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当下的影视结构的变革者和挑战者,流媒体凭借其低门槛和灵活性,成为了传统发行平台的强大竞争对手。而就原创产品而言,流媒体更适合电视产品,而非电影制作:从大银幕走向小荧屏,是电影艺术流行化和商业化的必然选择,但从来都不是充分条件——在流媒体入场之前,也有大批无法通过院线上映,直接通过磁带和碟片发行的电影,这些作品通常是无法获得商业成功和主流市场追捧的家庭电影和B级电影。Netflix出品的独家电影,也不过是用钱砸出来的升级版。流媒体并不是电影的未来,只是电影在漫长发展道路上的一小部分而已。
但流媒体对电视产品有着截然不同的作用。与电影相比,电视对观众试听体验的标准更低,更长的时长,使得电视作品对人物的塑造可以更加成熟和深刻,也更容易引起观众的同理心。近年来在引入电影化叙事手段后,整个电视领域也变得更加丰富多样化。其中一个典型现象,就是电影IP的下沉。虽然好莱坞在重启的大坑已经蹲了十几年,但怀旧nostalgia这碗情怀饭离坐吃山空还早得很。当公共台和有线台为了保住收视率而死吃老本不敢创新的时候,流媒体可以依靠互联网的天然吸引力,抓住那些老龄化传统电视观众不感兴趣,但对于“早衰”的互联网用户有着奇效的兴趣点。Netflix的《怪奇物语》如此,YouTube Red的《眼镜蛇 Cobra Kai》更是如此。
作为上世纪80年代最热门的青少年电影系列,《龙威小子》和同时代的《星球大战》一样,是定义了一整代人的标志性作品。在杜夫·龙格尔,史蒂文·西格尔和尚格·云顿登场之前,正是拉尔夫·马奇奥和凭借本片拿到奥斯卡男配提名的森田则之,打开了好莱坞功夫片的黄金年代。而这背后的大功臣,就是曾经联手西尔维斯特·史泰龙共同缔造了《洛奇》神话,拿到奥斯卡最佳影片、最佳导演、最佳剪辑的已故导演约翰·G·艾维尔森,以及写就了诸多经典动作电影剧本的编剧罗伯特·马克·卡门。
讲到这里,我们很自然地就会发现《洛奇》和《龙威小子》之间在母本上的高度相似性,以及针对不同观众群体采取的不同叙事策略。同样的是LOSER通过自我奋斗实现价值,不同的是后者在动机和人物设定上更简单,情节也更套路(或者是成为套路的鼻祖)。也正是如此,《龙威小子》才能成为一代青少年眼中的时代经典,其中的每一个角色和每个桥段,都成了张口即来的好梗:而反应这一年龄段群体的《老爸老妈浪漫史》,甚至把当年的两位正反一号,威廉·扎布卡和拉尔夫·马奇奥拉来共演怀旧大戏。
这一群众基础,让《眼镜蛇》的诞生成了自然而然的事情。
一部打着情怀旗号的影视作品想要获得真正的成功,就需要捕捉原始作品的魅力——至少捕捉最重要的那一部分,并且用现代化的方法去解读它。《致命武器》在现代化的道路上走的很成功,而《眼镜蛇》在复古气质的方向上也走得很远。《眼镜蛇》的身上,我们能看到一些设计和制作精良的角色开发,良好并且合理的喜剧段子,以及完美调动观众的怀旧情绪。而最重要的是,《眼镜蛇》对其原始素材非常熟悉和忠实,所有参与制作的人们,也都显而易见地对《龙威小子》充满十分的热情。
从某种角度上,《眼镜蛇》与2006年的《洛奇6》之间有着异曲同工之处——在另一个时空探索同一个角色的成长,并在此过程中引发观众的同理心。在《眼镜蛇》中,威廉·扎布卡就起到了这一核心作用,也是整套节目的最大亮点:如何从一个完全的反面角色,180度调转成为正面形象,是一次绝妙的尝试,也收获了相当的成功。他就像是一个从过去穿越到现在的怪人,不知道该做什么,也不知道该怎么做。34年前流行的金发碧眼混账小子,以一种富有幽默感地形式,将过去的种族主义和霸凌行为与当下环境结合起来,并将眼镜蛇会这一空手道道馆的宿命螺旋上升,最终成为了两代人如何对抗自身命运的经典命题,这也是本剧的核心主旨。在绝大多数时间里,《眼镜蛇》就是这样处理和解读《龙威小子》遗留下来的扁平化问题,为曾经那些扁平化的单调角色赋予更深层的动机和意义,让他们变得更有生气,并且试图去通过相同角色的再次碰撞,从不同角度去挖掘可能的潜力和方向。
是人改变环境,还是环境改变了人?《眼镜蛇》给出了一个有趣的答案。 尽管“致青春”的旗号打得很响,但《眼镜蛇》有一种独特的现实感。作为电视剧而不是电影作品,《眼镜蛇》虽然没有什么特别出彩的内容或野心(这也是绝大多数喜剧的位置),但每集半小时,第一季共10集的长度,让故事和角色的发展空间远远超过了任何一部两小时电影——甚至就10集的长度来说,也有一些角色和故事弧光没有得到充分探索。就剧作水平来看,《眼镜蛇》并没有在情节设计上带来太大的新意,甚至在新一代三角恋的处理上显得太敷衍,但就其为了正当化《龙威小子》的作用来看,也不算过于单调。但考虑到基本板上钉钉的第二季,这一点似乎也没有那么令人抓狂,更多的应该是欲求不满了。
如果你是一名80年代电影的爱好者的话,《眼镜蛇》会让你有一种兜兜转转,时光穿梭三十年的奇妙感觉,而这种感觉,甚至是超越《龙威小子》本体的。无论是否看过原作,《眼镜蛇》都是一部令人愉悦的流媒体剧作。
当年的黄发小子已经不做梦了。生活一直对他不怎么眷顾,当年的往事时常历历在目,提醒着他在生活里是一个失败者。他失去了几乎拥有的一切,爱情,荣耀,他曾经热爱的东西却在最重要的时刻给了他致命一击。他曾经的对手已然是一个赫赫有名的成功者。拥有着成功人士该拥有的一切,而他只能每日靠酒精和一份烂的不能再烂的工作维持生计,开着一辆自称经典款的车,住在一间闭塞的房间里度日。
也许失败后的幸运者能再次看到有人像他们伸出援手,可是生活就是这样,有的人只要经历一次失败就会被直接打入谷底,再难回来。一次偶然的机会,他在便利店外搭救了一个他在青年时期最不喜欢的那种弱者,并开始教他空手道,经过一系列的事情,他重新将眼镜蛇凯这个沉寂多年的道馆重新开张。于是故事便从此展开新篇章。
我觉得这部剧更多的是情怀,原班人马演绎落日余晖中的故事,我们在少年时代观影的时候经常会被带入剧情和角色中。角色的人物设定清晰且明显。但是多年后再观这部剧之后,忽然发现单方面的看待人和事情是多么的不成熟和偏执,生活永远不会对你公平,我们在真实的生活中时常是步履维艰,稍不谨慎就会跌落至深渊,生活就是生活,但是我们不一定是我们。如果年少时期曾经的白衣少年,鲜花怒马佳人曾伴身边,然后经历过跌落谷底的挫折或是人生后期时常不如意,可能会对这部剧更有感触,如果以我自己的方式去表达,我想说我曾经看见上帝像我展开双臂,让我看到了他温慈的光,转瞬间他就背离我,不再听我的任何祷告与呼唤。我迷茫我彷徨,但是我知道也许我跌落谷底,只要我仍存一丝气息,就有希望。
注意:此文很长,涵盖了全部剧集,为了方便,分了章节。
第一章 主题
第一节 价值
第二节 对抗
这部剧出彩的地方莫过于对抗关系的处理。剧情有却并没有设置从一而终的矛盾冲突。首先,整部剧从全局上看,是眼镜蛇与宫城道的对抗,然而,劳伦斯和拉鲁索的对抗却时有时无,他们能成为很好的朋友,战友,也能立马翻脸不认人。
第三节 救赎
第二章 情感
第一节 情感
情感是很难琢磨的东西,特别是影视作品要表达情感,既不能留流于表面,又不能直截了当。眼镜蛇中的情感纷繁复杂,亲情、爱情、友情、师徒情、战友情,有时两个人之间的情感还不止一种,这对情感表现就有很高的要求。眼镜蛇的情感我觉得大部分处理的很好,只是在青春期爱情方面能再完美一下就好了
第二节 亲情
第三节 师徒情
第四节 爱情
第一部分 四人之间的爱情
这一部分肯定是全剧被吐槽最多的部分了,不得不说,四个人的爱情交织在一起,很狗血,但又能吸引人看下去。编剧用爱情的理由发动了最大的校园斗争,太老掉牙了。不过,
第二部分 劳伦斯的寻爱
第三部分 男三男四的爱情
第五节 友情
第六节 战友情
这里只有克里斯和希尔弗两人算是真正的战友(其实劳伦斯和拉鲁索两人之间貌似也萌发了惺惺相惜的感觉)。两个人都参加了越战,而且从一开始就是战友,经过空手道训练,又执行了特别任务。在面对的死亡审判时,
第二章 世界观
第一节 电影
第二节 空手道门派
第一部分 唐手道
第二部分 宫城道
第三节 空手道氛围
第四节 空手道比赛
第三章 人物
第一节 人物关系
第二节 老年人物
第三节 中年人物
第一部分 约翰尼•劳伦斯
Lawrence可谓是本剧的中心人物,他出场最早,几乎所有人物都与他有着密切关系,演员表现的很出彩,也能扛得起整部剧。关于他的定位,在电影中,他是小反派,在剧集中,他变为
第三节 丹尼尔•拉鲁索
Daniel是本剧的副中心人物,他有着一条独立的日本剧情支线。
第三节 青年人物
第一部分 米格尔•迪亚兹
第二部分
第三部分
第四部分 伊莱•莫斯科维茨
hawk是男三最霸气的外号,作为少有的以外号称呼其名的角色,hawk是全剧的小霸王。唯一让人遗憾的是,就是演员本身缺少一份壮实,但我们仍然能看出演员出彩的表演。剧中hawk的定位,是人气担当,是男主的好兄弟,也是一个由弱变强的励志斗士。但他
第五部分
第四节 少年人物
第四章 武打
第一节 武打总评
眼镜蛇的卖点,也可以直接说成燃点就是武打,每一集都有武打,每一季结尾都是大场面,而且全剧没有特效的加持,武打场面之丰富,武打招式之繁杂,都可以算得上近几年电视剧的天花板了。剧中的打斗既可以是比赛场上,也可以是封闭室内,还可以是开放室外,甚至野外;
第二节 一对一打戏
第二节 一对多打戏
第三节 双人配合打戏
第四节 群打戏
第五节 日常训练
第六节 持械打斗
第五章 视听
第一节 观感总评
第二节 回忆
提到回忆,不免想到火影忍者中又臭又长的回忆,眼镜蛇中当然也有少不了回忆,但这些回忆恰到分寸,首先,回忆片段截取自电影三部曲,其次它把电影的打戏和剧情中的片段结合起来,这样既能丰富剧情,又能不失观感。这些回忆更重要的是丰富人物形象,也不断推动剧情向后发展。
第三节 镜头语言
第一部分 长镜头
第二部分 空中镜头
第四节 音乐
第六章 分集剧情
第七章 反响
在现今肥皂剧、商业剧、流量剧、脑瘫剧横行的影视圈,能有这么一部重燃儿时功夫梦的怀旧影片来清扫一下是多么的可贵。有些剧也主打情怀,可惜没有好编剧,越来越差,甚至毁童年,毁三观。看这部剧的感觉,有搞笑,有正确的人生价值观,加上Birenberg的重金属BGM,很有小时候看香港的武侠片、功夫片,玩街机格斗游戏的那种热血劲啊。
《Cobra Kai》延续30年前丹尼尔作为弱鸡踢翻强尼的续作,在复古的滤镜画风下,再一次把观众带回童年,相信80、90那个时候都是从小霸王、街机开始了自己的童年,也许有些人没玩过《Cobra Kid》,但,街霸、拳皇应该大部分都玩过。这里面的强尼和丹尼尔就像街霸里的KEN和RYU,一起拜师学艺,然后互比高下,两个的师傅都是一个善良、正义,一个邪恶、不择手段。而且都是用KARATE向世界呈现了这种日式格斗游戏、漫画风。
这部剧剧情虽然老套,发展、升级、打击邪恶,但是咱们小时候还不是一样,每个人小时候都有一个英雄梦,这就是那个年代功夫热潮的起源。而强尼小肚鸡肠的埋怨了丹尼尔30年,不就跟我们小时候和小朋友闹别扭一样么。这部剧政治正确,世界观、价值观都师从了80年代那个时候的一种老一辈的理念,功夫,是用来保护他人,伸张正义的。这不就是我们小时候喜欢功夫的理由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