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事脉络很清晰:两个青年响应祖国号召援疆,一个带病坚持,一个畏葸不前,伪造疾病证明以享受个人的安逸生活。这样的对比手法在六十年代有关革命接班人的问题中屡见不鲜。让我联想到《千万不要忘记》,故事中也是两个革命后代青年的人生道路选择的故事。
一边是革命遗孤这样一个身份,一边是追求物质享受、个人幸福的新社会青年。两重矛盾的碰撞大概就是人物思想感情转折的一个动力。其实林育生的格局放在今天的社会来讲并谈不上坏。影片里他说的有一句:“我也没有什么固定的想法。”让我想到我们现在的年轻人,可能在革命浪潮退去之际的那一代年轻人也常常容易陷入这种空虚茫然中。当然, 这种空虚的原因各有不同。可能当年是一种在为集体谋幸福和为己谋私利的矛盾徘徊之中,而我们现在大概相去甚远。
影片在情节上除了对比的常规处理以外,就是革命家庭对年青一代的思想教育,这一点和《千万不要忘记》不约而同。我发现那个年代呈现的家庭氛围还是很值得欣赏的,父母也尊重孩子自己的选择,鼓励孩子吃苦耐劳,在孩子误入歧途的时候语重心长有理有据地教导,那个年代的父母更像老师,循循善诱。
什么是幸福?其实更准确来讲应该是什么是知识分子的幸福。影片中小李子提到“知识分子不愿意流汗干体力活。”我发现 这是一个很普遍的现象,放在当下也似乎如此。而整个革命培养接班人的故事就是在传达出,新社会里成长的知识分子何去何从?答案显然:为国家建设添砖加瓦,而且这种为国献身必须是放在第一位的。
在那个年代,除了言谈上不离阶级斗争,在其他职业方面,只要是为祖国建设服务、为新社会努力的人都是普通劳动者。就像林爸爸说的那样,“厂长也是普通劳动者。”我觉得这种认识和态度是那个时候很可贵的地方。这一点上,关于《千万不要忘记》里丁师傅念儿子情书时提出对儿子的那种“世上不同的职业本没有什么质的不同”的质疑批评,我觉得可能倒有点矫枉过正,用力过猛了。
当然影片为当时政治服务,有其局限性,也是一个那个年代的作品的一些共性特点,在此不多赘言。
最后,老电影最动人的地方莫过于那种毫不克制,用现在我们的眼光来看甚至有些张扬的热情了,演员的神情、话语都是那样简单纯粹。
——电影《年青的一代》观后
/范达明/
林育生怕艰苦、图安逸,不愿在边疆劳动,借故身体有病,伪造证明,逃回上海。然而,他并不因此认为自己的这种做法是错误的,反而以“一大堆理论”来说明他自己的行为是“合法”的。他说:
“争取留在上海;其实,在哪儿不一样为人民服务?”
他还说:“我们(在上海)也跟别人一样工作、一样劳动。我们按照自己的愿望去生活。既没有去偷、去抢,也没有去剥削、去妨碍别人……”
事实真如他说的那样吗?看看他整天想的是什么吧:“白天我们(与夏倩如)一起去上班,晚上回来听听音乐,看看小说,读读诗,看看电影;星期天,上公园,或者找几个朋友聊聊天。”纵然他是以这种生活方式生活的话,他能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吗?不,决不能。因为他整天考虑的不是怎么将工作搞好,搞得更出色,而是怎么将自己个人的(或者顶多也只是他与夏倩如两个人的)生活安排得更舒服、更满足自己的需要。他之所以还想到要“上班”、仍然要工作,还不是为了自己的名利、地位?他不是说过吗?——“在今天新社会。工作不好的人是没有什么地位的。”他纯粹是为了自己在社会上有地位才去工作的,而不是要通过自己的工作—— 一份尽自己最大努力的劳动,给社会主义建设事业增添一份光彩,加一块砖,添一片瓦。因此一旦他工作了,但名利、地位还不满足他需要时(处处为自己着想的人永远是不会满足的),他就不会如同他所说的“一样为人民服务”了。他会灰心丧气,埋怨领导……这是可想而知的。
由此可见,由于他主观愿望不是为人民服务(尽管他口头上仍是说要为人民服务),而是为自己服务,想到的不是集体,而是自己,所以即使让他在上海,他也不是跟别人一样工作、一样劳动的。
我们在林育生这些话里,在他身上,看不到一点新时代的新人的气息。他“成天沉醉在爱情里,关心的只是个人的小天地,满足于平庸琐碎的生活,贪恋眼前一点小小的安逸”,这是彻头彻尾的资产阶级生活方式,是与我们的时代格格不入的。林育生不愿到最艰苦的地方去,贪图享乐。他为他的这种庸俗生活辩护说:“我们是想把生活安排得更舒服,使日子过得更丰富、更有内容些。解放十多年了,你(指肖继业)总不至于要我们去过山沟沟里的日子吧?大家辛辛苦苦地劳动为了什么?不就是为了使生活变得更好、更幸福吗?”
的确,我们是要使生活变得更美好、更幸福些。正是为了这一点,广大人民才每天每日勤勤恳恳地劳动着、建设着。要吃苹果,不花功夫去栽培它,不每日每天去浇灌它,是吃不到的。林育生自己不好好浇灌,倒要吃起最大的苹果来,这岂不是坐享其成吗?(至少是坐享其成了大部分)这比明偷明抢还要无耻。
应该明白,我们国家还是一穷二白的,离“享福”的时候还很远(即令是到了共产主义,也没有说过可以不劳动、可以坐享其成)。我们的边疆更是需要开发。在边疆固然是要比在城市艰苦些,难道我们年青人就不可以吃些苦吗?年青人不到艰苦的地方去,难道叫老头子、老太婆去吗?国家需要年青人去。如果不去,甚至逃回来,这还谈什么为人民服务呢?雷锋说过:“斗争最艰苦的时候,也就是胜利即将来到的时候,可也是最容易动摇的时候,因此,对每个人来说,这是个考验的关口。”林育生没有经得住这个考验。
林育生的这种行为到底合法不合法,应当是很清楚了。但有人仍然认为他至少还是在为人民服务,因为他毕竟还工作的呀!虽然他主观愿望是为了个人,但客观上对国家还是有一些贡献的呀?
我们说,林育生是一个青年人,青年人应当成为国家的栋梁,应当是最有朝气、最革命的,要做一个革命的青年呢,还是一个整日钻在个人主义小圈子里的青年呢?问题是很清楚的。革命的老一辈为我们打下了江山,这只是打下了而已;要使江山繁荣富强,还要花费长时期的艰苦劳动,这个任务是落在我们年青人的身上了。广大的青年都投入到了轰轰烈烈的社会主义建设、社会主义革命事业中去了。而只有一部分青年不这样做,这就是不应该的,也可以说是不合法的。林育生就是这一部分青年人中的一个。
无产阶级的新时代要求我们青年人以自己最大、最旺盛的精力投身到革命中去,投身到建设中去;要求我们年青的一代继承老一辈的革命精神,将革命进行到底。林育生没能这么做,相反走上了资产阶级所走的道路,陷入了资产阶级生活方式的泥坑中。因此,他的所作所为是错误的;以掩饰自己这些错误的所谓“合法”论,也是站不住脚的。
1964年1月6日写于杭州南山路(本文系当年读浙美附中高二年级语文课的命题作文)
2024年9月20日 22:50录入电脑于杭州信义坊
邱树声老师批语:
文章前面部分写得好些,较为深刻,后面部分道理说得不透。
评分:4+
影片官方剧照(8幅):
其他剧照
(09 剧照题外话:证明书右侧竖文曰:“此证明经盖本院公章后方为……”,而圆形公章印文为“上海人民医院”,与此铅印证明书顶部出现的医院名称“上海市人民医院”不符——这应属本片摄制中之“破绽”或“漏馅”之一)
附记:
为纪念中国美术学院附中建校95周年(1929-2024)。近期我再次就自己保存的当年就读浙江美术学院附中(1962级)的相关文献文案(如:听课笔记、课堂作业包括语文作文以及其他学习扎记等)做了系统清理,遴选有史料价值者录入电脑为word文本,并通过豆瓣等媒体传播平台发布以分享母校师生与世人。今次先就语文课上由老师命题写下的影评作文做出整理与推送。这样的作文有三篇,依次是看国产故事影片《年青的一代》《千万不要忘记》与《雷锋》所写的观后感。它们当年紧跟形势、切合时宜的命题与写作观念在六十年后的今日看来,未免显得乖张,却也因此带来真切的年代感,透露出的历史价值与文献意义仍很可贵。——范达明附记 2024.9.23-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