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ome New

天堂窃情 Stealing Heaven(1989)

天堂窃情 Stealing Heaven(1989)

导演: Clive Donner

编剧: 克里斯·布莱恩特

主演: Derek de Lint Kim Thomson Denholm Elliott Kenneth Cranham

类型: 剧情 爱情 历史

制片国家/地区: 南斯拉夫 英国

上映日期: 1989-04-28

片长: USA: 108 分钟 IMDb: tt0096170 豆瓣评分:8.1 下载地址:迅雷下载

简介:

    皮埃尔(德雷克·德·林特 Derek de Lint 饰)是一名主教,自幼便发誓将自己的全部奉献给上帝。然而,命运之神仿佛捉弄他似的让皮埃尔邂逅了名为赫萝斯(金·索姆森 Kim Thomson 饰)的女子。赫萝斯是皮埃尔的同事福尔波特(丹霍姆·艾略特 Denholm Elliott 饰)的侄女,天真烂漫的她很快就和皮埃尔一起双双坠入了情网。

演员:



影评:

  1. 记得是九十年代初的时候,看过一部北京电影制片厂的译制片《天堂窃情》,一直记忆犹新。影片讲述的是据真人真事改编的一个发生在十二世纪法国的爱情故事。
     
    阿伯拉尔是一位伟大的经院哲学家,巴黎大学的创始人之一。一位才华横溢,风流倜傥的神学教师。他演讲时,口若悬河,极富感染力。他的学生形容他风度翩翩,神采奕奕,充满幽默,活力四射。他开始在巴黎教书时,年仅25岁。影片中男主人公,微卷的头发,深凹的眼窝,挺直的鼻梁,嘴角边的微笑总是略带着一丝漫不经心。
     
    巴黎圣母院牧师福尔伯特为侄女爱洛伊丝聘请家庭教师,这个家庭教师就是阿伯拉尔。这一年,爱洛依丝16岁,阿伯拉尔38岁。这件事使得爱洛依丝兴奋异常,因为阿伯拉尔的名字早已如雷贯耳,关于阿伯拉尔令人动心的故事,恐怕早已乱了她的方寸。一个才华横溢,英俊潇洒;一个年轻貌美,单纯热情。两颗心很快碰撞在一起,阿伯拉尔与爱洛伊丝相爱。秘密地过起了夫妻生活。
     
    “我们先是朝夕相处,继而心意相通。在讲课的伪装下,我们完全投身爱河。借她上课的机会,我们像情侣所向往的一般私室独处。书卷虽然打开,我们之间倾诉的更多的是温柔话语而不是经书的诠释;交换的更多的是亲吻而不是教导。我的双手不常翻动书页,却总是在她的脸庞流连;我们的眼睛不常阅读书本,却总是凝视对方。为了避免猜疑,我有时轻轻将她责罚,但这种责罚不是恼怒而是出于爱怜,因此香膏更加甜蜜。在爱欲的驱使下,我们尝试了各种缠绵缱绻……”
     
    不久后,爱洛依丝怀孕了。阿伯拉尔不得已把她偷偷送到自己的老家,委托妹妹照看。为了不至损害爱洛依丝的声誉,阿伯拉尔又回到巴黎,亲自去见富尔伯特,希望他同意自己与他的甥女结婚,并且希望他保守这个秘密。富尔伯特同意了,阿伯拉尔立即回到家乡,准备迎娶新娘。这时,他们的儿子已经降生。
     
    然而,爱洛依丝担心婚姻会断送身为教士的阿伯拉尔的大好前程,不同意与他结婚,只愿意作他的情人。因为按照教会的规定,教士一旦结婚,就会失去任何升迁的机会。爱洛依丝说,“你不可能同样细心的关心你的妻子和你的神学。讲课和女仆,典籍和摇篮,书本和捻线杆,羽毛笔和纺锤,你如何能使这一切协调一致?一个需要在神学的默想中沉思的人,怎能忍受婴儿的啼哭、摇篮曲和男女仆役嘈杂喧闹的干扰呢?富人可以做到,他们在豪华宫殿里不必为开支费用操心,不必为物质上的忧虑愁眉不展,但知识分子没有这样的条件。必须为金钱和物质操劳的人,无法专心于自己的神学或哲学着述”。
     
    但阿伯拉尔说服了她,并且把他们的婚事告诉了一些要好的朋友。他们把儿子留在妹妹家,回到巴黎,请富尔伯特参加了他们的婚礼。在巴黎,他们仍然需要保守婚姻的秘密,为此不得不分居,阿伯拉尔住在自己的单身宿舍中,爱洛依丝则回到舅舅家中居住。他们见面的机会不多,而且都是秘密相会。
     
    舅舅富尔伯特是一个心胸狭窄的人,他虽然同意了这门婚事,但始终觉得受到了侮辱,名声受到了损害。况且,替他们保守婚姻的秘密也可能会给他带来不必要的麻烦,说不定会毁掉自己的前程。于是,他违背自己的承诺,公开了阿伯拉尔与爱洛依丝的婚事。爱洛依丝出于对阿伯拉尔的保护,拒不承认。无奈之下,阿伯拉尔再次把爱洛依丝秘密送走,这次把她送进了一所女修院,让她穿上修女的衣服,以掩盖她的身份。
     
    阿伯拉尔的这一举动,更加激怒了富尔伯特,他以为阿伯拉尔已经强迫爱洛依丝出家做了修女,于是他雇了一个凶手,于夜里潜入阿伯拉尔卧室,不由分说,对阿伯拉尔强施宫刑。
     
    事发后,阿伯拉尔得到普遍的同情,凶手遭到惩罚,富尔伯特受到谴责。但是,这次劫难后,阿伯拉尔在教会中的仕途彻底结束了,因为他不再是一个健全的人,不能再在教会供职。阿伯拉尔万念俱灭,吩咐爱洛依丝出家,做一个真的修女,他自己也进入修道院做起了修士。
     
    此后相当长一段时间,阿伯拉尔与爱洛依丝除了工作上的短暂见面外,没有了任何联系。有一次,阿伯拉尔为了安慰一个遭遇苦难的朋友,把自己的遭遇写了下来,取名为《我的灾难史》,意思是告诉朋友,与我的灾难相比,你的痛苦算不得什么。后来,《我的灾难史》传到了爱洛依丝手中,她读完后,立即给阿伯拉尔写了一封充满爱意的信。她说:“我相信没有人读了它或是听了它而不流泪的,它重新唤起了我全心的悲伤……。”她表示自己依然深爱着他,说“您是我的心灵和肉体唯一的拥有者”。她请求阿伯拉尔给她写信,“在上帝的面前,我请求您,不论您用任何方法,请您藉着那些慰藉的书信,回到我的身边。”
     
    阿伯拉尔回信了。在他们来往书信中,爱洛伊丝对阿伯拉尔的称谓是“致她的主人,或毋宁说她的父亲,她的丈夫,或毋宁说她的兄长;她是他的仆人,或毋宁说他的女儿,她是他的妻子,或毋宁说他的姐妹;写给阿伯拉尔,爱洛伊丝”,或“他是除基督外她心目中的唯一,她只属于信仰基督的他一个人”。阿伯拉尔对爱洛伊丝的称谓是“致基督的新娘和仆人”。精神是支撑他们匍匐夜行的唯一力量,上帝见证着这一伟大的灵魂之恋。
     
    他们一直保持着通信联系。在他们的通信中,大多数话题是关于修道生活的。在已经不能成为真正夫妻的时候,他们选择了另一种表达爱意的方式,即把相互间深深的爱转到了对上帝的爱中。1142年,阿伯拉尔结束了多灾多难的一生,与世长辞。生前,他曾向爱洛依丝提出,他去世后希望葬在他帮助爱洛依丝等人建立起来的圣灵修道院。爱洛依丝把阿伯拉尔的遗体运回这个修道院,依照他的遗愿下葬。1164年,同样只活了63岁的爱洛依丝也去世了,人们把她葬在阿伯拉尔的墓旁,永远纪念这对恋人。

    影片中好几个镜头,在当时也是比较震撼人心的。也有好些令人开怀的情节。比如神学院的学生们私下议论,有一句台词是,“抵制诱惑的最好办法就是接受诱惑。”而爱洛伊丝的出场的镜头更是惊人:一个外表枯板的嬷嬷给一群青春妙龄的少女授课。身材苗条修长,好学聪颖,思考上帝是男性还是女性的爱洛伊丝站起来提问:“上帝也有生殖器吗?他也会吻女人的生殖器吗?”堂上一片哗然,嬷嬷惊诧无比,少女们嘻嘻哈哈笑着扭作一团。男女主人公对白时,爱洛伊丝对阿伯拉尔动情的说:“让我作你的婊子!”——这句完全真情流露的粗话,以致我在后来不断见到人提到“这个世界上有一种粗话是很动人的,那就是对自己喜欢的人说的粗话”这样的评价。……,影片结尾时,年老的阿伯拉尔与爱洛伊丝再次相见在原野上,大风中爱洛伊丝对阿伯拉尔说,“在我心中,我在和你作爱。”
     
    他俩的的通信,后来汇成《阿伯拉尔与爱洛伊丝的情书》。该书英译者(毛尔顿)说:“阿伯拉生时为伦理学家,伟大的领袖,着述甚多,现在早已遗忘了。他的哲学家的名誉,也死去了——但是他的情书还活着。”但作为哲学家,阿伯拉尔在西方哲学史上也是一直占有一席之地。
     
    后人被他们的爱情深深感动,1877年,他俩的遗骸被移至巴黎拉雪兹神父公墓合葬(在这里,他俩与巴尔扎克、莫里哀、王尔德、普鲁斯特等一起静静地安息着)。有一期的正大综艺节目也介绍过,说许多热恋中的情侣,都要到他俩的墓地上献上一捧鲜花。(20070120)
  2.        浏览了别人的影评,其中有一点深得我心: Abelard太过自私,为了满足自己的占有欲和所谓的精神洁癖,而断送了艾洛伊斯的美好未来。

           在他说出“我希望你也成为一名修女”的时候,我先是惊讶,随即有一股冲动脱口而出“渣男”!

           但更多的是疑惑。

           为什么对自己爱的人做出这样的选择?为什么擅自给出一个明知道艾洛伊斯不会拒绝的选项?为什么艾洛伊斯还义无反顾地听从?

            先别急着归结为自私,也别用爱解释一切,虽然这正是影片的主题。

           在艾洛伊斯听到噩耗刚刚赶回他住处的时候,他虚弱地拒绝了,而且还赶她走,一方面是认为自己已经无法给艾洛伊斯幸福,索性来个干脆了断,另一方面,则是自卑,他自认已经不是男人了,连正常的女性都配不上,更何况是巴黎有名的才女,还有一个可能藏在他心底的秘密,那就是,艾洛伊斯引诱他犯罪的,艾洛伊斯是始作俑者,她几乎断送了他的一切。就像亚当被夏娃引诱之后,上帝问亚当缘由,亚当把罪过都归于夏娃。从心理学上分析,自卑的人,同时也是自大的人,他归罪于艾洛伊斯,这是男权优越感的体现。他虽然嘴上说着自己有罪,这一切惩罚都让他更坚定了上帝是公正的这种说法,但他没有说出来的是,艾洛伊斯,你让我犯罪。注意影片当中他虚弱地忏悔那一段,他的用词是“我们”。中世纪,妇女依然被看成是低于男性的存在,她们生来就是罪恶的。对女性的歧视体现在社会的各个方面,比如没有受教育的权利,除少数贵族妇女和修女,在很长时间内,没有进入教堂礼拜的权利,不能出席葬礼,因为被视为污秽,如果妇女难产而死,甚至不能被埋葬在教堂墓地中,牧师也会十分嫌恶给产妇做临终的祷告,即使他知道这对中世纪的人来说至关重要。他除了是个男人,还是一个神学家,浸淫在神学的世界中几十年,习惯了用圣经来解释问题,这是职业习惯,也是思维的桎梏。在修道院中缠绵的时候,他望向头顶的基督,心中充满了悔恨和欲罢不能的自责。他心中深植的神再次复活了,在他的理性稍微回归的时候。这一关键的细节已经预示了他未来的选择。但同时,艾洛伊斯则全然不顾神学教条,不管是少女时期和嬷嬷的顶撞,和叔叔的争论,还是后来主动挑逗教授的疯狂举动,她表现得完全不像是普通的中世纪妇女,规规矩矩地活在十字架下面,在她的心中,自己定义的真理远胜于别人强加的道理。他看到了基督,她没有。他是知道差距的。

           我们看到的艾洛伊斯,聪慧,大方,是个才女。可是至于具体的水平,影片并没有给出一个明确的答案。我能看到的是,男主始终在学术上把她当作学生,只是在relation方面,把她当作势均力敌的伴侣。至于为什么说男主把她看作是学生,因为实际上的确如此,艾洛伊斯尽管在女性群体中出类拔萃,但是在见解和学识上还是比男主少了二十年的。所以,他会引导她,只是一件极其自然和平常的事情。

            所以,他是把她看作一个有罪的爱人,艾洛伊斯有罪,但是毕竟爱,所以不能弃之不管。对他来说,最好的解脱和救赎,就是能侍奉上帝,求得主的原谅,而不至于堕入炼狱,承受千年火刑。现代人可能无法理解中世纪对于天堂和地狱的执念有多深,在那个时代,人们生来就是为了死亡做准备的。极好的人可以进入天堂,大部分人会进入地狱接受拷问,而那些亵渎神灵等等不为世俗法律所容的人,都要去炼狱。用一句话概括炼狱:火,我就是火。生生世世,永不熄灭的火。艾洛伊斯诅咒叔叔的时候,就说了让他遭受炼狱之火。可见她的愤怒和绝望(顺便一说,这段台词念得太棒了)。在理解了中世纪的生死观了之后,我们要解读男主的选择就更容易了。他不仅要让自己得到救赎,还要让始作俑者,那个更加罪恶的个体也得到救赎,“无论如何,我们千万不能堕入炼狱啊!”这并非儿戏,而是他在经过痛楚和深思熟虑后作出的决定,这个决定,也包括了他们的儿子在内。两个有罪之人的儿子,也必定是有罪的。但是经过修道院中日日夜夜的经书念诵和抄写,日日夜夜的祷告跪拜之后,他身上的罪也能减轻。是的,中世纪的修道士们还有一项工作,就是给人们祷告,就好比是佛教中抄写金刚经,渡人渡己。那一句淡淡的“儿子可以给我的妹妹抚养”,无疑是加深“渣男”印象的一击。我们脑子里的观念已然变成“大不了就分”,“别吊死在一棵树上”以及“不能不要孩子”。快餐时代,是不会有宗教的,自然不会理解宗教中对于死后世界的虔诚。男主有爱情,但和其他男性一样,他是理智的。如同一家之主,替所有家庭成员做生死抉择。好吧,到这里又可以批判大男子主义了,但是无法否认中世纪“向死而生”的伟大情怀。

              至于艾洛伊斯会听从,除了爱,还有理解。在挣扎无效之后,她承认了自己的心里再也无法容下第二个人。她的理解不是在一开始就产生的,而是在她淘气地亲吻基督像底座之后。她在修道院里,学会了更多的知识,学会了人世的艰辛,学会了与神相处,学会了在艰难枯燥的岁月里,尽全力体会昔日爱人可能让自己去体会的。这就是她的理解。

               要知道,在恋爱关系中的两个人,不太可能完全理解对方的每一个心思和动作,但是美好在于,愿意去理解和相信。艾洛伊斯就是这样一个徜徉在爱河的女子,虽然愤怒,抵抗,疑惑,但是先理解着试试看吧,“反正,我这辈子,都耗在你手里了。”而无疑,对于两个追求精神境界和真理的却又无法独立生存下去的人,投靠一个可以发挥自己智力优势的机构,听上去还不太差。艾洛伊斯大概也是能读懂这一意图的。

               也许到死,艾洛伊斯的心都不曾属于世俗意义上的“基督”,但是她的心中有神。她屡次称呼男主为“my lord, my god”,这个神是谁,无需赘言。

                那么,在观望了他们内心的汪洋大海之后,你还认为Abelard是“渣男”吗?

                


              

              

             
           

          
         
             
  3. 年轻时看过的生死恋电影。后来读了阿伯拉德和赫洛伊斯的情书,才知道他们的爱比电影里诠释的要复杂。他们相差18岁,神学/哲学家阿波拉德在巴黎圣母院教神学,学富五车,有著作留世。他和17岁的赫洛伊斯一见钟情。赫洛伊斯的叔叔在神学院有职位,请了阿波拉德做侄女的家庭教师,他们开始偷偷恋爱。

    12世纪他们的恋情不被允许。她怀孕后,被送到乡下阿波拉德姐姐家里生孩子。阿波拉德继续在巴黎教神学。

    他俩私密结婚。赫洛伊斯的叔叔认为阿波拉德背叛了教廷,一天夜晚派人阉割了阿波拉德。阿波拉德认为这是上帝的惩罚,去修道院做了僧侣。并劝赫洛伊斯去做修女。赫洛伊斯说,“NO!他们对你下毒手的时候,上帝就死了。” 但为了能继续相见,她还是做了修女。

    赫洛伊斯是才貌双全的女子,也有著作,她给阿波拉德的书信写的唯美,充满思辨,深刻。他们一生通信,有通信集出版。他们分别于1142年和1162年去世。赫洛伊斯死后,世人将他们放进同一口棺材里。1792年一位修道长把他们挖出来,分别放进两个棺木里,合葬在一起。1817年,巴黎政府终于把两人移到拉雪丝神父公墓。现在还有年轻情侣去巴黎瞻仰他们的墓地。

    赫洛伊斯反对婚姻,她认为婚姻和卖淫没区别。她被誉为最早的女性主义者之一。

  4. 93年9月15号晚上,我和大学的同学一起去看的这个电影,当时看傻了。以下是当天晚上写的观后感:

    在肃穆的教堂中,伴随着点点烛光和飘渺的歌声,她离去了,伟大的女性,一个只相信爱情不相信上帝的异端,竟然为了爱情做了多半辈子的修女。
    伟大的爱,一生一世的爱,美的让人震惊,悲惨的让人流不出泪。
    我敬佩女主人公的勇气和执著。
    茫茫宇宙,芸芸众生,天地间两颗心灵的相撞,是怎样的惊心动魄啊。

    到今天我还能记得她把出十字架里的信物,我们才知道她每天亲吻的十字架的原因,她从来都没有信过上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