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ome New

离离旧忆(2010)

离离旧忆(2010)

又名: 再别故乡

导演: 曾萧婷

编剧: 曾萧婷

主演: 曾萧婷 陈慧英 杨旭娴 陈广胜

类型: 剧情

制片国家/地区: 客家话

上映日期: 2010-11-06

片长: 45分钟 豆瓣评分:0 下载地址:迅雷下载

演员:



影评:

  1. 每个漂泊过的人都有这样的同感吧,游子们离开故土的原因可能不同,但那份依依不舍的情感、那日夜萦绕的思念、那对故乡深深的爱恋之情是一样的。怀旧是一种情结,更是一种对往昔岁月的珍视。儿时的乡土记忆无比的美好,再次回到故乡会下意识的、甚至痴迷的去寻找回忆中的点点滴滴,虽然现实的远不如回忆里的美好。再次回到故乡,身处其中,却不可避免的成为了一个过客,每一份每一秒都像抓住乡土上人与物,但实际上不过是一次徒劳的挣扎,因为再次的别离一步步的临近,虽然自己不想打破这样的结局,但一切都是显而易见的,只有自己还在自我欺骗。离开时的心酸,回忆是的苦涩,对记忆中美好事物的消亡而产生的恐惧,诸多复杂的情感,剪不断,理还乱。美好、敏感的心灵,定会有触动人心的作品,很好的一部片子,让我想起了自己回到久别的乡土时的感受。相信小导演会有更好的作品,加油!
  2. 开始的时候还有一点不明白,慢慢也融入了进来,确实很平淡,但这也是我们的生活,看这部影片,让我想起自己曾经的记忆,我留级之后再没去过的学校,有一天回去,感到陌生又熟悉,我坐过的教室现在也早已是别人们的了,好多地方陌生又熟悉,无论我在那么曾经开心难过,都成为美好的回忆,我走在走廊上,看见熟悉的身影差身而过,离开就被别人淡忘的难过感,再回到好久都没回的学校,物是人非以及回忆的重现,都只有冷暖自知,我明白阿婷的怀念以及再也回不到的过去,回去的老地方一定会变,但记忆一定不会变,我知道人总有分离的时候,却还是觉得阿婷回去至少还能见到儿时的玩伴,而有些人去好久没回去的地方,只有一人怀念,我喜欢阿婷和阿娴的碎碎念,看似幼稚,喜欢嘴巴说出的客家话,感觉很真实,阿婷打电话望向着天空,好像把天空看穿,又好像在说我终于回来了,我知道阿婷的心思我不能全看完,毕竟她比我经历更多,还有我也喜欢阿娴和阿腾这对小情侣,有一段镜头是阿腾追阿娴和阿婷,我觉得好搞笑让一直回老家物是人非的感觉里增添了一些喜感,我还喜欢他们之间简单的不浮夸的爱情,现实生活中这样简单的喜欢太少,我只有到电影或电视剧才能再感受爱情的本质,阿娴和阿腾与阿婷的镜头穿插得很好,我只是外行,但也可以表达哈我的意见啥,这样影片才有去,这几个人互相联系得好,缺一不可,但我觉得阿腾追阿娴和阿婷的镜头是不是太长了,会不会有得人觉得很无聊,还有有一个镜头,阿婷的脸看起太苍白了,总体我还是喜欢,很棒罗。
  3. 恩,咳咳。恩,恩。
    沐浴没穿衣。来发处女评。处女篇论处女片。先问,是处女?

    。。。

    。。。

    。。。

    我天蝎啊。

    戏谑了,戏谑了。失敬失敬。主要是调节一下气氛。下面转入严肃模式。以下仅代表在下一点个人不成熟的业余的观点。欢迎大家吐槽,讨论。

    下午看了片子,不剧透。也没什么好透的(45分钟,透不起啊)。总的来说,是一部充满了希望的作品。对于导演个人,我到想再说两句。

    1,下午和小査聊到女性导演的特点的时候,我说现在应该鼓励你保有,并发掘体内的这种“自恋”(我喜欢用这个词,不过她容易被误解)。正视她,把握她,珍惜她。因为她是你自身感情的精华,是你创作的源泉。

    我和小査聊这个的时候说了一句这样的话“如果女性导演丢掉了这份‘自恋’,怎么和男性导演……”后面两个字是什么?竞争?比较?抗衡?我不记得我当时用了那个词,但肯定是错的。哪个词都是错的。我想,我当时那句话的意思并没有传达清楚。

    女性就是女性,和男性无关。女性导演就是女性导演,和男性导演无关。这两者不在一个维度,是没法哪来比较,更没有什么竞争,抗衡可言。但是,可以有区别。所以,“如果女性导演丢掉了这份‘自恋’,怎么和男性导演区别?”没有了她你就丢掉了女性导演前的“女性”二字。会发现你瞬间被埋进一堆一堆“导演”之中。到时候,你,身为一个女人,作为一个男性导演,去和其他拥有男性生殖器的男性导演(好吧,我过于直白了)对比、竞争,啊……

    这已经是电影外的话题了(原谅我扯这么远)。女性就是女性。不是不同于男性的性别。那是男性对女性的定义,不是女性对自身的定义。女人是孕育男人的人,不是从男人肋骨变出来的人,女人可以变为男人的一部分,那也是,脊椎。你没有必要按照男性的审美来评价自己的作品,大胆的去追求、表达自己想要的东西。情绪化是个好东西,大胆用,不要怕别别人说太过,人这是上帝赋予你的,女性的特权,当然,男性同性恋也可以获得。至于技术层面上的处理、控制,我想,当你认真准备你的真正意义上的处女作的时候,你会遇到的。相信到时候你能学会掌控。

    2,关于你的“紧张”。

    一方面,是我看到的你的一些表现。前段时间在《非诚勿扰》上出现了一位上海男嘉宾,在台上进入了真实的假装“卖2”状态。现实中也有,我有个高中同学,每次回答提问,都会自然地进入装无辜模式。我觉得,这是生活中长期形成的套特有的应对、处理方式。我觉得你的情况有点类似。你说你紧张,我怎么看着像在卖萌啊。

    虽然你表达、排遣紧张的方式比较特别,但在影片放映结束后和小査对话的过程中的表现不错哦,表情神态轻松,肢体语言适当。用现在比较流行的夸赞就是“有气场”。

    另一方面,有紧张是正常的。如果比较多的话,是因为你还绕在这片子上。他们说作品就像生孩子。孩子生下来之后怎么办呢?额……有个传统的方法:取个贱名,贱养着便是。看得太精贵没好处。看淡一点,这片子不能说明什么。

    片子一放出来,肯定很多赞扬,因为,这是一个十七岁的小女孩的作品,你下一个作品一定得不到这些;还会有很多批评,因为,这是一个十七岁的小女孩的作品,你下一个作品不一定得到这些。所以,这片子,拍完了,就这样了。洗洗睡吧,好等你的下一部作品。

    3,临时决定加一句,关于整个片子和里片的独白。还记得我问过的问题吗?你平时喜欢读写什么小说?或者诗歌?还是散文?我当时还在想你是什么座呢。

    4,再临时加一句,关于你的表演。我不赞同那些“片子所有演员中导演你本人的表演最差”的观点。我更愿意用更客观的说法“片子中表演最烂的几个镜头里,很不幸的导演恰巧都有参与”。诶,小婷,你有没有觉得片子里关于女主角的个人面部特写有点多哦?

    码到3点半。好久没这么晚睡了。没想到码了这么多。写的不好,但还是有苦劳的。也是我的豆瓣处女贴,还算给力不。对了,别忘了回答我最前面提的问题:你是处女吗?











  4.   布拉格之恋,托马斯是什么时候忘记萨宾娜,带着心爱的特丽莎远离祖国。远离遥远的捷克斯洛伐克。离离旧忆里,婷是什么时候怀揣理想,重逢再告别儿时的好友,亲人。无人小站回响起收音机里淡伤的客家歌谣。——这就是历程,千面无常日复一日的历程。早安,离离旧忆,早安,人生历程。
                                                                                                                            ----2010-09-14 08:21:40。签名。

      
        婷在构思离离旧忆剧本的时候,我一直在身边,有过零星的探讨。她在广州的整个拍摄历程,我也在成都关注。一个碧玉年华的少女,当同龄人都沉溺在浮生大梦中醒醒睡睡,她在用手中的家用dv,记载着只属于自己的沧海桑田。

      

        离离旧忆,用上舌往下轻轻落在牙齿上的声音迸发出四个音符。
      
        毋庸讳言,如此认真的执着,一定会有回报。生逢其时,作为介入婷生活一部分,我见证了她一年来的彷徨以及成长。亦参与了她生命中的点滴欢喜或者哀伤。整部电影以浓墨重彩的色调表达了其内心炽热的情感,对故土的热爱。契合的恰如钱穆先生所言,对一土一国继往之历史,当保存一份温情与敬意。难能可贵。

        

         而这一切更像为了完成一次寻根的叩拜。客家一向是迁徙的族群,是汉家陵阙上空南飞的候鸟,王谢堂前漂泊的燕子,在岭南扎根。所以无论身在何处,你都可以感受到她后颈上有群鸟飞翔的痕迹。

      

         一如以色列的西伯来人,这是只能在客家女子内心深处的波澜起伏——对于深爱故土的俄狄浦斯情节。

         

         整部电影,从曙光初露到夜幕四合,一路静谧。倒映在导演动荡不堪的命运中,形成强烈的冲突。现实本身并没有导演在电影中所希冀的美好,因为它被诸多未知因数激荡和左右,并将伴随一生。但向生活要文艺,文艺必定是高于她生活的。电影只是单一的体验形式,而我们正位于个人舞台的中央,剧场背后的追光可以射向很远很远,但无一不可以回溯到人性的经验历程,它是我们直觉感官的材料。因为上帝爱人间的灯火,甚于它爱群星。

      

        我长久凝视着画面,下面这些瞬间强烈而深刻的击打着我的心灵。

        轻抚奶奶时的热泪,

        民国旧照片上适时进入生命中的旅者,

        以及婷子的颠沛命运。

        

        电影是把每秒24格的刹那永恒,毋宁说,他们宛若时光的化身。而这大抵也是人生的实相,要著眼到过去那段灿烂的历史里去,或者是看到那个时代一个个鲜活的面孔,今昔早已斑驳泛黄,甚至早已逝去。才能油然感受到这种痛楚罢。我们只能凭籍记忆与想象继续前行。

     

        至于电影中的婷子,她注定是千万个相同命运婷子中的一颗,不甘任凭命途摆布。征征地望着远方起伏的高山,向暗紫天空的方向走去。毕竟,她要自己去完成筚路蓝缕的人生命途。


    离离旧忆,这个美丽而哀伤的灵魂,在微风中呢喃。以上舌往下轻轻落在牙齿上的力度。

     

                                                                                                                                                       民国九十九年,成都

                                                                                                                                            仁和春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