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刷了一遍《南昌起义》,很有感想啊。 首先是,片子有很多开放的地方。比如,和很多人想的不一样,这片子没有毛泽东,不仅是没这个角色,连提都没提,话外音都没有。再比如,对张发奎、张国焘这些历史上已有定论的人物,也没有做脸谱化的表现,张发奎的正直和清高,张国焘的果敢和冲动,都有表现。 其次,片子存在大量的虚构人物,当然戏份不多,但各有各的故事,寥寥几笔,人物的个性鲜明,也交代了其复杂的背景。特别是交际花的故事,虽然过于传奇(不可能有这么神通广大的女人),但却表现了一个冲破婚姻和家庭束缚,勇敢追求个性独立的女性形象。再比如叛徒,并没有像《建军大业》里把他写成一个兵痞,而是表现成一个个性懦弱、投身革命却不得志的青年军官,最后叛变也是在家庭和恋人的压力下,而调兵造反也表现了一个受欺压的人在巨大压力下的果决。 第三,反面角色王均的戏份还不如陈峰,但临危不乱、指挥若定的风度,更胜陈峰(陈峰只能说是困兽犹斗,没有表现出任何应变和智慧。王均则是及时调动军队有序抵抗,并利用两个内奸几乎就瓦解了起义军)。国共双方互相渗透、你中有我的复杂局面也有表现。起义军战斗的场面,虽然没有大爆炸打炮击,但表现的曲折激烈,着墨不多,几个虚构的人物先后死亡,表现了起义的残酷性。 最后,不足之处在于想要表现的内容太多,塞不进去了。对湖南的回忆,与主线无关的。最后枪毙交际花一场,毫无必要,画蛇添足。 这片子和《建军大业》相比,各有千秋,总的来说还是超过建军大业的。还很好的展现了当时复杂的政治局面,《建军大业》完全放弃了政治方面的交代。(当然,对于没有历史、地理知识的观众,可能难以理解里面的斗争是怎么回事。我小时候也看不懂)
电影有大量的对白,尤其是会议戏。要理解台词,必须有相当的历史知识和政治常识。
整个结构用连绵起伏的政治冲突来营造紧张的气氛,最后以起义爆发结束,还是比较简单的。虚构的小人物故事用来舒缓气氛,穿插在主要故事中。地主小姐和丫鬟的戏算是一条暗线吧,这样的安排可能比较符合80年代的商业电影理论,现在的观众比较喜欢一路紧张到底。
很多的细节一笔带过,如“陈独秀已离开政治局”,其实对剧情有重大影响,是一个转折点,但是类似这样的细节电影都没有做易于观众理解的处理。
应该以后都不会再拍这样的政治片了,这是一个历史遗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