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ome New

三伏天(2016)

三伏天(2016)

又名: Dog Days

导演: 乔丹·席勒

编剧: 乔丹·席勒

主演: 黄璐 罗蓝山 田牧宸

类型: 剧情 同性

制片国家/地区: 中国香港

上映日期: 2018-03-30(中国大陆) 2016-02-13(柏林电影节)

片长: 96分钟 IMDb: tt5465334 豆瓣评分:4.7 下载地址:迅雷下载

简介:

    露露(黄璐 饰)和白龙(田牧宸 饰)是一对正在同居的情侣,虽然没有结婚,但是两人已经有了爱情的结晶——一个嗷嗷待哺的孩子。实际上,露露的这段感情令她备受折磨,因为白龙其实是一个同性恋者,是在露露的威逼利诱之下才无奈同她生活在一起的。不仅如此,两人的经济状况亦非常的拮据,露露为了赚钱甚至在夜场靠跳艳舞谋生。

演员:



影评:

  1. 4月19日晚6:30美嘉欢乐影城(三里屯)5号放映厅,《三伏天》全国首映,一开始只是以为静静地欣赏电影就好,想不到主创诚意,到了现场做见面会,好吧,那就静静地听主创谈创作感受,哈哈。
     
    一、主要人物:
    璐璐(黄璐饰):一个社会底层的,漂亮的,没心没肺的,泼辣的,有男朋友等于没男朋友的未婚妈妈。
     
    电影场景中的工作和生活的地方,是想想都不肯踏脚进去的地方,简陋、肮脏、杂乱,璐璐就生活在这里。
     
    刚生完孩子几个月的璐璐,腹部赘肉,身体微胖。剖腹产的刀疤还在隐隐作痛,璐璐爱美地在抹着疤痕霜什么的;哺乳期的双乳还在阵阵发胀,璐璐面对偷看的男同事,冷瞄一眼,没心没肺地继续挤着奶,装在奶瓶准备带回家给孩子吃。(这时网络中风传的“背奶妈妈”的各种艰辛似乎变得矫情。)
     
    跳完夜场舞(她的工作)的璐璐,等着男朋友白龙背着孩子,骑着摩托,“拉风”地来接她回家,中间还回来拿了下差点忘记的奶瓶,其间还又一次拒绝了老板暧昧的邀请。
     
    可是她没等来那个"不争气"的男朋友,故事仿佛才刚刚开始。
     
    电影没有讲述故事发生之前的情节,不知道璐璐是如何决定要的这个孩子,也许这些都不重要。但我能想象,有了这个孩子,璐璐与男友一定是各种没钱、各种累、各种琐碎,按璐璐的脾气一定是非常火爆,发牢骚,才会说要把孩子送人养。
     
    大热天,没空调,全身汗湿,到处脏乱差,环境逼得人无处可退。男朋友和孩子凭空消失了,人也找不到,家也回不了,璐璐仿佛冷静果断地开始寻找,没有行李,没有换洗衣服,甚至没有一双好穿的鞋……
     
    在同性恋酒吧,璐璐问Sunny的一句话很动容“他到底在这花了多少钱?”,男朋友已经跑了,她还是忍不住探究以前生活中花钱的细节,这是两个人共同生活程度很深才会问的问题,也可以看出他俩生活有多捉襟见肘!
     
     
    Sunny(罗蓝山饰):
    璐璐的男“情敌”,本不想带璐璐去找白龙,但因为璐璐说只想找回孩子,放你们自由。
    开始好像是被迫的,其实他的心也是温暖的,善良的。也许是璐璐的“承诺”令他心动,也许是璐璐深夜在火车上“偷”孩子喂奶令他恻隐,也许是最后对白龙人格上的失望,从Sunny过马路时下意识地拉了璐璐一下,从Sunny对白龙鄙视想请他吃大餐的钱的来路,可以看出他对璐璐由排斥,到同情,最后对她产生了“闺蜜”般的“责任”感。最后已经没有带钱走的白龙,是他陪着璐璐继续找孩子的过程。
     
    二、主要线条
    同性恋只是电影很小的一个线条,罗蓝山在宾馆找到白龙的一场戏,见面的欣喜、娇嗔,带着璐璐来的忐忑,是恋爱中处于被动一方的感觉,诠释得很到位。
     
    如果说璐璐在找白龙一路上,也不知道能不能找到,倒掉已经馊掉的奶,跟Sunny去同样破败不堪的家,毫不犹豫地给钱开空调要加钱的出租车司机,璐璐一直那么冷静,最后在宾馆与Sunny爆发争吵,见到白龙后一顿拳打脚踢,泼辣、果敢、擎着一口气,情绪上是“放”的过程。当她知道孩子下落,去医院“看病”,去见收养孩子的医生,想去了解孩子的生活环境,动作上则是“收”的过程。
     
    黄璐的表演冷静但非常有力,黄璐在医生家找到孩子一场戏也值得安利,终于找到孩子家,一边想看看就走,一边又舍不得,听到孩子哭声,忍不住“夺”门而入,黄璐咬了一下自己手臂,一般在有好事降临想要确认自己是否在做梦才会如此。此时的璐璐知道不来“打扰”,给孩子一个好的生长环境,是应该的冷静,但谁又能阻止一个母亲想见孩子的冲动与欣喜。有男朋友,两个人养孩子都那么艰难,靠自己一个人,怎么办?一开始,一门心思想要见,后来别人答应给了又仿佛在躲闪。
     
    见与不见都是无法阻止,养与不养都是无法决择。爱是如此无处安放。
  2. 人离乡贱,我们都有“小镇青年”那一刻。

    在家的时候,牛逼哄哄,进城一趟,秒怂了,原来自己能做的主,都是个屁啊。

    我最喜欢的反派影评,主持人,波米,说过:他相信电影能改变世界。

    Me too。

    因为,电影首先改变的,是,一个人的世界观。

    一部电影,你信它,它就是一种信仰,指引你的方向。

    电影《三伏天》里,展示了三个小镇青年的困境与惯性。

    Sunny,一个弯的Gay,20岁男孩。在小镇的最底层,廉价出卖色相。他相信,爱情一定是条出路。

    白龙,一个直的Gay,30岁的时候,他很正常地追了一个姑娘,一起正常地生活了两年,还生了个孩子。然后,他32了,靠女朋友养活。

    璐璐,她知道跳艳舞在镇里养不起孩子,她知道男朋友出轨,但不知道他还出了柜,她当然希望孩子能过得比他们这对露水夫妻好,但是,她是母亲,她只能一边给孩子喂奶,一边等待奇迹出现。

    奇迹,出现了。

    白龙把孩子卖了,打电话招呼Sunny进城,因为,有钱,住酒店、吃大餐了。

    孩子卖给了一户殷实的人家,中年夫妻,丧子,想悄悄弄一个孩子当成自己的养。

    如果,璐璐放聪明点儿,不去找孩子。

    孩子等于重新投了次胎,会活的很幸福。

    Sunny会靠他相信的爱情,离开小镇。凭他酷似汤唯的长相,也许将来就是个张国荣。

    白龙会有钱开始新的生活。城里,Gay是时尚。

    她还年轻,还是镇里最漂亮性感的姑娘,她可以回去老实嫁人,也可以在城里搏一把,再燃烧一把青春。

    结果,她死缠烂打找到了孩子,别人都聪明地闪了。

    白龙,拿钱,一个人走了。

    Sunny,没钱,也一个人走了。

    收养孩子的人家,怕麻烦,宁可不追回钱款,把孩子还给璐璐了。

    璐璐一个人抱着孩子,坐在三伏天的马路边上,用手给孩子遮着荫凉。

    全片,

    到此

    Over。

    【备注】

    Sunny 的演员在新浪微博 @罗蓝山-Roy

  3. 刚开完黄璐主演的《三伏天》,很好的一部电影。

    电影讲述的是底层人民的生活,一对同居的情侣,带一个哺乳期的婴儿。男的无所事事,女的靠在低级歌舞厅跳艳舞养活三个人。男的抵不住生活压力,偷偷把婴儿贩卖,并打算跟基友私奔。基友良心尚存,带女主寻人,发现了事实真相。

    男的是最常见的男的,吊儿郎当的长大,因自己和环境的原因错过了学习的最佳年华,浑浑噩噩烟酒度日;女的安守本分,庸庸碌碌, 只想靠自己诚实的劳动在社会上立足。如果两人的生活没有交集,那男的或者跌入社会的深渊或者试着动手去安身立命,女的勤勤恳恳嫁人生子。可造化弄人,一个聚会一个眼神,就像一根火柴,燃烧掉了生存的表面伪饰,把最底层的灰暗展示出来。

    男人哪,中国的男人哪…… 有多少被生活压弯了脊梁,仅仅靠着尚存的一丝自尊在社会的角落里寻找立足点。女人哪,中国的女人哪……遭受着命运的折磨,但还是那么坚韧,像一颗草籽一样,总能感觉到破土重生的力量。

    三伏天,我想大家都知道是什么感觉:压抑。三伏天在公交车上挤着,手里还抱个婴儿,这种感觉大家应该也能体会:窒息。周围的眼光里,有同情,有鄙视,有无视,有好奇。但女主想法只有一个,那就是要逃离。无法辩解,无法反抗,甚至无法抬头,只能逃离。

    影片没什么晦涩的地方,只要融入深沉的配乐中,跟着导演听他把故事讲完(不许快进),自然就会默默地感动。黄璐表演没什么可挑剔的,给我的就是生活中见到的此类人的感觉,说不上传统,说不上朴实,说不上执拗,更说不上圆滑。但一定很坚强。

  4. 现在观众是不是太带情绪化偏见了…一部非商业伦理叙事类的文艺片,能把故事交代清楚,理应已经能拿5-6分左右了。不知道4.8分是怎么回事……刚看完,个人感觉应该起嘛是7~8分的片子比较合适,本片作为一个小品级别的文艺片算是成功的了。其一,就是刚开头说的,故事讲清楚了,主线尽管很简单,但剧情和人物的展开发展都算是比较层次分明井然有序的,虽谈不上惊艳,但每一次场景转换,每一步的小细节都能引领观众逐步深入剧情和角色。其二,立意的表达还是比较成功的,导演通过剧情铺陈,最终提出了值得思考的问题,确实可圈可点,是近几年少有的用简单叙事和朴实普通的办法来表达立意的片子。镜头是很多人诟病的地方,但我恰恰认为这个刚好符合电影主题的表达,大量的局部特写尤其是人物的,实际在诉说社会环境对人的压迫,使人逐渐支离破碎的无力感。三伏天,很热,本就不是人的问题,是环境的造成的,而人如果不开空调,硬熬着,这是人的问题吗?别人都能熬着,你是不是也得一样呢?如果要责怪,是怪环境还是怪人呢?该如何付出代价?该如何抉择?其实本片就是用这个在不断拷问着主角,推动剧情展开,最终无论是爱情还是母子亲情都逃脱不了这个残酷现实的拷问。最终幕,闷热的公交车厢内的人们挤着、熬着,女主仅坐了一站便匆忙下车,抱着娃蹲在路边,背后是一片凌乱的施工现场,在这种环境下,她必须重新纠结一个问题,是不是应该把孩子再送回去?毕竟三伏天,谁也逃不过,阳光照着母子,女主用手给娃遮阳,就在这时,影片结束,留下一个开放结局。个人比较喜欢这个结尾的处理,一下子让人意识到影片正在此处向观众传达电影的立意对人性的最高拷问,试问,如果你就是女主,此刻你会如何抉择呢? 本片缺点自然也是很明显的,其一,剧本 台词文本的生涩感是一大问题,不至于败笔,但基本起不到提升的作用,如果能通篇采用方言或更口语的表达方式一定会大大提升代入感。其二,同性恋题材的引入有点刻意,有噱头感,男同角色其实完全也可以用一个女情人来代替也不会有什么问题,因为剧情需要的只是爱情以及爱人的关系,与同性话题无关,所以我认为不应把此片归类为男同伦理,也许是编剧或导演的偏好设置,也因此很多人可能一开始就被带偏,毕竟这片的主线其实根本不是男同话题。其三,有些情节不太能推敲,偏场景化、片段化。比如火车上抱别人孩子,如果现实真这么做了,这绝对会被群众围堵送警察喝茶的,还有可能会被打,结果女主竟然没付出任何代价…另外,卖小孩是这么随意就能买卖的吗?反正剧情需要卖,就这样卖了?另外,女主和她老公难道都没亲人的吗?否则很难想象女主如此不堪的生活模式是如何怀胎十月然后产子的?当然,如果一一如此推敲,也不会有影片的剧情了,一切都是为了剧情和角色服务嘛。 综合起来,我觉得7.8分算是比较接近的心里预期。