗歌、歌舞等元素,具有鲜明的西班牙民族特色。
           1981年的一天,卡洛斯·绍拉观看安东尼奥·加德斯舞团的彩排过程,产生了将经典话剧搬上银幕的想法。弗朗哥去世后,遮蔽西班牙文艺界天空的乌云不复存在,绍拉也伺机改变之前以隐喻手法为主的故事片创作道路,加德斯舞团的精彩表演让他从此专注于对于西班牙传统文化艺术形式的展现与歌颂。
           与原版话剧相比,电影版《血婚》在影片结构上进行了较大的改动。绍拉不仅以半纪录片的方式拍摄了一场舞剧的彩排过程,而且将舞蹈演员的后台准备活动搬上银幕,其中还插入了加德斯个人的舞蹈感悟。因此,影片除了对话剧《血婚》的主旨进行再探讨之外,还客观审视了关于舞蹈艺术本身的方方面面。而这种戏中戏的套层结构也被绍拉所长期使用,作为他在舞剧拍摄中体现电影特性的主要形式。
           话剧《血婚》的故事情节大致为:一对新人即将成婚,但新娘之前的未婚夫莱昂纳多的家人正是新郎杀死父亲与哥哥的仇人,他却和新娘的堂姐结为夫妇,生有一子,并依然爱着新娘。婚礼当天,莱昂纳多携新娘出逃,新郎追出与莱昂纳多决斗,两人双双身亡。在话剧中,新郎的母亲是重点塑造的形象,母亲的丈夫与两个儿子均死于刀下,自己只能继续孤独的生存下去。其他女性角色也均无法得到男性力量的支撑,受到命运与欲望的折磨。
           由于话剧《血婚》在西班牙国内享有盛誉,观众对故事情节烂熟于心,所以绍拉没有扩充话剧的情节,而是结合弗拉门戈舞的特点,做了颇有针对性的删减与强调。舞剧的叙事主要通过舞蹈动作实现,篇幅不多的唱词只能起到补充作用。由于舞蹈动作在叙事容量上的局限性,绍拉只保留了最主要的故事内容,并通过简单的道具与精准的动作设计加深艺术感染力。
           舞剧大致由六段舞蹈组成。
           第一段舞蹈:新郎与母亲喜形于色,畅想婚礼时的情形,新郎腰间的刀子令母亲面露惶恐,母亲不希望儿子惹上血光之灾,为情节发展埋下伏笔。
           第二段舞蹈:莱昂纳多与妻子心猿意马,貌合神离,摇篮中的孩子无法安睡。
           第三段舞蹈:莱昂纳多与新娘各站一边,两人动作一致,情投意合,却被无形的墙垣阻隔。
           第四段舞蹈:新娘内心慌乱异常,欲望与理性的天平在左右倾斜。
           第五段舞蹈:婚礼上,众人起舞。莱昂纳多与新娘含情脉脉,莱妻却无可奈何。
           第六段舞蹈:莱昂纳多与新郎拔刀相见,新娘伤心欲绝。
           影片中并未提及莱昂纳多与新郎的家族仇恨,也没有出现死神与月亮的角色,洛尔卡的诗歌魅力也无法在动作中体现。但绍拉将舞剧的缺陷转化为优点,尤其是最后决斗一场,没有声音、没有布景,只有慢动作的打斗,就这样,残酷的杀戮转化成为曼妙的舞姿,甚至连最后新娘身上的一抹血色也显得美丽起来。
  2. 《Bodas de sangre》

    唤醒新娘,在她的大婚之日。

    将文学作品搬上舞台,再将舞台戏剧移植银幕,西班牙人民耳熟能详的传世经典在卡洛斯·绍拉的导筒下迸发别样的生命力。学习电影史免不了要大量观影,西班牙这章从一开始便深深吸引着我,如果用一个颜色去形容它,会是猩红色,印象里的西班牙没有火红那样明艳,但也不是酒红那般黯淡,猩红正正好好,既有斗牛士的激奋,也有传统氛围下的羁绊,血婚说的恰好就是这样的奇情故事。

    有人说这是纪录片式的表达,是也不是。西班牙顶级舞者所扮演的角色优势便在于,弗拉明戈那曼妙柔媚的身姿配以铿锵急促的舞步被狠狠拿捏,使得观众来不及分心。但是镜头的存在感时刻在戏里与戏外产生间离,具有人工痕迹的场面调度与画面构图,让人惊叹舞蹈之美的片刻喘息中,清醒意识到他们是在演戏,而观众的沉浸则是对导演最大的嘉奖。

    电影再一次将旧故事以新方式表达,超现实且刻意的舞蹈慢放传递出强烈的戏剧张力,伴随两抹白裙上猩红色的血痕,悲剧迎来落幕。此刻故事内核似乎已不再重要,弗拉明戈的踢踏步已经在击踏着观众内心。

  3. 刚读<血婚>的时候念叨: 这是多怪异的一个故事.

    不曾想原来是看到Carlos Saura才头晕: 生生地把故事变成纪录片, 早就不是”戏中戏”三个字能概括. 使着劲地让你不明白. –除非你读过<Bodas de Sangre> (血婚)

    *

    我自认从前是绝没有见过这样的电影.

    开篇是熙熙攘攘的后台, 舞蹈演员都是青年男女, 打闹嬉笑不迭. 直到头儿模样的舞男抖擞出现, 说来, 我们先练练这个动作.

    假设你不知道电影的名字, 你问: 这是闹什么呢?

    闹flamenco呀. 一二三, 热身结束, 少男少女们, 彩排即人生.

    呀, 簇拥新娘的众人一袭黑衣, 黑白分明却神色不一…直到新娘的白纱洇成血衣.

    按理说, García Lorca (加西亚洛尔加)的原著应当是以红色为基准, 更不说背景, 第一场黄色, 第二场玫瑰色, 第三场白色, 即使是旁衬, 也招招正中靶心. 明艳夺人的不知道是炽热情欲还是新仇旧恨. 原本照报上的新闻改编, 新郎决意与妻子的旧情人共赴黄泉. Lorca见文后经过长远谋划, 最后才一挥而就. 神奇的安达卢西亚人也钟爱意象. 有月亮, 有死神 —- 毕竟凄厉的诗句让凡人念起也总是不得要领.

    从头到尾唯一被冠名的角色–旧情人Leonardo, 一妻双子心不死, 得知旧爱要成婚, 千方百计不辞辛苦去勾引, 私奔路上血溅当场. 为什么他有名字? 是有他才有故事. 悲剧只在他一念, 众人命运由他牵. 新郎母亲却又集刚烈妇女要素为一身, 家仇大过天, 怎容得下. 只新郎纯如一张白纸, 新娘又气血上涌无判断力, 都是配角. 每个故事里的弃妇都是错, 此处L妻更不需提. 你与我结婚生子, 暴躁愤然可以是对我不满, 你不爱我, 我无话说; 如今你说你并非只是不爱我, 你还爱了一个她, 你让我何以自处. 西国文学中的女人, 仿佛都要变成一块磐石才能苟活.

    血婚, 乍听就汗涔涔. 全无台词你以为就不能满场唏嘘? 这才大错特错. 虽然改动加工少不了. 你纵是独舞再胜也无人知晓你是独有名字的角色. 你要说自己大婚将至, 少不得要凭空加一场母子拟婚, 观者才大悟: 这么个意思. 你说起仇人时蹙眉不够, 也有刀剑相帮. 当然是智慧超然, 可戏的角角落落毕竟已不同, 既无台词, 意象也无意义, 还要月亮, 死神做什么? 故而必须要当一样新物什来赏玩. 只要吊着观众席一丝悲怆, 那便是原味得传了.

    你道排练厅上方涌起的乌云是谁的大作? 你且见过flamenco便知. 远不是手指缭乱翻覆+踢踏阵阵就引为真谛了. 击掌. 吉他. 缺一不成方圆. 原本flamenco要义就是歌者舞者眉头紧缩, 世间的苦, 则都在裙摆间萦绕. “我灵魂深处的痛楚,” 你可知晓? 于是此间言谈多余, 我的肢体我的眼神, 你的悲伤立即加满十分. 于是有flamenco, 何需色彩, 何需场景, 你听那地板的声响, 爱恨仇伤, 一并都洒了出去.

    [决斗一场是真爱]

    *

    Carlos Saura兴许不及Almodovár知名, 可要论为西语文化圈贴标签, 好像是只有他能办到.

    一桩桩经典来改. 今日血婚明日卡门. 这回Goya下回Sevilla. 不亦乐乎. 想今天来写点什么也是因为昨天找了<Tango>来看. 跟血婚是两条路子, 可还是一眼就能看穿是Saura出品. [骚拉?-_-] <Tango>的两名女主真是赞得发指, 风致不一, 却交相辉映, 并不至于一个比另一个更夺目. 最后稀里糊涂码一大坨不知所谓, 居然不是关于tango, 完全是因为想起当时坐在课堂里, 为着初到西班牙对莫名饭点的身体本能反抗, 整个就睡过了一部<血婚>. 回家琢磨, 想想不死心, 竟花了半日去youtube上揪了出来重看—-这才知道妙处, 这样的片子, 西语听力残破如我也照样无字幕神清气爽.


  4. Saura呈现舞剧版《血的婚礼》的形式非常耐人寻味。事实上无论是弗拉门戈给人的传统意象,还是《血的婚礼》作品本身给人的感受都是绽放的鲜红。从鲜红到纯白不仅有对婚礼与纯洁意象的再现,更有电影本身介于舞蹈与文学文本之间的一种平衡的力量,从零开始的力量。他既没有单纯地记录最终成型的舞台版本,也没有完全将其变成纪录片的形式来探讨文学作品与其他艺术形式的关系,而是在纯白的排练厅环境中再现演员如何从现实的场域走向虚构的、艺术的场域,如何将自己的生命体验(男主角的演员独白)融入到对作品的呈现中。

    在弗拉门戈中,音乐、舞步与肢体的力量感是呈现的核心,因此关键的唱词以及文学作品中念白的气口可以通过肢解的动作进行重组和再造。而本身舞台的全景呈现方式也被电影拍摄手法的特写镜头、景别调整所弥补。比如在第三幕中男女主角novio 和novia的平行对跳,既能够看到爱人之间最紧密的情感联结,两人不在同处彼此的思念与辗转反侧,还有对单个人物的表现力的具象化都弥补了舞台艺术即时性的不足,而用电影的拍摄手法从另一个角度重现了文学文本中的特点,比如人物独白、线索铺垫等等。在最后的对决戏中,Leonardo和novio放慢的定格动作,手中刀柄运行的轨迹,以及为了平衡肢体需要大量的力量,演员头上明显的汗珠都呈现出了不同的张力。

    而排练厅中镜子的运用也是点睛之笔。镜子本身就是“虚幻”的代表。因此在影片开头演员从化妆室进入排练厅开始对着镜子纠正自己的动作、找到自己身型的时候,就是他们从现实进入虚幻的时候。在场景切换时,导演一次一次将将镜头切向镜子,再用近景聚焦到角色本身也绝非偶然。包括最后,饰演novia的演员走向镜子,镜头略过了现实中的她,而只保留了镜像中的她,她将沾满红色染料的双手抹在洁白的裙子上,更是有一种模糊生与死、虚与实的强大的震慑力量。Saura利用电影媒材的特殊性质,对舞剧版《血的婚礼》的再现,最终使影像、舞蹈与文字三者结合,拥有了新的生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